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時代的牛頓 爲什麼現在卻消失了?

大約三百年前,當英國率先扣響了“工業革命”的大門,人類從此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科學、文化、貿易都呈現出了空前繁榮。對外持續的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帶動了英國商品對全世界的傾銷。通過一些列的戰爭與貿易,使得英國一躍成為了世界霸主,成就了著名的“日不落”帝國。

劃時代的牛頓 為什麼現在卻消失了?

英國人普遍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而牛頓發現了上帝創造世界的方法。當以牛頓為代表的近代可續誕生之後,人類在資產階級統治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創造的生產力是以往歷史的總和。1727年牛頓去世之後,英國以隆重的國葬儀式將這位科學的巨人葬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而牛頓也是第一位葬入此地的科學家。據說,出殯的那一天成千上萬的市民湧向街頭向他送行,而為他抬棺槨的是兩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目睹了牛頓葬禮的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為之深深感動,他感慨到:“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的人物建立的紀念碑,這便是英國人對於才能的尊重”。

很多歷史學家人為,如果從近代科學的角度來看,正是牛頓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1786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之後,人類才從迷信的姿態中被解放出來,他向世人宣告,自然界是存在著規律的,而且這些規律是可以被認知的。從此人類便不不再對自然產生迷信的畏懼,這個在上帝腳下匍匐了幾千年的物種,開始用審視的眼光打量世界。

牛頓的另一面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不就之後,牛頓就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主席,從性格上來講,牛頓是一個很不隨和的人,有故事說他不喜歡胡克,所以他把胡克的畫像全毀了,所以至今我們能看到幾張牛頓的畫像,而胡克的卻一張也看不到。

劃時代的牛頓 為什麼現在卻消失了?

眾所周知,牛頓一生沒有一個朋友,也沒和任何人結過婚。在學術上,牛頓和萊布尼茨在微積分上出現過爭執,牛頓(1667年)和萊布尼茨(1684年)各自獨立發明了微積分,從時間點上牛頓手稿確實比萊布尼茨早了8年,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牛頓的手稿完成之後並沒有發表,直到1704年才在其光學著作的附錄中,首次完整的發表了流數法。從內容對照來看,我們很清晰就能對比出微積分發明比流數法更完善,而且囿於當年通迅條件和學術交流條件的限制,萊布尼茨完全是在獨立的情況下發明微積分的。1712年英國皇家學會就此問題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1713年發佈公告稱,牛頓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由於對牛頓的盲目崇拜,英國學者長期固守於牛頓的“流數術”,只用牛頓的“流數”符號,不屑採用萊布尼茨更優越的符號。而當時萊布尼茨的符號“微分法”早就被被歐洲大陸全面採用。

牛頓晚年生活十分富庶,他擔任皇家鑄幣廠廠長期間為他積累起了巨大的財富,並且發明了近代貨幣的金本位制,將英鎊打造為世界範圍內一等一的穩定和強勢的貨幣,奠定了國富民強的經濟基礎和金融基礎,為開創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奠定了強大的經濟理論基礎。也使得金本位制也作為近代貨幣的基本制度沿用到了上世紀下半葉。可以說這是牛頓在經濟方面所被掩蓋的光芒!

低垂的果實

如果說當年牛頓老家那顆蘋果樹上成熟的果子砸到了牛頓,使得他悟出了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理論,那麼我們已經在這顆成熟的果樹上享用了幾百年“低垂的果實”。考恩在《大停滯》中描述到,從上世紀70年代起美國經濟就出現了停滯,他認為美國已經進入了“科技高原”。他認為電、汽車、火車、飛機、打字機、照相機、藥品器材等等都是在1940年以前完成的,在這之後,除了計算機,人類幾乎就沒有什麼劃時代的發明。他對比了美國1950年美國人的物質生活,發現與現在並無太大區別。從而他得出了科技進步停滯的結論。

劃時代的牛頓 為什麼現在卻消失了?

我們一直都有一個觀點就是世界近60年內,世界一直沒有出現偉大的科學家。有觀點認為牛頓、愛因斯坦的誕生對個體是偶然,在整個歷史進程中又存在必然,往往大師級人物出現是某段時期批量出現的,不是一個兩個,如同大地震之前之後一定有很多次小地震,這是時代特點。

其實拋開上述歷史決定論,我們在尼爾波茲曼的《娛樂之死》中也能找到相應的答案。為什麼?他指出,現實社會(書中主要以美國社會為例)的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他指出在電腦傳播方面,是運用電腦來促進有序的、邏輯的和複雜的思維,還是被電腦所利用、被視覺遊戲的自娛自樂所吞噬。都成為將來所要面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