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中專「秀才」,做出人生三次重要選擇,成水泥大王

一位上世紀80年代畢業的中專“秀才”辭去公職下海創業,吳國強面臨多種困難沒有退卻,才最終成就了今天的這家大型民企。在惠州,有一家年產近300萬噸產值超過2.2億元的水泥龍頭企業羅浮山水泥集團。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幾年前這只是一家產量近30多萬噸的水泥小廠。

80年代的中专“秀才”,做出人生三次重要选择,成水泥大王

1982年夏天,吳國強中專畢業。說實話,那個時代是很看重“鐵飯碗”的,我在所有同學中還算是優秀的,但我沒能進入政府機關、科教單位工作,我也因此從那時起便與水泥結下了終身之緣。 第二次選擇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那時的惠州激情湧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尋夢者都在這塊熱土裡尋找契機。我的確蹚過一次海,嗆過幾口海水,我因此吸取了深刻的教訓。 第三次是1998年,我辭去了公職。這在當時對普通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值得掂量和考慮的事,我選擇了!接手承包了當時被稱作“燙手山芋”的博羅水泥二廠新老線。工廠當時效益低下,歷史包袱重,員工900多人。

80年代的中专“秀才”,做出人生三次重要选择,成水泥大王

博羅水泥二廠是一家國有企業,因管理跟不上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不得不轉換經營機制尋找出路。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廣州的合作伙伴退股撤資不再合作。我沒有像某些經營者急功近利、殺雞取卵,承包期滿拖垮企業。而是把這個企業當作自己創辦的企業一樣,悉心呵護。第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水泥是基礎建築材料,其品質如何,涉及到諸多基礎設施建築工程的質量,如果質量不過關,將會釀成嚴重後果,人民生命財產將蒙受損失。

80年代的中专“秀才”,做出人生三次重要选择,成水泥大王

正是由於這些,“羅浮山牌”水泥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4年被惠州市評為惠州市名優產品和惠州市知名商標,2005年又被評為“廣東著名商標”和“中國名優品牌”。樹立了“羅浮山牌”水泥的企業形象。在深圳、東莞、惠州、汕尾等地區遠近聞名,成為名牌產品,深受廣大用戶好評。 迄今為止,我們已花了1100多萬元投入環保設施建設,使水泥廠達標排放,順利通過了省、市縣環保部門的達標驗收。

我們最近投資了2億元人民幣在博羅縣公莊鎮上了這個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4月可完成年產100萬噸粉磨線的投產。 同時,我深刻意識到,要想改變相對落後的現狀,唯有培養有知識、懂科技的接班人。為此,我先後三年共出資3萬元人民幣資助柏塘洋景小學的30名貧困學生讀書,為博羅華僑中學的校園區捐款3萬元人民幣,為縣教育局捐款4萬元人民幣,在紀念建國80週年之際,我捐資10萬元人民幣,支持西藏林芝地區的教育事業……到目前為止我共捐資22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