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有人说

他是全世界仰慕的矮个子东方巨人

振兴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他却说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所以他在这片土地上奉献了一生。

今天

是他的113周年诞辰

我们在此纪念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道一声

小平,您好!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1904年8月22日,一代伟人邓小平出生在四川广安县牌坊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接着,5岁入私塾,6岁上初小,11岁上高小,15岁上中学,16岁便离家赴法国勤工俭学。他在法国生活的五年,是他真正了解资本主义,也是寻求中国革命历程的起点。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1921年3月,邓小平在法国里昂

他曾回忆说:“我在法国的五年零两个月期间,前后做工约四年左右(其余一年左右在党团机关工作)。从自己的劳动生活中,在先进国家的影响和帮助下,在法国工人运动的影响下,我的思想也开始变化,开始接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参加一些中国人和法国人宣传共产主义的集会,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和愿望,终于在1922年夏季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员。”

在此后超过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瑞金对于他来说,也许只是诸多生命站点中的其中一个,但是他在瑞金担任县委书记时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1931年,27岁的邓小平受中央委派赴瑞金任县委书记,纠正"肃反"错误开拓新局面。尽管此前邓小平已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历,但此次临危受命,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原来,前任瑞金县委书记李添富“左”倾错误思想严重,他发动的所谓肃清党内“社会民主党”成员的行动致使大量的革命同志含冤牺牲。据党史资料记载,当时“当干部的怕戴红袖套,因为红袖套上要写上自己的名字,担心别人看见自己反遭冤枉”,人人自危的情景可见一斑。

因此,一到瑞金,邓小平便立即采取措施:一方面以赣东特委特派员的身份组成调查组,走乡串户,一区一乡地深入调查,了解肃清所谓“社会民主党”运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制定切实措施以稳定事态。在调查清楚之后,邓小平组织召开会议,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李添富在肃反中的错误,宣布撤销他的一切职务,拘捕公审,予以处决。

同时邓小平公开亮出自己的身份并宣布:第一,立即停止杀人。第二,已被供出名字被怀疑是“社党分子”的一律不抓。第三,已被关押在狱的,凡是贫农、中农,一律先放掉,让他们回原地继续参加革命斗争;凡是地主、富农,能罚钱的罚钱,然后放掉,罚不到钱的取保释放。

正是这种决毅果敢、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使得邓小平迅速制止了这场政治迫害,瑞金县域的社会局面得到了稳定。三百多名被无声关押着免成刀下冤魂,民众都说,“邓小平同志的措施是救命的法宝”,百姓额手称庆,都称邓小平是“包公再世”。

为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巩固发展瑞金苏区,邓小平还十分注意加强党的文化宣传工作。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瑞金红旗》报纸

1931 年10 月25 日,他创办了中共瑞金县委机关报《瑞金红旗》。这是一份油印四开报纸,每期出两版,单面印刷。该报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栏目就有“社论”、“内外新闻”、“扩大红军”、“铁锤”等。邓小平经常撰写文章在该报发表,指导全县工作。

11 月27 日,红三军团攻下会昌县城后,11 月30 日他就撰写了一篇题为《惊人的好消息——红三军团攻下会昌》的评论,在《瑞金红旗》第7 期发表,把这一胜利喜讯迅速告诉全县人民,号召全县工农群众乘胜前进,“向反动势力进攻得到更大的胜利”。

1933年邓小平调到红军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时,所需做的事情并不多,便主动请求去办《红星》报。为办好报纸,邓小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

10月10日黄昏,邓小平跟随突围转移的“红星”纵队从云石山田心村出发,踏上了突围转移的漫漫征程。


1931 年,当毛泽东来到瑞金见到邓小平时,高兴地抓着邓小平的手用力摇晃了几下说:“很好! 很好! 瑞金的父母官呵!”


1972 年秋天,邓小平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放江西时来到瑞金,瑞金的同志对他说:“您是我们瑞金的老县委书记!”这句话令邓小平感动不已。他没想到,在他蒙冤遭受打击的时候,老区人民还惦念着他。


今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纪念您,再叫一声“老书记”,道不尽心中的瑞金儿女情!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史料参考:《邓小平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这里是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瑞金市共和国摇篮5A景区

期待 您的光临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监制:刘 亮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我们的老县委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