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对孩子“另类”富养,还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到底是对孩子“另类”富养,还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会说到这个话题,是上周和一朋友碰面,在一个算是新锐的餐厅,墙壁上不仅挂着各种装饰的画框,还有真正的植物,我们在这里聊着天,欣赏着这些小美好。突然,一个4-5岁的小朋友跑过来,爬上沙发靠背,把够得到的植物拔出来,看一看又丢在桌上,又把画框拨动得左右摇晃。

服务员赶紧从吧台过来,提醒孩子说:小心,小朋友,你别摔着了。这些植物不能拔的,拔下来就死了,你先下来吧。这时,孩子家长出现了,对服务员说:我家孩子这个年龄就是探索世界的,你让他拔,弄坏了,我赔给你。

听起来似乎没毛病,孩子做错了,老爹有钱,可以兜底。可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对,和朋友一聊,原来,这老爹给人的感觉就是“有钱,任性”,而孩子给人的感觉是“肆无忌惮”。

这到底是对孩子“另类”富养,还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最早看关于富养的文章,记忆中是杨澜写的,说小时候家人带她去见识高端的西餐厅,是为了让她长见识,开眼界,不会长大了一块蛋糕就被人骗走了。杨澜认为的富养,我觉得是用合适的方式,增长孩子的见识,这样长大的孩子,遇到有钱人或者高级场所,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会妄自菲薄,可以不卑不亢,我也很赞成孩子要这样的富养。

可是,那位“有钱任性”的老爹这样的“富养”,给人的感觉却完全变了味:我有钱,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就可以想干啥干啥。

不知道这位老爹想过没有,随着孩子长大和为所欲为,会不会有他兜不住底的事呢?

他的这种教育方式,到底是他以为的为孩子好,还是害了孩子呢?

这到底是对孩子“另类”富养,还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教育孩子,要教的应该是孩子长大以后在成人世界也通用的准则。

而不应该是“你有个有钱老爸,随便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