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9人双手过膝,8个当了皇帝,有1人没当上,只因战马不争气

在封建时代,几千年一直实行皇权专权统治。为了塑造自己威严不可侵犯的形象,古代皇帝们也是煞费苦心。其中,宣扬所谓“君权神授”是最常用的一招。皇帝们声称,上天授予他们统治大权,他们是秉承上天的旨意治理天下万民,故自称上天之子,“天子”也成为皇帝的代名词,绵延应用了几千年,想借助虚无缥缈的上天来胁迫臣民们臣服于他。

古代有9人双手过膝,8个当了皇帝,有1人没当上,只因战马不争气

当然,老百姓并没那么好糊弄,你说你是天子,我还说我是天子呢。皇帝得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如假包换的天子。于是御用文人们好一通忙活,终于鼓捣出了一套所谓“天赋异禀,帝王之相”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天子出生之时通常会有某些与众不同的“征兆”,要么就是成年之后会具有某些超群出众的相貌特征。

古代有9人双手过膝,8个当了皇帝,有1人没当上,只因战马不争气

比如南朝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南齐书》记载他“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鳞文遍体”,脖子像龙,声如洪钟,满身长着龙鳞图案,简直就是一个“小龙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宋史》记载他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外貌特征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在历史记载中的“帝王之相”中,有一个相貌特征出现频率极高。这就是所谓的“双手过膝”。这个词原本出自《三国演义》,在正史中又被称为“垂手过膝”,“臂长过膝”等,其具体含义迄今未有定论,顾名思义,大约是指其人手臂长度特长,自然下垂时双手达到或者超过膝盖位置。对于现代人而言,双手过膝,在黑猩猩、长臂猿等动物身上很常见,人类双手过膝则十分罕见。

古代有9人双手过膝,8个当了皇帝,有1人没当上,只因战马不争气

然而古代史书中,这一身体特征却被作为所谓“帝王之相”,出现的频率极高。粗略统计一下,有九个人都有垂手过膝的记载。《三国志》记载汉昭烈帝刘备“垂手下膝”,《晋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发委地,手过膝”,后燕皇帝慕容垂“手垂过膝”,前秦皇帝苻坚“臂垂过膝”,此外还有前赵皇帝刘曜,后秦武将姚襄也是如此。《陈书》记载中的陈武帝陈霸先,陈高宗陈琐,《周书》记载中的北周文帝宇文泰。

这九个人中,八个人最后都当了皇帝,只有后秦的姚襄,最后未能当上皇帝。姚襄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史书对他的评价却极高。《晋书》说他“雄武冠世,好学博通,”司马光称赞他“才气豪迈,兼资文武,有孙策之风”。姚襄是后秦景元帝的第五子,文武全才谋勇兼备,且十分体恤民力,爱护百姓,深受百姓拥戴。

古代有9人双手过膝,8个当了皇帝,有1人没当上,只因战马不争气

古来当皇帝者,最高境界也无非是德才兼备,深得民心。这些条件姚襄全都具备,他在战场上能战善战,屡立战功,被时人比作三国的孙策。更为难得的是,百姓对姚襄大为拥戴。《晋书》记载,百姓们出于对姚襄的敬重,一致要求皇帝把姚襄立为太子,虽然未能如愿,但也可见他的威望之高。在当时的频繁战乱中,只要听说姚襄在哪里驻扎,百姓们会立即前去投奔,“众知襄所在,辄扶老携幼,奔驰而赴之”,听到他的死讯,“士女莫不北望挥涕,其得物情如此”。

古代有9人双手过膝,8个当了皇帝,有1人没当上,只因战马不争气

然而姚襄最终却未能当上皇帝。原因都怪他的战马。《资治通鉴》记载,在一次战斗中,姚襄对阵前秦的名将邓羌。邓羌知道姚襄难以力敌,使出一招毒计。他预先设下埋伏,然后派兵挑战姚襄。姚襄出战后,邓羌立即败退,把姚襄人马引入埋伏圈。此时伏兵四起,姚襄所部大败。姚襄本人骁勇剽悍,脱身而逃不是问题,可关键时刻他的战马“黧眉騧”不争气,马失前蹄,姚襄摔落马下,当场被杀,结束了他慷慨悲壮的一生,他的帝王之路也戛然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