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文 | 图 常州海大 俞军,动保事业部 李朋非

一、江浙地区梅雨期的养殖特点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江浙地区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见图1)。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阶段叫梅雨季节。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图1 2017年梅雨期历史天气

梅雨期在水产养殖上亦被称为“霉雨”期,持续的阴雨天气,加之间歇性的暴雨,会对池塘养殖造成较大的影响(图2),主要表现为:

1、阴多晴少,气压低,水体溶氧低;

2、持续降雨,极易引起倒藻,水浑、有机质悬浮较多,水体耗氧加剧,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超标;

3、降水导致上下水层出现对流,易泛底,底泥中的病原菌会进入水体,呈爆发式增长;

4、水体指标超标、倒藻、浑水、大量的病原菌,会使得鱼体产生应激、吃食差、体质差,易缺氧、发病,甚至死亡。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图2 梅雨期塘口常见问题

二、如何保障黄颡鱼安全度过梅雨期?

海大技术服务团队通过近些年对市场优质客户的调研,结合已有的大数据分析发现,梅雨期发病率较低或者不发病的塘口,都存在以下两个特点:

(1)池塘溶氧足,梅雨期间约有80%的时间,池塘底部溶氧控制在3mg/L以上;

(2)投喂管理得当,准确的投饵率加上定期内服保健。

同时,通过大数据调研发现,约70%的养殖户对梅雨期池塘应该保持底部溶氧充足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在投喂管理上,认知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

(1)投饵率控制不当,控料严重,成鱼塘投饵率甚至在0.5%以下,认为梅雨期投喂较多容易发病;

(2)没有定期内服保健的习惯,通常发病才开始内服,预防意识较为薄弱。在梅雨期,很多发病严重的塘口,往往是因为投喂管理不当引起的。

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内服保健做的不足,或有效性打折扣,导致鱼体体质较差,难以承受梅雨期水质环境波动带来的应激。

三、梅雨期管理不当

会带来哪些“霉运”?

那我们来看下,梅雨期投喂管理不当(内服保健不足、投饵率偏低)对养殖的影响。以10亩黄颡鱼精养塘口发病为例,每天死10斤,周期15天,鱼价按6.5元/斤计。

(1)死鱼损失:10斤/天×15天×6.5元/斤=975元;

(2)投饵率偏低带来的损失——控料或发病引起的;

(注:黄颡鱼投饵率低于0.5%时,只能维持鱼体正常生命代谢,不再生长);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损失:(525+20)包×1.05斤/包×6.5元/斤=3719元

共计损失:975+3729=4694元,

综上,梅雨期投喂管理不当,亩损失可能超400元/亩。

四、肝肠利健助力梅雨期

黄颡鱼安全“渡霉”

肝肠利健膨化Ⅲ型,梅雨期重点解决黄颡鱼“易缺氧、体质弱、消化吸收差”等问题。海大技术服务团队在梅雨期开展网箱实验(见表1),重点跟进黄颡鱼定期内服肝肠利健后“耐缺氧、强体质、促消化”的效果。

表1网箱基本信息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1、实验过程

(1)耐缺氧能力对比

以透明玻璃缸盛池塘水,同时加入规格相似的内服组、对照组黄颡鱼做耐缺氧能力对比实验。其中内服组尾鳍部分断尾作为标记区分,以保鲜膜封口,密闭进行(见图3),该实验设两组平行(见表2)。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表2 实验鱼基础信息表

同时,记录鱼体开始侧翻沉底的时间。以鱼体失去平衡作为侧翻标准、鳃盖不运动为死亡标准。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图3 透明玻璃缸耐缺氧实验

(2)血液样本采集

在内服周期结束后,分别采集内服组与对照组样本,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在内服组内服前、后组间采样,检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送专业机构检测。

2、结果与分析

(1)定期内服肝肠利健,耐缺氧能力显著提升

鱼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反映了血液的载氧能力。通常情况下,规格相似的同种鱼体,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表明该鱼体耐缺氧能力越强。此外,在梅雨期,约70%的塘口会出现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会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Fe2+)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鱼体缺氧而死亡。

本实验结果显示(见图4),内服组血红蛋白含量93.67g/L,较对照组(83.33 g/L)显著提高12%。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图4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结果

透明玻璃缸实验结果显示(见图5),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内服组均存活2尾黄颡鱼,对照组存活1尾,定期内服肝肠利健的黄颡鱼在同样的水体环境中,成活率高于不内服的33.3%。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图5黄颡鱼耐缺氧实验结果

同时,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发现内服组第一尾黄颡鱼侧翻、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分别平均延迟17、19.5分钟(见表3)。

此外,由图6可见,对照组体色相对内服组更为偏黄,表明鱼体缺氧程度更高。通常池塘鱼发生缺氧浮头,在存塘量较高的情况下,20分钟内是急救的黄金时间。

综合来看,定期内服肝肠利健能增强黄颡鱼耐缺氧的时间,能为梅雨期池塘因浮头或亚盐中毒导致的缺氧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

表3 耐缺氧能力实验过程记录表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图6 各组别鱼体体色情况对比

(2)定期内服肝肠利健,有效改善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变化是反映肝细胞受损伤的主要敏感指标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值较小,当组织中毒发生病变或者严重受损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浓度上升或活性突然持续性增强。梅雨期,是出血病爆发的高峰期,出血病死亡主要以肝损伤严重居多。

从表4可以看出,内服组在内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较内服前显著降低38.29%、23.61%,表明内服肝肠利健后肝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表4黄颡鱼内服组内服前、后血清转氨酶活性变化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注:同列肩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P<0.05)

结合内服前后现场解剖观察可见(图7),内服后肝脏改善较为明显,较内服前

颜色更为红润、表面更为光滑。同时,胆囊中胆汁颜色变浅,表明消化更为顺畅。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图7 内服组内服前后肝脏及胆囊的表观变化

综合以上两组结果分析,可认为定期内服肝肠利健能增强黄颡鱼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提升其耐缺氧能力;同时,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鱼体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提升抗病力。

五、梅雨期使用方法与建议

1、梅雨期内服2个疗程,5-7天/疗程,可有效增强鱼体的耐缺氧能力与提升体质,预防疾病。

2、每包肝肠利健投喂2-3万斤鱼;

3、发病阶段与合规抗生素连用效果更佳(注意卖鱼时间与休药期);

注意!梅雨期投喂不当,一亩黄颡鱼损失可能超400元!

常州海大精彩文章

  • 老死鱼怎么办?鱼病防控新思路!仅靠消毒内服是远远不够的
  • 鲈苗期驯化,这个操作让你的成活率提高15.8%
  • 同缸对比,海大鳊鱼华海1号抗逆性超强!养殖户在塘头亲眼见证
  • 鱼健乐解密:草鱼钢铁侠是如何炼成的!
  • 如果黄颡鱼消化吸收能力提升1倍!是不是1斤饲料可以当2斤用?
  • 海大鲈鱼苗,成活率99%!养殖“核武器”,拿早苗,抢先机!
  • 10天长1两,系数1.3,鱼健乐为存塘鳊鱼保“价”护航
  • 立马见效!泼洒鱼多宝发酵液,有害菌最高减少53.3%
  • 养殖利器!一个发酵桶,解决黄颡鱼三大难题
  • 大普查!早春黄颡鱼肝肠问题达93.7%,存塘鱼没有你想像中的健康
  • 鲈鱼苗塘将爆发熟身病,怎么办?请做好这三步!
  • 神奇!塘头一线数据告诉你,鲈鱼内服肝肠利健的惊人效果
  • 厉害!套养海大全雄黄颡鱼苗,白鱼亩效益瞬间多了1300多元!
  • 海大鱼健乐效果劲爆,饲料转化效率提升50%!——兵哥压片法,让饲料消化肉眼看得见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