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能守住台儿庄,为什么没去守南京?

玄武湖畔的遗憾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两起战役经常被拿来一起讲,这两起战役就是台儿庄战役和南京保卫战。为何将这两件战役放在一起讲,最大的原因就是南京发生了大屠杀。要知道一开始南京守将唐生智可是扬言誓死保卫南京,还说出来了城在人在的豪言,然而就是因为唐生智这前后做法的不一致,导致了最后南京平民没有及时的疏散,被日寇屠杀。

1937年10月,当时的李宗仁就已经在淞沪战场上痛击日军了,可以说李宗仁当时军事才能远远高于唐生智等辈,所以好多人便说为何不让李宗仁去守南京城。就算最后守不住,至少也可以拖延日军,为平民撤退取得宝贵的时间。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无疑都是有爱国心的人,但是当时的情况之下,李宗仁想要去守南京,简直是不可能事件。

李宗仁自从率领桂系抗战以来,就一直坚持在徐州地区抗战,在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期间,李宗仁指挥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这场战役的影响有多大自然不用多说,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较大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抗日的士气。而李宗仁也因为一张与台儿庄的合照,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可以说李宗仁是为数不多的将帅之才。

但是为什么当时不能去守南京城,其实原因蒋介石和唐生智都心知肚明,因为李宗仁是桂系,不是蒋介石的地盘的人。所以就算是李宗仁想守,蒋介石也不会让李宗仁去守。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内部依旧是有很强的派系之分,这种派系之分极大的影响了国民党军的战斗力,每次会战之中,必然会出现派系之间的嫌隙。唐生智站出来说要守南京城,其实也是顺应蒋介石的意思,因为当时没人愿意站出来。

而令人不解的是当时国民党高层其实已经决定放弃南京城了,当时的战略就是放弃南京城,国民党军队只稍作抵抗,为民众和部队撤退争取时间。不过令人不解的就是唐生智硬是要悲壮一回,或者说蒋介石要了面子一回。李宗仁得知南京发生屠杀之后,也是呆坐了良久,最后李宗仁在台儿庄痛击日军。或许对于李宗仁来说,他也知道南京守不住,但是他绝对会死守到最后一刻。


小司马迁论史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当年韩复榘给李宗仁回的电报:“南京不守,何守泰安。”

1937年10月,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至5月期间,李宗仁主持徐州会战,3月14日台儿庄战役爆发,4月15日国军获胜,取得徐州会战中的重大胜利果实,严重挫伤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李宗仁,1913年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曾与黄绍竑、白崇禧联手打造新桂系集团,在黄绍竑投蒋后稳坐新桂系集团总裁,与白崇禧合称“李白”,绝对是民国时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1965年,李宗仁回国时,周恩来曾经对著名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台儿庄大捷确实是李宗仁在抗战时期取得的辉煌。



李宗仁率部血战台儿庄:“战争关键往往在于谁能坚持,你把所有后方能拿枪的人全部组织起来顶上去!”

1937年12月23日,日军分两路自齐河与济阳强渡黄河,韩复榘以蒋介石撤走炮兵为由不作抵抗,于12月24日撤出济南,26日黄河北岸的日军自泺口渡河,28日凌晨孙桐萱部奉韩命撤出济南,日军成功占领济南。韩复榘的撤退为李宗仁日后主持的徐州会战造成了不利后果,在李宗仁发电要求韩守住泰安以与自己构筑战线的时候,韩复榘则回电怼李宗仁:“南京不守,何守泰安。”

1938年1月,李宗仁领军奔赴山东战场,旋即主持徐州会战。南京已于1937年12月13日为敌军占领,日军试图自济南、南京挥师合击徐州以打通津浦线,贯通南北战场。但是日军欲攻徐州,则必先取徐州门户台儿庄。日军第5师团与第10师团自左右两翼欲会师于台儿庄,李宗仁将军指挥国军第二集团军与第二十军团与日军交战。

经过月余交战,中国战胜日本侵略者,在淞沪会战彻底粉碎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阴谋后,中国军民再次通过徐州会战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疯狂野心。



李宗仁既然可以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什么不去守卫南京呢?

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南京沦陷,致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屠戮宰割。

我们先看南京保卫战发生的时间。

1937年11月,日军取得淞沪会战的胜利后便挥军南趋,直指南京。1937年12月1日,日军发动进攻,南京保卫战爆发。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从时间上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日军攻占南京的时间早于济南,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当时是李宗仁在山东指挥作战,而不是韩复榘的话,后面可能不会有台儿庄战役了吧?李宗仁所部赶到山东战场的时候,济南都已经沦陷了,更不用说南京了,既然来不及救济南,应该也来不及救南京。



李宗仁不主张死守南京。

南京画长江为天险,又有山峦环绕,在冷兵器时代应该算是易守难攻的城池。可是,放到热兵器时代,只要渡过长江,南京便唾手可得。南京除长江外再无屏障,易攻难守,即使再怎么雄伟壮观的城墙也根本抵不住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日军还可以沿长江直取南京,即使李宗仁可以守得住南京,但是损失必然难以预料。在日本的战略中,南京是必取之地,所以到最后南京仍然会沦陷。这是李宗仁不主张死守南京的原因,当时白崇禧及许多国民党高层也这么想,甚至蒋介石也不愿意这么做,但是老蒋作为国府老板不战而弃南京绝对说不过去,到时候韩复榘再说句“南京失守谁负责”的话怎么办?

老蒋的想法是象征性的守一守然后撤退,这时候被老蒋冷落的唐生智便跳出来了,唐生智为了得到老蒋的重用,主动请缨守卫南京,于是有了“南京保卫战”,但是南京保卫战开始后没多久,老蒋便让唐生智撤退,如果不是唐生智急于表现没有撤军,南京会沦陷得更快。



即使李宗仁主动请缨守卫南京,我想蒋介石也很难会同意。

李宗仁和新桂系的存在始终是蒋介石心腹之患,李宗仁自己是将将之才,又有个“小诸葛”白崇禧文武双全,新桂系以诞生以后到覆灭几乎始终都有足够的实力与蒋介石相抗衡。在守卫南京这事上,如果老蒋让李宗仁去守的话,可能会产生让老蒋预料不到的结果。老蒋不守,李宗仁守,如果李宗仁成功守住了呢?李宗仁本来便可以跟蒋介石平起平坐了,如果李宗仁守住南京了,到时候影响力蹭蹭蹭往上涨,老蒋是不是要让位?所以即使李宗仁主动请缨,老蒋最后也只会选择唐生智。

战争永远不可能是纯粹的战争,战争更是政治的延续以及必要时候的手段。


吾与吾国

这个问题我感觉有点“关公战秦琼”。李宗仁、白崇禧是广西地方实力派,全面抗战开始后兑现自己的诺言,桂军开赴抗日前线,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山东、江苏北部地区的防御作战,白崇禧入主中枢,担任副参谋总长。


至于为什么没去守南京?淞沪会战之后,决定守南京是比较仓促的,唐生智作为军委会执行部负责人,战前对于南京城防工事相对较为熟悉,再加上他自告奋勇,最终成为南京卫戍司令。如果蒋介石命令李宗仁守南京,李宗仁未必情愿,蒋李不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不是蒋说啥,李就会无条件服从。我们要知道,蒋介石当时询问谁愿意保卫首都,除了唐生智,无人应答。

至于李宗仁能守住台儿庄,严格来讲是不成立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4月,孙连仲第2集团军守在台儿庄周围,死顶硬扛日军进攻,台儿庄阵地几进几出,确实表现不错。汤恩伯第20军团在外围打运动战,跑了不少路,最后瞄准时机插到日军侧后,迫使日军放弃进攻台儿庄,退守峄县。但是没过多久,日军调整了一下,卷土重来,别说国军没能守住台儿庄,就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地徐州也很快失守,而且是没有经过激烈战斗那种失守。

所以呢,我们可以分享李宗仁取得台儿庄战役局部胜利的喜悦,但若假设李宗仁可以去守南京,或许还能赢得一场更大的局部胜利,那就过于天真了。好比你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然后抱怨刘备,怎么不派赵云留守荆州呢!又好比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那蒋介石为什么不早点派十九路军去驻守东北呢?这类假设过于脱离历史客观基础,没有讨论意义。


冯杰

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与日寇展开决战。此一役历时1个月,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此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是中国开展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保卫战、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也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史称台儿庄大捷。


在这次战役中,除了中国军队表现出的同仇敌忾、勇猛顽强的精神之外,李宗仁的指挥有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既然李宗仁那么能打会打为什么当初没有派他指挥南京保卫战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身负职责所不在。在卢沟桥事变以后,国民党因应战局发展,于1937年8月20日,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颁布了战区及战斗序列计划,对中国境内抗战区域进行了划分,共成立五个战区。其中,南京位于第三战区京沪杭地区,司令长官为冯玉祥(后改由蒋介石兼)。而李宗仁负责第五战区的鲁南及苏北地区,开始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后改为李宗仁)。每个战区司令长官各司其职,南京的守卫属于蒋介石负责。李宗仁所负职责就是整个第五战区的守土抗战之责,南京的守卫并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你觉得蒋介石应该用李宗仁吗?

二是战役决策所不同。据后来的解密,在南京保卫战之前,蒋介石亲自主持连续召开了三次高级幕僚会议,讨论南京守卫问题。在会议上,众将领意见不一。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李宗仁的态度,但包括俞济时、何应钦、以及桂系将领白崇禧在内的绝大多数将领认为南京不可守,主张放弃。

只有上将唐生智力主坚守,并豪言:“军人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誓与南京共存亡”。于是他当即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我想以李宗仁的眼光必然跟白崇禧意见一致——不同意坚守。既然这样,你觉得蒋介石会用李宗仁吗?


三是信任程度所不及。
作为桂系的“总舵主”,1929年,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军阀曾跟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军之间打的不可开交,这就是著名的蒋桂战争。在南京保卫战前的1936年6月,李宗仁还联合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1936年7月他的桂系军队刚刚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五路军,李宗仁被任命为总指挥。1937年10月,他才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8月-1938年)。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南京作为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如此重要的战役,蒋介石怎么可能用一个多次跟自己作对,刚刚才收编的地方桂系军阀首领来指挥呢?蒋介石对非嫡系的地方军阀势力一贯都是不信任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信任的情况下,你觉得蒋介石敢用李宗仁吗?

其实,按照当时南京保卫战前的敌我双方态势分析,绝大多数将领的意见是正确的,南京是守不住的。当时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20万对15万(非满编),敌强我弱,日方还占据空中和水路的优势,且南京历史上就是个易攻难守之地。所以,应该有序的组织南京民众撤离,并相应做好防守和撤退部署,在进行有效抵抗之后,随即有计划有步骤的撤离方为上策。即使当时派了李宗仁来防守南京,恐怕也避免不了这样的结局,取胜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次年3月爆发的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中,敌我双方军力对比是29万比5万,即便这样不也才勉强取得了我方5万伤亡对敌方2万伤亡的“惨胜”吗?


无坡居士

很简单的一句话,已经把问题说清楚了。本身来说,南京和徐州的背景就完全不同。

南京面临的是淞沪战场几十万败军,而且建制混乱,无暇休整。将军们毫无信心,士兵们毫无斗志。同时,南京这个城市,在冷兵器时代是个坚城,易守难攻,但到了热兵器时代,就是一个死城,背靠大江,退无可退。在敌军优势火力的攻击下,只有死路一条。

况且,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桂系的智囊刘斐,都反对重兵死守南京,李宗仁也不好和他们唱对台戏。而且,守备南京的军队里,主力是中央教导总队和36师等,这些都是中央军主力,李宗仁一个桂系首脑,未必指挥得动。

1938年的徐州,和1937年的南京就很不一样了。第五战区经过长时间准备,虽然谈不上兵强马壮,但建制完整,严阵以待。南线日军在明光一线,被东北军和桂军牢牢牵制住,无法北上。青岛登陆的第5师团,在临沂,被庞炳勋第3军团和张自忠第59军搅住,双方各有胜负。真正对徐州构成威胁的,只有过了黄河,直取山东的第10师团。这为第五战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川军王铭章在藤县死守,西北军池峰城在台儿庄苦战,都为最后的围歼赢得了时间,中国军队众志成城更不是南京那时军无斗志可比。所以李宗仁那句“今日徐州,绝非昨日南京”,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最后,分析完战场形势,还有几句题外话。参加台儿庄会战的部队,除了汤恩伯集团外,基本都是各类地方杂牌军。川军、滇军、桂军、东北军、西北军等,这些部队交给本身就是地方军首领出身的李宗仁,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李自己也不是嫡系,所以,他才能做到相对公正的对待各种地方杂牌,赢得部下尊重,从而让各类杂牌军在战场上以死效命,最终赢得了台儿庄会战的胜利。


脑洞大开的历史

七·七事变爆发后,李宗仁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桂系军队原14个团的兵力,迅速扩编至48个团,并组编为4 个军,他电告蒋介石愿率部开赴前线,誓与日军血战到底。

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军徐州。此时,日军攻势凶猛,和中国军队在淞沪一带激烈鏖战,上海、 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他从战略上判断,淞沪战事一结束,津浦路沿线是日军进攻的第二目标。根据对形势的判断和分析,他提出了抗战的战备重点是“以空间换时间” 。

11月12日,形同“绞肉机”的惨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是役中国军队奋勇搏杀,损失惨重,但也取得了歼敌六万余人的不俗战绩,一举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美梦。11月16日,国民政府准备退守大西南,并迁都重庆。彼时的蒋介石,或许已经在战略上放弃了死守南京的准备。

上海失陷后,日军直扑南京而来,一时间兵凶战危、形势逼人。蒋介石曾在一次军事会上询问众将对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战略角度上分析,均不主张固守南京。蒋又问询国民党训练总监部总监(新晋一级上将)唐生智,唐则忽然起立,大声疾呼:"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唐的一席大话,加上他大义凛然主动请缨,蒋大喜过望,立即委任其为南京城防司令 。李、白见状,心知不可劝,均低头缄默不语。

12月7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头一天,蒋匆匆撤出南京。翌日,唐生智指挥中国军队在南京城内外与敌浴血苦战,双方伤亡均极惨重。12月11日,蒋介石三次下达撤退命令,唐仍坚守至12日下午5点,因指挥失误,战局失利,他匆匆下达撤退令后自己坐小船逃离南京,好多部队并未接到命令,仍在困兽犹斗、拼死抵抗。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报复性地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如此看来,并非李宗仁不去守南京,而是他认为随着抗战中心的西移,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进入相持阶段,死守南京已无意义,不必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主动战略放弃、服从大局、不做无谓牺牲才是明智之举。

南京失守后,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果然如李宗仁判断的那样转移到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1938年2月,日军为打通津浦线, 调集第十三师团,第五师团,以及从青岛进发的海军陆战队之一部,三路大军以饿虎扑羊之势,大举向徐州袭来。

李宗仁见敌军尽遣精锐、志在必得,深知自己的部队很难与敌正面对攻,便抓住日军嚣张骄狂之弱点,以哀兵之态,与敌展开运动战、破袭战,周旋几天后,先后将强敌阻于明光、藤县一带,又在临沂挫败日军,胜利打响了台儿庄外围战与揭幕战,中国军队以弱击强,干得漂亮 !

台儿庄位于山东南部,为水陆交通要道,系战略要地徐州的一个重要屏障。3月17日,日军第十师团攻取滕县后,不顾左翼第五师团被中国军队所阻,也不顾从安徽方向来援的接兵北上会合,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地扑向台儿庄,以期拔掉台儿庄、攻占重镇徐州,夺取打通津浦线之头功。

李宗仁侦察到敌军的意图后,定下了“固守台儿庄及运河一线,诱敌深入,断其后路,相机实施反包围,一鼓聚歼日军”的正确方针。他令孙连仲将军率其麾下3个师坚守台儿庄,一面部署汤恩伯精锐的第20军团故意让开津浦路正面,待敌深入后,再截断其后路,最终合围歼灭之。

3月24日,台儿庄保卫战正式打响。日军第十师团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开始猛攻台儿庄。守军31师顽强抵抗,与敌鏖战3昼夜,至死不退,几乎伤亡殆尽。台儿庄内死尸枕藉,血流成河,情形非常惨烈。与此同时,李宗仁严令汤恩伯率20军团火速南下,夹击孤军深入的日军。4月3日,台儿庄大部分落入敌手,李宗仁料到汤恩伯军团第二天中午可以赶到,于是硬着心肠坚拒孙连仲将军提出的将死伤惨重、所剩无几的部队撤到运河南岸休整的请求。他要求孙连仲坚持最后5分钟,必须坚守到明日拂晓。

孙连仲知军令不可违,遂抱必死之心组织官兵逐次抵抗。这天深夜,他组织敢死虎贲数百人,分组向敌军展开逆袭。各敢死队冲入敌阵,挥舞大刀大砍大杀,有人还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人人视死如归,个个骁勇异常。敌军昼夜拼杀,早已精疲力竭,不意中国军队在深夜竟发起突袭,仓皇应战,乱作一团,吃了大亏。中国守军一鼓作气,乘势一举夺回台儿庄的四分之三。日军苦战不 支,被迫退守北门,与守军激战通宵。

天刚破晓,汤恩伯军团突然出现在日军的身后。李宗仁闻报,立即指挥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一时间,枪炮齐鸣,杀声震天。日军见己方已陷入了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圈中,遂边战边撤,仓皇逃窜, 最后却在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溃不成军。矶谷师团长率残部近万人强行突围,狼狈逃窜进峄县城,闭门死守待援。

至此,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一万余人,一举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守军自己亦付出了数倍于敌的惨痛代价,用鲜血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开后,举国振奋。李宗仁将军谋勇兼具,指挥有方,从此名扬四海,功标青史。


铁马冰河wu



李宗仁(1891-1969),名噪一时的桂系军阀。曾经,和蒋介石是对手;后来,和蒋中正成了“伙伴”。

李宗仁的一生,仗没少打,但最出名的就是“台儿庄战役”,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血性,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有人说,这么能打,为什么没有去守南京?

蒋介石不放心他守南京



李宗仁是个精明的人,也是个狡猾的人,总是在一些关键阶段做出对桂系最有利的选择。所以,他的桂系始终在国民党的军队中占有一席之地。

蒋介石对他是不放心的,只是利用。因为李宗仁和蒋介石“尿不到一个壶里”。从哪里体现出来呢?

1928年8月,李宗仁伙同白崇禧、何应钦逼迫蒋介石下野,这是第一次倒蒋;
1929年3月,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与蒋介石爆发战争,史称“蒋桂战争”,结果桂系大败,回了广西,这是第二次倒蒋;
1930 年3月,李宗仁率领的桂系,和冯玉祥、阎锡山、张发奎、汪精卫等各方人马一起向蒋介石开战,史称“中原大战”,结果蒋介石又胜了,这是李宗仁第三次倒蒋;
1931年5月,李宗仁和陈济棠联合起来,再次反蒋,这是第四次了。

都说,事不过三,可李宗仁没有这样的概念,九一八事变后,李宗仁又回到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中,并且在1935年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这下,该消停了吧!

李宗仁用自己的行动说“不”,1936年,李宗仁和陈济棠又发动了“反蒋行动”,不过这次的名义是反对蒋介石的“不抗日”,蒋介石妥协了,口头答应抗日,并任命李宗仁为第五路军总指挥。



说了这么多了,大家想想,蒋介石会把经常反对自己的人,放到身边来保卫南京吗?当然不会,能不能保卫南京不说,万一把自己收拾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无论如何,李宗仁的人马都不会成为“首都南京”的警备部队,也很难成为周围能快速呼应的部队。

各路军都是有分工的,南京不属于李宗仁的防区



1937年的十二月,日军向南京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是唐生智。

此时的李宗仁,正坐镇徐州,带领着自己的第五路军,做各种战前训练和准备。

当南京保卫战打响时,远在三百多公里外的李宗仁,救是来不及的,一是路远,大军过来也得八天左右,时间上来不及;二是过来救场,能不能救不说,自己的防区就空了;三是,蒋介石也没下令来救,蒋介石都跑重庆去了,明摆着要放弃。

既然如此,李宗仁救场的意义基本没有了,守好自己的防区意义更大。

李宗仁救不了南京,为什么能守住台儿庄?



日本人没有让李宗仁等太久,华北派日军第五师团、第十师团于1938年初,从济南一路南下。

面对敌人的疯狂,李宗仁安排兵马在津浦路沿线,一路进行阻击,进行各种保卫战,同时进行各种准备和布局在台儿庄。



1938年3月中旬,日军打到了台儿庄附近,安排了南北两路人马,同时进攻台儿庄。

由于前期的工作比较充分,在台儿庄做了各种准备,所以战斗打响之后,日军打得非常艰难,没有取得他们预期的胜利。

同时,经过近半个月的浴血奋战,国军以伤亡五万余人的代价,让日军伤亡达到了近两万人,其中被歼灭一万两千人左右,史称“台儿庄大捷”。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打破了“大规模战争赢不了日军”的谬论。长了国人志气,严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对后期的继续抗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宗仁能守住台儿庄,是因为准备充分,战略得当;没去守南京,是因为和蒋介石的关系问题,还因为不是自己的防区。



李宗仁做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也做过一些坏事,但抗战中的表现,是值得尊敬的,是值得肯定的,不愧为“抗日英雄”。


蓝风破晓

答案很简单——因为李宗仁当时正在坐镇徐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遂决心进行全面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一个多月来中日战争的发展态势,决定将全国交战前沿地区划分为五个战区。这五个战区是: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蒋介石亲自兼任司令长官(后改为程潜);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山西王阎锡山担任司令长官;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冯玉祥担任司令长官;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何应钦担任司令长官;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亦由蒋介石亲自兼任司令长官。到了1937年10月,蒋介石为分担压力,将桂系首脑人物李宗仁调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上,由其坐镇徐州,负责山东和苏北一带的战事。从此之后,李宗仁就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上整整坐了八年,一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初期划分的五个战区形势图,南京属于第三战区范围内)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第三战区的司令长官名义上是冯玉祥,但实际上冯玉祥既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也指挥不动三战区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而三战区包含的区域又是国民政府的心脏地区,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都属于三战区,所以三战区实际上是蒋介石在亲自指挥作战。到了11月份,上海沦陷,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之后,南京的陷落其实已经是早晚的事了。因为国军的中央军精锐部队都已经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吴福线和锡澄线两条巨资兴建的国防工事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国民政府已经失去了守卫南京的力量,这个时候调谁来守南京都难逃失败的命运。所以当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问谁能守南京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临危受命,最后是蒋动了肝火,说你们都不守,那就我来守吧!这样唐生智才站出来表示愿意守南京。唐生智之所以愿意担任南京卫戍司令,留在危城之中,其实是为了能在失势多年之后再有掌握兵权的机会,否则谁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机来守南京。而此时的李宗仁远在徐州,他所统率的第五战区已经同日军在激战中,而且是南北两线作战——北面日军沿津浦线南下攻击山东,南面日军在长江北岸攻击前进,第五战区境内也是狼烟四起,李宗仁两线作战,自顾不暇,哪有可能再去守南京呢?



军武次位面

这和当时国军的防御计划有关系。

按照国民政府原定的国土防御计划,长江中下游的防御重心既不在上海,也不在南京,而在江阴南北一带。为此,国民政府斥巨资在江阴一带修建了大量的国防工事,布置防御体系,以备将来遭遇侵略时能掩护南京。

但是,抗战开始之后,委员长就自己打破了这个计划,投入重兵在上海和日军进行长期持续的淞沪战役。而且,淞沪战役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军事上的战役目标不够明确,所以采用了添油战术,也就是不断的将国军精锐部队投入到淞沪战场,进行轮战。一个部队打残了,撤下来,再换一个部队上去。

添油战术是犯兵家大忌的,这在当时的国军高级将领中是有共识的,委员长是不是清楚这一点呢?当然也清楚。但委员长选择在淞沪战场和日军进行长期阵地战,主要意图不在军事,而是在政治,也就是希望能把英美等国拉下水,迫使他们对日本进行干预。

但日军从国军侧后方的杭州湾登陆后,国军就全线崩溃了。本来委员长要求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国军有组织、有秩序的进入江阴的国防工事体系,也就是退到第二线,依托防御工事进行持久抵抗,掩护南京。结果撤下来的国军完全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没有进入江阴的国防工事。对此,国军官方的解释是,撤下来的国军因为混乱,找不到国防工事的钥匙。

这样,从淞沪战场退下来的国军残兵败将,就直接退到了南京周围,日军长驱直入,到了南京外围。

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委员长提出,南京是国民政府首都,国际观瞻所系,必须守。但当时国军高级将领普遍认为,当时守卫南京能用的兵力就只有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士气低落,编制混乱,加上日军士气正盛,国军不宜在南京和日军进行决战。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他认为当时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放弃守卫南京,将南京周围的国军分别撤到南京外围的山区,比如大别山、浙北山区,依托山地阻击日军,做持久战的准备。因为日军当时机械化程度高,不利于在山地作战,而国军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整编,重新组织防御体系。

所以,委员长问谁愿意守南京的时候,国军高级将领中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唐生智。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唐生智呢?李宗仁解释说,因为唐生智自从被委员长击败失去军队之后,就成了闲人,所以他一直梦想着重新掌握军队,东山再起。所以,他认为这时候是个机会,就主动请缨了。

唐生智作为北伐时期的国军名将,当然也很清楚,南京的地形条件和当时所能依赖的国军,根本不足以守卫南京,击败日军。但是为了重掌兵权,东山再起,他还是冒险接受了这个任务。当时国军高级将领对此都很不以为然。

这样,唐生智就成了南京保卫战的主帅,而李宗仁则受命率军北上,到山东、苏北和安徽一带去组织徐州会战,阻击正从华北南下直逼南京的日军。结果是南京保卫战一败涂地,李宗仁虽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但徐州会战仍然以国军失败而告终,进而向西转移。不过,相比之下,徐州会战虽然失败,但李宗仁能够指挥六七十万国军跳出日军包围圈,已经算是当时很好的了。


萧武

简单说,南京保卫战是军事目标与政治目标发生差异后形成的。

从纯军事角度看,地处平原之上的南京城无险可守,而面对日军可以随时到来的空海军支援更是无法守。对于这一点,蒋及诸位高级将领都是明白的。

最初设定的计划就是不守,而宣布南京为不设防的城市。可是,蒋又觉得轻易放弃首都难以交代。想坚持守备一段时间。

此时唐生智跳出来极力主张战斗,调子喊得很高,要保卫首都,保卫中山陵。其余人等自然无非公开反对。因此,南京保卫战就是唐生智来全面领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