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試題難哭家長?這個暑假怎麼幫孩子邁好初中第一步?

“小升初”試題難哭家長?這個暑假怎麼幫孩子邁好初中第一步?

有人說小學是孩子進入校園的起點,高中是孩子的衝刺階段,那麼初中作為兩者之間,就是發展期和穩定期。

這也就意味著初中,其實是孩子改變最快、進步最快的三年,在這三年之間塑造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幾乎決定了孩子之後的發展。

前幾天一條“‘小升初’試題難哭家長”的新聞刷爆朋友圈:

“小升初”試題難哭家長?這個暑假怎麼幫孩子邁好初中第一步?

其實這個新聞也從側面說明了很多問題,且不討論出題的難易程度,單是考察的內容就已經跟之前有很大的差別。

離開小學升入初中,雖然只是一個假期的過度,但是二者之間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這個銜接的暑假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假期,要想為孩子的初中生活做好一個充足的準備,家長們一定要對初中學習有一個很清楚的瞭解。

一:小學和初中的不同之處

課程內容方面

孩子由小學升入初中,要經歷的絕不只是一次校園的變遷,老師和同學的更換,更多的變化在於學習內容和形式的變化,帶來了學習難度和壓力的變化。

首先在學習內容上,不僅學科增多,而且內容加深了。

數學中要增加幾何、函數等知識;語文、外語和計算機課的深度要加大。

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此外,還要開設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新的課程。

這些學科知識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

考試成績方面

高中時期成績的好壞與初中成績呈現很大的相關性,但是小學時期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初中成績並沒有很緊密的關係。

從小學升入初中之後成績差異不大,經過預初、初一的學習適應和調整,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勢,成績的差異逐漸明顯。

因為初中的學習和小學根本不是一個風格。比如初中數學,會進入到系統的數學知識,一層層遞進,初一初二的知識相連,到了初三又和初一初二的緊密聯繫。並且開始會接觸很多的字母代數和幾何論證。

尤其到了初二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學課程相繼開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

這時學習開始出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一般的經驗是,要想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牌大學,一定要在最名牌的,最好的高中,但不一定要在最好的初中。

孩子自身方面

自主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習多是為了應付作業,完成任務一樣。

在學校裡,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老師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管;

在家裡,也大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

相對來說,初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增強,但是,在這方面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

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不能持久保持,所以家長的管理稍有鬆弛,就會無法自制,把學業拋至腦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

“小升初”試題難哭家長?這個暑假怎麼幫孩子邁好初中第一步?

身體發育

初中階段的孩子在生理上又進入了一個迅速生長的時期。

性成熟期開始,首先是身體外部出現一些生理變化,即第二性徵出現,使他們開始意識到性的存在和兩性差別,並對異性產生好奇心和接近傾向,容易分心早戀。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

電腦遊戲、武俠小說、通俗言情小說,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讀物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成為影響學習的因素。

初中的時候,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學習狀態不好,往往根本的原因是生活中的苦惱影響了自己的情緒。

處於青春叛逆期的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會隨之發生微妙變化。

如果父母不主動調整自己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就會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產生矛盾或衝突,甚至傷害彼此間的感情。

“小升初”試題難哭家長?這個暑假怎麼幫孩子邁好初中第一步?

二:家長要怎麼應對變化

調整心態

小升初結束後,不管是被哪個學校錄取,我們心中往往會鬆下一口氣——小升初終於完了。

這種思想是危險的。其實我們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初中的3年和高中的3年才是好大學的直接導因。

所以家長不能自我心理放鬆,也要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

家長要在孩子升初中之前,至少要對他講清三個問題:

小學和初中的學習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區別;

升入初中後,他在學習上要面臨哪些變化;

初中階段在一個人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要讓孩子懂得,小學和初中都屬於“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範疇,是每個孩子必須完成的法定學業,必須要認真對待。

對於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家長要鼓勵孩子再接再厲,讓孩子不要驕傲保持心平氣靜;

對於小學階段學習不好的孩子,家長要告訴孩子初中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要有積極努力的心態。

與小學不同,初中老師會把事情交給學生自己去管,新的生活將要求他們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

讓孩子調整好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

青春期的交流

青春期又叫青少年的“心理斷乳期”,有人說孩子的青春期是父母的修行場,這個特殊階段不僅要靠孩子自身的發展,更需要父母的科學引導。

尤其是孩子剛進入初中校園,面對那麼多的變化,難免會有一些不適應或是排斥心理。

這個時候的父母要關注孩子生理的變化之外,還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表現,多與孩子交流。

孩子在學校學習是否順利,與同學相處是否和諧,自己感受是否良好,都會在孩子身上有所體現,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都是顯現的窗口。

初中孩子容易躁動,逆反心理也很強烈,所以家長要理解尊重孩子,瞭解孩子的困惑,及時疏導,為他們提供幫助。

千萬不能再像以前管教幼兒或是小學生那種監督的方式,而是要學會尊重孩子平等交流,給孩子一個私密的空間和發洩的角落。

陪養獨立自主

學習方面

沒有老師和家長緊密的監督,孩子要學會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和作息時間來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在家長的幫助下,科學有效的學習規劃會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培養自主學習小技巧:

1.課堂上很在意老師提出的重點、難點問題,並有意識花時間在這個上面;

2.自習課上,不必老師要求,自己學會該學什麼;

3.作業總是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作業少時,要多自學一些課本上的知識;

做作業時,恰好有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仍要堅持做作業;

如果有朋友約著去玩,要想辦法拒絕;

4. 以一個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作為目標,努力超過他,並留意別人好的學習方法,學來用用;

5. 不要害羞,要經常問老師自己不懂的問題;

6.要經常讓同學提問自己學過的問題;

7. 睡前在腦海裡想一遍白天老師教過的東西,進行回顧總結;

8. 階段性回顧自己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並及時調整。

生活方面

動手能力:

孩子升入初中以後,一般離家都不近,交通安全問題、選擇伙食問題,有的還可能要住校,這對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就更高了。

他們必須學會自己整理床鋪,學會保管好自己帶去的生活、學習用品,學會按天氣變化加減衣服。

無論是孩子要在校外吃午飯,還是乾脆住校了,家長都會給他們一些零用錢,這又要求他們會保管、會使用,學會不亂花。

思考能力:

讓孩子保持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要隨波逐流,不要思想分叉,經不住誘惑經常出入網吧酒吧等不安全的場所。

在交朋友的時候也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學會去結交陽光積極的朋友,遠離打架鬥毆抽菸混社會的人。

“小升初”試題難哭家長?這個暑假怎麼幫孩子邁好初中第一步?

“我的孩子剛剛結束了高考,回顧高中三年,有歡樂、有鬱悶、有信心、有失敗、有失落、有希望,同時也有很多反思。

我發現孩子很多學習上的困難,是因為初中時候遺留下來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掉。

每當孩子為此苦惱的時候,我都在想,如果初中的時候早作準備就好了。”

這是一位經歷過孩子高考家長的真實心聲,也是給那些家有準初中生家長的一個參考的例子,不要重蹈覆轍。

初中對孩子未來學習成績,人格發展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家長們都能夠重視起來,行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