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眼獨具」吉利公開聲明後,已有8家新能源宣布布局武漢

「匯眼獨具」吉利公開聲明後,已有8家新能源宣佈佈局武漢

電車匯消息:隨著吉利宣佈選址武漢建設新能源汽車產能,電車匯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獲悉,自我定位“中部車都”的武漢如今已經形成8家整車、7家產業鏈佈局的新能源產業環境。這也意味著,武漢本地主機廠之間的競爭逐步升級。在公共交通市場逐步飽和之後,私人領域將成為後續發展重點。

新成員介入,在漢主機廠競爭將升級

「匯眼獨具」吉利公開聲明後,已有8家新能源宣佈佈局武漢

坐落於九省通衢樞紐的武漢市,交通極其便利,無論什麼新興產業的發展,在華中地區向內和向外輻射作用不言而喻。早在2013年,作為本土第一車企東風汽車下屬的乘用車公司率先樹起新能源大旗。在“投資換市場”模式興起下,比亞迪、揚子江、南京金龍等在漢迅速“上馬”新能源,吃掉武漢大部分商用車市場,武漢街頭隨處可見的新能源公交車集中於宇通、比亞迪、揚子江、南京金龍。

此外,產業鏈日漸完善的武漢招商引資來了“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在東湖高新區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長江蔚來基金”,並在光谷投資不少於200~300億元建設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其中包括年產20萬輛智能化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研發及標準檢測中心等,致力於打造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

在配套企業方面,天津力神、國軒高科、駱駝電池等電池廠商在武漢落地建廠,根據公告檢索結果,以上電池企業與東風汽車、江淮汽車、南京金龍均存在供應關係,集群效應明顯。

不過看到這高達數百億的投資項目,聯想16家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部分企業的半途而廢,最終能否全部落地依然有待觀察。

政策發力,武漢新能源市場待破冰

早在2017年9月,武漢市政府發佈《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重點培育和引進若干家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製造企業,新能源汽車產值在全市汽車產業中佔比達到5%以上。

同月,武漢針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根據車輛軸距給予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或20%補助,燃料電池汽車按1:1比例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值得一提的事,在補貼退坡、技術標準提高的背景下,武漢補貼標準將直接延順至2020年,在全國地方補貼標準中“脫穎而出”。

「匯眼獨具」吉利公開聲明後,已有8家新能源宣佈佈局武漢

從2018年1-4月保監會數據來看,武漢在一線、新一線城市中的新能源推廣量仍然靠後,中部城市除鄭州外,武漢、長沙、重慶新能源體量仍然較低。不僅如此,武漢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單位購買車輛佔據較大比例,這也意味著中部地區以武漢為首的新一線城市市場有待進一步開拓。

佈局百萬產能,吉利踐行2020年九成新能源佔比

說回此次的另一位主角,吉利自2015年發佈“藍色吉利行動”後,就快速推進著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建設。梳理吉利汽車近年來的項目規劃,其在新能源領域正在新建6座生產基地。

「匯眼獨具」吉利公開聲明後,已有8家新能源宣佈佈局武漢

如今,吉利新能源項目再落一子。武漢新能源生產基地,是吉利的最新動作。至此,它已構建出年產能超100萬輛的新能源生產項目。三年間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被擴充至6家,皆是為了2020年90%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目標,並從傳統車企轉型為互聯網和新能源企業。

「匯眼獨具」吉利公開聲明後,已有8家新能源宣佈佈局武漢

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一再強調,今年是吉利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的開局元年。從博瑞GE開始,吉利未來的所有全新產品都將實現電氣化。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去總銷量的90%(約180萬輛),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佔比達到65%。吉利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吉利汽車全平臺都在開發新能源汽車。”關於哪一款車會被投向武漢基地,“現在還不確定。”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180621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