破傷風是什麼?容易得嗎?

用戶6749785661
破傷風這個話題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大家可以說是談“風”色變。介於大部分人對破傷風的瞭解並不多,特寫此文讓大家對破傷風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不至於日常生活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或悲劇,閱讀全文約5~8分鐘。

我10歲那年,右足底不小心被木板上的一顆釘子紮了一個約1cm深的小洞,當時只是感覺一陣劇痛,順勢抬腳便扒出來接著玩去了。傍晚回家,爸爸知道了這件事後,他讓媽媽把我按住,然後用小刀把扎的傷口劃開一個口子,折下幾顆火柴頭圍了一個小圈,然後再點燃(如下圖),那種痛至今尤在……當時就是因為害怕感染破傷風,才出此下策。
那麼破傷風究竟是個啥,為啥我們會這麼害怕呢?

請大家跟著我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往下看。

一、什麼是破傷風?

破傷風是一種常與創傷相關的特異性感染,病菌叫破傷風梭菌。

二、什麼是破傷風梭菌?

1.專性厭氧,革蘭染色陽性;

2.平時存在於人畜的腸道,隨糞便排出體外,以芽孢狀態分佈於自然界,尤以土壤最為常見;

3.對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 ,能耐煮沸。

三、破傷風梭菌是如何致病的?

產生毒素:在缺氧環境中,破傷風梭菌的芽孢發育為增殖體,迅速繁殖併產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痙攣毒素。

毒素特異性結合:菌體及外毒素,在局部並引起明病理改變,傷口甚至無明顯急性炎症或可能癒合。但痙攣毒素吸收至脊髓、腦幹等處,與聯絡神經細胞的突觸相結合,抑制突觸釋放抑制性傳遞介質。運動神經元因失去中樞抑制而興奮性增強,致使隨意肌緊張與痙攣。

破傷風毒素還可以阻斷脊髓對交感神經的抑制,致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體溫升高、自汗等。

四、破傷風有哪些臨床症狀呢?

通常有7天左右潛伏期,個別可在1-2日發病。

1.前驅症狀: 頭暈、頭痛、全身乏力,咀嚼無力、局部肌肉發緊,扯痛、反射亢進等。

2.典型症狀:在肌緊張性收縮的基礎上併發陣發性強烈痙攣。 最新受累的肌群是咬肌,隨後順序為面部表情、頸、背、腹、四肢肌,最後為隔肌。

①苦面臉 先張口困難、皺眉 、口角下縮、咧嘴"苦笑"。

②角弓反張 當背、腹肌同時收縮,因背部肌群較為有力,軀幹因而扭曲成弓,結合頸、四肢的屈膝、彎肘、半握拳姿態,形成"角弓反張"或"側角弓反張"。

呼吸暫停 隔肌受影響後,發作時面唇青紫,通氣困難,可出現呼吸暫停。

3.併發症:

①骨折 強烈的肌痙攣可使肌斷裂,甚至發生骨折,肋骨最常見; ②尿瀦留 膀胱括約肌痙攣可以引起尿瀦。

五、什麼情況下有感染破傷風的可能及需要打破傷風抗毒素?

戰場中傷口被破傷風汙染率可達25%~80%,但發病率只佔汙染者的1%~2%,因此發病必須具有其他因素,“存在+無氧”是判斷有無感染破傷風風險的重要因素。

1.傷口外口較小 這樣的傷口極易製造無氧環境,一旦同時有破傷風梭菌汙染,極易感染破傷風。典型的如刀、釘、木刺傷,不管幹淨、生鏽與否。

如果只是蹭破錶皮而已,傷口不深,只要做好適當的清創,不必擔心感染破傷風,也不用打破傷風抗毒素。


2.需要縫合的傷口 創傷性傷口本身就容易被破傷風梭菌汙染,一旦縫合起來就會形成封閉無氧環境。另外,傷口裡的血塊容易讓需氧菌繁殖消耗完內部的氧氣,進一步為破傷風梭菌提供生長環境。

3.新生兒和產婦 主要指不潔條件下分娩,非正規的人工流產術後也有感染的風險。新生兒主要是經過臍帶感染,產婦及流產主要是因為手術操作造成。

4.動物咬傷 如果傷口較深,就算是打過疫苗的家寵,也是有感染的風險。 同理,被人咬傷也是一樣的處理。打破傷風的同時還需要打狂犬疫苗。


5.可能的他原因 如燒傷、中耳炎、壓瘡、拔牙及宮內放環等均有引起本病的可能,吸毒人員因使用不潔注射器而患破傷風者也偶有發生。

以上所述有感染破傷風風險的情況下,均需要打破傷風抗毒素,即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破傷風針那個。

六、破傷風怎麼預防?

破傷風是可以預防的疾病。

1.傷口的處理 由於破傷風梭菌是厭氧菌,其生長繁殖必須有缺氧的環境,因此,創傷後早期徹底清創,改善局部環境,是預防破傷風發生的重要措施。


2.主動免疫 通過人工領域產生較穩定的免疫力是另一重要的預防措施。

主動免疫採用破傷風類毒素抗原注射,使人體產生抗體以達到免疫的目的。在現行小兒計劃免疫中通常實施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聯疫苗的免疫注射。

注射時間:

3月齡第一針、4月齡第二針、 6月齡第三針。此三次為基礎注射,以後每隔5~7年皮下注射類毒素0.5ml作為強化注射。

主動免疫者僅需肌內注射0.5ml類毒素,即可在3~7日內形成有效的免疫抗體,不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3.被動免疫 破傷風抗毒素:受傷後儘早皮下注射1500~3000IU,注射後有效期10日左右。

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是目前最佳的被動免疫方式,一次注射後在人體可存留4~5周,免疫效能10倍於破傷風抗毒素。

一般情況下,受傷後都是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主要是考慮經濟、安全、便捷等綜合因素。

2.抗毒素的應用 目前推薦應用破傷風人體免疫球蛋白,目的是中和有遊離的毒素,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與神經組織結合則難收效。

3.控制和解除痙攣 病人入院後應住隔離病房,避免光、聲等刺激,避免騷擾病人。根據病情可交替使用鎮靜、解痙藥物,以減少病人的痙攣和痛苦。如苯巴比妥、冬眠1號合劑的應用。

4.併發症的防治 主要併發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張、肺部感染。還有骨折、咬傷舌。要加強護理,必要時專人看管。

5.抗生素的應用 如青黴素、甲硝唑的合理應用。


下半夜的風

破傷風臨床上症狀大多很典型,以骨骼肌的強直性痙攣和陣發性抽搐為主。一般從咀嚼肌開始發生強直痙攣,接著是面部表情肌、頸、背、腹、四肢肌,最後是膈肌。具體表現為剛開始全身乏力、頭暈頭痛, 咀嚼食物困難;中後期會出現張口困難,蹙眉,口角向下縮,咧嘴出現“苦笑”的表情,以及頸部強直,頭部向後仰,腰部前凸,呈現出我們熟知的角弓反張;更為嚴重時出現口吐白沫,呼吸困難,窒息,尿瀦留等。

本期答主:李平 醫學碩士


杏花島

破傷風是一種外科傳染病,發病原因是破傷風桿菌經過傷口,進入身體後造成感染。由於破傷風是厭氧菌,故較深的創口如果受到土壤,或家畜糞便等容易有破傷風桿菌的物質汙染後,最有可能引發破傷風,因為傷口越深,傷處的氧氣就越少。破傷風一旦發病,病人的病死率很高,可達30%~50%,因此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患破傷風后,早期有以下症狀:

1. 脖頸處不適感

發病剛開始患者會覺得脖頸,以及肩膀的肌肉比較緊張,尤其是離傷口較近的手腳也會有異常的感覺。

2. 不能說話

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漸漸地肌肉僵硬無法張口,不能說話,不能咬東西,嚴重時連步行都很困難。

3. 痙攣

臨床上可演變為全身的骨骼肌持續性的強直,和陣發性的痙攣。如果病情加重,發作次數的間隔愈來愈短,最後演變成大概每五分鐘就會發作一次。嚴重的患者會發生喉痙攣,會出現窒息還有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等。

若是以上現象可以得到控制,在病發的3、4周後症狀就可以得到控制,慢慢好轉。

其實要想診斷破傷風不難,首先就是要有傷口且傷口較深,比較大的傷口、汙染嚴重的傷口,特別是被泥土、糞便等汙染的傷口等,還有不規範的接生,如在不正規的小診所進行的接生等都容易感染。再有就是表現為以上的破傷風症狀。

其實淺表的傷口、清潔的傷口、無異物、無壞死組織的傷口等一般不需要注射。只要是受了傷,都要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那樣不僅會造成浪費,也增加了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有時過敏也可能致命。相反,傷口較深、較大,有異物傷害,如泥土、生鏽的鐵釘等,都要視情況注射破傷風類毒素。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百科名醫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想必不少人都聽過,手被利器劃上要去打破傷風。那到底什麼是破傷風,手被劃破了就一定要打破傷風嗎?關於這些問題,我們一一進行解釋。

什麼是破傷風

破傷風,是由於感染了破傷風桿菌而引起的。這種細菌大量存在人類、動物的糞便以及泥土、鐵鏽中,一般越是髒的地方就越多。

破傷風桿菌是通過皮膚黏膜上的創口侵入人體,在缺氧的條件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從而使人致病。創口越深越髒,越容易形成缺氧環境,越是缺氧,就越有利於破傷風桿菌的生長繁殖,發生破傷風的機會就越多。

破傷風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破傷風發作時,病人常常臉色發青、呼吸急促、牙關緊閉、頭部不由自主地往後仰,看上去很痛苦。而其主要症狀表現為抽搐,嚴重的時候,會對外界輕微刺激,如光線、聲音等都會引起患者全身肌肉抽搐。

為什麼要打破傷風針

打破傷風針是為了預防被破傷風桿菌感染。

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或傷口較深時更容易繁殖,而打破傷風針就是預防這種病菌的感染。

許多人受傷後,不重視傷口處理,只買點碘酒塗塗傷口,連紮在肉裡的木刺碎屑都不管。

其實這是不對的。

鐵鏽、塵土、糞便等都可能攜帶破傷風梭菌,如果不及時清洗傷口,傷口被這些物質汙染,人就可能感染破傷風。

因為破傷風桿菌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如果傷口本身較深而且被汙染,也都要考慮打破傷風針。如果只是劃傷表皮,或者傷口不深、又較乾淨,只要做好消毒清創即可。


家庭醫生雜誌

破傷風,是破傷風梭狀桿菌入到封閉傷口,且於傷口中繁殖導致特殊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很高。

導致破傷風原因

  • 一般受外傷,尤其讓埋在土裡或生鏽東西刺傷,就易導致傳染破傷風危險。

  • 如傷口不過深,沒異物汙染,不會導致破傷風。傷口外口小,內存在壞死組織,局部缺血等,形成適宜厭氧菌生長缺氧環境,就易感染破傷風。

破傷風表現及潛伏期

初期表現,表情發僵,中期整個身體肌肉痙攣樣緊張,最後出現真整個身體肌肉抽搐,且出現呼吸困難、暫停等。

具體症狀為:身體無力,頭暈,咀嚼時無力,局部肌肉發緊,扯痛,反射亢進等。典型症狀,張嘴困難,頸強直,軀幹扭曲成弓,半握拳痙攣。這些情況大多在光,聲,飲水等刺激下產生。

潛伏一般6到12天,或者1到2天內會發病。潛伏期越短,預後會越更差。有的傷後數月、數年清除病灶時發病,這種情況還是很少的。

預防破傷風方法

2.為防止破傷風桿菌感染,注射百白破疫苗不徹底或傷口過深的人,要在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共享醫生網

破傷風是什麼?容易得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從一個真實的病例談起:一個炎熱的夏季,一名老太太帶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來看病,男孩子的頭被毛巾包裹的很嚴。醫生要解開毛巾,老太太神情很慌張地喊:“不行,大夫,你得關掉空調啊。”醫生很是疑惑。

老太太解釋:“這孩子額頭被窗戶的鐵框磕破了,口子挺深的,到外科給縫了幾針。這不,醫生讓我們到這兒來打一支破傷風抗毒素,要不,被風吹著了不就得了破傷風了嗎?”

接診的王醫生這才恍然大悟,笑了。他明白了,原來有些人對破傷風這種病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於是,王醫生向老太太作了一番解釋。

破傷風與外傷有密切的關係,有外傷就有感染破傷風的可能。但是,它與自然界的風卻沒有任何聯繫。不是說有了傷口被風吹了就得破傷風。破傷風是由於感染了破傷風桿菌而引起的。這種細菌在人類、動物的糞便以及泥土、鐵鏽中大量存在。越是髒的地方就越多。它通過皮膚黏膜上的創口侵入人體,在缺氧的條件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使人致病。創口越深越髒,就越容易形成缺氧環境。越是缺氧,就越利於破傷風桿菌的生長繁殖,發生破傷風的機會就越多。

破傷風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抽搐。嚴重時外界的輕微刺激如聲音、光線等,都可引起患者全身肌肉的抽搐。發作時病人常常臉色發青、呼吸急促、牙關緊閉、頭部不由自主地往後仰,看上去很痛苦。

老太太終於明白了。


殷殷期盼話健康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由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在缺氧環境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陣發性肌肉痙攣的特異性感染。常繼發於各種創傷後,也可發生於不乾淨條件下分娩的產婦和新生兒。

致病菌叫做破傷風梭菌,平時存在於人畜的腸道內,隨糞便排出體外,廣泛存在於灰塵、糞便和土壤中。破傷風梭菌不能侵入正常皮膚和黏膜,一旦發生開發性傷口,可直接侵入人體傷口發生感染。

尤其是傷口窄而深、局部缺血、異物存留、組織壞死、填塞過緊、引流不暢或同時混有其他細菌感染導致傷口缺氧,當機體抵抗力弱時,更利於破傷風的發生。所以,對於破傷風,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上述反覆強調的是缺氧環境,也就是說破傷風梭菌喜歡缺氧的環境,所以窄而深的傷口是高危因素,如果是生鏽的物品刺傷,破傷風的感染的概率成倍增加,建議馬上就醫。

主要表現

1、潛伏期 通常為7-8天,最短24小時,最長可達數月。潛伏期越短的病人,預後也會越差。

2、前驅期 最初主要表現為乏力、頭暈、頭痛、咀嚼無力、張口不便、煩躁不安、煩躁不安、打呵欠,局部肌肉發緊、痠痛、反射亢進等。

3、發作期 在肌肉緊張性收縮(肌強直、發硬)的基礎上,呈陣發性強烈痙攣,通常最先受影響的是咀嚼肌,首先會出現咀嚼不便、張口困難,甚至牙關緊閉。病情進一步加重會出現苦笑面容、頸項強直、角弓反張、此時,任何輕微的刺激,如光線、聲音、碰撞、飲水等,都可誘發全身肌群強烈的陣發性痙攣。發作時,病人口吐白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發紺、流涎、牙關緊閉、頭頸頻頻後仰,手足抽搐不止。發作時病人意識清楚,十分痛苦。

預防措施

1.正確處理傷口 遇到可疑傷口應徹底清除傷口內異物、壞死組織、積血等,可以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和溼敷傷口,破壞有利於細菌生長的缺氧環境

2.人工免疫 主要包括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

主動免疫 注射破傷風類毒素抗原,使人體產生抗體達到免疫的目的。當獲取免疫力以後,如果受傷,傷後僅需注射類毒素0.5ml即可迅速強化機體抗破傷風的免疫力。

被動免疫 是對受傷以前未接受主動免疫的人員,一旦受傷,需儘早皮下注射破傷風類毒素1500-3000u或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因為破傷風的發病有潛伏期,儘早注射有預防作用,但其作用短暫,有效期為10日左右,因此,對深部創傷、有潛在厭氧菌感染的病人,可在1周後追加註射一次。

健康教育

1、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皮膚受傷。避免不潔生產,防止新生兒和產婦破傷風。

3、兒童應定期注射破傷風類毒素或百白破三聯疫苗,以獲得主動免疫。


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良醫濟世

破傷風是各種原因所致的外傷時,破傷風桿菌侵入傷口而引起的一種嚴重厭氧菌感染。新生兒破傷風應按乙類傳染病報告。

破傷風的具體表現:

1.平均潛伏期7~14d.以傷口深、汙染重且未徹底清創消毒,或 後感染或新生兒臍帶消毒不良等病史,潛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2.臨床表現開始常有乏力、頭痛、失眠、全身不適、煩躁不安等前驅症狀;以後出現顏面肌和咀嚼肌痙攣而致苦笑面容、張口困難牙關緊閉、頸肌痙攣、頸項強直(波及背部肌肉)、角弓反張、膈肌和膈間肌痙攣,可有呼吸困難或窒息。較輕微的刺激即可引起陣發性抽搐發作,但患者神志清醒。亦有突發高熱、寒戰、神志不安、表情淡漠有恐怖感、噁心、嘔吐、頭痛、脫水、脈速、心悸等;重症常出現低溫、脈細、呼吸短淺、血壓下降等。傷處有進行性劇烈疼痛,廣泛的組織壞死、惡臭如屍味,其滲出物帶有氣泡;傷口周圍嚴重水腫、發熱、明顯觸痛。傷口周圍皮膚呈黃棕色或青銅色,皮下有氣腫。


大醫惠眾

由於破傷風疫苗的普及,破傷風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從發展中國家的常見病變為少見病。也正是由於破傷風變成少見病,醫生未能早期識別該病,患者對該病認識程度也很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破傷風這種疾病,建立外傷易導致破傷風這一概念。

破傷風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疾病,這個細菌叫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tetani),廣泛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環境。tetani在缺氧的情況下生長繁殖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 這種毒素作用於人體,便導致了破傷風的發病。較髒的傷口或深部刺傷,都適宜tetani的生長。

破傷風發病表現的特點是肌肉痙攣,最初常見於臉部的咀嚼肌。隨著病情的發展,輕微的環境刺激可能會觸發破傷風病人的廣泛肌肉強直,表現為張口困難(牙關緊閉)、頸部強直、頭後仰、背部肌肉導致的背部僵直、四肢的屈膝、彎肘、半握拳等痙攣姿態。呼吸肌和膈肌受影響後,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最終多因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併發症而死亡。

值得慶幸的是,在醫學發展的今天,破傷風是可以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的,注射破傷風疫苗後,患者絕大多數可終生免疫。

1. 世界衛生組織(WHO)破傷風宣傳http://www.who.int/topics/tetanus/en/#


中華醫學科普

破傷風是一種歷史較悠久的梭狀芽孢桿菌,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桿菌極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膚和粘膜,故破傷風都發生在傷後。一切開放性損傷,均有發生破傷風的可能。

根據病情輕重及潛伏期長短分為輕、中、重三型。

(1)輕型:潛伏期10天以上,每日有2-3次肌肉痙攣性發作。

(2)中型:潛伏期7-10天,有明顯的牙冠緊閉及吞嚥苦難,無呼吸困難,肌肉痙攣較為頻繁。

(3)重型:潛伏期少於7天,肌肉痙攣為頻繁陣發性發作,伴有明顯的牙冠緊閉,,高熱,呼吸困難。

預防:a、防止一切大小的創傷。由於破傷風桿菌廣泛存在於人畜糞便、塵土和環境中,它不能侵入正常皮膚和粘膜,只能在有機體破損時侵入機體。傷口越深越易感染二發病。b、最可靠的預防破傷風發病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小兒用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注射,可保證5-10年不得此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