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0.1毫米竹青中精雕細琢 讓指尖下的「工筆畫」代代傳承

王志伟:0.1毫米竹青中精雕细琢 让指尖下的“工笔画”代代传承

左圖為大師白士風先生早年和畫家張繼馨合作的作品(受訪者供圖),右圖為王志偉和張繼馨合作的《游魚》(自朋友圈截圖)

8歲時想拜師未得到同意 3年後終與留青竹刻結緣

出生於1972年、師從白士風大師的王志偉,當初入師門並沒有那麼容易。8歲時,他想拜師卻沒有得到老師的同意。“先讓他玩嘛,拜什麼師啊,因為帶的很多學生都沒帶出來,也比較失望了,小孩子喜歡是好事,不一定能學的出來。”王志偉的老師白士風曾這樣說過。

直至過了11歲,王志偉的父親再次要求一定要正式磕頭拜師,還在村上簡單的請了三桌飯,才終於算正式拜師了。之後三年,王志偉一直在刻殘底、勾線,刻書法和練基本功,而前後共六年的基礎練習為他以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那個時候我的竹刻很難賣掉,在國內沒市場,第一塊還是老師幫我賣掉的。”

相比王志偉,他的學生王搏成開始瞭解並學習留青竹刻這項技藝的時間要晚得多。王搏成今年31歲,從2015年開始跟王志偉學習留青竹刻這門技藝。他放棄了自己原來的工作,跟在王志偉身邊,從最基本功開始學起。

“我本來是學環境藝術專業,畢業之後在一家室內設計公司做關於室內設計的工作,後來又經朋友介紹做平面廣告的工作,做了將近一年多後,在機緣巧合之下開始接觸留青竹刻這種工藝美術,並對它著了迷。”王搏成坦言。

王志伟:0.1毫米竹青中精雕细琢 让指尖下的“工笔画”代代传承

王志偉在刻留青(受訪者提供)

10年待草堂潛心創作 難的是對寫意畫的理解度

到1993年王志偉從賣竹刻禮品時,他感覺到,“產品體量開始膨脹,我做得也很大了,學生也多了,突然意識到需要換一種環境調節自己。”

隨後他就到了近園,靜下心來進行純藝術創作。王志偉不斷突破自己,進行創新,更多地理解這一藝術,比如在當代很少人刻大寫意的人物,但王志偉嘗試著用各種技法去表達,他講述,“這種構思的濃淡非常難刻,難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你對寫意畫的理解度。怎樣去把握一種用筆關係、轉折關係、前後關係很重要,理解好後就胸有成竹了。”

“留青竹刻”這門技藝,題材大多是花鳥人物山水,與傳統繪畫的聯繫非常緊密,原先留青竹刻一般都刻工筆題材為主,現在可以刻小寫意,甚至於大寫意,但需要對筆墨運用的章法、用筆、轉折及前後關係瞭解透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刻出畫面的精氣神來,而這也需要藝術家有更開闊的視野,多方汲取、借鑑,比如去更多地寫字、畫畫及讀書等等,以此來不斷的提高素養,尋找突破的契機和幫助。

在西野草堂近園待了好多年,王志偉以一種恬淡悠閒的生活方式去鑽研這項技藝,他嘗試了各種技法,“有時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以挑戰的時候,往往就是瓶頸出來的時候,在那個階段我就會想怎麼樣去再跨上另外一個臺階。”

王志伟:0.1毫米竹青中精雕细琢 让指尖下的“工笔画”代代传承

王志偉在刻留青(受訪者提供)

只能在0.1毫米厚竹青之中做減法 不能做加法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工藝美術留青竹刻最大的魅力在於,只能純手工完成,機械無法代替。“像木雕、鏤雕等可以實現半機械化,而唯獨留青竹刻不可以。”

每一個留青竹刻作品都需要時間去慢慢沉澱,一筆一劃,一刀一刻。鄭板橋有言,“一枝一葉總關情”,而“留青竹刻”也可謂“一刻一畫皆留情”。

“比如像《詠而歸》等一些比較大的作品,得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安居圖》時間就長達8到9個月,要求很精細,只能做減法,不能做加法,要把竹青剷掉,剩下竹鏤,多刻一刀就少一塊竹青,所以只能是越刻越少,刻壞一刀變整個作品就廢掉了,同時要求速度不能很快。”王志偉說。

王志伟:0.1毫米竹青中精雕细琢 让指尖下的“工笔画”代代传承

同時兼具收藏和實用價值的《餘香》茶具套裝

這幾年留青竹刻發展得很好,各類非遺進校園活動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了這門技藝。王志偉希望他的學生可以在他的基礎上進一步走下去,把留青竹刻變成他們所處時代的一部分,讓留青竹刻來表達他們所要表達的東西。

王志偉說,筆墨當隨時代,常州留青竹刻是中國民族雕刻文化的一顆明珠,一邊打磨技藝,一邊擔任著文化傳承的使命,而讓更多的人學習留青竹刻並傳承下去是他最大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