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200餘人的學霸村:13個本科2個碩士2個博

僅有200餘人的學霸村:13個本科2個碩士2個博

濟北街道葛家村

濟北街道葛家村,一個僅有60戶、200餘人的小村莊,10年間卻走出了13個本科生、2個研究生、2個博士生,成為遠近聞名的學霸村。據瞭解,該村莊重教尚學,不僅大學生層出不窮,其間還湧現了一批書香家庭、致富家庭、孝親家庭等,為此還被授予了縣“出彩人家”創建示範村稱號。

重教尚學蔚然成風

10年走出13個本科

葛家村地處曲堤鎮政府偏東北方向,2017年5月與原曲堤鎮10個村一起劃歸濟北開發區濟北街道代管。歷史上,葛家村由於進出交通不便,全村人僅依靠務農為生,是個典型的窮村子。

但該村民風淳樸、村民老實本分,每家每戶尤其重視教育。他們都有一個共識,讓孩子念好書才是出路,不能讓下一輩人再接著受窮。據瞭解,該村僅有60戶、200餘人,10年間走出了13個本科生、2個研究生、2個博士生,成為遠近聞名的學霸村。

說起村民重視教育,在該村當了16年民辦教師的牛洪亮深有感觸。牛洪亮不僅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該村博士生牛法富的父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村裡的學校需要翻新,全村人都拿出家裡最好的物料蓋學校。”牛洪亮說,從1979年開始,村裡每考出一個大學生,村委會都會為他放一場電影,隨後又增加了200元表彰費。“村裡的孩子相互之間比著學,都想通過考學謀取更好的出路。”

好學風源於好家風

家長做表率

談及教育子女,葛家村74歲的牛大娘說,她家共有四個孩子,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從小便教育他們安分守己、好好學習,任何時候都要憑個人本事吃飯;長大後就囑咐他們孝敬雙方老人、以家庭和睦為重,給子女帶好頭、做好表率。

牛大娘指著牆上20多口人的全家福,樂得合不攏嘴,“我孫子今年都23歲了,已經考上山東大學的研究生。”牛大娘說,二女兒家的外甥是博士生,還有一個外孫女正在上大學,整個大家庭非常和睦。

據牛洪亮介紹,他家孩子從小到大都非常聽話,5歲時便跟著他在學校裡上學,放學後會主動幫忙做家務,並且獨立性很強,去東營上大學也是自己一個人去報到,平時也不需要家長接送。

談及對子女的教育,牛洪亮認為,以孝為先,以勤持家,以和處事,以禮待人。雖說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卻凝聚著牛洪亮對家風的理解,浸透著牛洪亮對家風的傳承。

培樹典型,引領示範

鄰里和諧好風尚

據瞭解,葛家村重教尚學,不僅大學生層出不窮,每年還都會組織“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通過培樹典型,發揮典型家庭的引領示範作用,來帶動整個村風的轉變,其間也湧現了一批書香家庭、致富家庭、孝親家庭等,為此還被授予了縣“出彩人家”創建示範村稱號。

葛家村的村子不大,街坊鄰居也都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長期以來就形成了相互幫忙的傳統。無論誰家有紅白喜事,還是遇到什麼困難,都能主動過去搭一把手,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自覺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