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投資命運的內在因素。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們是要先富起來。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投資者的精神特性!

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 它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它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它們是勝利者。對這個試驗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乾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昆蟲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看看自己在投資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 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股災三年,為何A股仍逃不出“去槓桿”陰影?

2015年6月,中國股市上演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去槓桿化”、“去泡沫化”過程。然而,在這一個過程中,股票市場卻發生了大幅波動的表現,滬市從5178點大幅下挫至2638點,而創業板更是從4037點下挫至1571點,市場累計跌幅過半。

雖然15年下半年的那一輪下跌力度,仍比不上08年的水平,但仍然稱得上股災行情。或許,這也是一次強力的去槓桿化、去泡沫化過程,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對之前非理性槓桿牛市的一次快速地修復。

談及前一輪槓桿牛市行情,可謂非常瘋狂。在此期間,不少打著互聯網、併購重組旗號的上市公司,卻獲得了市場的大舉炒作。在牛市中後期,甚至還湧現出一批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鋼鐵等瘋狂概念,但凡披上了互聯網的概念,股票價格與市值卻獲得了持續性的追捧,一家普通企業市值瞬間攀升至千億水平,也似乎不是特別難的事情。

從本質上分析,前一輪槓桿牛市行情,歸根到底還是高槓杆惹的禍。成也槓桿,敗也槓桿,無疑成為了當時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在此期間,無論是場內融資還是場外配資,都受到了追捧,而一些不為人知的隱蔽配資渠道,也因此獲得了爆發式壯大,配資槓桿率達到數倍乃至十多倍以上的水平。

槓桿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在股市上漲過程中,槓桿利於加快市場資金利用率,刺激股市的上漲節奏。但,在股市下跌過程中,槓桿卻會助跌股市,而15年下半年政策突然轉向,並對高槓杆工具進行全面性的清理,股市隨之下挫,而任性動用高槓杆工具的上市公司大股東隨即身陷困局,而在股災末期,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甚至遭到平倉乃至強行平倉的風險,有的無法及時補充質押,而不得不任性停牌,乃至長期停牌,以保住公司的控股權與話語權,不至於發生系統性風險。

全面性的去槓桿動作,對股市衝擊不少,但這更應該屬於資金端的去槓桿。時至目前,中國股市的槓桿率有所迴歸理性,資金端去槓桿也接近尾聲。但,縱觀目前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情況,自身採取股權質押槓桿工具的比例不少,有的上市公司自身槓桿率非常高。更有甚者,還存在多種高槓杆工具、融資工具結合使用的情況,而最近一段時期內,部分上市公司發生了債務違約的問題,這也是近期金融市場的一個真實的寫照。

值得一提的是,自股市加快去槓桿以來,國內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卻接連不斷,且難言終結。或許,對於金融市場前半段的去槓桿動作,已經基本上達到了初期的效果,但在資管新規、金融市場加快去槓桿等因素影響下,似乎已經步入了後半段的去槓桿過程。

然而,對於這一個去槓桿過程,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資金端的去槓桿,而更可能屬於金融市場多元化的去槓桿化過程,而其對股票市場的直接或間接衝擊還是不可小覷。在此期間,對於部分槓桿率較高、償債能力較弱的上市公司而言,無疑也是深受衝擊的。由此可見,對於近期接連出現的上市公司債務違約現象,還是給了部分槓桿率高、負債率高、現金流不佳以及償債能力較弱的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

“防風險,守底線”,似乎為未來數年的金融市場定了調子。與此同時,在抑制資產泡沫的背景下,實際上也暗示出未來一段時期內,高槓杆工具再度活躍的概率並不大,支撐股市再度崛起的助推器很難在中短期內發揮出應有的效果。或許,要想再度激活股票市場,要麼引導更多新增流動性的入場,要麼進行市場制度改革,盤活存量流動性,這也是後續值得期盼的發展方向。

在實際情況下,雖然資金端去槓桿任務已基本上步入尾聲,但對於一些非常隱蔽的渠道還是很難從根本上消除槓桿資金的隱患。例如,一些不為人知的場外配資渠道,通過對賭形式實現變相的高槓杆投資;又如,近年來部分資金借道滬港通等渠道,或利用不同市場間的灰色通道實現變相加槓桿等,這也是比較隱蔽的加槓桿行為。

但,對於目前國內金融市場,去槓桿的力度很大,而股票市場也依舊逃不出“去槓桿化”的陰影。在實際情況下,雖然適度槓桿利於提升市場的投資活力,但考慮到前期股市受到轟轟烈烈“去槓桿化”、“去泡沫化”的衝擊過於嚴重,加上金融市場去槓桿化仍未終結,無論是存量資金還是場外資金,都會顯得相對謹慎,即使如今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已有逐漸迴歸合理的趨勢,但對於具有逐利性的資金而言,在股市缺乏投資活力、缺乏賺錢效應以及加快擴容的背景下,參與熱情並不高,更可能處於持續觀察的狀態之中。


股市是成功者的天堂,也是失敗者的地獄!

真正有成熟的炒股技術的人是鳳毛麟角,少之有少的。而失敗的人都是多如牛毛!所以股市有種說法,七虧二平一賺!

把股市當賭場者,終必虧的一塌糊塗!

只有那些真正能夠靜下心來埋頭苦研技術而悟性極高的人,能成為股市中極少的幸遠兒!

中國股市最大的秘密

第一張圖,是A股市場的,時間較短,可以看一個週期。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第二張圖,是美國的資本市場,時間長達百年,可以看股市的歷史和趨勢以及規律。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一)

這兩張圖,告訴我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股市賺錢好像真的並不難。

大跌後,別人絕望的時候買入,大漲後,別人興高采烈的時候賣出。

當然,實際操作中,我可能是不斷買入,和不斷賣出。

因為這樣心理會比較平衡。

(二)

股市最大的秘密,無非就是:低買高賣。

不斷下跌中買入,不斷套牢,套死了,就不看了。

不斷上漲後賣出,不斷遺憾,賣完了,就不看了。

這樣,只是保證自己在低位可以儘量多的買入股票,在高位可以儘量賣出股票。保證每個週期,都能低,買買買;高,賣賣賣。

因為不斷下跌,所以買入從總體上是低估值。因為不斷上漲,所以,賣出從總體上估值較高。

(三)

去年做過一個模擬。

假如一個股票合理估值是10元(長期持有,每年百分7的回報)。

那麼,如何買入呢?

8元的時候,可以買入了,長期回報10左右。

4元的時候,可以不用保留了,因為長期回報已經有20了。五檔平均買入(8、7、6、5、4元各買入百分20),平均價是6元,長期收益15左右。

如果買入1年後價值就回歸,你賣出,6元買10元賣,恭喜你,一年獲利60以上。

3年後,價值迴歸呢?年20當然也極為理想。

(四)

菜鳥也能戰勝高手,只要你熊市買。

老鳥也會被剁成肉醬,如果高買低賣。

(五)

在熊市的時候最好滿倉,即便最後滿倉被套。

在牛市的時候你最好能不斷賣出股票,即便賣出後股票繼續暴漲。

滿倉被套多少,看運氣。牛市你賺了多少,看命。

(六)

低買高賣,也許簡單粗燥,賺不到最多。

但可以保證你可以始終愉快的投資。


靠炒股到底能不能發財?

有一個理論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二八理論。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遵循這個規律,百分之20的人賺大錢百分之80的人賺小錢或者不賺錢,投資創業打工選美等各行各業都遵循這個規律。馬雲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新作為——創客好時代”上發表的言論:“很多人講炒股,記住,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對這段話的上半部分我非常的不認同,投資包括了炒股,比如投資地產,投資股票,投資藝術品,投資期貨,投資郵票,投資的領域太多了,炒股只是其中一種。投資和炒股當然有差異了,在這裡不去討論這一點,我主要分析前半部分,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真是如此嗎?首先我是不認同的,而且我還有很多理由和案例反駁這一點。下面我詳情分析一下。

外國人靠炒股賺錢的我就先不舉例了,因為大家都認識,比如索羅斯,巴菲特。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我舉些國內靠炒股賺錢的案例吧

馬化騰

騰訊創始人創業之路是靠炒股掘得的第一桶金,有傳言馬化騰的啟動資金來自炒股,傳說他曾經有過把10萬元炒成70萬元的手筆。對此,馬化騰本人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馬化騰承認自己曾經靠開發股霸卡發過一筆小財,並藉此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本原始積累。眾所周知,馬化騰的父親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資本市場上馬化騰還是有人可以請教的。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劉益謙

1990年,上海為股狂。雖然對股票一無所知,但強烈的財富慾望讓劉益謙決定必須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到了1992年,這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價格賣出,淨賺了近100萬元。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劉益謙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點。就這樣,苦日子出身的劉益謙享受著“錢生錢”的快樂。如果說從國債到股票,徹底打開了從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滾打的劉益謙的視野。那麼,炒股票認購證則成為他積累億萬身家的關鍵一役。他說過,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於趨勢,“在資本市場上,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其實質都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謀取比較大的收益。而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不要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來享受過程的。”2015年怒砸10億為國護盤這點值得廣大股民學習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楊百萬

“楊百萬”絕對是中國股市最醒目的“傳奇”之一。跟很多日後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樣,楊百萬只是因為“窮則思變”,開始了他“從沒想到過的”人生,那時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會廣為流傳。楊百萬原名叫楊懷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鐵合金廠的一個普通職工,幹“第二職業”賺外快積累了兩三萬元餘款。有一次他管的倉庫被盜,他因出手“大方”,常買菸請廠裡的工友們抽而被懷疑是監守自盜,公安局還請他“談話”。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強的楊懷定,他一橫心就辭職了。那是1988年2月。辭職後楊懷定開始從訂閱的幾十份報紙信息中埋頭搜尋致富的機會。4月的一天,一條“上海將開放國債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楊懷定的關注,他在4月21日開市第一天一早,買了10000元三年期國庫券。“銀行利率5.4%,三年期國庫券年利率超過15%,為什麼不買?”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過來開始紛紛買入時,價格一下漲到112元,楊懷定拋掉了。半天時間,他賺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資——800元。很快,楊懷定發現全國8個城市的國債價格差異很大,他開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國庫券異地交易。他帶著全部的積蓄前往全國其他省市,在當地銀行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國債,然後再帶回上海,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銀行,賺取差價。為了趕時間,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沒有睡覺。1989年,賺到了“第一桶金”的楊懷定,轉身投入炒股。楊懷定的第一隻股票是“電真空”。半年後,股票大漲,楊懷定在800元以上價位拋掉,淨賺150多萬元,“楊百萬”的外號,就此不脛而走。一年後,“電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買了回來。在股市行情低迷時,楊百萬的“絕招”就是全部賣光,遠離熊市,“2001年開始的國有股減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遠離,直到2005年1月份,雖然四年的時間我每天還要去股市上班。”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還有好多我們不認識的隱士在股市賺錢了,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按二八理論計算的話也有很多了,我始終認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賺錢,不能埋怨所在的行業,那是無能者找的藉口。


炒股票的本質是玩概率

我們都知道股票的預測是很難的,一般來說沒有真正的股神呢,有的話基本都是我們中國的網絡上面瞎忽悠的,微博再一刀流量,股神很多就出來了。那麼既然這樣,特別是中國的股市該怎麼投資比較好,有筆者提出炒股用概率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炒股經驗還頗有道理。

對股市有點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股價走勢是具有較大隨機性的,即便是純粹的技術派分析人士也承認股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隨機性,技術派分析鼻祖查爾斯·H·道也認為日間雜波受人為影響最大、最無意義。並且假如存在可預測的方法,由於所有人作出一致的預測,那麼預測本身也會影響股價的波動而導致預測失敗。從古今中外公開的資料看也沒有人或方法能完全地預測股市走勢。以上推理得出股價波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測的。

其實,股市是一場概率的遊戲,不論是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還是資金管理、心態控制,都是在評估某一次出手的獲勝概率,就像戰場上將軍對一場戰爭、一次戰役的謀劃和部署,沒有百分百的事情,都是綜合評估各方面對我對比,得出一套最有利於自己取勝的作戰方案。有些人認為股票的運動是可以預知的,有些說是不可以預知的。這兩點都不對,股票遊戲是概率的遊戲,沒有百分之百這回事。股票的盈利預測能做到幾成把握?企業基本面的分析能做到幾成靠譜?行業基本面的把握能看到多遠?財務報表你能相信幾成?技術面能看出上漲和下跌到幾成把握?不要說資本市場的二手、三手信息,就是企業自己管理層對業務發展和行業動態也做不到精準把握,影響企業發展、行業變化的要素十分複雜,更不要說受此影響的股票定價了。

以A股十幾年來的發展為例,2005年開啟的大牛市,房地產、金融、有色金屬、煤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行業代表了中國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成果,企業盈利大幅度增加,股價上漲是理所當然,可是有誰能夠想到股指可以瘋狂到6124?在2005年998點的行情中,很多人還在忙著割肉,可是有誰會想到兩年後他們割肉的股票可是迅速上漲十倍二十倍?6000點之上,國人開始“趕日超印”,打呼上證指數要上8000點,一萬點,可是誰又想到一年之後股指就到了1664點?這期間許多股票腰斬再腰斬,高達48元多的中石油,一年後就剩下一個零頭,高達68.4元的中國遠洋一年後也是剩下一個零頭,有誰能夠想到預測到?2010年之後“吃藥喝酒”的行情,又有多少人認為“醫藥黃金十年”“白酒穿越週期”?這些人在2013年至今聲音何在?

股市是一個“複雜多變量”影響下的人類行為綜合體,在股市沒有什麼是百分百的,一切都是在“概率”和“可能性”上進行優化,提高自己的勝率。具體到投資,一個可行的投資計劃,不能憑空想像,它必須有理有據。“理”就是數學的概率,如果你每次出手的贏面不超過50%,那麼長期下去你必然虧損的局面居多。 “據”在於你知道怎樣找臨界點,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過程中,你知道這些點是出入場的關鍵點,在這些點操作,你的贏面超出0%,再加上應用“大賺小陪”的思想,你的獲勝概率其實遠遠超出了50%。在企業和行業的基本面分析中也要“有理有據”,這個“理”則是你對企業和行業基本情況的掌握和了解程度,要站在產業的角度內行地看待問題,才能提高認識準確的概率,“據”則是企業和行業發生變化和拐點的時候,有什麼蜘絲馬跡,是否能夠管中窺豹,只有如此才能夠提高“據”的可靠性。

在股市概率論的基礎上,還要認識人性對風險的偏好特徵,人類本性是厭惡風險的,下面的實驗說明了這個問題,紐約有位叫夏皮諾的心理醫生,他請了一批人來做兩個實驗。

實驗一

選擇:第一,75%的機會得到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得不到;第二,確定得到700美元。雖然一再向參加實驗者解釋,從概率上來說,第一選擇能得到750美元,可結果還是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選擇。大多數人寧願少些,也要確定的利潤。

實驗二

選擇:第一,75%的機會付出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不付;第二,確定付出700美元。結果是75%的選擇了第一選擇。他們為了搏25%什麼都不付的機會,從數字上講多失去了50美元。

問問自己,如果你是參加實驗的一員,你會做什麼樣的選擇?股票是概率的遊戲,無論什麼樣的買賣決定,都沒有100%正確或不正確的劃分。人性中討厭風險的天性便在其中扮演角色。

一般股民愛貪小便宜,買入股票有了獲利就趕緊出手,特別是來了一個漲停板,還不拋更待何時?趕緊享受一下自己勝利的果實,這隻股票或許有75%繼續上升的機會,但為了避免25%什麼都得不到的可能性,這樣的股民寧可少賺些。結果是可能有1000元利潤的機會,你只得到100元。當然,有人說我可以在高價認錯,買回來就可以了,其實在股市玩的久的人都明白,要用比你賣價更高的價格買回來拋出的股票,其難度是何其大!看著股價一天比一天高,只能做旁觀者了,只有後悔的份,“要是我不拋的話,我掙了……”。而一旦買進的股票跌了,想法就不一樣了,便死皮賴臉不肯認錯出局,想像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自己下跌只是暫的,開始找各種各樣的“利好”以便讓自己堅持下來,其真正的原因只不過為了搏那25%可能全身而退的機會!結果是小虧慢慢積累成大虧,套了很長時間後,心裡的承受力到達極限,便有可能一刀下去,一了百了,可是通常,此時恰恰是帶血的籌碼割在了地板上。

炒股票的本質是玩概率,借用一句流行的話說,“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借用概率的思維方式,在你正確的時候,放大你的收益,在存在賺大錢的可能性的情況下,不放“讓子彈飛一會”,在看錯的情況下,要果斷及時認錯,要防止一次錯誤導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悲劇發生,這就是概率思維和資金管理的要義所在。


莊家建倉——莊家咽喉部

我想你一定想吃鱷魚的肉,儘管幾次被鱷魚咬傷過,但還是與鱷謀皮!在電視上看動物世界,非洲人在泥潭中與鱷魚搏鬥,其危險程度不亞於與虎謀皮。只見非洲壯漢並不施拳施腳,而是奮力扼住鱷魚的咽喉部,直至鱷魚趴下為止。看來任何強大的對手都有其薄弱部位,不知莊家的咽喉部位在哪裡?

假定由你來做莊家也許這樣的體會更深:

(1) 你必須在低價位區緩慢地買入股票,而且要買得越多越好;

(2)你必須保密,否則跟風者在底部吃飽後,在高位全部歸還給你,把你當成提款機;

(3)你必須在吃飽大量籌碼後伺機而動,等待合適的指數條件,等待個股基本面利好的公開前,等待拉高資金的到位等等;

(4)你在此時已不能全身而退,想拋也拋不出去,拉高出貨成了唯一的出路。這時候如果洩密的話人們會在這時紛紛買入。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周K線上的莊家咽喉部,由於過濾掉了日K線日常大幅波動的影響,走勢顯得較為簡潔明瞭,更增加了該技術的穩定性、可靠性!那麼在一個股票的底部建倉過程中會出現多個量極度萎縮區,我如何能確定現在的這個量極度萎縮區一定是莊家咽喉部呢?隨著市場行為的逐步規範,那種一個季度的短莊大大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建倉週期更長的莊股,這樣的話我們應該運用周K線圖來鎖定莊股咽喉部!

運用周K線圖縮定莊股咽喉部時要注意兩點。第一點:周K線60周均價線必須得出現地靈蓋,否則不容易出現三線順上的拉昇行情,那麼之前的量芝麻區域就不一定是莊股咽喉部;第二點:從周K線圖上股價見底回升以來成交量溫和放大開始起,至量芝麻點區域止,統計這段時間內的總換手率不能低於250%,如能達到300%甚至以上則更好!在確定60周均價已經出現地靈蓋,且區間換手率達到或超過250%以上時出現的量芝麻區域,可認定為莊股咽喉部!


“仙人指路”形態:

定義:股價長期下跌後莊家開始建倉介入,隨著成交量的逐步放大,股價上穿均線系統,構築價託、量託、出水芙蓉、多方炮等等底部形態,隨著股價的進一步走高,繼續收集籌碼顯得不經濟,也不知道盤子裡面是否有老莊或者大戶混跡其中,遂在衝高到一定的價位後收出一根帶長上影線的K線,該K線可陰可陽,之後股價回落整理,這根帶長上影線的K線就稱為“仙人指路”!當然,仙人指路也可由於個股暫時性的利空而產生。

仙人指路的回檔幅度和回檔時間視莊家試探後獲得的套牢盤多寡而定,一般莊家一直打高股價,直到看到委賣盤上出現大筆的賣單了,就馬上回落下來,那些賣單如果經不住股價再次回落被引誘拋出的話,莊家的目的才算達到,只要不拋出,莊家就要延長回落整理的時間和回檔的幅度,直到那些籌碼拋出了,盤子洗乾淨了,才會結束回檔展開行情。

一般情況下,仙人指路的那根上影線的最高價就像仙人的手指頭,手指頭指到哪裡,以後股價就會漲到那裡!否則莊家就不用試探那個手指頭的價位了。既然試探到那個價位,洗盤也洗乾淨了,那有什麼理由不漲到那裡呢?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還有一種回檔時間稍長的仙人指路。在小山頭的仙人指路以後股價會有回落,此時會出現一組託壓互變的圖形,如果後面股價能衝過山頭,那麼就是黑馬!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MACD出現以下5種信號必須立刻清倉:

1、MACD死叉為見頂信號。

股價在經過大幅拉昇後出現橫盤,形成的一個相對高點,投資者尤其是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必須在第一賣點出貨或減倉。此時判斷第一賣點成立的技巧是“股價橫盤且MACD死叉”,死叉之日便是第一賣點形成之時。第一賣點形成之後,有些股票並沒有出現大跌,可能是多頭主力在回調之後為掩護出貨假裝向上突破,做出貨前的最後一次拉昇。判斷絕對頂成立技巧是當股價進行虛浪拉昇創出新高時,MACD卻不能同步,第二紅波的面積明顯無前波大,說明量能在不斷下降,二者的走勢產生背離,這是股價見頂的明顯信號。此時形成的高點往往是成為一波牛市行情的最高點,如果此時不能順利出逃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必須說明的是在絕對頂賣股票時,決不能等MACD死叉後再賣,因為當MACD死叉時股價已經下跌了許多,在虛浪頂賣股票必須參考K線組合。這個也是MACD作為中線指標的缺陷之處。

2、KDJ呈現兩極形態即見頂。

通常大盤在長時間或者快速單邊走勢後,出現放量的或者極端反向走勢,同時配合經典的技術佐證,如跳空星型大K線周KDJ線的K值到達85以上,是見頂的典型信號。當KDJ指標的J值升勢改變掉頭向下,先賣50%;k值升勢改變走平時可準備賣出,k值改變掉頭向下,清倉;當KDJ指標形成死叉時,這是最後的賣點。但是,因為技術上經常會出現“底在底下”的情況,所以這種KDJ指標經常會失靈。

3、長上影線須多加小心。

長上影線是一種明顯的見頂信號。上升行情中股價上漲到一定階段,連續放量衝高或者連續3-5個交易日連續放量,而且每日的換手率都在4%以上。當最大成交量出現時,其換手率往往超過10%,這意味著主力在拉高出貨。如果收盤時出現長上影線,表明衝高回落,拋壓沉重。如果次日股價又不能收復前日的上影線,成交開始萎縮,表明後市將調整,遇到此情況要堅決減倉甚至清倉。

4、高位十字星為風險徵兆。

上升較大空間後,大盤系統性風險有可能正在孕育爆發,這時必須格外留意日K線。當日K線出現十字星或長上影線的倒錘形陽線或陰線時,是賣出股票的關鍵。日K線出現高位十字星顯示多空分歧強烈,局面或將由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高位出現十字星猶如開車遇到十字路口的紅燈,反映市場將發生轉折,為規避風險可出貨。

5、雙頭、多頭形態避之則吉。

當股價不再形成新的突破,形成第二個頭時,應堅決賣出,因為從第一個頭到第二個頭都是主力派發階段。M字形是右峰較左峰為低乃為拉高出貨形,有時右峰亦可能形成較左峰為高的誘多形再反轉下跌更可怕,至於其它頭形如頭肩頂、三重頂、圓形頂也都一樣,只要跌破頸線支撐都得趕緊了結持股,免得虧損擴大。


CDP買賣技巧

CDP指標又稱逆市操作指標,是一種根據動量領域變化所定的股價界限。在成交量溫和變化時,可根據CDP設計阻力價和支撐位,通過高拋低吸來降低成本。以前一天的行情波動求出五個數值將當天及未來行情做一個劃分,再以當日的開盤價決定如何操作。

CDP=(H+L+C*2)÷4

其中,H代表當天最高價,L代表當天最低價,C代表收盤價。

接下來計算四個數值:

AH(最高值)=CDP+(H-L) NH(近高值)=CDP*2-L

AL (最低值)=CDP-(H-L) NL(近低值)=CDP*2-H

如果明天市場仍然是多方力量佔優的話,價格將主要在CDP上方波動,這一價位就是明天的買入點。反之,若明天是空方力量佔優的話,價格就主要會在CDP值的下方波動,CDP值就是明天的賣出點。而如果是多空雙方力量均衡的話,明天的價格就會圍繞CDP值上下波動。

NL值與AL值分別是明天的第一支撐位與第二支撐位;如果明天是一般的弱勢,價格就會在NL值附近止跌並反彈;如果再弱一點的話,價格就會在AL附近獲得支撐。

NH值和AH值分別是明天的第一阻力位與第二阻力位。如果明天是一般的盤整,股價就會在NH值附近受壓制;如果股價表現較強一點的話,股價就會在AH附近受到壓制。

接下來我們看個例子: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上圖是上證指數2015年股價見頂走勢圖,通過2015年6月12日K線可算出CDP值為5153.48,其中最高值5228.63,近高值5203.56。近低值5128.77 ,最低值5078.33。2015年6月15號(週一)最高5176.79,最低5048.74,收盤5062.99。日線收大陰線,並突破最低值5078.33,行情開始反轉,上證指數築頂成功。一個月從5178跌到3373.54。

中國股市完成最後的屠殺,史無前例的圈套,億萬富翁破產擋災

上圖是天鐵股份股價走勢圖,根據2017年3月27日股價計算CDP的四個數值,AH=48.185,NH=47.41,AL=44.825,NL=45.73,2017年3月28日天鐵股份股價最低達到44.50,收盤收在44.66,收在最低值下方,短期頂部確立。

使用CDP指標可以通過計算當天收盤後的四個數值,預測第二個交易日的股價走勢圖,從而把握第二天股價的高低點,震盪行情中非常適合高拋低吸,不斷降低持倉成本。


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現在的莊家操作手法,與以前的有很大不同,以前股市由於規模不大,市值也不大,對個股的坐莊是封閉的,保密的,一般集中一家二家機構的資金合作。在低位吸籌建倉後,先小幅拉昇試盤,然後,再向下回抽,吸籌,到箱體的上沿附近清盤,這種清盤有兩個目的:

1, 誘使低位跟風盤逢高“見好就收”,交出低廉的籌碼,減輕後市拉昇中過多的獲利回吐得壓力。

2, 誘使一些高位套牢盤逢高減磅,降低將來拉昇股價的坐莊成本,完成最後拉昇前的蓄勢,最後才藉助盤勢的上揚對敲,拉昇巨大的獲利空間,然後在高位振盪出貨,完成坐莊工作。

現在的坐莊則不同,事先在經過周密策劃後,由一些利益集團共同實施方案,當這些坐莊機構,在相對低位吸納比較充分的籌碼後,便有意給一些千萬以上資金的,而不能夠獨立坐莊的大戶透風,有時可以協議性的誘惑,甚至披露炒作的目標價位,讓他們明白,如果適時介入確實有利可圖,增強了加入的信心。

由於同盟者的加入,當然每位都在底部吸籌,自然而然的就把股價給推高了,這樣莊家也就達到他要拉昇股價的目的。吸收他們同盟者加入有以下好處:

1,這幫同盟者買了股票後,鎖碼很穩定,都等待股價再拉昇。這樣就可以降低莊家對單一股票的資金週轉的數額,同時由於股價提高了一些,降低莊家在該股上的風險

2,尋找那些有錢並願意跟莊的大戶,莊家利用他們的資金拉昇股價,降低了由自己拉昇的坐莊成本,而那些大戶找到一個可靠的莊家而跟風,認為大樹底下好乘涼,很願意為莊家抬一段路的轎子。也是狼狽為奸,互利互惠。

3,大戶也在想,莊家既然利用了我們大戶拉昇了股價,他坐了轎子,那麼我為什麼不利用中戶拉昇了股價,我們也坐一次轎子呢?於是,如法炮製,當中戶拉昇了股價,大戶也坐了轎子。

到最後,推升股價最賣力氣的肯定還是散戶,而莊家,大戶和中戶一起坐散戶抬的轎子。

應該指出,近幾年很多莊家對個股的坐莊,已經是聯合很多力量共同對付散戶,很少還有單打獨吞的局面。

例如,對於流通盤是5000萬的股票坐莊,按照20%收集籌碼即1000萬股設想,聯合5家機構就足夠了,每家應該收集200萬股,5家共收集1000萬股,若在8—10元箱底建倉,每家機構鎖倉平均成本約1800萬元,留有2倍於持倉成本金額即3600萬元為將來炒作備用,這樣一家機構只拿出1800萬+3600萬=5400萬元,就能對該股進行有效地調控。

所以現在的機構莊家坐莊,他們聯合了一些可以聯合的資金力量共同坐莊使用,這就降低一個機構想坐莊炒作中的很大風險,形成四兩撥千斤控盤的有利條件,近幾年很流行,但是不是一般機構都能養得起的這些研究部門參入操作。即周密策劃,統一指揮,分進合擊,分散在各個營業部的資金,各個操盤之間是不清楚老總的真正意圖,只是嚴格按操盤指令操作,老總調度同盟者則集中表現對信息的利用上,這完全是一個炒作工程。現在聽到市場人士說,盤勢常常讓人看不懂,這就不奇怪了,他一個人怎麼能夠理解一個團隊的謀略呢?不要用自己的想法,佈局別人的思路。

具體調控步驟的哲理仍然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