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土匪山賊爲什麼不搶進京趕考的舉子?

用戶64822595953

山賊沒什麼不搶的,藝術加工罷了。

而且,能“進京”趕考的,早已不是一般窮苦人了,土匪山賊正等著這樣的“肥羊”呢。

首先說,“進京”趕考的是什麼人?真實歷史中能“進京趕考”的人,並不像各類藝術作品中那樣,看上去窮酸又潦倒。

“進京趕考”參加的是“會試”。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參加過了秋闈,也就是鄉試。鄉試過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副榜上的,名為“副貢”,沒有資格“進京趕考”,仍可應下屆鄉試。

舉人,在古代可算是“上層階級”。俗話說,“只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想想《范進中舉》,是個舉人,那都相當牛X的,擇優放官,即使不做官也是名流、上層人士,就算不能鐘鳴鼎食,起碼也算錦衣玉食、使奴喚婢。

古代官方給舉人的待遇很高,那都是寶貴的知識人才,進京趕考雖然不算前呼後擁,也是有人護送的。普天之下、古往今來,還沒有靠兩條腿自己往京城走的舉人呢。

舉人帶著隨從護衛,進京趕考都走驛道,有出縣驛道、進省驛道,出了省往京城有官道,而且驛道屬於軍事施捨,經常有軍隊巡邏,哪個不開眼的毛賊敢在驛道邊佔山為王、攔路搶劫的?就算《隋唐》裡的瓦崗寨勢力滔天也不敢這麼做呀。

看看古代真實的關於“進京趕考”的壁畫就能發現,那根本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個馱隊,還走在官道上。

史料記載,乾隆30年會試,奉天過山海關至北京一路,為保證春闈,沿途增駐“回子營”40餘個,總兵力近5萬人,什麼樣的山賊惹得起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關東才子”王爾烈便是參加了這一年的會試,再後來通過殿試,金殿傳臚。

也就是說,山賊土匪不是不想搶舉人們,就是因為實在打不過而已。

畢竟,按現在的編制,一個標準師才1萬人,土匪要是有能拿下幾個師的“大集團軍”這樣的兵力,直接起兵造反了,還搞什麼攔路搶劫。

當然了,窮秀才去省城參加鄉試,倒是沒這麼大排場,安全係數低得多。可是,秀才多半都很窮,搶他們既賺不到什麼錢,又壞了“好漢”的名聲,所以,土匪也就放過這些窮酸了。


純鈞LHGR

首先糾正一點,不是不搶進京趕考的舉子,而是一般搶不到。

比如水滸傳中這夥強人,連生辰綱都敢搶,你說還有什麼不敢搶的,何況是一個小小的趕考舉子。

舉子了不起呀,當時的高考升學率那麼低,本來就沒有幾個人能考上。能考上又有什麼了不起,升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要忘記了一百多年前張作霖就是搶了盛京將軍的太太,而且是故意搶的。只因為可以藉機洗白上岸當官發財,才放過這個女人的。

不要高估自己的道德和能力,也不要低估別人的道德和能力。大家都差不多了,只要膽子大,沒什麼不敢搶的。

竊國者侯竊鉤者誅。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有種,你把國家給搶了,你就是皇帝。如果你沒種的話,搶了一點小東西,就可能被處死了。

不客氣的說,搶劫面前,人人平等。管你是什麼身份,只要能打得過就搶過來。

我搶你的時候,你說你爸是李剛。有證據嗎?就算是李剛,管我屁事。

上邊說的很明白了,其實搶劫的沒那麼多講究,說這個不能搶那個不能搶,全是扯淡,哪還是土匪嗎?

要搞明白為什麼搶不到,需要先搞明白幾件事。

首先,科舉是有分類的,每一類的情況是不同的。

童生試
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裡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殿試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能進京城參加考試的人,參加的叫會試。參加會試的人已經是舉人身份了,就是可以作官了;在當地見了當官的不用下跪了。

接下來我們講最關鍵的點。

進京考試的人是舉人身份,也就是國家認可的官員身份了。

這就是說,進京趕考的讀書人,可以享受官員待遇。

官員進京怎麼走呢?走驛站。

驛站是中國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雖長達3000多年,但留存的遺址、文物並不多。郵票上的兩處驛站遺址,均屬明代。孟城驛是一處水馬驛站,在江蘇高郵古城南門外。雞鳴山驛在河北懷來,是我國僅存的一座較完整的驛城。"驛站"這一場所雖然古已有之,但作為一個詞彙的出現是在蒙古元朝以後,元朝以前只稱"驛"。

驛站走的是大路,並且路上有士兵把守,安全性還是比較好的。並且驛站的分佈是相當科學合理的,連接了基本上所有縣級以上城鎮。

上圖就是明朝的驛站分佈圖,基本上可以保證從哪走都可以到京城,路上補給也是非常方便的。

也就是說,大量進京趕考的舉人住的是驛站,走的是官道。往往是結伴同行,危險的地方有官兵保護。

土匪山賊伏擊的地點一般都是比較偏遠的交通要道,因為那些地方官兵基本上沒有,搶劫也比較方便。

而驛站是官道,住的人一般全是官員,有可能隨從有大量兵馬,至少也有高手護衛。風險太大,不合算。

搶劫不過是混飯吃,沒必要拿腦袋去賭。

這才是土匪山賊搶不到進京趕考的讀書人的真正原因。

小朋友,這個你們信服嗎?不服評論區開撕。


新知傳習閣

土匪是古代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的一夥不法武裝團伙。這些土匪窮兇極惡,見財起意,殺人越貨,富商官員、地主紳商,不管什麼人都搶。但有一種人土匪一般不會搶,那就是進京趕考的舉子。那麼土匪們為何不搶進京趕考的舉子呢?真是因為舉子們窮,答案自然不是。

首先我們要看看舉人在清朝的社會體系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按照清朝的科舉制度來說,科舉制度分為四級。第一級就是參加童試,準備參加這個考試的人被人們稱為是童生,只要是成功過關的人被錄取之後就成為生員,並且還要接受教官的管理和教導,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秀才了。其中成績最為突出的人是廩生,其次分別是增生和附生。

在此之後就要參加第二級的考試了,這個考試就是鄉試,一般都是每間隔三年在各地的省城進行,因為這次的考試是在秋天進行的,也被人們稱為是秋闈。秀才和生員們進行鄉試之後,成功通過的則成為舉人,在所有人中考到第一名的則是解元。

第三級的考試則是會試了,這是在鄉試結束之後的春季的時候進行的,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是春闈,這次的考試參加的人士只能是舉人,他們在成功通過之後成為貢士,其中考試出現的第一名就是會元。

以上的三級考試所考驗的內容一般都是八股文以及詩詞等內容,四書五經佔據著比較重要的部分。而第四級考試則是殿試了,也就是由皇帝主持,貢士們進行殿試考策問,在此之後由皇帝親自點名,只要成功的就成為進士了,而其中一甲的名次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

所以說,你在古代到了舉人這個級別,就相當於預備役官員了,有很多人都會來巴結你。而且一但成了舉人,請款比較好的話是可以當個地方官,有了俸祿,就相當於有收入了,若是人品不是那麼正,還有點油水可以撈。所以只會聽到窮秀才,卻不會聽到窮舉人的說法。那舉人老爺們,大多數這麼有錢,到嘴的肥肉而且基本沒有反抗之力,為啥山賊不敢搶呢?目前有這樣幾個說法。

1、古代讀書人地位非常高,老百姓又非常迷信,認為他們是文曲星下凡,所以不管是土匪還是老百姓,他們對讀書人從骨子裡有一種深深的敬畏。土匪是大老粗,雖然壞事做得多,但對讀書人的尊重還是有的,他們也知道考生都是集結了家裡人所有的希望,為了出人頭地,所以一般不會做那種不仁不義的事。

2、有些土匪堅持盜亦有道。古代土匪山賊有規矩,娼妓、和尚、道士、孤兒寡母、趕考舉子、紅白喜事,一般都不會搶,搶了會被人看不起,在同行裡也會抬不起頭。土匪們一般只劫大富大貴,謀取不義之財的人,對進京趕考的舉子自然不會過多為難。

3、古代舉子都是有功名的,是在朝廷掛了號的,搶了他們會很麻煩。說不定在這個地方當土匪當得好好的,搶了舉人之後,官府有可能會派兵過來剿你,給天下讀書人一個交代。這樣官府既做了好事又收取了民心,何樂而不為呢?所以,還不如行個方便,大家結個善緣,山不轉水轉,萬一哪天對方當了大官還能有個依靠。

不過,這是遇到“好土匪”才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如果遇見悍匪,那什麼都是白搭。我國古代土匪一開始也是農民,一般都是活不下去,才去當得土匪。而土匪中也有些窮兇極惡的人,犯了事去當的土匪,遇到這種土匪就比較要小心了,很多這樣的土匪基本沒有啥道義可言。所以說古代土匪山賊不是不搶進京趕考的舉子,而是一般不會搶。

PS:古代試卷字寫的真是好,像模子刻出來的一樣。


小王子木有錢

古代土匪的行規都有哪些?

自古山東多響馬,響馬就是劫道,就是山賊,也就是土匪,為什麼山東多土匪呢?史論縱橫認為山東是丘陵地帶,山比較多,而中原多是平原地帶,人口稠密,土匪不易躲藏。

在《隋唐演義》中,程咬金乾的就是劫道的營生,作為劫道的鼻祖,程咬金創造性的編出了: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看沒看到,古代劫道也得講求理由,比如混世魔王程咬金劫道前,還要開一句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理由!所謂,盜亦有道,大概就是如此了,在古代不止是土匪,就連乞丐,小偷,盜墓賊,算命的都有自己的行規,比如小偷在偷完大戶人家後,會在牆上留下記號,讓後來的人知道,這戶人家有沒有錢等信息。

土匪除了不搶進京趕考的舉子,其實還有不搶娼妓、和尚道士、孤兒寡母、紅白喜事等。

土匪不搶進京舉子,應該算是“盜亦有道”

有人說,都當土匪了,還講什麼職業操守,不相信什麼“盜亦有道”,其實這些考慮都是有原因的,從人性上來講,見財起意才是人性,像程咬金敢搶楊林的生日禮物,晁蓋敢搶蔡京的生辰綱,那都是殺人越貨的存在,什麼不敢搶。

當然,形成這種說法,當然是有根據的,比如不搶娼妓和孤兒寡母的錢是有說道的,首先是,淪落為娼妓的,肯定沒有錢啊,孤兒寡母也一樣,他們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搶他們錢,就和跟乞丐要飯一樣有點不要臉了,當然,有時候女的姿色好一點,就不搶錢了,乾脆搶女的上山當壓寨夫人了,那些娼妓在妓院混的,肯定真的不比在土匪窩裡面強;

至於,紅白喜事,可能都是晦氣的存在吧,白事情一般都不會搶,但是紅事情就不一定了,看到新娘如花似玉,搶走也很正常,要不怎麼有“搶新娘”的說法呢!

土匪不搶舉子,史論縱橫認為,肯定不是因為舉子窮,在古代能讀書的,可以說一般家裡都還算可以,沒有錢的也讀不起書,都說現在上學難,其實古代上學更難,而且還有門檻,一些下人,賤民什麼的,根本就沒資格。

如果能混到進京趕考的水平,其實遭就苦盡甘來了,像《范進中舉》,剛中個舉人,中已經飄的不行了,地方老爺都來送禮金,天天罵他的老丈人,都眉開眼笑的,所以,進京趕考的一般都已經是鯉魚躍龍門了,不可能沒有錢!

不搶舉子更深層次的是古代的一種官匪勾結文化

至於官匪不搶他們,就是因為這些舉子都是光明正大的走在官道上,哪塊有土匪,他們也是曉得的,因此,除了結伴而行外,也都是繞道走,土匪也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果做的太過分的話,官府也不會允許。

其實,說到這裡,也應該講講古代官匪的關係了,要是細細研究古代的官匪關係,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一般的官員升遷,都是靠治安良好,社會穩定,剿滅土匪來評價,可是如果沒有土匪,他們上哪剿匪去,如果真把土匪都剿乾淨了,他還怎麼向那些地主豪紳收“攤派”。

在單田芳老先生講的《亂世梟雄》中關於張作霖有這樣一段描述,張作霖要成立保險隊,就是保護這些地主大戶人家的,但是大家都不拿錢,於是張作霖就讓人扮成土匪,天天晚上在村子周圍放槍,然後大家都開始紛紛給張作霖捐錢,捐糧。

這就說明,其實官府才是最大的土匪,土匪能夠打光,但是人的貪心會永遠都在。

所以,土匪不搶舉子,更是一種口號,一種官匪勾結的宣傳,說給當地的官員聽的。有些匪必須剿,有的匪可以剿,也可以不剿,像那些不給官府惹事的,官府當然不會去惹他們了。

像進京趕考的舉子,是很有身份地位的人,如果把他們搶了,肯定要嚴肅處理啊,舉子就是當官的前身,如果連自己人都被搶了,是不是意味著有一天,自己也要被搶啊!沒有哪個官員會允許自己的地盤上存在這樣的土匪。


史論縱橫

土匪實際上就是一群不法的武裝團伙,專幹攔路搶劫、打家劫舍的事情,甚至有些窮兇極惡的土匪有時被金錢利益或色心迷了心竅,燒殺掠奪,無論是官員、富商還是地主,什麼人都敢搶。但是土匪也有他們的職業操守~有一部分人他們是不會搶的,進京趕考的舉子就是其中一部分。為什麼天不怕地不怕的土匪們不搶舉子呢?難道是因為舉子窮,沒啥可搶的?當然不是,而且恰恰相反,舉子不同於秀才,都說窮秀才,但是秀才是沒資格進京趕考的,只有中了舉人才能進京趕考,所以中了舉人一般就意味著脫離了貧困階級成為中上流社會的人,所以舉子們一般都比較有錢,隨身會帶許多盤纏。下面列舉三條土匪不搶進京趕考舉子的原因。

一、 在古代,讀書人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加上古人迷信,認為這些優秀的讀書人是文曲星下凡,所以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土匪,對讀書人都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即使土匪們都是大老粗,但最起碼的尊重還是懂的,讀書人考試一般都承載了家裡所有人的期望,土匪不會不仁不義到搶他們的錢。

二、 就像上面提到的,土匪也有職業操守,孤兒寡母、讀書人、和尚道士、娼妓、紅白喜事等一般是不會搶的,搶了會被同行看不起。所以土匪一般都是劫一些大富大貴的富紳或謀不義錢財的人。

三、 在古代制度裡,舉子是有功名的,一般都已經在朝廷掛了號,劫了他們如果被舉報揭發會很麻煩,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碰見了交個朋友,說不定日後對方發大財或當大官了還能幫彼此一把。俗話說:官匪一家,“自家人”何必為難“自家人”。


老照片

古代科舉,是每一個朝代的國之根本大策,古代的讀書人十分的精貴,可以說是國家的寶貝,十幾年寒窗苦讀就為了一朝取得功名,也非常不容易,各級地方官也是讀書人出身,所以一般全社會包括官府都會為他們行個方便,一個地方若發生搶劫趕考舉子的事兒,這對朝廷來說,絕對是不能容忍的重大案件,地方官也要承擔責任。

古代民怕官,官怕皇帝,落草為寇的山賊土匪一般也是苦出身,不得已才呼嘯山林,但基本的原則還是有的,像老弱病殘、和尚道士、紅白喜事、趕考的人一般是不會主動去搶的,讓同行知道了要看不起,讓官府知道了要倒黴。

趕考的學子要麼窮書生要麼富家子弟,窮書生沒什麼油水,搶了不划算,富家子弟一路上自然全程護衛,土匪未必佔到便宜。而一旦搶了舉子,萬一人家成了狀元探花啥的,那到時候帶兵來報復,那土匪不就完了麼?那如果殺了呢?這幾乎不可能,讀書人在古代就是文曲星下凡,若殺了他們,土匪也怕遭報應,而且也沒道理,不符合江湖規矩,更會招來朝廷圍剿。

舉子們為了安全,沿途也會給自己插個旗子,諸如“奉旨會試”啥的,沿途招搖,表明身份,他們可以沿途受到官府很好的照顧,沿途驛站也會行個方便,這些人都是登記在冊的,老百姓對於這些人也是非常恭敬,畢竟他們將來隨時可能就是官員了,土匪們看見他們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

當年抗戰,大批大學南遷西遷,組成西南聯大等學校,沿途跋山涉水,但各地的土匪還是懂的民族大義的,對他們不僅不會騷擾,還會行個方便,“盜亦有道”嘛,有啥和讀書人過不去呢!


雲中史記

古時候人們形容書生總是說他們手無縛雞之力,當然一般情況下這個詞是來形容女人的,古時候書生便是如此,一心只讀書,其餘的方面的確是差了一點,真正文武雙全的人在歷史上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

書生在歷史上總是柔軟的樣子,古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因此每個書生都會進京趕考,這個路途是非常漫長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住的離京城那麼的近。出遠門家裡肯定會給他足夠的盤纏,即使在窮都會擠出一點當盤纏。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從來不缺山賊,攔著路就要錢,按道理來說,這種柔弱的小書生是最好下手的了,可山賊們從來不打他們的主意。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即使當山賊也是有自己的規矩,他們有十不搶,七不奪的規矩,其中有條規矩是學士不奪,書生也是學士的一份子。

山賊為什麼不搶呢?其實說起來非常的簡單,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是一個書生被山賊搶了之後,九死一生參加了考試,考取功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來蕩平這些山賊。看到這裡應該知道山賊為什麼不搶進京趕考的書生了吧。

三個字,怕報復。本來山賊當的好好的,搶了個弱書生,可偏偏這個書生考取了功名,那人家能不報復嗎?而且當地官府知道,都會立馬來滅了這些人的,給書生一個交代,同時還能夠贏得民心,所以這事當地官府很樂意做的。

實際上這就是山賊避禍的一種行為,不是說他們好心,雖然說不是每個進京趕考的書生都能夠考取功名,但是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小心駛得萬年船,這些山賊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不會為了一點小錢,丟了自己的小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後的事情,誰說的準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例如古代的曹操,就曾被薦為“舉孝廉”。而古代的書生,多為想通過科舉考試製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的貧賤讀書人,有錢的官宦,鄉紳,富胄子弟都通過世襲,或者“捐官”來換的一個官爵,當然也有通過科舉考試當官的,少之又少。



而普通老百姓的子弟多為“窮書生”,無錢無勢的,身上沒有多少錢財,土匪搶你的啥呢?土匪真正立的規矩是七不搶,七不搶是鬍匪搶劫中的一些要求,七不搶的對象,各地各股鬍匪規定的不同,大都因地因綹而異。有的綹子規定:不搶盲人、不搶啞人、不搶瘋人、不搶癱瘓人、不搶僧人、不搶道士、不搶尼姑。有的綹子規定:不搶喜事、喪事、棺材鋪,以求圖個吉利;不搶郵差,因沒有多少錢可得;不搶擺渡的,



為了要靠船老大渡河;不搶郎中,為了請他們醫傷診病;不搶“耍清錢”的,因“清錢混錢是一家”;不搶挑八股繩的,因為這些鋸鍋、貨郎、挑擔、賣小吃的小販,沒油水可搶,對他們可當“眼線”使用;不搶小客店,因為在那裡可常作歇腳處。有的綹子規定:不搶娶媳婦送姑娘的;不搶起墳送葬的,不搶和尚道士;不搶妓女;不搶吹鼓手;不搶學士;不搶醫生。所以說,土匪就是土匪,搶與不搶完全是自己訂的規矩,唯一能得到統一的是土匪不搶的是郵差和郎中。這倒是所有土匪似乎達成的共識。


服務質量監督檢查部

所謂“盜亦有道”,古代土匪山賊也是有規矩的,他們一般不搶趕考舉子,原因有三,一是不敢搶,三是不值得搶,三是不好意思搶。

一是不敢搶

說來可笑,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土匪山賊還能怕他們不成?還真是這樣!

古代讀書人社會地位很高,即便沒有做官,民間對他們也很尊重,越沒文化的人越敬重有文化的人。要是搶了進京趕考的舉子,萬一人家中舉做了大官,回頭想起這幫攔路搶劫的土匪,帶兵前來剿滅,那豈不是賠本賠大了?

二是不值得搶

進京趕考的舉子大多數是貧苦子弟,除了一兩件衣服和一堆破書,帶不了仨瓜倆棗,很多時候都是一路蹭吃蹭喝解決食宿問題,沒多少油水,搶了他們會被同行鄙視,在道上威名盡喪,弟兄們誰還跟著你混?

三是不好意思搶

土匪雖是大老粗,但也不是天生壞蛋,他們大多曾有過家庭,被迫淪為山賊,也有道德底線,他們知道進京趕考的舉子都是十年寒窗苦讀,集聚了家人所有的希望,要是因為被搶劫影響了考試,那可是作孽,實在忍心下手。

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遇到沒有底線,不講規矩的悍匪,舉子們就只能自求多福,撿一條命回來就要燒高香了。


狄飛驚

中國是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家。忠孝仁義禮智信,深入每一個國人的骨髓,內化為國人的思維邏輯,外化為國人的行為方式。即使是土匪,也常常不例外。
與今天的人們一說到土匪與黑道就立馬聯想到那些凶神惡煞心狠手辣良心都被狗吃了的壞人恰恰相反,古代的土匪也有自己的信仰和規矩。關帝爺就是他們的心中之神。一千八百年來,一直被神化,從未被超越的關羽是怎麼樣的觀念邏輯和行為方式,是中國人都懂。這是一個囊括了有關勇武、智慧、仁愛、忠誠、道義、規則、秩序、利益等等一切話題的人物,集中了儒家思想於一身的隱喻象徵。

正因為如此,代不絕書無數大小土匪的各種怪異行為。也就不難理解土匪們那種規矩了。比如歷代的土匪們一直遵循著“八不搶”的規則:1、瞎子聾啞殘疾不搶;2、節婦孝子不搶;3、寡婦獨子不搶;4、婚喪嫁娶非仇不搶;5、婊子老鴇不搶;6、學生苦力不搶;7、先生郎中不搶;8、清官還鄉不搶。這些完全與當下社會的理解相反,此所謂“盜亦有道”。

土匪們可以蔑視當權者的傳統,蔑視一切的法律。但他們自有一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的貌似原始粗放卻很有約束力的民間道德法則和規矩。你可以不講法律,但必須講規矩;你可以不講道理,但必須講道義。盜亦有道,極惡非道。


碼字到此,講一個當年西南聯大西遷途中發生的事。當時從長沙到雲南,一路山高水遠,路途險惡,過路行人常被土匪打劫。其中尤以盤踞在湘西的土匪勢力最大,擁有大量的槍支彈藥,土匪們為了爭奪地盤和錢財,經常與當地駐軍交火,有時甚至敢與一個師的兵力火拼,其兇悍程度可見一斑。而這條道卻是當年西南聯大師生們的必經之路。

所以,在西遷前,當時的湖南省主席張治中暗中派人和黑道中的土匪頭子打了招呼,告知將有一批窮學生“借道”前往雲南,請他傳令沿途手下幫派不要進行騷擾。聯大師生們經過此地,一路上雖然偶爾聽到槍聲,但從未見土匪找上門來。反而時不時看見暗中有人一路保護師生們。因為當時的土匪頭子遵守承諾,主動為師生們讓路,開了一條安全綠色通道。數十年過去了,當年湘西土匪的民族大義,恪守承諾的道義,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