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在南阳市二十二中进行学术讲座侧记

聚焦课堂教学诊断 提升教学科研技能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在南阳市二十二中进行学术讲座侧记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在南阳市二十二中进行学术讲座侧记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7月3日,南阳市二十二中特邀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为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题讲座。魏教授围绕《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构想和操作》这一专题对全体老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把脉问诊的精彩讲座。讲座学校校长张春旗、书记付金鹏及全体200多位教师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教学业务副校长沈中欣主持。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在南阳市二十二中进行学术讲座侧记

魏教授的课堂教学切片研究是多年来辛勤钻研得来的。它是一种崭新的课堂研究方法,它将录像观察与现场观察相结合,以定性视频分析的方式,提取典型的切片——教学行为片段,重现教学实践现场,以直观、真实的方式归纳出优秀的教学设计特点与要求,进而实现教学技能的提升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面对一节好课,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活动,我们不但要知道它“好”或“不好”,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是一节好课,规律在哪里,能否归纳出优秀经验,让更多的同行借鉴,这是课堂研究的最高境界。魏宏聚教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并播放教学视频片段,对认识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方法;面对一节课,如何进行切片诊断;学校层面如何开展教学切片校本教研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学术探究。

魏教授将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分为:两环节、三步骤。第一个环节是现场选取切点,第二个环节是切片分析。切片分析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定性,判断属于何教学设计;第二归纳,该教学设计具有何教学意义及操作要求、优秀经验;第三,对照学术标准完善教学功能、操作要求。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在南阳市二十二中进行学术讲座侧记

听过魏教授的深入浅出讲座之后,大家觉得受益匪浅。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技术的操作与功能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更加科学、可操作的标准。认为课堂教学切片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多功能的课堂研究载体。它的发现、截取及应用,不仅可以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本次学术讲座是在南阳市二十二中着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核心技能的背景下举办的,对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具有深远的推动意义。

(房松玉 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