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是滴滴安全还是出租车安全?

clover_ATS

2017年3月11日下午4点26分,邵婵和不满5岁的儿子从青岛城阳区某超市门口搭乘王志远驾驶的鲁UT04**出租车前往城阳区某小区。因在未到达目的地时,被要求提前支付车费引发争执。

王志远恼羞成怒,驾车驶向他处。后将邵婵拖下出租车,持石块朝其面部击打数下,又持石块朝邵婵之子头面部击打数下,致邵婵和其子当场死亡。

6月21日,出租车司机王志远被法院一审认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听闻此等惨案,实在令人震惊。多大仇多大恨,出租车司机仅仅因为车费问题,就砸死乘客,连带其无辜的孩子!

虽然冷血残忍的出租车司机,已经付出法律代价,但就像受害者家属说的,“官司是赢了,可我们的心也碎了。法律就是法律,虽不解恨但也只能将凶手惩戒至此了。生命已付出惨痛的代价。我希望这个血案能引起大家对安全乘车的重视,提高警惕,安全出行。”

说到安全出行,对于一个文明社会来说,理当是唾手可得的公共品。可惜,总有极端的个案发生,刺激人们脆弱的神经。

对此,我们固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但也要有一颗平常心。过度解读的背后,除了带来更多的社会成本浪费,很可能还有不必要的公众恐慌。当然,“避免过度解读”需要诉诸人们的理性,而非刻意的信息不公开,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新闻下面有网友留言,“如果这是网约车司机,又要引发行业震动了吧。但因为是出租车,就变成了个案。对新行业的歧视成为迷雾,让舆论人云亦云。”

是啊,人们很难不拿此案与空姐案相比。假如此案发生在滴滴身上,情形会怎样?批评早就铺天盖地了吧?空姐案发生后,很多人都曾发表感慨“还是出租车安全”,其实,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更为恶劣的出租车惨案罢了。

论恶劣程度,出租车司机砸死母子乘客显然更为恶劣。但一年多前发生的案件,直到一审宣判才为人所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此案似乎并未引起舆论足够关注,甚至连个出租车公司的名字都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是否网约车天然容易引起舆论关注,而出租车天然不受舆论关注?显然不是。看得见的迥异结果背后,大概一个有人在不嫌事大地拼命拱火,而另一个有人在以地方维稳名义拼命下压。

对公众而言,这些力量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你所看见的,很可能只是他人想让你看见的。所以,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少做价值判断,多做事实判断。好与坏的价值判断没那么容易做出,具体到细节的事情本身究竟如何才是最有意义的。

正如因为空姐案,论断“出租车比网约车更安全”是扯淡;因为母子乘客被杀而论断所有出租车都不安全,那也毫无必要。

至于出租车与网约车究竟哪个服务更好,只要实际去坐一坐,就能清晰感知。出租车有出租车的消费者群体,网约车有网约车的消费者群体,市场自由竞争会让所有人受益。

最近的山西晋中榆次大学城出租车围堵滴滴顺风车事件,之所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正因为出租车坐地起价、从不打表,却在地方相关部门保护下,不让网约车参与竞争。

最后想说的是,安全出行不怕暴露问题,而怕暴露问题却毫无反应。残暴的凶手得到了应有惩罚,那家不知道名字的出租车公司也不能无所作为。


舒圣祥

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说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我想在讨论问题的开始,我们非常有必要明确的是,作为比较的主体,其性质和范围应当如何圈定,

因为滴滴出行(2015年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实际上横跨了网约车、顺风车、代驾、租车等多种出行业务,而和传统出租车行业出现交集的部分实际上只有滴滴打车,二者均为营运性质,而滴滴顺风车从法律角度讲属于非营运车辆,虽然同样提供出行服务,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滴滴打车和传统出租车行业相比,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滴滴打车属于订单式服务,而传统出租车则普遍采取巡游载客、固定地点等客的形式,由于法规的限制,我们现在看到大量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司机加入了滴滴打车,而仅注册滴滴打车的司机是不能从事传统出租车的运营的,这就使传统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员和滴滴打车从业者出现了人员上的重合,车辆也随之重合,如果进行比较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必须将这个重合的部分去掉。

但是在去掉重合部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现在的出租车司机,已经基本上人手一个滴滴了,他们同时拥有双重资质,可以接单也可以巡游,这有助于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空驶时间,增加收入,从现实生活中可见,除了在个别严格限制出租车司机不得参与网约车运营的地区,滴滴已经实现了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全面渗透和吞并,在个别地区(浙江临安),甚至是由政府主导,将当地出租车整体接入了滴滴平台。

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这个事情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实根据交通部的统计,2015年时,中国注册合法运营的出租车数量只有不到150万辆,即便全部昼夜运营,专职司机数量也不会超过300万,而2017年滴滴公布的数据,其平台注册车主数量已经超过了2100万,所以如果单纯从发案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传统出租车行业显然要比滴滴出行更安全,2100万人里面出现刑事犯罪的数量当然比300万人里面要多得多,这就像拿一座三线城市和北上广去比,而如果用发案数量除以人员数量计算发案率,那么就会发现,滴滴比传统出租车行业更安全,300万当分母和2100万当分母,也不在一个数量级——这就是典型的计算标准变化,往往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并且我们会发现,出租司机作案也会算在滴滴头上,因为他们很可能同时是滴滴司机,而滴滴司机作案算不到出租司机头上,因为滴滴司机不能参与出租车运营。

而在刑事案件统计中,一般通过每10万人口与发案数量的比例作为评估依据,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按照现行统计方法,滴滴比传统出租车要更安全,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以发案率作为判定标准的研究中发现,滴滴比传统出租车行业发案率更低,分母的巨大差距,是根本性的。

而在封面智库发表的《2016年中国移动安全出行报告》中,采取从法院文书网调取判决文书的方式判断出租车司机和滴滴司机涉案情况,发现2015年有71名出租车司机涉嫌刑事犯罪,而滴滴司机只有一人涉嫌醉驾,这个数据不靠谱就在于,出租车司机是一个职业,在登记身份时会录入,而那些兼职滴滴司机,往往有其他正当职业,当涉及猥亵、强奸、抢劫、故意杀人等非交通领域犯罪时,一般不会特别标明其兼职身份,所以最近海淀法院在调研涉及滴滴平台的衍生犯罪问题时也指出,近几年涉及到滴滴平台的衍生犯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要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打滴滴更安全还是出租车更安全?我想说的是,出租车现在已经基本都变成了滴滴,从安全防范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运管部门备案管理和滴滴的数据透明都可以大幅提升出行的安全性,二者本身就是相互融合的,并不矛盾的,而即便是有巨大安全隐患的顺风车,和过去那种违法运营的大量黑车相比,也无疑加上了数据透明这一保护层,是有着很大的进步意义的,而当前真正的隐患在于,要查清有多少非法运营车辆顶着顺风车的名义非法运营,从而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在海淀法院调研中也指出

因滴滴出行而引发的强奸、猥亵案件基数较大,手法多为通过搭载乘客(女)并在后续交往中实施侵害;但将犯罪行为限定为行驶途中后案件数量大幅减少,且多集中为顺风车车主。

这无疑需要滴滴公司采取有力的管理手段,政府管理机构的及时介入干预,双管齐下,针对非法运营行为,及时甄别,及时阻止,尽一切可能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


一笑风云过

如果打车是为了确保安全不论是驾驶安全还是人身安全肯定首选出租车,尤其是夜间出行的女孩子更是必选。

现在我们的社会治安环境非常好,但难以保证极个别的坏人混迹于网约车司机图谋不轨,因为它几乎没什么审核。出租车司机都在公安机关登记注册,审核比较严格。有过犯罪纪录或危险驾驶行为的都不可能成为司机且定期培训,学习,法制现念强。

出租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应该是大家比较信赖和羡慕的,再加上道路熟往往更快更安全到达目的地。而少数网约车司机可能还是新手,还依靠导航让你一路心惊胆战或慢腾腾让你不爽。

为了安全,决定权在你手里。


兴兴兴

近年来,坐滴滴出事儿的报道偶有耳闻,不禁引发了人们对滴滴叫车是否安全的担忧。相比传统出租车,坐网约车是否安全?吉普哥认为,理论上,坐网约车是相对安全的。



第一,乘客在网约车平台叫车,与司机的联系是通过手机,那么乘客司机双方的联系方式都有了备案。第二,因为完全互联网化,网约车的行走路线都会被后台记录,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追踪车辆轨迹。第三,每一次交易的时间、起止地点、车辆、司机信息等,平台都有详细的记录。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说,网约车的每一次交易基本上是透明的,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这是传统出租车不具备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确保坐网约车一定安全不会出问题,世界之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此在坐车(包括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时,吉普哥建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人乘车时尽量坐后排,尤其是女性。

二、女性乘车时穿着不要太暴露。

三、不要吃喝不明来源或开过包装的食物和饮料。


四、乘车期间不要与司机发生激烈的口角。下车后视实际情况,该投诉的投诉,该报警的报警。

五、当车牌不符,应拒绝上车并向平台投诉。

六、当预测会发生危险,第一时间报警。

以上就是吉普哥的一些建议。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评价交流!


吉普哥说说

从人员安全性来说的话,我认为滴滴安全,无论全职还是兼职,首先出来跑车,为的是提高收入,补贴家用,所以想赚钱的人在自己的赚钱途径上违法的概率相对较低,当然出租车也是一样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出租车就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刑满释放人员相对较多,再说车辆的安全,相信如果滴滴车与出租车相比,应该还是有优势的,出租车档次高于滴滴车的城市毕竟是少数,然后就是人车驾驶问题,相信出租车司机的赛车行为,每个城市应该都不少见吧,过高的份子钱,有限的时间,注定了出租车司机必须与时间赛跑,才能提高收入,加上出租车本身的人员流动性大,各式各样的人开,加之不是自己的车,谁会爱惜车辆,能不换的都可以坚持使用,造成了出租车非人为的机械事故远高于滴滴车,而滴滴司机,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一个人开自己车,车辆维护上绝对优于出租车,加上跑滴滴的抢时间实际意义并不大,所以赛车手行为,还是相对较少,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希望有帮助,不喜勿喷!


愤怒的嗷卵将


山青水秀167193282

我是名出租车司机,我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吧,我认为最安全的还是出租车。但有一个前提,你所乘坐的是你通过滴滴叫来的出租车而不是通过招手坐上去的。为什么呢?首先要给大家普及一个非出租车从业人员很少了解的情况,和网约车注册滴滴软件不同,网约车注册在家上传驾照,行车证,人车照片基本就可以了。而出租车要想注册这个软件,除了网约车的条件要满足的基础之上,还得必须去交通局取得从业资格证,然后到所在公司备案才可以。那为什么招手坐的出租车就不一定安全呢,言简意赅的说现在社会上存在太多的克隆车,他们长的跟出租车一样,但实质就是黑车。通过车牌,灯箱,LED屏,防伪标,摄像头等可以区分,但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比较难。网约车也不是不安全,但你得坐有资质合法的网约车,不得不承认,现在注册的网约车取得资质的翎毛凤角,好像专车还可以吧。


Sangkee193246869

近年来,坐滴滴出事儿的报道偶有耳闻,不禁引发了人们对滴滴叫车是否安全的担忧。相比传统出租车,坐网约车是否安全?吉普歌认为,理论上,坐网约车是相对安全的第一,乘客在网约车平台叫车,与司机的联系是通过手机,那么乘客司机双方的联系方式都有了备案。第二,因为安全互联网化,网约车的走行走路线都会被后台跟踪车辆轨迹,第三,每一次交易的时间、起止地点、车辆、司机信息等,平台都有详细的记录。通过以上几点,可以说网约车的每一次交易基本上是透明的,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这是传统出租车不具备的。 但即便如此,也可能安全确保坐网约车一定安全不会出问题,世界之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此在坐车(包括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时,吉普歌哥建议要主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车乘车时尽量坐后座,尤其是女性。 二、女性乘车时不要太暴露。 三、不要吃喝来路不明来源或包装食物和饮料。 四、乘车期间不要与司机发生激烈的口角。下车后实际情况,该投诉的投诉,该报警的报警。 五、当车牌不符,应拒绝上车并向平台投诉。 六、为了安全,决定权在你手里。 相信滴滴于出租车相比,应该还是优势的,加上出租车本事的人员流动性大,各种各样的人开,加之不是自己的车,谁会爱惜车辆,能不换的都是自己坚持使用,造成出租车非人机械事故远高滴滴车,而滴滴车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一个人开自己车,加上跑滴滴的抢时间实际意义并不大,所以赛车手行为,还是相对较少


2775277426

打车滴滴安全呢,or出租车安全呢?其实两个公司都是很一样的。因为都是出租车司机。所以,很什么的问题。哈哈哈(前排出西瓜,瓜子,汽水,爆米花,啤酒)

因为两个公司的性质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认真想一想的话,其实还是现实中的出租车是比滴滴打车安全一点。

Why?因为滴滴打车的认证很简单,而且性质是网约车,而出租车的认证比较繁琐。所以,安全性要比滴滴打车安全一点。

但是也是需要一点警惕心哦,因为毕竟是“人”。


用户98098299146

要问是哪个安全的话,其实都是一样安全的。毕竟我从小到大,还真没有遇到过什么不安全的事情(答主是男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滴滴还没有盛行(是不是暴露了年龄?)。经常有什么某某某出租车司机对女生干啥干啥,主要是平常电影也是这样演的。可是我想告诉大家,其实真没有这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主要是大家受影视剧的印象。然后现在很多人又开始说滴滴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在滴滴没出来之前,出租车不也是被人诟病么,现在不还是该坐就坐。至于那些不安全的事情,为什么会不安全呢,如果你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要什么喝醉上出租车或滴滴。喝醉之后别说打车了,你干啥都不安全。

所以出门还是要保存自己的清醒,干啥都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