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在我军历史上,不少将帅都有自己的绰号,如林彪的“红军之鹰”、刘亚楼的“雷公爷”等。有位开国中将被称为“铁脑壳”,他曾率部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延安保卫战顶住数倍于己之敌疯狂进攻。这位战将,就是罗元发。

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图:罗元发

罗元发,1910年生于福建龙岩,19岁参加红军,先后参与指挥了湘江之战、黄土岭伏击、延安保卫战和解放兰州等战役战斗,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湘江之战,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

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图:湘江之战形势图

1934年11月,红军强渡湘江,突破第4道封锁线,湘江之战爆发。罗元发担任红3军团5师15团政委,奉命以急行军方式抢占渡口,掩护中央纵队过湘江。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仗打得非常激烈。战至第二天,全团伤亡过半,先后有2名营长牺牲,团长和罗元发也受了重伤,仍坚持指挥部队守住渡口,最终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

黄土岭伏击,击毙日军“名将之花”

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图:黄土岭战斗示意图

1939年,八路军取得雁宿崖大捷,击毙众多日伪军。这让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很恼火,他亲率主力赶到雁宿崖,企图找八路军决战。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罗元发决定采取诱敌深入之计,把日军骗到黄土岭再聚而歼之。不明所以日军被牵着鼻子走,从兰家庄一直追到黄土岭。

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图: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

眼看日军进入伏击圈,罗元发下令全线开火,狠狠打击来犯之敌,日军伤亡惨重。后来,八路军通过望远镜看到河对岸站着群鬼子,断定其中穿黄呢子大衣的是条“大鱼”,当即命令炮手轰击,“大鱼”应声倒下。事后证实,被击毙的正是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延安保卫战,顶住数倍于己之敌进攻

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图: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

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当时延安守军只有2万余人,面对胡宗南部25万人的进攻,最高层决定撤离延安,命令罗元发率部在金盆湾阻敌。受领任务后,罗元发当即投入紧张的备战之中,带领部队构筑了3道防线。

3月13日,战斗正式打响,国军先是飞机轰炸,紧接着兵分多路进攻,敌我双方全面交火。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罗元发率部依托阵地层层阻击,虽然付出较大伤亡,但打破了敌人“3天攻占延安”的美梦。

正是凭着不怕死的硬气,罗元发顶住了敌人7天7夜的进攻,成功掩护撤离。战后,彭德怀称赞罗元发“真是个打不垮的‘铁脑壳’!”

解放大西北,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歼灭马家军2.7万余人

1949年,兰州战役爆发。面对马家军的疯狂抵抗,罗元发再次临危受命,接下攻打皋兰山主峰营盘岭的任务。自古攻兰必先占领皋兰山,深知此理的马步芳花费重资,在皋兰山修筑了众多集群工事,并布满小型航空炸弹,派最精锐的第248师扼守营盘岭。

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图:兰州战役

一场硬仗在所难免。由于皋兰山地势险要,无法迂回包抄,我军只能从正面强攻。8月21日,战斗正式打响,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打得难解难分。在得到野司炮火加强后,罗元发再次发起猛攻。在陷敌阵地于一片火海后,我军兵分三路展开攻击,直插敌前沿阵地,与敌展开激烈拼杀。战至26日,最终顺利攻占营盘岭,全歼兰州守敌2.7万余人,打通了进军青海、新疆的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