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非洲真的能夠讓當地人特別對待和尊敬嗎?

簡簡單單就好160633592

電影是電影,殘酷的現實是殘酷的現實。


從胡哥收集到的資料來看,非洲人對中資企業普遍是抱有好感的,但對在非洲工作的中國工人是不怎麼喜歡的。

對企業抱有好感,這是很正常的。目前進入非洲的中國企業大多有點援建的色彩,對黨的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做出了貢獻,在官方層面是受到尊敬的。但說到特別對待則基本沒有。

和大家想象中或在《戰狼2》裡中國人在非洲很受歡迎的情況相反的是,非洲人比較反感一些中國工人的行為。

首先是稱呼,他們很討厭中國人叫他們“黑人、黑鬼、老黑”等等之類的稱呼,有可能他們聽不懂中文,但是從中國人的語氣和指指點點的動作基本能看得出你的不尊重。你都不尊重人家,人家怎麼尊重你呢?

其次是用工。除了帶有政府背景的企業,一些私企也去了非洲。但這些企業不太願意僱傭當地人,這裡固然有當地人的一些原因,但是當地人不會這麼想。他們覺得你就是來搶當地財富的,還沒創造就業崗位。而且有些在國內習以為常的加班等等工作習慣他們也不能適應,很容易造成誤會。當然,也有一些企業真的是對中國工人和非洲工人有區別對待,有的還有歧視。不能公平對待,人家怎麼尊重你呢?

最後是中國人喜歡露富。胡哥看到的關於中國人在非洲的報道里,有提到中國人喜歡攜帶大量現金,而且喜歡到處買買買。這樣一來大家都知道你有錢了……由此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打劫……另外,不要以為非洲落後,那裡的人就很原始,人家說不定心裡也在吐槽這種中國人“土豪”呢……

胡哥始終覺得,值得尊重的人不管到哪裡都會被尊重。中國從哪個60年代起開始大規模援助非洲,從坦贊鐵路開始,到今天,中國政府在非洲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這個形象來之不易。

到一個國度,要尊重人家的文化傳統,不要把人家當珍惜動物看(有的人事實上的確這麼想),尊重是相互的,只要展示了你的誠意和修養,怎麼會得不到尊重呢?錢又不能買來一切。

大家以為如何?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嘿老外

我在非洲安哥拉工作。

中國人在非洲並不能夠讓當地人特別對待和尊敬。

我所在的安哥拉,中國人在這裡有很多我都看不下去的問題,我都覺得不好,更何況當地人。我來列舉一下:

1、直接稱呼當地人為“黑人/小黑/黑鬼/黑工/黑妞”。

來安哥拉務工的有很多文化層次很低的民工,他們一般帶著一幫黑人幹活,呼來喚去的。直接黑人叫來叫去的,你以為他們聽不懂,其實他們雖然黑,但是對黑這個詞非常的敏感,中國人說黑人說的多了,他們也知道你在說他黑,無奈他們也都是低層次的小黑工他們敢怒不敢言,因為讓中國人不高興了,這個工作也可能就沒有了,你說他們是黑人,他們會在心裡回敬你“maluco”,當地語言是瘋子和神經病的意思,不要以為他們老老實實,表面上對你尊敬就是尊敬你,實則非常不滿,哪怕是國企的工地也一樣,不尊敬當地人。

中國人稱呼當地人就用黑人,不管對方是什麼角色和身份,就好像是為了辨別中國人和當地人一樣。習慣了這樣稱呼,也不能說他們有錯,但是長此以往,當地人肯定不喜歡,不利於中安友誼。比如今晚我宴請了幾名當地政府官員吃飯,有同事問我,今晚有黑人在這裡吃飯嗎?或者公司中國保安給我打電話,說門口有一名黑人找哪位領導。或者問過節黑工也發福利嗎?很多時候說黑人這個詞只是為了辨別作用。

有很多當地人去勞動局投訴中國公司虐待黑工,低工資,不籤勞動合同,不繳納社保,不休年假。離職不給賠償補助,直接就開除的。中國人在非洲開公司因為不懂當地勞動法,任意妄為也不少。安方強烈建議成立勞工工會。

2、語言問題,說話大聲溝通障礙,講髒話,甚至打黑工。

很多普通人在安哥拉打工,葡語並不是很精通,溝通有問題,急的時候都是大聲講話,有時候還罵罵咧咧的,雖然黑工聽不懂你講什麼,但是看著你猙獰的面孔就知道你在罵他,你以為聲音大就能震住他,還因為他們笨,其實是溝通的問題,他們沒聽懂,用腳去踢他們,用手敲他們腦袋。其實好好溝通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是粗蠻的方式只會讓當地人更加反感和厭惡中國人。

3、不經當地人同意就照相。

中國人走哪都喜歡拍照。但是現在的非洲不是原始社會,可以任你拍照,經過殖民以後的安哥拉也很現代,很多人都有手機,都可以拍照,拍照不是稀罕事,不經過當地人的同意就咔咔咔,當地人會覺得很不禮貌,直接就會擋臉表示反感,但是很多中國人在這裡都不會提前問,上去就是一頓拍,我有時候在超市看見有當地人對拍照的中國人一臉厭惡的表情。我覺得很丟面子。在孔子學院的時候有同胞非要招呼黑人學生拍照,她不是很友好的說可不可以合照,而是直接招呼那幫姑娘說來來來,一起拍照,我明顯看見姑娘不悅,但是還是合拍了。

4、不注意公共場合,不得體。

有中國人去銀行辦事,手機也不開靜音,再加上中國的鈴聲都無比的另類,最炫民族風之類的,一個電話一來,整個銀行都聽到了,還不掛,一邊往外走,一邊大聲喂喂喂。客戶經理都搖頭。還有亂丟垃圾的,你不能因為非洲窮和落後,你就不講衛生了,也在高速路上扔垃圾。

5、漏財露富,財大氣粗。

中國人在安哥拉不知道是不是語言不通辦理銀行卡麻煩,還是取錢存錢不安全,都喜歡攜帶大量現金出門,還有好幾部大屏手機,給當地人的印象就是財大氣粗,去哪裡都是買買買,去超市都是購物車裝的滿滿的,而且都是高價值的紅酒,奶粉之類。

還有遇上什麼問題都用錢解決,車證不全文件過期,沒有反光背心,警示牌,酒駕,等等什麼都用給小費的方式解決,導致腐敗的政府官員最喜歡攔截中國人的車輛,還有很多問題,工作簽證和公司不符,消防驗收不通過,環保不合格,偷稅漏稅等等,都是私下給小費解決。從不完善自己的問題。

再加上安哥拉近年來經濟低迷,治安不好,劫匪最喜歡搶劫和綁架中國人,一般就沒有劫空趟的,一般都會收穫大屏手機和幾百萬現金,如果是綁架的話,都是幾千萬的開口價起步。

更有愚昧的當地人認為都是中國人把他們國家和錢賺走了,導致他們貧困,這個時候不覺得你援助了他們,帶動就業,反而說到錢這個話題,這個問題先不展開討論。

中國人在援非的同時要反思,要如何做才能既幫助了他們,又讓當地民眾接納和尊重。




我在非洲安哥拉

現在非洲人見到長得像東亞人的都會來一句“逆號”,而前不久還是“控你七娃”或者“阿孃哈澀喲”,讓人切實感到中國的影響力在提高。

順便說一句,咱們管他們叫黑人,他們管咱們叫什麼?“黃人”?不——對,他們管我們這種東亞面孔叫brown(棕色),別不服,人家也不是黑色啊,你去看看墨汁,那才是黑色的,人家是這顏色嗎?

現在去非洲工作、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非洲市場上的中國貨品也越來越多,中國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也越來越多,非洲人對“中國”這個原來是非常遙遠的國家也越來越熟悉,但要說特別對待或者尊敬也談不到。

所謂“非洲人對中國的看法”是指最大多數的非洲人的看法,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原來在非洲反殖民運動中,中國給了很大的支援,幫他們訓練了部隊和幹部,到現在這些人還在不少國家很有地位,他們的想法有很大影響,但遺憾地是,這些思想和現在的中國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些年中國幫非洲國家建設了不少基礎設施,像前些天去了一次南部非洲,看到的從機場到水電站以及體育場這些設施幾乎都是中國援建或者提供的貸款。

(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瀑布城機場就是利用中國進出口銀行的1.5億美元改建的)

但是普通人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普通人在使用的基礎設施比如公路,自來水什麼的都還是白人統治時期修建或者打下的基礎,所以白人在非洲的影響和印象還是很好的。雖然現在有些非洲地方也在驅趕白人,比如南非或者津巴布韋,但即使在這些地方,黑人真正站在白人面前還是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畏,這是要在當地才能體會到的。

(津巴布韋和贊比亞邊界的卡里巴湖大壩,這邊是津巴布韋,對面是贊比亞。中國在大壩兩邊幫兩國各修了一個水電站,但因為大壩是英國人原來修的,所以知道中國建水電站的黑人其實不很多)

在非洲的中國人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言談話語之間對黑人不夠尊敬,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黑人不喜歡被稱為“BLACK”,當然也不喜歡被稱為“HEI”,不少非洲人都知道中文裡的“hei”這個音是什麼意思。

現在有不少人在非洲做生意,推銷中國產品。在非洲到處都能看到在中國六級鄉鎮能看到的市集景象,不僅商品全部來自中國,就連陳列的方式或者傢什看起來都是山寨中國的。

(哈拉雷的小商品市場,商品幾乎都來自中國,就連陳列方式和用具都面熟)

中國有很好的產品,比如出貨量僅次於華為的TECNO(傳音),但中國國內幾乎沒有人知道,因為全去了非洲。

(非洲各處都能看到傳音手機)

為什麼傳音在非洲如此大賣?聽說是對軟件進行了改善,拍黑哥哥黑姐姐出來很清楚,原來以為是段子,到了非洲就知道那還是真的。

(這是用iPhone拍的廚師哥哥,真的看不太清楚)

一個朋友剛知道TECNO是中國品牌,立即規定公司僱員裡只准用TECNO。

但也不是所有的中國產品都很好,不少中國貨品質量太次,比如一雙皮鞋穿兩天就爛了,一些在非洲待了很多年的“老非洲”們提起這些“新非洲”們帶來的東西就頭疼:“也不知道從哪兒收來的垃圾全弄到非洲來了”,要知道對於更多的非洲人來說,“CHINA”的形象就等於那些中國商品,用傳音的非洲人當然喜歡中國,但那些穿了兩天皮鞋就爛了的非洲人來說,中國的形象就不一定那麼正面了。


冰冷雨天

目前,普遍受到特別對待談不上,得到尊敬還是有的,但也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危機:

2、中國人在非洲整體相對低調而溫和。非洲多數國家都遭受過歐洲的殖民統治。殖民統治百年給非洲民眾留下了簡直堪稱“植入基因”式的自卑感與民族敏感性。比如說你在南部非洲(南非或許除外)的一些國家--贊比亞、津巴布韋或者莫桑比克,你跟當地人說話聲音大點,他們都覺得你是在喝他們,他們甚至要報警!而當地白人儘管這些年被剝奪土地被驅趕,他們在當地人心底裡仍然是舊時的統治者,哪怕是白人出現在超市裡,原本懶散的員工都會不自覺中挺直腰板,表現得畢恭畢敬的樣子。而中國人雖然也有發財後盛氣凌人者,但多數其實很低調,也會照顧好他們的員工。比如說在津巴布韋,一位現在做得很成功的經營者,他每年都是借上貨的機會,多送幾位當地員工到中國,用他的話來說:“既讓當地人看到中國真實的情況,也算是一種獎勵。”這位同胞現在還打算為他的老員工購地建房子,然後免費提供居所。當地的精英階層也多數認為,中國人現在是投資,是開發資源,但從來沒有打算殖民他們,資源開發也是分享的,而他們很普遍地對美國懷有警惕之心,因為阿拉伯國家眼下發生的事用他們的話說“跟美國人都有關係”。

3、當然,現在無處不在的“中國製造”也給當地人產生了對中國的直接印象。在非洲多數國家,走進超市裡或者小商品市場,幾乎沒有哪樣產品不是中國製造的。這些價格便宜的中國產品,尤其是每天都得使用的日用品給非洲人留下的印象是:生活離不開中國人制造的產品,而中國製造的基礎是中國人的勤奮。

4、潛在的危機是:中國小商品在非洲普遍質量低下,比如說在津巴布韋,當地民眾表示“便宜是便宜,但東西太容易壞”,而就算是汽車零備件這樣的商品,比如說剎車片這樣猶關安全的東西也有不少是中國製造的假冒貨。這樣的情況如果再持續下去的話,那麼中國商品在非洲的市場會出現如同當年我們在俄羅斯東歐那樣的全面敗退的結果,而且還會連帶中國人在非洲的整體形象。一位長期在非洲工作的中國專家感慨地說:“中國製造應該轉入良心製造才是,創新在非洲許多國家現在都是太早了。”其次,中國民眾在非洲普遍不太懂得政治,雖說不參與政治是原則,但如果不關心政治,不擅長為自己爭取應該有的權力與利益,那麼時間久了同樣容易成為“有錢容易挨宰”的情況。第三,獨立的非洲國家曾經先後發生過驅趕白人,導致後續經濟大幅度滑坡的情況,現在他們不得不允許白人回到這些國家。回來的白人發現已經有了新的競爭對手,也就是中國人的時候,他們開始用最擅長的政治媒體和其它手段擠壓中國人的空間。這點尤其值得注意,非洲許多國家媒體人都是受歐美培訓的,他們在報道中自然會放大中國商人與企業的行賄受賄,不尊重勞人等內容,這很容易影響中國人在非洲的整體形象。


邱永崢

電影永遠是電影,現實也永遠是殘酷的。

不要以為非洲貧窮,黑人被看不起而就認為他們會尊重我們。

中非友好總體很好,但也有2017年中秋節贊比亞移民局針對華人粗暴執法的事情發生。(圖片來自環球網)

中國自晚晴以來備受列強凌辱,在衰弱的國力面前,國人也備受欺凌。現在國力日盛,有國家的實力和口袋裡的真金白銀做為後盾,我們的地位在不斷的提升這也是現實。但,如果我們自己認為在非洲人面前就像白人那樣會被當地人特別對待和尊敬,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去過非洲肯尼亞的人都知道,肯尼亞雖沒有印度的種姓制度,但社會階層感還是非常明顯的。在肯尼亞白人的地位永遠是排在第一的,白人排第一大家不會奇怪,肯尼亞被英國殖民百年,即使獨立了,也還需要英國的庇護;第二個階層就是印度人,印度人排老二大家可能不太服氣,可印度人在東非洲的實力大家可不要小看了,也別亂噴,肯尼亞許多高級一點的商店和飯店老闆基本都是印度人這就是事實。當然,在許多行業這幾年被咱們中國人擠壓的也非常厲害,但是一時還難以動搖他們的社會地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你應該知道印度人“阿三”的外號是怎麼來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國當年雄霸世界的時候,隨身抗皮箱子、拎棍子、看門守夜的可都是印度人,這一點大家可不能忘了。那麼排老三的是誰呢?排老三的是當地人,肯尼亞是個多部族的國家,部族繁雜,數量眾多,不可能社會地位一致。具體坐在老三位子上的具體一點說就是他的主體部族基庫尤人,對了,肯尼亞第一任總統和現在剛當選的總統都是基庫尤人,他們還是父子關係。前三位座次排定,那麼咱們中國人在肯尼亞算老幾?說到這裡我就不能深說了,反正目前還沒有同電影裡一樣的情節發生。

大英帝國非洲步槍隊有大量的印度士兵

當然,旅遊的、政務訪問的還是要區別開來的,我說的地位是指對當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


非洲腹地攝影紀實

很遺憾,並不能,或者說不是所有人都能。

我們首先必須明確兩個概念、非洲是一個包含幾十個國家的廣袤的大陸。而在非洲的中國人也是一個數量眾多而且相當多元的團體。

包括去非洲做小生意的商人,在非洲承包工程的建設者,在非洲投資建廠的企業家等等。以及國家派往非洲的維和部隊和援外專家團等等。還有在非洲倒賣野生動物如象牙和犀牛角的不法分子等等。

不同類別的在非洲中國人從事的職業和活動不同,給當地人留下的印象也截然不同,因為每個非洲人都不可能接觸所有在非洲的中國人,同時他們又往往根據自己接觸到中國人的行為得出對中國人的總體印象。因此,有關中國人的形象是千差萬別的。

對於非洲人而言,中國人可能是熱心無私的醫生,也可能是刻薄的老闆,還有可能是兜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小商販,或者是給當地帶來就業稅收的財神爺等等。這一切都取決於非洲人自己的社會位置。所以,非洲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和評價非常多元。

由這個小例子看出國人在非洲做同樣的事情因為利益關係的不同,得到當地人截然不同的評價。

不過,總體而言,中國在非洲的傳統形象不錯,因為中國一直是非洲獨立和解放的支持者,而且還在條件不好的時候給非洲大量援助,多次派出援非醫療隊,並修建了坦贊鐵路等。另外,中國當代的發展成就在非洲也有很大影響力,包括亞吉鐵路,埃塞俄比亞中國產業城,以及傳音手機等。

但是,非洲因為歷史和語言原因,受西方影響比較大。而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擴大已經引起了歐日美等國的警惕。

比如筆者所在的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作為法國舉足輕重的智庫和研究機構。近年來也有很多中非關係的研討會等,可是很多研討會都是日本企業贊助的,而且幾乎沒有中國學者參加。基本成為歐美學者和非洲學者有關中非關係的對話,可以想象,這樣的研討會所討論的中國形象幾乎是負面的。但這樣的學術或輿論肯定會對部分非洲精英產生影響。

所以,中國人在非洲的形象問題,已經不僅是中非雙方的事,而是一個國際勢力的博弈領域,未來可能會更加複雜。


昭楊

電影永遠是友善的,現實也永遠是殘酷的。

在近些年大量參與非洲基建、乃至投資興業之前,非洲人對中國的認知多數是從毛周外訪外援那裡得來的,包括了他們官方的正面宣傳,以及援建工程和衛生團隊給他們帶來的利益。他們瞭解的是“中國”而不是“中國人”,而且也只有部分國家中的部分民眾有了解,特別是精英們才會關心這個國家對自己國家的影響。當然印象多數是正面的:一個比較講規矩、同樣受過壓迫獲得獨立的、與他們在一個利益共同體內的大國。而現在的小粉紅們和小將們考慮的都是大國風範、大旗論,也不乏經濟殖民的迷思,卻不瞭解也不關心三個世界劃分的由來直到南南合作的背景。

而在九十年代中國商人走進非洲,新世紀大型國企私企開始投資後,非洲民眾才對“中國人”有了比較直觀的印象,但因為它們的國家組織、經濟條件、文化發展水平的缺陷,這些接觸中存在著不少不太愉快的經歷,當時的報道也很多。當然這要分區域,在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利比亞、摩洛哥等地,中國人談不上被尊重但也沒有被格外歧視,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去的人差不多,比之歐美當然還是差了一線。而在廣大的黑非洲,因為國人的抱團、不融入當地社會(在南非的臺灣社團是個例外?)、相對有錢但又沒有自保的能力、與官方勾連的渠道也還沒建立起來,所以被歧視被損害的現象還是挺普遍的,這個不光是商人,也包括大型機構的僱員,在前些年官媒還有當地民兵搶劫、襲擊中資機構基地的報道。當然,在這裡面,政府沒像西方那樣作為是不能,而不是不為:軍事、領事機構不健全,政治經濟的滲透力不足,對當地民眾的宣傳和文化導入薄弱。

近幾年,在投資利益巨大的地區,外事、領事機構的存在感明顯增強,大型機構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維護,所以你如果是這些機構派駐的“中國人”,還是比較大概率得到當地政府和社區的“尊重”的,但普通商人和旅行者的“肉雞”形象卻反而更突出了,受到刁難的應該不是少數吧。這主要說的還是在東非,而在南部和西部非洲,以及非洲內陸,中資機構的麻煩還是遠遠多於歐美的。

上面說的都是瞭解你身份的當地機構和民眾,對作為陌生人的普通平民,首先他們很多沒聽過中國(其實很多平民連美國都不知道,只對宗主國有點了解),瞭解的甚至經常接觸外國人的,對東亞東南亞的人也完全分不清楚(現在出國的人多了,國人才會對各種黑人分出個大概,剛改開那會兒,開放城市的民眾對各種白人都區分不能),對這些國家的大小實力和與本國關係也是一頭霧水。而且,論到被非洲平民的“尊重”程度,在東亞和東南亞這些國家中,日本和日本人還是高於其他國家的(至少截止到當前)。這裡講的不是對當地政府的影響力,五常身份加上大量投資援助,比之那一點民間的經貿往來,我們對官方的影響力當然要大的多。

隨著經濟實力的發展,國人開始期待別人越來越多的“尊敬”,即使現實中沒有達到電影那種程度。而當下我們要做的,不是先指望獲得別人的“尊敬”,而是先讓他們瞭解我們;不是一味用拳頭讓他們(包括有些人潛意識裡俯視的黑非洲和作為對手的歐美)“尊敬”,而是先做好自尊(特別是強力者對自己同胞的尊重)和對他人的尊重。


遺產君

上個月我對非洲媒體的涉華報道做了一些調研,發現非洲媒體對中國整體的報道總體趨於正面,而對於中資企業的報道總體趨向於負面。媒體上經常渲染中資企業行賄受賄、侵犯勞工權益等。

由於一些非洲國家與西方的政治、宗教、文化聯繫密切,非洲媒體受到西方輿論的影響較大,很多非洲媒體報道一般都直接採用英、美、法等西方主流媒體的報道內容。前宗主國資本也大量控制非洲當地媒體,使一部分非洲媒體成為西方勢力的喉舌,經常發表一些反華內容

在多數非洲國家,由於經濟貧困,識字率低,民眾主要通過廣播電臺來獲取信息。而只有如英國廣播公司、德國之聲、美國之音、路透社、法國24等西方主流媒體才能覆蓋非洲大多數國家全境。根據我這次的調查,在一些非洲國家的官方電臺中,對中國正面評價與負面評價共存,但西方主流媒體的涉華報道基本全為負面評價。

由於官方電臺覆蓋率低,因此非洲民眾能收聽到的多為負面報道。且西方媒體涉華報道多為精心編排,有組織地剪裁新聞素材,善於使用煽動性、誘導性傳播技巧,嚴重影響了非洲民眾的對華認知。

南非智庫倫理研究所發佈了一份名為“非洲人對於在非中國企業的看法”的調查報告。這項調查設計15個非洲國家進行。報告顯示,非洲人歡迎中資中企,但是對中資對於非洲社會、勞工狀況、經濟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卻多持負面評價。

中國人和中資企業往往為當地建設出了力,做了好事,卻落得罵名。要改變這種狀況,除了推動更多的中國媒體走出去之外,中資企業也需要更多地與當地媒體合作,做好公關


萊茵的黃金

我在非洲連續旅行了10來個月,也在肯尼亞工作過一段時間,不少朋友正在非洲工作,我平時也會關注非洲的新聞,對這個問題有一定了解,我來談談自己的個人看法:

1,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其他國家的人,到非洲是否能夠得到當地人的特別對待和尊敬,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國家牛了,當地人自然尊敬你。電影能夠反應部分事實,但畢竟是部分而非全貌。非洲國家多,人也多,不同國家宣傳不同,對中國人的看法也肯定存在差異。

2,中國在非洲現在的影響力還挺大的,非洲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中國人在那裡做生意。中國也往非洲各個國家派了醫療隊。在好些非洲國家,可以看到中國工程隊的身影,每天都給他們修橋修路。我在埃塞俄比亞的時候,就看到電視上關於這個事情的調查和討論,有人認為中國人太好了,幫著幹著幹那,也有人很擔心對中國依賴過大,未來會存在很大問題。你不能指望持後面一種觀點的當地人會對中國人特別尊敬。

3,偶有聽說中國公司的員工在非洲的住處被打劫的情況。如果人家尊敬你,怎麼會打劫,沒聽說過寺廟裡的善款被信徒偷走的事情發生。有些中國旅行者在非洲旅行時,也會遭遇不測,被偷被搶,甚至被綁架,也就是看中你包裡的錢而已,不存在尊敬不尊敬的問題。在有些非洲人的眼裡,中國人就是大街上蹦躂的金幣,還不趕緊摁住。

4,我看有人已經在回答裡提到,在非洲做生意的有些中國商人,對黑人不是特別尊敬,直呼“黑鬼”。我在那邊旅行時還真是親耳聽到這樣稱呼。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永遠都是相互的,不存在國籍、膚色的區別。如果不尊敬當地黑人,當地人肯定也不會尊敬你。在別人的地盤上做生意,這種積怨累積久了,是有可能爆發的。我們在幫助非洲提升經濟的同時,最好從長遠考慮,要贏得當地人的信任和尊敬,被他們接納,這樣才能更久遠地促進中非關係的發展,商人們也才能賺取更多的錢。


藍眼睛觀世界

我沒有去過非洲,我想許多讀者都是通過影片或者視頻資料,新聞媒體的報道開始認識非洲,瞭解非洲。


不過,在我看來,中國人到非洲是否能夠讓當地人特別對待和尊嚴,應該會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一是當地的民風與社會文化影響。如果當地民風淳樸,社會文化積極向上,那麼當地人應該懂得尊重到當地做客的人,不論中國人還是其他國家的人;


二是我國與非洲國家長期建立的友好關係。由於我國與非洲國家已經建立了長達數十年的友好關係,這種關係的基石至今沒有發生改變,非洲人也普遍對中國人有認同感,也就是好感,因此中國人在非洲受到特別對待和相互尊重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三是非洲國家的國民教育。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非常重要,這種教育不僅是根深蔕固的,而且世代相傳,比如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仇視,是從小學生教育開始的,這種教育直接會影響幾代人。

所以說,我們在去非洲之前應該對以上三個方面有所瞭解,然後在尊重當地風俗習慣的基礎上謹慎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