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印度大國夢的破滅和大國地位的喪失,源於1962年10月中印戰爭爆發,因印度慘敗打碎了印度的大國夢,也使印度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這一年便成為印度人永遠難以解開的心結。對中國人而言,中印戰爭只是一場局部邊界戰爭,並沒有朝鮮戰爭慘烈,也沒有對越反擊戰持續時間長,以至於中國不少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但在印度人心中卻是刻骨銘心,永遠難以釋懷。讓我們跟隨歷史的印記,尋找當時即將戰敗的印度都做了些什麼?即將戰敗的印度全國沸騰,首都新德里人心惶惶,富人們選擇逃離新德里,無力逃亡的窮人跑到神廟祈禱,祈禱中國人不要打過來。在新德里的大街上謠言漫步,稱中國軍隊的運輸機群已集結完畢,隨時準備在新德里空降。印度北部各邦政府已開始組織居民撤退,並還炸燬了發電廠、水廠等機構,原因就是不把任何東西留給中國人。慌作一團的印度政府急忙給蘇聯和美國領導人去電話請求援助,要知道戰爭打響之前,蘇聯和美國都是站在印度一邊的,源源不斷的先進武器和戰略物資運往印度,也給了印度狂妄的資本;基於青藏高原惡劣的環境和中國軍隊補給的困難,戰爭之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認定印度必將取得勝利,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面對潰不成軍的印度軍隊,第一階梯的美蘇兩國都是冷眼旁觀,更多是對印度的輕視和不屑。第二階梯的英法兩國對印度的求救,表態也只是讓其拿錢買武器。這讓印度當時的鐵腕總理尼赫魯,戰前聲望達到極致的印度總理(當時的印度領導人是尼赫魯、蘇聯領導人是赫魯曉夫、美國總統是肯尼迪,所以世界上有三尼之稱)顏面掃地,聲望一落千丈。

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在這場戰爭之前印度一直自詡為第三世界的領袖,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蘇聯的第三強國,重點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基本上是認可印度是世界大國的國際地位的,很多國際事務也是需要印度來調節,印度是不結盟運動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締造者之一;成功參與調停朝鮮戰爭,努力促使印度支那戰爭停火。

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國土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佔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作為南亞次大陸的天然主宰者,印度有著與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相媲美的悠久歷史,並建立了延續千年的璀璨文明。但與其他擁有相同體量的古老文明不同,在印度文明的擴張史中,並沒有形成大一統的穩定政治格局。中國、羅馬、阿拉伯等古典文明,在其發展壯大後,紛紛邁向帝國體制。而印度文明卻始終處於邦國林立的分裂狀態,即便偶有統一,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考慮到古代印度文明的發達水平,以及南亞地緣板塊內部的緊密聯繫,這種分裂格局多少有些另類。

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當然,古代印度之所以分裂,也自有其理由。從地緣格局上看,南亞次大陸以東為緬甸的密林;北部為高不可攀的喜馬拉雅山脈和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西部,跨過印度河流域,便是興都庫什山脈;它們的存在,為南亞次大陸提供了充分的保護。至於南面的大海,雖然無法阻擋海上勢力,但海洋文明的商業特質,使它們即便進入印度,也更注重於物質利益的攫取,而非對領土的佔有(比如早先的阿拉伯和後期的葡萄牙乃至英國),因此無法對印度文明造成顛覆性影響。在這種封閉的環境下,當印度文明覆蓋整個南亞次大陸後,便喪失了繼續擴張領土的動力(以農耕時代的觀點看,南亞次大陸周邊的土地均缺乏開發價值)。而它又不像中國那樣,有必須持續應對的外來壓力(華夏農耕文明長期面對塞外遊牧文明的侵襲),以致必須用大一統的方式,來集中資源應對。當然,印度也不全是沒有外來威脅。相比喜馬拉雅山脈的高不可攀,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還是容易的多。而山那頭的遊牧文明,更是農耕文明的天敵。

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中印邊界全長約171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崑崙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崑崙山脈。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複雜的背景。

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1951年2月,印度政府乘新中國成立之初忙於內務與抗美援朝戰爭無暇顧及中印邊界問題之機,派兵100餘名越過西山江、達旺河,侵佔門隅首府達旺,強迫一直在那裡行使管轄權力的中國地方政府搬遷;印度在侵佔達旺前後,還侵佔了“麥線”以南門隅的馬果等地。10月,印軍一部又在直升飛機的配合下,侵佔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在梅楚卡等地強行建立兵營。到1953年印軍基本上侵佔了門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在此基礎上,印度政府於1954年將侵佔的“麥線”以南、傳統習慣線以北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建立起“東北邊境特區”,並修正官方地圖,並將“麥克馬洪線”一直按明的“未經標定邊界”第一次改標為“已定界”,使侵佔的中國領土固定化、合法化。

印度是這樣被打成三流國家的:4萬邊防軍吊打40萬印度大軍

戰爭爆發後,中國僅僅依靠4萬邊防軍吊打印度40萬大軍,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中國軍隊的對印自衛反擊太過順利,結果一隊中國士兵打得興起,收不住腳了,一路打過去。突然一個士兵不敢往前走了,目瞪口呆地說:“媽呀,前面怎麼就沒有山了,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有個士兵問指導員,“我們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到美國了”。指導員一挺肚子驕傲地說,“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陸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裡了”。故事的真假已難以追溯,但1962年秋的那場中印衝突,挑事兒的印度慘敗,反擊的中國勝利,這可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這場中印戰爭也給印度帶來了很多國人難以想象的痛點,印度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地位,在很長的時間內一蹶不振,第三世界的國家秩序一直由中國主導,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