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南阳: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师资配备瞄准省内一流——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南阳: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南阳: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7月,骄阳似火,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的建设工地上,周道强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已有明显的一层汗渍。作为校建办主任,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和穿梭不停的施工车辆、轰鸣不止的施工器械、紧张劳作的建筑工人一起,见证着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

蓝图变为现实,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从正式开工到启动招生,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并且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创造出了项目建设的“卧龙速度”。

“保证在8月20日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让学校如期投用。”承建方河南天工集团负责人说道。目前,学校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高中部招生已准备就绪,我市历史上第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完全学校即将运行。

这是融入百年大计的教育民生工程,这是对全市人民有诺必践的坚实行动,这是担当奋进、克难攻坚的项目建设征程,这是运用有解思维破解难题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仔细探寻这条非凡之路,为继续前行凝聚奋进力量。

担当奋进绘蓝图

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南阳: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步入新时代,随着南阳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教育资源短缺,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每年在中心城区新建四所十五年制完全学校”的重要决策。卧龙区首当其冲,承担第一完全学校的建设任务。

市第一完全学校选址位于中州西路,总投资5亿元,建设规模从幼儿园到高中共162个教学班,投资数额之巨,建设规模之大,建设工期之紧,在卧龙区社会事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适逢卧龙区顺利通过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区)验收,但验收组明确提出该区要解决入学难、大班额问题。这是使命,是机遇,也是挑战。是使命,要坚决担当;是机遇,要紧紧抓住;是挑战,要勇敢面对。卧龙区把建设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摆在全区年度十件实事之首,确定为一号民生工程,并在区六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上作出了庄严承诺。

坚持目标导向,科学谋划,高位启动。成立校建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明确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动员一切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重抓重推。

按照“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办学定位,围绕打造“建设一流,质量一流”的“双一流”区域特色学校的目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从设计单位的选择、可研报告的专家论证、设计方案的优化等关键环节入手,专门聘请郑大设计院设计最为科学、最为优化的方案,从土地的规划到图纸的设计,从21个单体建筑的空间布局到高质量建设,最终形成了“一中心,两轴线,三操场,四组团”的校园格局。集园林式、智能化一体的精品学校蓝图绘就。

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不到一年时间,区长邓俊峰先后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7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区教体局抽调精兵强将,第一时间进驻工地,全程监管;承担各项任务的部门协调联动,凝聚起攻坚合力……上下一心,各方协同,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快速推进。(上接A1版)

有解思维破难题

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南阳: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规划的西环路还未开始建设,这影响学校建成后的正常运行。怎么办,我们就临时在校园这里,修出一条应急疏散通道。”卧龙区教体局副局长李明指着校园西边的一条平整的水泥路说道,“校内一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高压线必须挪动,区里市里没有相关权限,我们最终找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协调解决。”

招聘教师遇到了编制不够难题。卧龙区教体局局长王连照介绍了解决办法:“查政策资料,到外地取经,最终,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创新采用‘周转编制’方案——先向其他单位‘借’编制,待教育局编制批下来了再‘还’上,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学校教师招聘方案已上报人社局,准备面向全市招聘。”

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卧龙区充分运用有解思维,在学校建设过程中,解决一个个难题。

——针对资金难题,统筹运用市级国债和区级平台公司融资、财政预算安排等,在区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了学校建设资金。

——针对项目手续办理程序多、环节多、向上沟通对接任务重的难题。组织专门人员与市直有关部门主动对接汇报,市发改委、校建办主要负责人经常到学校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国土局、规划局、质监站、人防办、消防支队、环保局、南水北调办、城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特事特办,特事快办。

——针对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难题。学校建设期间,积极协调市直部门、施工企业,采取“六全”措施,确保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加班加点赶工期,在今年4月20日前,按照节点保证了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针对工期紧张与工程质量保证之间的难题。建立了项目经理晨会制度,每日评比各标段工程质量、进度,及时推广先进做法、施工技术,通过加强各标段间的交流与协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校建主体工程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受到了质量验收部门的高度评价。

——针对工程建设风险防控难题。科学划分并缩减工程标段,坚持组织实施不走样、不变通,并成立项目监督检查机构,保证了资质优、实力强、信誉好的社会公认建筑企业参与建设,为打造精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按照“快、优、省、廉”的原则,保障了学校建设快进度、高质量,充分展现了项目建设中的“卧龙速度”与“卧龙精神”。

务实重干树形象

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南阳: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6月中旬的一天,正在协调建设任务的周建强昏倒在工地上。这个已经退休的教体局职工,因其丰富的校建经验,被返聘为市第一完全学校项目建设的校建办主任,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单为完善设计和处理图纸变更,他不下三十次到郑州大学设计院与专家设计人员进行对接修改。

瞄准建成“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目标,市第一完全学校项目建设团队发扬顽强拼搏的作风,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 力奋战在建设一线。王连照妻子有病需要去外地做手术,行程一拖再拖,为此落了不少埋怨,在压力大的时候,有时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李明九十多岁的老父亲卧病在床,他只能抽空去看看,没有照料过一整天,父亲去世前没能顾上见最后一面,在处理完父亲后事的第二天,他的身影又出现在工地上。校建办的陈庆国心脏做过搭桥手术,仍天天守在工地上……人人不推脱,事事往前赶。正是有这样一支团队,才成就了第一完全学校的建设进度。

“区长啊,这个事情耽误不得啊,你得赶紧协调下……” 作为校建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副区长张红岩绘声绘色地形容着她接到的电话,“人人给我打电话都说是‘大事’,弄得我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她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不论多晚,一接到有关学校建设的电话,立刻协调解决。

坚持特事特办。卧龙区把学校建设涉及的项目立项、规划选址、土地报批、环评审批、工程建设等重点任务,按照区政府班子成员职责分工,逐一分解到人,明确要求分包领导对涉及的问题优先研究解决,对审批服务事项优先办理,特事特办,特事快办。

坚持一线推进抓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定期深入现场办公,督促任务落实,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坚持坐镇一线,靠前指挥,与广大职工一起研究具体问题,形成了团结务实的强大阵势,强力推进了工作进度。

坚持挂牌督查求实效。对第一完全学校,采取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区作风整顿办联合督查、高频次督查的办法,对存在的问题揪住不放,每周对督查情况予以通报,实现了面对面、硬碰硬,有效推进了工作落实。

问题都在现场解决,不在会议室扯皮。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硬件建好,不意味着工作完成。卧龙区还高标准、高起点制定了学校内部管理、师资配备、招生宣传等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实行名校引领、名师带动、文化立校、质量强校,在全市引进优秀师资,配强学校班子,选好学生苗子,努力实现一个好校长、一个好班子、一个好师资队伍、一批好学生、一套好管理机制、一个好校风“六个一”,把第一完全学校打造成全市教育事业新发展的引领者、排头兵,以完全学校的建设推动全市教育事业迈向崭新的台阶。

从开建到招生不到一年时间——南阳:完全学校建设的卧龙速度

(房松玉 屈连文 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