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正在悄悄地影響著你

文 | 壹默瞭然 圖 | 網絡

你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正在悄悄地影響著你

01

入秋,上海陰雨連綿。

“你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是什麼?”幾年前,下班路上,Tina問我。

“《簡·愛》”我有點意外,忍不住抬頭看了她一眼,自從進了地產行業,已經很久沒有人問我這類問題了。

我們這代人,很多人接觸外國名著,大概都是從《簡·愛》開始的。

“你呢?”我問她。

“《傲慢與偏見》”,她開始感慨和自嘲,“所以長大後對感情帶有一種我執和偏見,當時傻啊。”她笑著搖搖頭。

Tina是公司的同事,第一次在樓下喝咖啡時,她說她喜歡貝克特的所有作品,尤其是《等待戈多》。

當時,我沒有接嘴,以為她在裝逼。想接近一個人,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對她的興趣表示感興趣。

後來得知,第二天她一個人去了話劇藝術中心,看全英文對白的《等待戈多》,那是她一個月前預定好的。

當我剛翻開《簡·愛》中文版時,她已看完《傲慢與偏見》的英文原版。

你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正在悄悄地影響著你

02

這兩本書的作者,恰巧都是英國家喻戶曉的女小說家,兩人無一不是在書寫自己的人生。

作為作家,總歸是要暴露自己的,不是以自傳的形式暴露,就是在小說中暴露。如果你擔心暴露,就不要選擇作家作為職業。

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年),生於殷實之家,父親擔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區長,母親出身於比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她十三四歲就開始寫東西,二十一歲完成《傲慢與偏見》,小說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的愛情故事。

簡·奧斯汀終身未婚,一生居住在鄉村小鎮,寫著唯美細膩的英國鄉紳愛情故事,兩百年後,把自己活成了新版十英鎊紙幣上的頭像。

簡·奧斯汀去世的前一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了。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年),生於貧苦的牧師家庭,曾在寄宿學校學習,後任教師和家庭教師。《簡·愛》這部作品根據其本人生活經歷寫成,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

作品中簡·愛那貧困低下的社會地位,那漂泊無依的生活遭遇,都是當時英國下層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簡而言之,《簡·愛》是灰姑娘式的愛情故事,《傲慢與偏見》是中產階級男女的愛情婚姻觀。

你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正在悄悄地影響著你

03

寫作,就是寫自己。讀書,也是讀自己。

你能夠從一個人喜歡的音樂中看出ta的思考模式,也能夠從一個人喜歡的書中看出ta的靈魂。

我不是特別喜歡簡·奧斯汀的小說,但這並不影響我喜歡簡·奧斯汀這個人,和她的小說名字。

不得不說,她真是太會取書名了。

《傲慢與偏見》初始題名《最初的印象》,有一種朋友就是這樣,第一次見面看你不太順眼,後來卻關係越來越密切。

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會帶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傲慢,此後的成長,就是不斷地打碎原有的傲慢與偏見,建立新的傲慢與偏見,然後再打碎再重建,循環往復。

我也喜歡她的另一部小說名字——《理智與情感》,它點出了一個文藝青年對自己的終極期待。

我們讀過的書,正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後來,看《簡·愛》的我沒有獲得精神上相應的獨立,看《傲慢與偏見》的Tina過著獨立而自由的人生。

你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正在悄悄地影響著你

為什麼呢?

梁文道曾在深圳圖書館演講時說過這麼一段話,大意是:

我發現一個人讀勵志的書籍多了都會變成傻子,就是立志立過頭了。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任何問題,他就想到要勇往直前、排除萬難、不怕犧牲。

他沒有考慮到,是不是自己錯了,是不是一開始自己的決定就有些問題。他不管,反正他從頭到尾就是立志,志氣高昂。一個志氣太過高昂、太過自信、人生觀非常正面的人其實都有一點傻。

理性是有它的黑暗面的,崇高的理想背後往往就是無盡的血和肉組成的深淵——慾望的深淵。

如果一個人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人性裡面的陰暗、邪惡,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種慾望、那種動力,你就會明白人生很不簡單、很複雜,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們不能控制的東西。

然後你有可能變成性格比較平和的人,至少你不會再犯傻。

不管他是不是腰封小王子,以上,現階段的我,深以為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