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爲三險三奇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文/朱曉明

解放戰爭時期,第四野戰軍百萬大軍裡有7支頭等主力師,排名第一的就是39軍116師(原2縱5師)。該師具有紅軍基礎。戰鬥經驗豐富,戰鬥作風勇猛頑強,自抗戰以來始終是我軍的核心主力部隊,也是全軍戰鬥力最強的王牌師之一。

從陝北走來的頭等主力師

第四野戰軍第39軍116師是一支具有“紅軍血統”的老部隊,其前身可追溯至1932年12月組成的西北紅26軍。1934年1月,劉志丹任紅26軍42師師長(該軍只有這一個師),指揮部隊接連粉碎敵人的圍剿,116師官兵常自豪地說:“劉志丹是我們的老師長。”1935年9月,紅26軍部隊編為紅15軍團第78師,為鞏固陝甘寧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抗戰爆發後,該部編入八路軍第115師344旅。

1940年2月,344旅旅部升編為八路軍第2縱隊縱隊部(後沿革為解放軍39軍軍部),另由下屬的687團、689團機關各抽調一部分人員組成344旅新旅部,這就是四野39軍116師師部的前身。1940年6月,黃克誠率2縱主力南下支援華中新四軍,與彭雪楓新四軍第6支隊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344旅編為該縱隊第4旅。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4旅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第10旅。1941年9月因在反頑鬥爭中損失嚴重,奉命與新四軍第3師第9旅對調建制,改稱新四軍第3師第10旅,同年10月兼淮海軍區(後稱軍分區),成為蘇北抗日根據地的中流砥柱。該旅抗戰中作戰1560餘次,殲敵2萬餘人。

1945年10月,10旅隨新四軍3師挺進東北,先後改稱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第10旅,1946年9月改編為第2縱隊第5師。1948年11月,5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116師,下轄第346、347、348團。在解放戰爭中,該師攻必克,守必堅,所向披靡,先後參加了開闢西滿根據地、控制中長路戰略要地及三下江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遼瀋、平津、衡寶、廣西戰役等。

第346團前身是1943年1月由新四軍第3師7旅21團團機關一部及第1營與淮陰、漣水兩縣獨立團合編而成的新四軍10旅兼淮海軍分區第4支隊,1945年8月改編為第10旅28團。1945年9月在收復淮陰戰鬥中表現出色,被上級授予“清江部隊”榮譽稱號。進入東北後,改為2縱5師13團。該團有3個紅軍連,基礎很好,以敢打硬仗、惡仗著稱,戰鬥積極性高,經常承擔主要突擊任務。

第347團是紅軍團,前身是1932年12月由陝甘紅軍游擊隊改編的紅26軍第2團,後發展為紅26軍42師、紅15軍團78師。抗戰爆發後改為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第2營和688團的第2營,參加過著名的平型關戰鬥,因表現突出,引起師長林彪重視,為了發揚和傳承陝北紅軍的光榮傳統,親自建議將兩營調出合編為八路軍689團。該團南下華中後,於1941年1月改為新四軍第10旅29團。1942年11月主力地方化時,改編為第10旅兼淮海軍分區第1支隊,後恢復原番號。挺進東北後,改為2縱5師14團。該團作戰經驗豐富,執行任務堅決,勇猛強悍,戰鬥力超群,是我軍頂級主力團隊。

第348團前身是1945年3月由新四軍10旅兼淮海軍分區第1支隊3個連與地方武裝合編組成的新1團,同年8月改編為第10旅30團。進軍東北後,改為2縱5師15團。該團是抗戰後期組建的團隊,進步很快,戰鬥頑強,勇於爭先。

1947年3月,東總編制的“東北民主聯軍主力兵團發展簡歷表”中,認為2縱5師:“在北滿部隊中是很有朝氣的師,進步較快,戰鬥力堅強。”1949年10月,東北軍區司令部編寫《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對該師又給予了高度評價:“該師系東北部隊中最有朝氣的一個師,突擊力最強,進步快,戰鬥經驗豐富。攻、防兼備,以猛打、猛衝、猛追三猛著稱。善於運動野戰,攻擊力亦很頑強,為東北部隊中之頭等主力師。”這段評語如今被鐫刻在該師師史館大廳正中的巨型牌匾上,永遠激勵著全師官兵奮勇向前,不斷創造輝煌。

一支英雄的部隊,總是與優秀的將領分不開的,116師(5師)的師團幹部,如鍾偉、吳國璋、石瑛、汪洋、張峰、薛劍強、任茂如、王扶之等,均具有鮮明的個性,善於創新,喜歡靠前指揮,決斷果敢,執行命令堅決,英勇無畏,帶領部隊打了許多漂亮仗,成為我軍戰例中的經典。

風雪靠山屯,敢打違抗命令之仗

1947年初為打破國民黨軍在東北地區“先南後北,南攻北守”的戰略企圖,北滿我軍主力發起一下江南和二下江南戰役,有力地配合了南滿我軍保衛臨江根據地的作戰。在我回師江北後,敵誤我敗退,3月7日,敵71軍88師264團分三路跨江進犯,東總決定誘敵深入而聚殲之。敵71軍發覺我軍企圖後,令264團於7日黃昏退回江南靠山屯,在靠山屯以西之87師同時退守農安。3月8日,東總乘敵退縮之機,發起三下江南戰役,命2縱5師先行過江,首先截擊回竄之71軍87師,爾後配合1縱殲滅德惠東北大房身之新1軍5個團。

8日10時,5師踏冰渡江南下,16時進至三盛永附近,發覺敵87師已分路逃向農安,遂向靠山屯方向派出偵察,並準備東進。9日上午10時,5師到達朝陽川,聽到靠山屯附近有炮聲。5師偵察分隊在靠山屯以西四平街與敵一個連遭遇,將其擊退。13時,俘獲敵88師幾名逃兵,經審問得知88師還在靠山屯一帶。17時,14團報告說靠山屯一帶有大批敵人及大車正向德惠方向撤退。

5師師長鍾偉當機立斷,決定暫停東進,就地截殲敵88師。以13團經八家子、韓大橋、後嶺向靠山屯搜索前進;以14團經拉拉屯、十里堡,渡伊通河向平安堡、關家屯之間楔入,相機擴大戰果:以15團經拉拉屯、西崴子、沿伊通河東進,切斷靠山屯之敵的退路,並掩護14團西返。各團在18時開始行動。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靠山屯戰鬥中,5師部隊向守敵發起猛烈攻擊。

9日21時,14團在靠山屯西南姜家店、王家店截住敵88師師部及262團。此時,5師已連續接到東總16時至19時發出的兩次電令,指示該師連夜出發,務於10日9時“移至德惠西南之四道溝一帶,準備後日截擊城子街退九臺之敵”。鍾偉對東總的部署和當面敵情分析後,認為目前全師已經展開,重新集結需要較長時間,很難按時到達指定位置,而部隊求戰情緒正高,若仍機械地執行東總東進的電令,既錯過了殲敵良機,也會挫傷廣大指戰員的士氣。因此決定原決心不變,先行殲滅當面之敵。

姜家店原駐敵88師師部及直屬隊和262團2營,戒備疏忽,我軍突然攻入,一時大亂,該師師長韓增棟及其參謀長與262團團長等人在夜色掩護下倉皇逃走。我14團1營攻入村內,經1小時激戰,以傷亡30餘人的代價,殲敵400餘人,首創東北我軍以一個營殲敵一個營的成功戰例。同時,14團2營向位於姜家店南1公里的王家店發起進攻,因敵已有準備,激戰4小時,與敵打成對峙。10日天明時敵向東南突圍而走,我僅俘敵數十人。

13團和15團於9日晚分別向靠山屯搜索前進。師直在進駐八家子後,也曾以山炮火力偵察靠山屯,因毫無動靜遂向東總報告靠山屯已無敵蹤,準備繼續執行東進任務。但15團於10日凌晨2時進入靠山屯,發現村東之永盛功燒鍋大院內尚有敵人。該團1連又在村內捉住敵兵7人,這才知道敵88師264團2營全部、1營3連和團屬迫擊炮排,共約900餘人退守燒鍋大院。鍾偉得報後,立即召開黨委擴大會,決策是繼續東進還是就地圍殲。多數同志認為應執行東總命令,甩開此處敵人,繼續東進。鍾偉與少數同志則主張堅決打,他認為敵88師正在退卻之中,鬥志不堅,部署不周,若執行總部繼續東進的命令,勢必同敵行軍縱隊交叉,形成邊走邊打、受敵牽制的被動局面,不僅難以在總部限定時間內到達指定位置,又錯過了殲敵機會。最後鍾偉斷然下定決心。他說:“這一仗堅決要打,打錯了砍頭砍我的!”命令13團自和尚窩棚、田家粉房一帶繞至東崴子包圍,15團自西向東包圍燒鍋院子,14團結束姜家店、王家店戰鬥後即速撤回拉拉屯、八家子一帶擔任打援及預備隊任務。同時將姜家店、王家店戰果及圍殲靠山屯的決心電告東總。東總在10日5時回電同意5師就地殲敵,但戰鬥結束後即應東進至大房身附近參加戰鬥。此時15團已將靠山屯街內之敵全部壓縮到永盛功燒鍋大院中。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敢打違抗命令之仗的5師師長鍾偉。

大院守敵構築了完整的工事,兵力、火力部署周密,戰鬥力較強。15團四次進攻受挫,形成對峙。當日12時至14時,5師在3小時內連續三次接東總電,仍令5師立即出發東進參加殲滅大房身之敵。鍾偉冒著違抗命令的風險,令13團(欠第3營)、15團按攻擊方案抓緊進行準備,並將靠山屯敵情及5師部署電告東總。20時東總在靠山屯戰鬥總攻發起前半小時回電:“望大膽堅決殲滅靠山屯之敵,不要顧慮增援,在德惠以東有我四個師,在發現大的增援時望可出動阻擊。”東總的電令給5師極大的鼓舞,增強了指戰員的勝利信心。當日夜,經過正確選擇突破口,利用院外雨裂溝隱蔽接敵,在火力隊猛烈而準確的炮火支援下,13團和15團的4個突擊連實施爆破和架設雲梯,攻入大院。24時,在兩團合擊下,全殲守敵千餘人,戰鬥勝利結束。

當5師包圍靠山屯之敵時,敵71軍急調87、88師由農安、德惠來援。5師將此情況報告東總、2縱,東總當即決定改變原定殲中長路東大房身之新1軍5個團的部署,以一部兵力佯攻,將主力l、2、6、炮縱等6、7個師西移靠山屯西南地區,尋機殲滅71軍主力。5師14團和13團3營頑強堅守拉拉屯陣地,擊退敵數次進攻,為保障靠山屯戰鬥的順利進行和我軍主力西移爭取了時間。西移各主力部隊不怕疲勞,晝夜兼程。12日凌晨,1縱、6縱和獨1師,將敵88師全部、87師一部以及71軍特務團、工兵營等敵,堵截於德惠、農安之間的郭家屯、王家車鋪等地,激戰一晝夜,除88師一部逃往農安外,取得俘敵兩個團長以下官兵5000餘人、斃傷敵1500餘人的重大勝利。

5師靠山屯戰鬥,不僅取得了殲滅當面之敵的局部勝利,更重要的是調動了敵71軍主力增援,為我戰役全局創造了有利戰機。三下江南戰役的勝利,迫使敵人緊急抽調南滿、熱河幾個師的兵力馳援北滿戰場,這就減輕了南滿我軍的壓力,打破了敵“先南後北”的計劃,並使“東北戰局開始有了新的有利於我的變化”。

5師的出色表現,受到東總和西滿軍區的通令嘉獎,“此種作戰的積極性與機動性值得發揚與稱讚”。此次戰鬥也對5師的戰鬥力提高很大,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可以說,靠山屯之戰是四野總部在解放戰爭結束時將5師評為頭等主力師之一的起點。而頂住“東總”五次命令東進的巨大壓力,機斷專行地定下決心,積極捕捉戰機,大膽改變上級部署的師長鍾偉也一戰成名,被譽為中國的“巴頓將軍”。

錦州攻堅,林彪連贊:“5師好部隊!好作風!”

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開始。10月1日,我軍發起義縣攻堅戰,2縱5師配屬3縱擔任主攻,採取掘壕抵近突破的戰法,用11小時挖成7300餘米的交通壕,成功地解決了突擊隊在開闊地上隱蔽集結運動的難題,達成了進攻的突然性。從而一舉克城,殲敵4394人,俘敵師長王世高。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對這種土工近迫作業非常重視,認為今後作戰可增加重大的必勝因素,遂立即電令攻錦各縱隊及各師必須堅決執行,並報中央軍委。

攻佔義縣,掃除了攻打錦州的障礙。10月9日,東總決定以5個縱隊攻城,參謀長劉亞樓幽默地說:“請五大主力會餐,看誰吃的快,吃的多,吃的好!”12日,東總決定攻城的主要突破方向選在城西北2縱地段上,5師擔任主攻。13日,5師正式受領任務,攻城部署是:14團和15團擔任第一梯隊左右翼,實施並肩突破;13團和4師10團為第二梯隊,擔負縱深戰鬥。東總炮縱l團和一個重迫擊炮營及戰車團8輛坦克,配屬5師實施主要突破。加上2縱炮兵力量,共27個炮兵連108門火炮,約佔參加攻錦戰鬥全部火炮的1/5,坦克的1/2。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東總首長在錦州前線指揮作戰。

14日零時,5師進入待機地域,接管已肅清外圍的我4師、6師陣地,這時距離天亮僅剩下6小時。14日l時,5師組織13團全部,14、15團各一個營,利用夜色掩護,挖掘構築能夠容納兩個團兵力的交通溝和進攻出發陣地,各炮連亦構築發射陣地及彈藥所。作業時因距敵城防工事近,投入的兵力多,目標極易暴露,敵人不斷以輕重機槍、六零炮、迫擊炮向我施工部隊射擊,我傷亡300餘人。天剛破曉,全師挖成3000餘米長、深1.5米、寬1.4米的交通壕,一直延伸到距敵城防工事50米左右的位置。

14日10時,我軍開始錦州總攻前的炮火準備。在5師突擊正面距敵前沿200至500米地域內的27個炮兵連同時開火,對預定突破地段的城牆、地堡和防禦設施進行第一次破壞射擊。射擊剛一停止,14團和15團擔任爆破的分隊在火力掩護下,輪番前出,以350公斤炸藥實施重量爆破護城壕,為我步兵突擊開闢通路。這時意外情況出現了!步兵爆破尚未結束,配屬的坦克卻突然衝至我突擊隊前沿,進行抵近射擊。15團尖刀3連發現坦克越過沖擊線,即跟隨坦克發起攻擊。坦克意外地提前出動,打亂了原協同計劃及炮火準備計劃,給整個突破戰鬥帶來混亂和危險。靠前指揮的5師參謀長汪洋當即找到炮縱1團團長黃登保和師炮兵營長緊急研究對策,決定改變炮火準備計劃,立即提前發起總攻。汪洋用電話向5師政委石瑛做了報告,經師指簡短研究同意,10時40分發出全師衝鋒信號。

5師4個突擊營冒著敵人猛烈炮火,勇猛果敢地發起衝擊。15團3連1班迅速越過被炸塌的外壕,猛打猛衝斃敵10餘人。10時45分,尖刀1班一鼓作氣僅用5分鐘就攻佔了城牆,班長潘玉臣第一個把紅旗插上錦州城頭!本來一看到坦克開到敵人前沿了,在帽兒山指揮所直接觀看5師突破戰鬥的總部人員都傻了,過了幾分鐘再看部隊發起衝鋒訊號,14團、15團突擊營的勇士們以潮湧般的攻勢,前仆後繼,勇猛衝擊,一舉突破成功。林彪非常高興,連贊:“5師好部隊!好作風!”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由於炮火提前延伸,突破口兩側的火力點未被徹底摧毀,致使敵我雙方爭奪突破口的戰鬥極端激烈殘酷,14團、15團傷亡較大。15團10連在機槍火力掩護下,連續摧毀敵4個復活火力點。在傷亡過半,重機槍故障之際,又遇敵一個排兵力的反撲,5班戰鬥組長梁士英用爆破筒消滅敵10餘人,擊退敵反撲。3連、10連衝過第一道鐵路路基,遭到鐵路橋西側30米處一地堡的襲擊,部隊被壓制在開闊地帶。10連連續組織爆破,均未成功。梁士英衝了上去,將爆破筒猛地塞進地堡射孔,卻不料被敵人推了出來。梁士英再次將爆破筒塞進射孔,並用胸膛頂住,毅然與地堡同歸於盡,以血肉之軀為部隊打開進攻通道。

11時,14團、15團突破錦州西北城防,楔入市區。14團從惠安街左側向城東國際倉庫方向發展;15團沿惠安街右側向保安街、靜安街方向發展。11時30分,師命二梯隊13團從14團、15團之間加入戰鬥,穿過天安街向高等法院方向攻擊。17時,14團2營攻至天德合燒鍋大院,守敵一個營憑藉堅固設防工事進行抵抗。5師參謀長汪洋親自勘察地形,選定突破口,指揮3輛坦克和2個炮兵連支援2營攻堅。我坦克抵近射擊指定目標,有效地摧毀地堡工事,並掩護步兵衝擊。7連3班長沈敬德用炸藥包炸開圍牆,副團長王扶之指揮2營和1營2連迅猛突入院內。我步、炮、坦密切協同,激戰40分鐘,全殲守敵一個團部和一個營,俘敵500餘人,我2營僅傷亡20餘人。這次戰鬥,後來成為我軍城市攻堅戰鬥中步、炮、坦協同作戰成功的一個典型範例。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東北野戰軍坦克分隊配合5師步兵攻擊敵指揮所。

20時許,15團3營攻至上海路,在2輛坦克和一個炮兵連支援下,殲敵184師師部,幷包圍電業局附近敵93軍軍部和聯勤第10兵站總監部,俘敵1000餘人,繳獲大批物資。23時,5師命13團加快進攻速度,配合15團殲滅高等法院之敵。該團進至監獄附近時,遭到院內守敵一個營的火力阻擊。團長張峰組織2營圍攻監獄,調集20挺輕重機槍和所有九二步兵炮、迫擊炮進行集火射擊。院牆打開後,4、6連迅猛衝鋒,殲敵千餘人。15日拂曉,15團1營與13團協同,夾攻高等法院守敵,俘敵700餘人。8時,14團協同友鄰部隊攻克交通大學,殲敵一個營。10時許,左翼14團與右翼15團在白雲公園勝利會合。下午15時,5師主力推進至錦州電影院附近,與南路進攻的7縱會師,完成了將錦州守軍攔腰切斷的任務。18時,錦州攻堅戰鬥勝利結束,全殲守敵10餘萬人。

5師經31小時浴血奮戰,取得殲敵8000餘人,繳獲輕重機槍180挺,火炮68門,長短槍2242支的重大戰果,該師傷亡近4000人。錦州突破,5師各級指揮員指揮靠前,危急關頭臨機處置果斷正確,部隊技術戰術訓練有素,部隊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東總首長在向中央軍委、毛主席報告遼瀋戰役總結情況的電文中,多處點名表揚了5師。

突破臨津江,三險三奇美名揚

1948年11月,根據中央軍委統一整編全軍部隊的命令,5師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第116師。1950年10月,116師隨39軍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新戰場。第一次戰役中,該師首戰雲山,重創美王牌部隊騎兵第1師,打出了國威、軍威。第二次戰役中,116師又痛擊美25師,347團迫降美24團3連(整建制黑人連),346團收復平壤,立下了殊勳。

1950年12月,志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116師在軍編成內,配屬炮兵第26、45團,擔負在高浪浦裡東南地區突破臨津江的戰鬥任務。臨津江位於漢城以北75公里處,是漢江的支流。時值寒冬,冰雪深厚;南岸又均為天然峭壁不便攀登。因此,韓軍第1師憑藉臨津江天險,構成了縱深約9公里的3道防禦陣地,號稱“銅牆鐵壁,不可逾越”。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志願軍116師師長汪洋。

116師在前兩次戰役的勝利鼓舞下,士氣高昂、求戰心切。12月13日,116師主力由平壤向高浪浦裡地區開進,20日到達臨津江北岸集結地域。116師各團在江北岸設立4個觀察所,展開對敵人日夜不斷的觀察。師長汪洋還親自帶領全師團以上指揮員到預定突破地段進行反覆的現場偵察、分析,認為西段元堂裡至戊灘浦雖江岸彎向我方,易於徒涉和攀登上岸,但敵防守兵力強,工事堅固,江南大片地面平坦不易向縱深發展。而東段新岱至土井,江岸彎向敵方,容易遭到敵兩翼火力封鎖,江對岸為7到10米高的峭壁懸崖,難以攀登。但正因如此,敵人防備疏忽,且我方陣地為小起伏地形,加以改造可隱蔽突擊部隊和炮兵,江南地形也有利於挺進縱深,對於懸崖攀登,採取梯子“接力”的辦法就能解決。經過綜合對比,東段的有利條件佔優勢。

12月25日夜,志願軍39軍召開黨委會,決定由116師擔任主攻任務,突破口確定在新岱至土井一線。27日24時,在師作戰會議上,確定部署:以346團和347團為第一梯隊,在新岱南300米至土井南800米地段,實施並肩突破。每個團各以兩個連為尖刀連,在兩公里的突擊正面,選擇4個突破點,集中火力,最大限度地消滅敵前沿火力點和一線守敵。突破後,向馬智裡、直川裡方向發展進攻,保障軍二梯隊順利向縱深穿插。348團(欠第3營)為師預備隊,其第3營尾隨347團渡江,向舟月裡進攻,接應軍預備隊115師渡江。命令下達後,全師立即展開了緊張有序的戰前準備。

為保證進攻發起的突然性,師長汪洋根據解放戰爭中攻堅戰的經驗,決定提前三天抽調全師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力,投入構築陣地的土工作業。在距敵150─300米,正面寬約2500米,總面積3.5平方公里的進攻陣地上,利用雨裂溝,突擊構築了可容納7個步兵營,共316個簡易掩蔽部;在塹壕和交通壕內挖了3000多個防炮洞,構築了18個營、團指揮所,80餘個炮兵發射陣地。並將距陣地1000米內的電線、車轍印和稠密腳印等用白雪覆蓋,白天嚴禁人員、車馬走動。同時派出348團與115師的344團在高浪浦里正面積極佯攻,讓敵人誤判志願軍在此作渡江準備。經過嚴密的工程偽裝,自12月30日23時進入臨津江北岸衝擊出發陣地的116師7個步兵營,6個山野炮兵營,8個團屬炮兵連及師、團指揮機構,計7500餘人,80多門火炮隱蔽18小時之久,無一目標暴露。

四野第一王牌師,傳奇師長鍾偉,朝鮮突破臨津江被譽為三險三奇

◆116師指戰員冒著敵人炮火突破臨津江防線。

1950年12月31日16時40分,116師師、團炮兵群86門火炮按照預定方案對敵前沿及縱深實施猛烈的火力急襲和破壞,準確摧毀了敵前沿40餘個火力點,為步兵打開了突破口。17時零分,全師所有炮兵對準左翼和右翼兩個團的突破口集中射擊,對岸敵軍全部被我炮火壓制。各突擊連排障組利用炮火煙幕,迅速排除江北岸殘存地雷。17時03分,炮火延伸,第一梯隊步兵在40餘挺輕重機槍火力掩護下,向江南之敵發起猛烈衝擊。17時08分,左翼346團l、4連跑步通過封凍的江面,迅速消滅殘存火力點內頑抗的敵人,勝利佔領江南岸登陸場。17時14分,右翼347團5、7連,涉過寒冷刺骨的臨津江,攀上了高達10米的懸崖,攻佔了敵人的前沿陣地。17時40分,347團和346團的突擊營在炮火支援下,密切協同,相繼攻克144.7高地和192高地,牢固地控制住南岸灘頭陣地,為後續部隊渡江創造了有利條件。爾後347團向馬智裡進攻,於22時佔領該地。346團向雨中方向發展進攻,師指亦向雨中前進。與此同時,師預備隊348團在右翼渡過臨津江,以3營攻佔舟月裡,接應了l15師渡江;39軍第二梯隊117師在346團之後渡江,向湘水裡穿插前進。347團在於義洞、346團在雨中與敵韓1師預備隊11團經過激戰,殲敵一部。於1951年1月1日晨6時前後進到蘆坡洞、武建裡、直川裡一線。經過13小時的激戰,116師攻入敵縱深15公里,突破韓軍第1師三道防線,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勝利地完成了軍所賦予的任務。在戰鬥中,116師傷亡712人,殲敵1049人(內美軍20人),繳獲各類火炮41門,各種槍支289支(挺)。

在志願軍強大攻勢的打擊下,1951年1月2日敵軍開始全線潰退。116師在追擊中,於3日釜谷裡戰鬥中殲滅英軍29旅皇家來復槍團360餘人,4日率先進佔漢城,5日越過漢江繼續向南追擊,7日348團進至“三七線”附近的水原。第三次戰役結束後,116師受到志司、志政通令表揚。

1951年1月25日,116師副師長張峰參加了在君子裡志願軍總部舉行的中朝高級幹部會議,並做了該師突破臨津江戰鬥的經驗介紹,受到了彭德懷司令員、金日成首相以及其他志願軍高級首長的一致好評。志願軍副司令員陳賡將116師的突破戰鬥總結為“三險三奇”:“一是突破口選得險,但很奇,即敢於把突破口選在臨津江彎向敵方的地段,一反兵家的常規,出其不意而制勝。二是進攻出發陣地選得險,但很奇,即大膽地把近8000人的進攻部隊和武器提前一天隱蔽在進攻出發陣地上,而沒有被敵人發覺,起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三是炮兵陣地選得險,但很奇,即大膽地把50餘門火炮設置在距敵前沿300米處進行直瞄射擊,準確地摧垮了敵人的工事。”朝鮮戰爭結束後,南京軍事學院的院長劉伯承元帥對這個戰例也給予了充分肯定:“39軍這個突破口選得好選得正確,應該給5分!”

1953年4月,志願軍116師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6師番號,駐守遼南地區。1961年1月,116師被確定為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回顧過去,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116師全體指戰員發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團結一致,英勇奮鬥,創造了許多威震敵膽、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據統計,116師及其前身部隊在革命戰爭年代,轉戰國內21個省、市、自治區和大半個朝鮮,共殲滅國內外敵人16.4萬餘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支援朝鮮人民的正義鬥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