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练字学书法几十年超不过书圣王羲之,就差这一个字

很多读书人从小就写字,到了老年写出的字依然是老蟑爬一样拿不出手,为啥?

很多人学书法很有毅力,把《兰亭序》临摹了几千遍,然而到了实际创作时依然上不了台面,怎么突破?

很多书法家终身研究书法,可是终身的成就也不过是名人书法水平,怎么了?

很早以前,中国人就意识到书法的重要性,把书法当作中国文化最有魅力的核心。其实书法讲来讲去,往往误导了书法的真谛,就差一个字“道”,书法和书道虽有相同点,但境界高度却大不相同。

为什么练字学书法几十年超不过书圣王羲之,就差这一个字

一、“法”与“道”不同!书法是规范书写法度,侧重书写方法、字法、章法等。因为是有法可循,有了前人碑帖,就可以依靠频繁的临摹习得;书道更重视人的身心,除了书写技法之外,与悟道、养生相关。是追求灵气、觉醒、气韵等更高格调。因为是“道”,所以得道需悟,并因之改变性情,由轻慢转沉稳,由沉闷转灵动,而能沉着痛快。

“法”人人可以习得,“道”需磨砺后待机缘参悟。

没有经过书写法度训练的人写一辈子,也只能在江湖书法道路狂奔,甚至写出老蟑爬一样的字,自然拿不出手。

为什么练字学书法几十年超不过书圣王羲之,就差这一个字

二、书道,不是培养“字匠”,木工大师鲁班和普通木匠是不同的。练书法学来学去也可能变成“字匠”,每次写出来的字都一模一样千篇一律如同印刷体只能叫“字匠”。每一个字就是一张脸,那每一篇字就是军团列阵,就是歌舞演出。如果写出的字虽然五官精致,却没有生命血肉,是拼接出来的木偶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所有伪造的筋骨终究没有灵魂的生动飞扬。而有生命力的书法才接近“书道”,如果说书法是金筋水泥打造的高楼大厦,那书道就是高山流水气象万千。 

写了《兰亭序》几千遍的人,可能临得很像了,那也不过是复印机而已,无法上升上创作高度。

为什么练字学书法几十年超不过书圣王羲之,就差这一个字

三、书道是让人体悟的,书法也不是给大猩猩看的。没有法不能称道,没有法度的书写,是不可能达到道的境界,请体会“戴着脚镣手铐的舞蹈”这句话,讲的就是遵循法度约束又要寻求自由的道理。

现在很多人为了颠覆书法套路,喜欢写自以为是的涂抹“丑书”,强迫人与大猩猩恋爱一样,破坏人本之美这是不行的,人类有人类的审美法则。有人以为写丑书的很有功底,其实真正有书法功力的都对传统有很深的领悟,是不会特意写丑的,只会往更高的书道上追寻。所以说书“道”是人之审美的“道”。

为什么练字学书法几十年超不过书圣王羲之,就差这一个字

书法讲个性,从每个字到谋篇布局都有讲究。而真正到了书道境界,书法家的学识、智慧、修养等等个性特质成了品级高低标尺。很多人觉得《兰亭序》字很美,却忽视了《兰亭序》文词背后的内涵,王羲之与天地交流的独特意念流淌在字里行间,意境极为高远,可以说是文以载道。而其他书家如苏东坡、米芾、徐渭等挥毫都有此意向……

终身研究书法没成为王羲之不要奇怪,王羲之由书而入“道”,功夫也在书写之外,寻常人又怎么能触摸到他的道之境界,想超越自然难如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