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山!

方山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方山,因像一个巨大的印章又被称为天印山。它是传说中南京第一个被人工改造过的山,秦始皇凿山通淮泄王气,晋宋时人就认为是在这儿。传说往往是历史的影子,方山至少在东吴——六朝的第一个朝代,就被纳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宏大工程之中。

南京被定为一国之都,作为中枢,它需要一个能够顺畅联结王朝各个部分的交通体系。

南人以舟为车,水路交通自然是首选。南京向北,有天堑长江,同时也是黄金水道,再向北有邗沟和巢湖两条水路,一东一西沟通江淮;南京向南,则是水路交通的薄弱环节,金陵地势高于三吴的太湖流域,没有河流通航。

通过战天斗地的人工改造,将南京与太湖水系的河道串连成线,成为弥补天然缺陷的唯一选择。吴人把工程起名为“破岗渎”,这个是真正的凿山断垄。

方山是破岗渎的终点,山南筑有方山埭。埭就是横截河道的土坝。

破岗渎中间高,两头低,要通过沿途上下十四埭,太湖船才能层层抬升至句容,再下航方山,经秦淮河入城,最后走运渎入吴宫。

过埭时,用牛牵绳引船,要缴牛埭税,有点像现在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在方山设有津主一人负责管理。

所以古人相送,关系近、感情好的也就送到方山,由于方山距 城有四十里,大多还要住一晚才依依惜别。迎来送往,客货中转,方山便热闹起来。

晋元帝时,南京老百姓因为大官张廷尉私建大门侵占民宅,到处打官司无人敢 理,后来听说另一个高大的官贺司空出城,便跑到方山拦住他告状,张廷尉吓坏了,赶紧拆掉大门,还亲自去方山请罪。

晋成帝逝世,名士阮裕自会稽晋京,千里赴 丧,不见京中名流,事毕了就打道回府,众人齐追至方山,不及而返。

方山之名 真正出现在战史中,是在刘宋时,杀了老子宋文帝的刘劭为了抵抗弟弟刘骏(后来的孝武帝)的进攻,曾下令决破方山埭,阻止东军进入建康。梁末,北齐军也曾绕 道方山,从南面进击建康。方山还有一处岳王台遗址,岳飞从建康南撤广德打游击时确实路过方山。

南京方山!

方山留下最多的军事遗址还当属抗日战争初期的国军地下工事。当时,保卫南京的外廓阵地在江宁镇、牛首山、方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一线,形成东南向的弧 线,由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工事、铁丝网、防战车战壕等组成。方山地区尤为坚固,地下工事出入口在山腰的尽头,居高临下,背靠绝壁,易守难攻。在1937年 12月的南京保卫战期间,俞济时七十四军负责牛首山、方山、淳化一线。以秦淮河为界,方山、淳化守军为王耀武五十一师,牛首山守军为冯圣法五十八师。驻方 山的是五十一师三O二团,团长程智。五十一师防区,特别是淳化为日军重点攻击区域。据参战日军评价,淳化一带工事极为坚固,但配备兵力极少,但日军“伤亡 不断,最后连前进都很困难了”。当时淳化守军仅为三O一团,对抗的却是吉住良辅第九师团的三个联队及机械化部队,以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飞机协同的立 体作战。三O一团血战三日,团长纪鸿儒以下伤亡一千四百余人,没有后退一步,后因邻近的汤水(今汤山)失守,被迫奉令撤退。方山在淳化之西,当面之敌为日 军一一四师团的奥旅团(一二八旅团),奥少将先进至方山东北,后又转回秦淮河西岸的师团主力方面,绕来绕去始终没敢直接攻坚。程智后来在收复南京城西南赛 公桥(今赛虹桥)的战斗中阵亡。五十一师在南京保卫战中共计伤亡七千八百余人,四个团长一死三伤,其中三O五团团长张灵甫是在支援淳化的战斗中负重伤,三 O六团团长邱维达是在中华门以西的城墙上负伤。多说两句,因为还有两天就是2007年,七十天下名山佛道占,方山也是一座宗教名山,千百年来为佛道两教竞相开发。尤其是道教,因为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的葛玄首创洞玄观于山南,葛洪后来又在此隐 修,故有特殊地位。唐贞观六年,还并栖岩观于方山洞玄观,扩大了它的规模。宋代杨修有《洞玄观》诗:“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 后人方信有神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