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意思的冷知识?

文字原来能这么有意义

我的兴趣在语言文字领域,就说两个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冷知识吧!


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两组汉字的颜色:

  • 第一组:

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很快就说出来,我也是!!

  • 第二组:

你是不是在识别第二组汉字颜色的时候,被汉字的意义所干扰,而花了较多的时间辨认出颜色?

即便你知道这是一个坑,你还是无法规避。

绝大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我也是。

好,再来,我们一个个来,手机或者鼠标下滑的时候,以最快速度说出汉字的颜色:


你的速度怎么样?我做这个实验是出奇的糟糕,要两三秒钟才能说出正确的颜色。

我看到YOUTUBE上最糟糕的测试者,要求在一秒钟说出正确的颜色,这家伙几乎每一个都说错:


这个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上很有名的一个实验,叫做——斯特鲁普颜色与文字实验(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简称SCWT):

斯特鲁普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

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
---引自维基百科词条:斯特鲁普效应

说简单一点:表示颜色的汉字,如果与文字颜色不一致:字义信息和字体颜色信息发生冲突,会导致大脑有一个困惑的过程,所以,没法快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效应叫做斯特鲁普效应(英语:Stroop Effect)。这种现象在汉语、英语、法语。。。。。中都存在。

-------------------------------------------------------------------

但是,假如叫一个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他能轻而易举的分别。

我现在没办法找一个外国人,我可以找一种你最不可能认识的文字,让你来做这个实验。


就用最奇葩的「猴子文」吧!如下图是「猴子文」的手机输入界面:

这种「猴子文」叫僧伽罗语(Sinhalese):

属【印欧语系】下的【印度语族】,是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伽罗族的语言,是斯里兰卡的主要官方语言。僧伽罗语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

「猴子文字母」的国际音标注音

你完全不认识下面几个猴子文是什么意思,你就能很快的说出其颜色,因为这个时候你不会被文字的意义所干扰:

其实,猴子文对应的中文意思是「红、黄、蓝、绿、黑」





我们再来用汉字表示,你还能准确的快速的说出颜色吗?不能的,会有所干扰。

如果用汉语拼音表示颜色呢?你可以试一下,相对汉字要容易点。

-------------------------------------------------

维基学院做的【改良版斯特鲁普效应实验】

  • 测试者母语为中文

  • 用【中、英、注音符号】三种文字符号
见:https://beta.wikiversity.org/wiki/%E6%94%B9%E8%89%AF%E7%89%88%E6%96%AF%E7%89%B9%E9%AD%AF%E6%99%AE%E6%95%88%E6%87%89%E5%AF%A6%E9%A9%97

根据这个实验所做的的统计数据显示,斯特鲁普效应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


1、语言文字的熟悉程度(母语和非母语):

  • 在【字体颜色】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最快反应,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

  • 在【词语意义】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则需要最长的反应时间。斯特鲁普效应影响最强。

2、文字的特性:

  • 汉字的字形与颜色意义密不可分,在做【字体颜色】判断时,反应时间最长,斯特鲁普效应较强。

  • 但用注音符号或者汉语拼音这种表音符号的表示颜色的时候,反应稍微快一点,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

结论1就是说:越不熟悉的语言,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越少,所以用猴文字,你完全不受干扰。

结论2就是说:汉字因为是独一无二的意音文字,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是强于纯粹的字母表音文字,斯特鲁普效应较强。

总的来说:汉字能以形索义,形和义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字义和颜色不一致发生冲突很强,导致我们判断时间加长。

注意,这不是缺点,这是拼音文字不具备的优点。当然,拼音文字也有自身的优点。

汉字,形义结合紧密的这种特点,是可以通过测试脑电波测试出来,诉诸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这是当年很轰动的一项研究,这就是另一个冷知识点,以后有机会在讲。

-----------------------------------------------------------

好,总结一下冷知识点:

1、文字信息与文字颜色不一致的时候,会影响大脑对颜色的判断。越释熟悉的文字,判断颜色越慢,越是不熟悉的文字影响越小。

2、世界上最奇葩的文字:僧伽罗语,因为僧伽罗文的字母形状个个都像猴子,所以,网上称为猴文字。

3、最后介绍一下【斯特鲁普效应】:

【斯特鲁普效应】最早是由自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里德利·史楚普(John RidleyStroop),在193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 论文名字《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引用量达到一万六千多次。是学术史上最经典的论文之一。

论文信息源:Stroop, J. R. (1935). 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6), 643.

这种开创性的论文写一篇,就可以称为「著作等身」,够你臭屁一生,如:

图灵讨论奶牛身上的花纹是如何形成的论文,香浓提出信息熵原理的论文、高锟提出光纤通讯的理论模型的论文。。。。。都很短小,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爱因斯坦在1905年这样的论文一共写了五篇:阐述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计算原子数量。。。。。等五篇划时代的小论文,


小汉字见大历史

太多了,我来说几个科学相关的吧。

1、我们看到的太阳光是8分半钟之前的(约500秒),因为光的传播需要时间。

2、严格意义上讲,第一条也是错的,因为一个光子激发出来,从太阳内部到达太阳表面需要万年甚至百万年,所以你看到的光子有可能是几万年前产生的。

3、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洛伦兹起的名,洛伦兹的洛伦兹变换是庞加莱起的名。

4、伽利略没有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自由落体实验。(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有人在比萨斜塔上做了实验用来反驳伽利略)

5、发现弹性定律(胡克定律)的胡克到目前为止一张照片都没留下来,都被牛顿烧了。

6、牛顿没有被苹果砸到脑袋。。

7、每年的2月最后一天、4月4号、6月6号、8月8号、10月10号、12月12号,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8、纵观物理学史,每次物理学史上的大发现都会对宗教界产生很大影响。。

9、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不是因为相对论,而是“光电效应”。

10、厚的玻璃杯遇热相比薄玻璃杯更容易炸裂。

11、时间计量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在长度计量上,我们可以用一根绳子比较一段长度和另一段长度是否相等,但是在时间上行不通,我们无法把已经发生的一段时间“拿”过来,去和即将发生的一段时间比较是否相等,这是做不到的。

12、惯性力的起源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13、伽利略的原名叫“伽利略·伽利雷”,好吧,这个不算,只是觉得有点萌。


妈咪叔专注通俗易懂趣味科学科普。

科学的基本观念本质上大都很简单,通常都可以用人人皆知的语言来表达。——爱因斯坦


妈咪说MommyTalk

记得以前好像回答过这样的话题,冷知识是那些出乎人们意料的知识,或者说让人们感觉耳目一些的知识。

这方面也有一些相关的案例吧。

比如每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以及国内的菠萝科学奖都可以算作是对冷知识和好奇心的一种致敬,毕竟好奇心是科学的第一推动力。

比如有一个研究是考察泳池中到底有多少尿液的,还有人关注为何蚊子不能被雨滴拍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现象,但是很少有人去研究,而科学家对此的研究和考察则颠覆了我们理所当然的一些看法。这也算是一种冷知识吧。

实际上,很多冷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不过我们没有去留心观察,而是靠自己的直觉认为某些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在经过一番考察研究之后却发现它完全与我们自己的既有观念存在冲突或相反,那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可以算是一种冷知识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说耳朵大有福,但是偏偏有人就去研究为何有些人的耳朵会变大。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关注胎教的问题,但是到底什么形式的胎教更有作用,科学家给出了一定的答案,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