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6月5日,山西高速六支队五大队辖区多个隧道出现刺鼻性气体,疑似天然气泄漏,经过多个部门五个小时协同作战排查处置,事故成功处置,无一人员伤亡。

然而,气体到底是什么?

这些气体从哪来?

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案情?

从6月5日至13日,五大队民警抽丝剥茧,辗转六个地方,终于揭露无名气体背后的真相,并挖出背后一个制售窝点。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线索追寻之路

调取数据,卡口锁定伪装车辆

“6.5”疑似危化品泄漏事件发生后,高速六支队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向局指挥中心进行汇报,成立专案组展开全面摸排、调查,查找事件原因及嫌疑车辆。

五大队民警从辖区所属卡口监控调集6月5日车辆通行数据,以及服务区的监控视频,约1200余条,随机提取车辆电话,询问后确定闻到刺激气味的大致时间为中午11点至13点30分之间。对此时间段的重点可疑车辆再次摸排,通过周边小型车辆驾驶人、乘车人员的反映和监控视频中发现的一些可疑之处,确定嫌疑车辆为冀DQ9296的重型半挂车,外表和普通运煤车辆一样,挂车上有篷布遮挡,无法确定所载货物。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现场制定追缉方案

省内追稽,司机撒谎闻风而逃

6月7日,大队民警和冀DQ9296司机张某取得联系,其称车上所拉货物为黄豆,由霍州运往长治,在长治南高速口附近卸货休息。后经六支队一大队民警协助前往霍州,通过调取通行路线卡口和农贸市场监控证明司机所述不实。与此同时,大队派民警前往长治南附近追查嫌疑车辆,此时司机可能已有所察觉,驾驶车辆于19时左右从襄垣高速口驶出,暂时失去轨迹信息。

远赴省外 卫星定位追踪路线

大队大队长李亮与榆社县分管安全副县长沟通协商,榆社县政府强力配合,安排公安、安监、环保等部门全力配合,尽快查清事实,消除隐患。县公安局派出刑侦力量与大队民警连夜驱车赶往车辆户籍注册地邯郸。6月8日,副队长梁丽青、民警师成鹏通过运管局的重点车辆卫星定位系统,了解到冀DQ9296车已行驶到山东聊城,并且正在继续向东行驶。为防止打草惊蛇,下载相关卫星数据后撤回,并和邯郸运管局建立联系,实施追踪,等该车再次进入山西后立即进行查扣并展开调查。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追踪车辆路线

严密组织 横跨区域精准查扣

6月11日,经与河北邯郸运管部门联系,调取冀DQ9296号车实时GPS数据,确认该车在我省吕梁离石、柳林两地活动。通过行驶轨迹判断,该车可能在柳林拉煤,预判路线为途径青银高速、东吕高速,从吕梁拉煤至山东。针对这一情况,五大队立即和河北运管部门联动,实施掌握该车运行轨迹,同时通过大队卡口系统对该车进行严密监控。

另一方面,五大队组织精干警力,驱车前往青银高速吕梁段,对该车实施精准查扣;在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于15时10分许,在青银高速吴城服务区将该车成功查获。经初步调查,该车驾驶员对其6月5日拉载不明液体(疑似乙硫醇)在平榆高速路段发生泄漏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大队已经按照程序移交至榆社县公安局,并明确建议严格依法从重处罚。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拦截车辆提取物证

提取鉴定 深挖背后制售窝点

据司机所述,6月5日他从汾西县对竹镇装货后驶入高速,是几十个装有液体的废旧油桶,货主告他装的是豆制品,要运往邯郸。他本人并不知道是拉的什么货物,在行驶至平榆高速时,位于挂车最前端的一个油桶发生破裂液体泄漏,散发出蒜臭的刺激气味,货主得知泄漏后通知司机让其将桶翻过来并用土覆盖,司机在云竹湖服务区停车处理后又继续行驶。并按照货主要求改变行驶路线,到长治南卸货转运,卸货搬运期间听到有人说,好像是“乙硫醇”。

6月13日中午,民警闫补青、武江涛配合治安大队赵建中队长前去汾西。在汾西县查找制作窝点。6月14日,民警顺藤摸瓜,联系到土地承包人,将非法制做责任人查获。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询问当事司机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确定制造源头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乙硫醇制造窝点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经过六天一千多公里六个地市的辗转调查,“6.5”疑似危化品泄漏事件终于水落石出。高速六支队五大队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利用路面沿线卡口、GPS定位系统等摸清司机行驶路线,在当地公安局、安监、环保、运管等多部门协同配合下,一举查获一条私自制造、运输、销售乙硫醇为一体的作案团伙。

下一步,高速六支队将以此案件为典型,广辟情报信息来源,树立科技引领警务工作理念,从重从严打击以伪装、隐匿等方式运输危险化学品案件,营造高压管控态势,彻底清除路面安全隐患。

乙硫醇

乙硫醇(分子式:CH3CH2SH),常见硫醇之一,结构上由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硫替代得到。无色透明易挥发的高毒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液和有机溶剂中,以具有强烈、持久且具刺激性的蒜臭味而闻名。它是2000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臭的物质。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时(0.00019mg/L),其臭味就可嗅到。通常被加入煤气等做臭味指示剂。当人体大量吸入时,会引起呼吸困难、血压降低,并会出现呕吐、喉咙不适等症状。

这条高速危化品车辆禁行!切记!切记!

根据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自2014年5月11日起,规定宝塔山隧道所在的平榆高速平遥至榆社段双向(76KM-159KM,约83KM)全天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

「后续」八天六地还原“6.5危化品泄漏”事件真相,顺藤摸瓜挖出乙硫醇制售窝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