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中國現在的電影行業啊....可能就跟中國的那啥球一樣...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畢竟有的東西不能提,咱們用一部電影來形容,《迷霧》。整個行業被濃霧淹沒,而濃霧裡充滿著恐懼。而進入濃霧的人,都陷在了裡面。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真的不信這個邪。他們勵志於在創造,甚至可以說是改變、拯救中國電影。

這不,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顛覆了觀眾的對中國電影的看法。電影在上週末有一個小型的點映,口碑爆炸!一向嚴謹高要求的X瓣網友給出的全都是4星5星的高分!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到昨天X瓣開啟了的電影的評分,對於X瓣用戶的評分標準來說。9分已經算是非常非常高的分數了。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由由文牧野執導,徐崢、週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故事的原型是發生在2015年的「陸勇藥案」。被病友稱為“藥神”的陸勇,自2004年開始幫助白血病病友從印度規模性地購入靶向藥物“格列衛”的便宜仿製藥而被起訴“銷售假藥罪”。陸勇被捕後,上千名病友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求情,最後以公檢部門撤銷起訴,陸勇被釋放結束。

在病友的聯名信中有一段這樣的話:

進口格列衛費用昂貴,吃不起如同等死,印度仿製藥的出現,才增加了活下去的勇氣,請給慢粒白血病患者一些活路吧,以人為本才是正路。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可以預測,《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現象級電影勢必將在國內颳起一輪強勁的輿論風暴,“天價藥”觸碰到的是中國的醫藥領域中最敏感、最痛楚的部分。而處在“天價藥”背後的“委屈”卻來自於不同的方向!

影片中有個場景非常動情,警方追查“印度假藥”源頭時,一位慢粒白血病老太太對警察說:

領導,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麼。這藥假不假,我們這些吃的人還不知道麼?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人也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他們不是在保藥販子,他們是在保自己的命。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圖/視覺中國

說到底,患者只是想有尊嚴地活下去。如果都吃得起正版藥,誰又會甘冒風險選擇印度仿製藥呢?

原版諾華格列衛最初在內地售價高達2.35萬,這是令很多家庭望其項背的一個價格。而當陸勇分享給大家自己服用印度仿製藥的結果及幾千甚至數百元的價格時,這帶來的是生命的希望,這也很容易理解他會被病友們稱為“藥神”。“有病沒有藥是天災,有藥買不起是人禍”。這是一名湖南慢粒病人去省委要求格列衛入保的時候說的話。

格列衛拯救了慢粒白血病人,那麼,其他病患呢?除了高價藥,他們還面臨著醫療資源緊張、醫患糾紛等等問題。一個救世主根本救不了他們,他們需要的是整個醫療制度的徹底轉變

也難怪徐崢說:“《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電影”,希望這樣的電影能越來越多,我們還有太多的話題需要去討論、太多的情緒需要去宣洩。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電影並沒有告訴我們藥神勇哥與製藥公司的對抗究竟誰是誰非?真實的製藥業是怎樣的存在?新藥的天價是否合理?除了格列衛,其它藥是否還有同樣的抗爭?中國的癌症病人真實處境到底怎樣?這些對現實最有力的扣問,都需要更多人去探究並找到答案。所以,無論怎樣,期待更多人走進影院參與探討,這也必將是一部推進社會的進步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