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NO.1 杭州(山色湖光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 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採用海鹽澉浦—餘姚西三閘連線),常住人口為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2017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2844家。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其中主要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洲運動會將在杭州舉辦。2018年1月,杭州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

NO.2 青島(世博會都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青島,山東省地級市,簡稱“青”,國家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級市,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北與煙臺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總面積11282平方公里,轄7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2017年,常住總人口929.05萬,地區生產總值11037.28億元。

青島地區昔稱膠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發祥地,6000年以前,境內就有人類的生存和繁衍。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駐兵建置,1897年德國租借並建設港口和鐵路,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

青島是2008北京奧運會和第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帆船之都,亞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聯合國“電影之都” 、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歐韻之都、“中國品牌之都”稱號。

青島是國際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駐有山東大學(青島)、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26所。引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9所高校。 [13-15] 青島的異域建築種類繁多,被稱作“萬國建築博覽會”。八大關建築群榮膺“中國最美城區”稱號。

NO.3 深圳(青春都市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地處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全市下轄9個行政區和1個新區,總面積1997.27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252.8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34.72萬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城市化率100%。

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已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志願者之城”等美譽。

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樑,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深圳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其中皇崗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

2018年4月,深圳市榮登“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首。

NO.4 拉薩(雪域聖城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拉薩,簡稱“拉”,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 ,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要防內源氧缺乏症),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

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拉薩境內蘊藏著豐富的各類資源,相對於全國和自治區其他地市,具有較明顯的資源優勢。

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8暢遊中國100城 [5] 等榮譽稱號。

2017年,拉薩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拉薩名列其中。

NO.5 煙臺(蓬萊仙境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煙臺,山東省地級市,是山東半島的中心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青島,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煙臺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909千米,瀕臨渤海、黃海,有島嶼63個。煙臺市轄4區、1縣、7個縣級市。2016年末,煙臺市常住人口706.4萬人。

煙臺是環渤海經濟圈內重要節點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骨幹城市、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海濱城市,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重點建設港口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與威海同為中國著名的“雪窩”。

2016年12月7日,煙臺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6全年,煙臺市地區生產總值6925.66億元,比2015年增長8.1%。

2017年,煙臺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28位。

NO.6 哈爾濱(冰城夏都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哈爾濱,簡稱“哈”,別稱“冰城”,是黑龍江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哈爾濱都市圈核心城市,是東北北部交通、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也是中國省轄市中陸地管轄面積最大、戶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地處中國東北平原東北部地區、黑龍江省南部,國家重要的製造業基地。截至2015年,哈爾濱總面積5.31萬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轄9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常住人口1066.5萬人。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也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起點,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是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2015年,哈爾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51.2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72.6億元,增長7.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62.8億元,增長4.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215.8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7:33.4:54.9調整為11.7:32.4:55.9。 2017年11月,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23位。

2017年12月,獲得“廁所革命優秀城市獎”。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

NO.7 信陽(山水茶都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信陽,古稱義陽、弋陽、申州,又名申城,為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也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 信陽處於武漢城市圈、中原經濟區、皖江城市帶的結合部和國務院《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中的京廣、京九“兩縱”經濟帶的腹地,中西部人口密集區的中間位置。全市總面積1.89萬平方公里,人口880.5萬,轄8縣2區及6個管理區、開發區。信陽市城區面積為259.51平方千米,城區人口為85.00萬人。

信陽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信陽有著豫風楚韻的地域文化,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這裡交融,形成了信陽獨特的人文環境,被譽為山水茶都、中國毛尖之都。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頭銜。

2015年6月5日,涉及鄂豫皖三省、信陽市全境,規劃區域總面積達10.86萬平方公里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正式獲批實施。信陽作為此次規劃的核心區域和明確支持發展的重點區。

2017年12月,獲得“廁所革命優秀城市獎”。

NO.8 長春(北國春情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長春,簡稱“長”,別稱“春城”,是吉林省省會、副省級市、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長春有著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蘊,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同時還是新中國軌道客車、光電技術、應用化學、生物製品等產業發展的搖籃,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客車廠,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等。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長春,曾是偽滿洲國首都,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衝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具有眾多歷史古蹟和文化遺存。

長春居於中國東北地理中心,分別與吉林省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2016年,長春共轄7區3縣(市),總面積20565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為753.4萬人,市區人口450.9萬人。2016年2月國務院批覆設立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林城市之一;十次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製造2025”試點城市;“首批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城市”;位列《2015中國自然指數》中國十大科研城市第六位。

NO.9 徐州(兩漢文風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

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徐州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037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佔全市面積的90%.轄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徐州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有云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楚王陵、戲馬臺、潘安湖等旅遊景點,有彭祖、劉邦、孫權、李煜等歷史名人。

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

2018年4月,科技部、國家發改委支持徐州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

NO.10 珠海(恬雅文靜美)

2018中國最美麗城市排行榜top10

珠海,廣東省地級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 。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麵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2008年國務院頒佈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珠海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國海濱城市。2013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珠海綜合排名全國第一 ,珠海為新型花園城市;珠海屬國家新頒佈的“幸福之城”,有“浪漫之城” 的稱號。

2018年3月1日起,珠海執行已大幅放寬的戶口遷入政策。其中包括:取消計劃生育,納稅入戶,夫妻投靠的婚齡、父母投靠子女身邊有無子女等前置條件。與該市戶籍人員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直接遷入;社保、居住證連續滿五年並在珠海有穩定住所即可直接申請入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