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费亚民:运河杂忆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费亚民:运河杂忆

教科书上写得很明白: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横贯五大水系。作为考点,这些,我曾经背得很熟。但,这不是我记忆中的运河。

我不知道她从哪个遥远的地方怎样一路奔来,又准备流往哪里去。她从我的小镇经过,在这里,她缓下了匆匆的步履,从容地舒展着腰肢,深情唱起一首音调悠扬的歌。这,才是我的运河。

运河,是我的运河。

后街是东西走向,我老家的房子在后街的西头。再往西不过百米就是运河,大河近在身侧。运河水波平静,平日里我听不到她的声息,但,我是吃着运河的水长大的。小镇上的人都和我一样,在运河的波声里、水汽中迎接每一个日出,等待每一次月落,就这样,安然平静地走向岁月的深处。

我喜欢在运河的长堤上散步。那个时候,我是爹爹的小跟屁虫,学着他读书看报,学着他笔记摘抄,学着他栽花种草,学着他河堤漫步。这河堤就是运河的堤岸了,也是老淮江公路所在。爹爹起得早,早晨五六点钟已经长跑一圈回了头,这个时候的我,常常还在睡梦里。我跟着他散步都是在傍晚,我们沿着河堤一路向北,又来来回回。

我的散步其实只是为了玩。我只管小雀儿一样地跑前跑后,拽拽这根草,摇摇那棵树,看看天边的红霞,数数河上的船影,眼看着天色就暗下去了,夜晚就来临了。淮江公路上黑黢黢的,一路上草窠里各种虫鸣和蛙唱,我不敢再到处乱跑,就站在河堤上看运河里的船灯。

夜晚到来,河面上每一艘来往的船上都亮起了船灯,空中亮光一点,水中流光一片。空中的灯在夜色中无声地行进,水中的光在粼粼的水波里晃晃悠悠,晃晃悠悠,曳出满河的星光灿烂、月色班驳。有时会遇见一支开得快的船队,从前到后亮起一排的灯 ,幽暗的运河水就像被铺上了碎金的锦缎,满目金黄。每每这时,我便惊叹不已,要跟着船队一路走出老远。如果恰好有两支船队并进或者相向而行,那运河的夜色就更美了。水上灯火熠熠,船上人影憧憧。喧闹的汽笛声,哗哗的流水声,公路上偶尔有夜行的货车呼啸而过,这样的夜晚格外热闹又格外宁静, 运河的上空一片安宁。

炎热的夏天,运河边是我爱去的地方。午后,来运河游泳的人太多!新学游泳的小孩在水边浅浅地浮着,技术高的大人热衷搞出一场场的赛事,他们比赛看谁率先横渡运河。几个人一转脸跳入水中,一眨眼就在水里找不到他们的身影。运河那么宽广,阳光下,水面波光点点,哪里知道他们游到了哪里?对于这种河边的眺望与评论,我往往没有兴趣。我喜欢的是捡鹅卵石。运河河滩上有颜色各异的鹅卵石,也有一种很小的贝壳。小贝壳虽然精致但不敢多捡,爹爹吓唬我说里面有寄生虫。鹅卵石比较来比较去,拣了后面又丢了前面。选择那些不仅光润圆滑,而且颜色图案别致好看的,带回家,小心养在水里,看着心里就是美的。

鹅卵石是要养在水里的,离开了水,马上就失去了鲜润的色彩,显出灰突突的黯淡。这些历经浪花漉洗的石头被我们带离了河滩,四散带往了别处,最后不知所踪,滚落在了时间的罅隙里。就像我们这些运河的儿女,从运河边迈出脚步,渐渐走远又走散,散在那些遥远的天南地北。或许身上早有了仆仆的风尘,但眼窝里一定还满蓄着润泽的雾气。我们从小就浸润在运河的水汽里,每一个行走着的运河的儿女就是一脉运河的支流,运河的生命那么辽阔!

运河是那么宽广辽阔!也曾经跟着父母坐车沿着淮江公路到外地,一路上运河迤逦,可怎么看都不如我们小镇那一段浩淼开阔。幼时的我,常常静坐在河边的石滩上,眺望远方。到河西去就是那时的一个真切的梦想。

河水向北流淌,静静地绕过浅滩上的一丛灌木或者几茎水草。夕阳欲下,绯红的脸色映红了西天的云霞,河面上是醉人的金红一片,而另一侧的河水就更显得幽暗了,仿佛融进了运河千百年来的神秘过往。运河西岸也有一道长长的堤岸,多少次在河这边眺望,对岸是难以抵达的远方,只看见西堤一痕,树木苍苍。夕阳挂在林梢又没入天际,水面的金红一点一点暗淡消散,夜就来了,对岸隐入了巨大的神秘。

虽一水相隔,但隔河千里远。河的对岸是淮安的南闸乡,我外公外婆的老家就在那里。河西有我多到数不过来的亲戚。那么多的亲戚,可是,因为一河之隔,我对他们倍感生分。我听不惯他们的乡音,吃不惯他们的饮食,睡不惯他们的板条床。但河西,始终是我的向往。坐在渡船上,一路晃悠往对岸开过去的时候,浪花激荡,四顾苍茫,我的心里满满全都是热切的向往!船上有人会好奇地问:“小姑娘,到河西做什么呀?”“到我外奶奶家!”到外奶奶家,是的,我的外公外婆家!河西,也是我的故乡啊,是我真真实实的另一个故乡。

后来,外公举家搬迁,搬进了淮安城里,河西就去得更少了。老家的房子一直没有卖,后来退耕还林,荒废的老宅才拆去。那年外公去世,舅舅们遵遗嘱将他安葬回老家。大梁庄老宅的旧址上盛开着万亩花田,让人忍不住泪水潸潸,岁月总是这样,每一个悲喜的到来都让人猝不及防。故乡在消逝,而生活还在向前,就像这静静流淌着的运河,从历史深处一路幽咽而来,又向着什么地方一路轻歌而去。我们,你和我,都是这运河里泛起的一道明亮的水波。

和村庄一样,和那些村庄里的老宅一样,运河走进了垂暮。

看着眼前这窄窄的河道,这浑黄暗浊的水流,我不止一次地问我的同行者:“这是运河吗?”这是运河吗?她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下子步入了晚年?

“是因为你见过了长江与大海,运河其实没有变化。”是吗?真是因为这样吗?我怀疑不已。

那是个夜晚,运河漆黑一片。如果不是岸边的运河管理所几束灯光照亮了一片水域,我找不到运河所在,没有声音,没有灯火,没有汽笛,没有扑面而来的水汽。运河老去了,像一个孩子已经离她远去的母亲,只有她独自守在原处。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来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