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受阻、利潤下降 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文/吳海棠

3月27日,協信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獅頭股份發佈公告稱,“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這意味著,協信此次“借殼上市”失敗。

公開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不管是在“大本營”重慶還是全國,協信的市場表現及公司財務各重要指標皆不大“好看”:銷售業績增長緩慢、淨利潤屢屢下降、負債率逐年升高等。如今,準備多年的上市計劃又因故中止,接下來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銷售業績下滑TOP3變成TOP10

在“大本營”重慶,2015年協信以56.12億元的銷售金額與龍湖一起位列三甲,當時的金科,還在陪跑。

『公司』上市受阻、利潤下降 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而在市場行情持續走高的2017年,協信的銷售金額雖小幅回升至49.9億元,但仍未追回2015年的銷售業績,市場排名也進一步下降,甚至沒有進入TOP1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龍湖與金科,分別以187.2億元、167.2億元的銷售流量金額各自佔據第二、第三名。

『公司』上市受阻、利潤下降 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市場競爭力減弱的背後是協信保守的拿地策略和單一的產品構成。土地方面,2012年和2016年,協信未通過公開市場拿地;2013年——2015年,協信每年通過公開市場分別拿地1宗;2017年通過公開市場拿地2宗。而在2011年,協信便拿下10宗地塊,是2012年——2017年拿地總宗數的一倍。

『公司』上市受阻、利潤下降 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協信最近幾年拿地很保守,很少參與土地拍賣。”一位熟悉協信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樓市重慶站:“前兩年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協信整個團隊、戰略等都有調整,也有意識地縮小了在重慶的開發量,低調行事。”

同時,該人士還指出,產品從來都不是協信的強項。“協信的產品線過於單一,始終將主要精力放在中端市場上。並且,它的產品研發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比較弱。”

不過,也有知情人士向界面樓市重慶站透露,協信或將在2018年有所改變。“今年協信可能會在二環區域大量拿地,很大可能會以合作拿地或者帶產業拿地的形式。此外,在產品方面,協信也會加大投入,進行產品升級。”對此,界面樓市重慶站聯繫協信方面瞭解此事,但未得到相關回復。

重壓之下2018年業績要翻三倍

不止“大本營”重慶,協信近幾年在全國市場的表現、公司財務數據等亦波動明顯。

2015年——2017年,協信全國銷售金額分別為129.5億元(排名77)、110.2億元(排名132)、195.5億元(排名93)。可以看到的是,儘管協信2017年的銷售金額較2016年上漲約77.4%,但若將時間拉回2015年,就市場排名而言,協信還未追回2015年時的排名,仍處於回升狀態。

『公司』上市受阻、利潤下降 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圖:數據來源克而瑞

有報道稱,協信2018年的銷售目標是600億元。這意味著要在2017年銷售金額(195.5億元)的基礎上翻三倍。參考協信最近三年的業績表現,以及今年前兩月協信的全國銷售流量金額為36.3億元(數據來源克而瑞),毫無疑問,今年要實現600億的銷售目標,協信壓力頗大。

此外,協信遠創(協信旗下地產平臺)發佈的財務報告顯示,2014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淨利潤總體呈下降趨勢,資產負債率卻逐年升高。

2014年——2017年上半年,協信遠創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26億元、74.67億元、119.23億元、39.7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2.28億元、7.25億元、7.3億元、1.11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15.49%、9.71%、6.12%、2.79%;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1.61%、75.09%、79.27%、79.43%。

『公司』上市受阻、利潤下降 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根據中指院發佈的數據,2014年——2016年全國百強企業的淨利潤均值分別為12.0%、11.5%、11.0%;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73.8%、75.6%、76.7%。顯然,協信的淨利潤率已經遠低於行業均值;其資產負債率則逐年上升,2016年時已超過行業均值2.57%。

上市再生波折

相對於銷售業績、財務指標等方面的問題,目前更糟糕的可能是,協信籌劃多年的上市計劃現在又因獅頭股份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再生波折,暫停了“借殼上市”的步伐。

一個月之前,獅頭股份發佈了關於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暨進展的公告,稱公司將自2018年2月27日起繼續停牌不超過1個月。同時披露,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資產為協信旗下的天驕股份。天驕股份則於3月6日起終止了掛牌交易。

回顧協信籌備上市的歷程,大致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成立啟迪協信科技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地產重構;第二步,引入綠城控股作為戰略投資方;第三步,成為獅頭股份第一大股東,方便借殼上市。

『公司』上市受阻、利潤下降 協信如何打破僵局?

同策諮詢集團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房企可以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服務於公司未來的一些戰略,“不管是傳統住宅的規模化擴展還是非住宅物業的轉型,都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撐、支持。”

過去三年是房地產行業高歌猛進的三年,不少房企抓住機遇迎來了一輪新增長,但中小房企依然舉步維艱,成長空間及市場份額進一步被擠壓。轉折終將來臨。進入2018年,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放鬆,樓市面臨市場下滑和資金鍊的雙重風險。在可預見的將來,將會有一部分競爭力薄弱的中小房企被迫退出市場。

對於協信而言,拋開利潤下降、業績回升緩慢等問題,單就“600億目標”,規模化是協信必須跨過的一道坎。何時才能借殼上市成功,或將是協信現階段發展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