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提示:“聯合”、“同盟”、“凝結”、“團結”、“協助”等是維吾爾族“Uyghur”的本意,但漢譯“維吾爾”是什麼意思呢?二者之間在字意上有一些“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中國古老和優秀的少數民族之一,如今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代維吾爾族是經過漫長的民族融合與發展而形成的,同我國許多歷史悠久的兄弟民族一樣,她在歷史上曾有過各種不同的民族稱謂,直到1935年才開始統一使用“維吾爾”這個漢譯名稱(也有一說是在1934年)。“維吾爾”是維吾爾族自稱“Uyghur”的音譯,具有“聯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結”、“團結”、“協助”之意。

這就是說,“聯合”、“同盟”、“凝結”、“團結”、“協助”等是維吾爾族“Uyghur”的本意,但漢譯“維吾爾”是什麼意思呢?二者之間在字意上有一些“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維吾爾族先民是回鶻人,在歷史上有過許多不同的稱謂。清代時,因為中國內地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而維吾爾族當時已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因此漢文史籍中多把維吾爾族稱為“回”、“回子”或“回民”。不過,為了與同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元代的回回人)相區別,又將維吾爾族稱為“纏回”、“纏民”。

這種叫法最早起源民間,後來便出現在了清朝的一些官方文獻裡。在個別文獻中還將維吾爾族稱為“土回”,這是因為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我們今天所說的東疆與南疆地區曾經是回鶻人生活地方(北疆地區當時並沒有多少維吾爾族人),從歷史的角度以及分佈狀況來看,當時的維吾爾族人已經能夠算得上是當地的土著民族了。這便是“土”字的由來,而“回”更多是代表著回鶻人。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至於“纏回”、“纏民”則是由一種宗教習俗的演變而來的稱謂,中國的穆斯林有一部分人習以白布纏頭,即用白布繞成的帽子,仿效聖行。需要說明的是,維吾爾族的先民最早是不信仰伊斯蘭教的,繼喀喇汗王朝之後,蒙古東察合臺汗國君主禿黑魯·帖木兒成為穆斯林,其後代在統治新疆的300年中,都極力傳播伊斯蘭教,先後徵佔了吐魯番、哈密,戰勝佛教勢力,確立了伊斯蘭教在新疆的統治地位。其子黑的兒火者汗、其孫馬哈麻汗都是伊斯蘭教的極力推行者。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據《拉失德史》稱,馬哈麻汗在強使蒙兀兒人(新疆察合臺蒙古人)歸信伊斯蘭教時,採取了嚴酷的手段。他規定,所有的蒙古人都必須接受伊斯蘭教,遵守教規,按時禮拜,並要帶上“纏頭巾”,如不纏頭巾,他就要用馬蹄鐵釘釘其頭中,這種作法是司空見慣的。“因此,他在位時期,大多數蒙兀兒人都歸信了伊斯蘭教。”蒙兀兒人從信奉伊斯蘭教之始,其後代逐步融合於維吾爾民族中。而這是我們今天能夠讀到的關於“纏頭巾”最為嚴酷的記錄。

“纏回”與“纏民”出現在清朝的官方文獻裡引起維吾爾人的強烈不滿,但是,此事一直到清朝滅亡都沒有得到解決。根據當地的文獻記載,在清未時,維吾爾族中有一位漢文名為郝登榜(維吾爾文名努日伯克)的秀才,這個曾經做過縣一級的行事官員,是他將“Uyghur”由清初的“威烏爾”譯為“威武爾”。因為被譯為漢語,人們會習慣性地、或多或少地通過字面直觀理解其中之意,而通過“威武爾”這一漢譯名稱,不能看出郝登榜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1934年8月1日,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成立。這是一個進步組織,在新疆發展很快,不僅創設平民學校,發展文化工作,如辦理印刷業,出版書籍、報刊及各種雜誌事項,還出版了《反帝戰線》、《新疆青年》等刊物,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宣傳教育活動和支援前線運動。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新疆成立了“威武爾教育促進會”,該會沿用郝登榜的譯法,將“Uyghur”譯作“威武爾”,並在其後不久呈請新疆省政府備案,懇請將“纏回”改成“威武爾”。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經反覆討論,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用“維吾爾”漢譯名稱,譯音準確,涵義深遠,頗為妥切。最後一致通過,並決議以此呈復省府督署審核(何耿光:《關於維吾爾族漢譯名稱問題》,《新疆大學學報》1987年第5期)。

其後,新疆省政府就此發佈公告:查漢(西曆前206-後219年)唐(618-905年)把居住天山南路的人民,給於種種名稱。清朝(1644-1911年)都把他們叫做纏回。新疆威武爾教育促進會呈請本省府正式把纏回改用具有雄武意義的威武爾一名稱。本省府查關於新疆種種書籍,都用畏兀爾一詞,此名稱含有畏懼之意,或原系名其種族一部分之稱,有以偏概全之嫌。一個民族改變名稱這樣的大事,不便隨便沿用。茲經本府第三次會議,通過用維吾爾三字,此名稱狹義言之,為保護自己民族之意,廣義言之,為保護國家之意,與威武爾一稱亦無衝突處。顧名思義當生愛國家愛種族之觀念。且用此三字譯維吾爾之音,亦較其他字為妥。故以後改稱纏回為維吾爾,禁用畏兀爾、威武爾等名稱。特此佈告全體人民知悉。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此外,新疆檔案館珍藏的“新疆省政府民政廳通令第2013號令吐魯番縣”中也有類似記述:“……纏族自漢唐以來,散處於,天山以南者,派別頗多,名稱亦極複雜。至滿清中葉改建行省,始統稱之為纏族……本府遍稽史乘及省志諸書,該族部滿中只有畏兀兒並無威武爾,當系音近誤譯輾轉訛傳。但畏兀兒系該族中之一部份落,以名其全族亦欠妥葉,且更改一名,民族名稱徒泥於古而無深意,亦不足以垂久遠而示來……”並稱:“以此(維吾爾)定為該族名稱,不但毫無牴觸,且顧名思義。亦可以使該族一般民眾引起合群愛國之心,較之其他名稱殊覺妥善。自此以往,該族即稱為維吾爾族,簡稱為維族。其從前訛為威武爾者一律更正,以免貽誤。”

“維吾爾”的漢語意思是什麼?與其本意有巧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

通過以上史料,我們不能看出“Uyghur”的本意“聯合”、“同盟”、“凝結”、“團結”、“協助”等與漢譯名稱“維吾爾”在詞意思上的“巧合”,而這種巧合在歷史的長河裡也可謂來之不易。維吾爾,維護你我、保家衛國!(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