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痰咽到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关系?

ctxb567

痰本身就带有病菌,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为,那么有人就会把痰咽进肚子里面,那么这个行为可不可取呢?

答案当然是不可取。痰本身就是身体不需要的多余物质,它携带着数不胜数的细菌,带有许多病原微生物,把它们直接咽进肚子里面,我们的胃酸不能百分之百的将它们杀死,因此把痰咽进肚子里面是不可取的一个行为,严重的还会导致我们的肠胃发生不适,引起肠胃方面的疾病。

我们人体在正常的身体状态下,我们的咽喉部都会有痰,这个时候的痰大部分的组成部分是血液分泌出来的东西,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会带有吸附着的细菌和一些尘埃颗粒,这些痰在一定程度下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当我们的身体收到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的时候,出现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经常会得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这个时候我们咽喉的痰就会增多,给人体带来不适。

这个时候,患者经常是咳嗽,然后通过咳嗽的方式把痰出来,吐出体内;如果这时候选择把痰咽进肚子里面,这种吞咽痰的方法也许比较有风度,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会引起肠胃炎等肠胃方面的疾病。

因此痰不要随意吞咽,但是也不能随地吐痰,吐痰要不吐进马桶用水冲走,要不就用纸巾包起来丢进垃圾桶,避免传播病原体。


医联媒体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经历,就是有时候话到嘴边,不得不咽下去的时候。其次,也会有痰到嘴边,没处吐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不自觉的容易把痰咽回到肚子里。那么,咽痰到肚子里对身体有没有不良影响呢?

痰最主要的成分是脓性分泌物,也就是白细胞的“尸体”,虽然痰里细菌或病毒的含量也不少,但并非主要成分。而且,鼻腔、口腔和呼吸道的环境和胃肠道大不相同,痰液中的细菌到了胃肠道也没法愉快地生存,绝大多数会被胃酸无情地杀灭。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尽情的吞痰,痰对于身体是没有益处的,痰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身体的各种异物,其中包括大量的细菌。痰跟唾液不同,唾液是身体正常分泌液,可随时咽下,而一旦感觉喉咙有异物,是身体本能性地排除脏东西,如果咽下去相当于把各种脏东西、病毒又吃回人体了。虽说胃的酸性能导致大部分病菌失去活性,但部分并不能被消灭,从而导致上呼吸道的细菌流动到肠道,引起肠道炎症,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

健康人的痰是清的,当有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时痰的颜色就变成白色,而再加上细菌感染时则因细菌和脓的掺入而变黄色或绿色。如果掺入血液时就呈粉红色或血红色。正常人的痰液是在不知不觉中咽下去的,但是当感觉有痰液时,则说明气管可能有病变,这种痰液当然还是不要咽下去为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咽下去也不会有大碍的。但是,要尽量的去避免,而且还要清楚一点,无论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有随地吐痰的习惯,这是一个人品质以及精神面貌的问题,要处理好痰液为好。


家庭医生在线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痰液携带有病原微生物,胃酸并不能将其百分之百杀死,因此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导致肠胃疾病等。


正常人咽部都存在痰,其大分子成分源于血液渗出物,成分复杂,往往还带有吸附的细菌还有尘埃颗粒,是具有一定保护性的物质。但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呼吸道炎症病变,如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咽部痰液增多,容易给人带来不适感。此时,患者常常通过咳嗽的方法将痰咳出,但是部分人群不会咳痰,或者某些场合不适宜咳痰,往往会选择吞咽方式。但是,

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导致肠胃疾病等。

痰液携带有病原微生物,胃酸并不能将其百分之百杀死。胃液呈酸性,大多数微生物在酸性环境下无法生存,但是仍有部分细菌可以存活,到达小肠可引起菌群失调导致肠胃疾病。

通过对痰液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分析,可分为三类: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在周安宇对746例痰标本中的病原菌的研究中发现并总结出几种常见的致病病原微生物。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如结核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机体,侵犯多种组织器官,耐强酸强碱,胃液并不能足够把其杀死,若到达小肠中,结核杆菌可感染机体,以巨噬细胞为宿主,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大量增殖引起结核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食物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大肠杆菌均在痰液致病菌中占比大于等于11%。铜绿假单细胞菌广泛分布于人、动物体肠道表面,属于机会致病菌,当占比升高,可能导致肠胃炎、菌血症等一系列相关疾病;大肠杆菌本属于肠道中正常菌群,但当人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中时会成为机会致病菌。

在真菌中,如白假丝酵母菌,属于机会致病菌,当出现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粘膜和内脏的感染等各种白假丝酵母菌病。

所以,痰液尽量不要吞咽,有可能导致肠胃炎症反应或感染性疾病。但是如果曾经有这样的动作不必产生恐慌,因为痰液恰好携带此种病原微生物的概率相对较低,且病原微生物感染都存在一定几率,且自身有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机体,监控并及时清除病原微生物,如果没有身体不适不必要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目前没有确证的因吞咽痰液导致的疾病。

痰液不能吞咽,但同时为防止痰液中病原微生物传播,不应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应用纸巾包裹丢弃。当痰液影响呼吸,无法顺利通过咳嗽排出时,常见于老人与孩童,常用方法为叩背法,自下而上,或者可以借助药物或仪器设备帮助排出痰液。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张姝涵 审核:吴一波

吴一波

我们先来看痰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成分的是什么。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只有气管、支气管会产生痰,而人体的其他地方却不产生呢?这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处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气管和支气管的内壁上面覆盖有一层薄薄的黏膜,为了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在黏膜的下面藏有大量的腺体,这些腺体的导管开口于黏膜的表面,腺体不断分泌适量的粘液和浆液,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正常情况下,腺体分泌的粘液和浆液,除了保持湿润外,还可以吸附呼吸进来的异物,如粉尘、细菌等,这样人体经过咳嗽,黏有异物的浆液的排出体外,这就是正常人的痰。在病理情况下,比如气管或支气管发生炎症时或有病毒感染时,此处的黏膜会发生充血、水肿,为了与异物作战,会伤亡大量的组织细胞,成为异物。人体会应激性的产生大量的粘液和浆液,以有利于清除炎症,排出产生的废物。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痰,所以在呼吸道有炎症时总感觉有咳不完的痰。

那么把痰咽下去到底有没有伤害呢?

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生的痰咽下去是没什么影响的,肠道自然会消化掉,附着在上面的细菌对人体是微乎其微的,构不成伤害。而病理情况下,主要是浆液和炎症、病毒,如果咽下去,肠胃也可以勉强分解掉。但是此时的身体本就虚弱,这样做无异于加重肠胃负担,不利于恢复。并且,如果是病毒类的话最好是排出去,而不是再让它进入体内。

把痰咽下去很多人在心理上是接受不了的,有条件还是吐出来比较好,但要做文明人,不要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困扰。

本期答主:任凯斌,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对于把痰咽到肚子这种无奈之举我有话说:关系大着呢!


第一,会让人感觉浑身不舒服。


痰其实是我们肺部排出的垃圾,性质与眼屎、鼻屎等排泄物一样,都是我们要一弃为快的物体。只不过痰是通过我们吃食物的嘴巴排出来,更让我们无奈。


不管是什么样的痰,清还是浓,透明还是有色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它咽到肚子里会感觉像吃了死苍蝇一样恶心。

如果把痰吞肚子后,如果要忙过不停的,这种感觉会很快就消失,会被所关注的事情淡化;如果吞痰后,没有投入到其它事情中,这种感觉会持续,或者更厉害。


所以,不得不咽痰又要感觉好受的话,需要转移注意力,把心思放在其它事情上,就会感觉像跟平时咽口水一样。


第二,对身体的影响。


确切来说,不是把痰咽进肚子里,而是咽到了人体的胃部。胃部的胃酸会将痰中的细菌杀死,不会对胃或其它部位造成感染。


而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在面对细菌入侵时也会加班工作,所以对正常人是不会造成影响的。

就如三岁前的小孩子,很多都不知道要吐出这种肺部垃圾,但有身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在保护着,也没见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第三,切莫听痰色变,其实它是检测肺部健康的晴雨表。


痰的颜色能说明不同的问题:


1、白色的粘痰:表示呼吸道有轻微的炎症,常见于感冒的患者。


2、黄色或绿色的浓痰:表明体内有化脓性炎症,就是重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或者支气管炎等。


3、灰色或黑色的痰:为铁末、炭末或灰尘的沉着,表示环境污染对人的影响。


4、红痰——痰中带血迹,需要就医做紧急处理。


当身体在排痰时忌食甘肥油腻、辛辣生痰助火的食物, 宜清淡、多吃新鲜的蔬果,如藕、枇杷、柠檬、雪梨等。


在人体出现排痰状况时,一定要多喝温开水。


一方面可将胃里的痰分散开来,减轻它对胃黏膜的侵犯;


另一方面能帮助人体机能抵抗细菌的侵蚀,可以更快地清除痰液,恢复肺部健康。


有书课堂

把痰咽到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关系?

  观点1:痰,呼吸道生成的废物,能吐,当然尽量把它吐出来,并且要吐在一个合适的地方。要知道随地吐痰,不仅仅是一个很不卫生的习惯,而且很不文明,一直为人诟病。如果有一天,喉管里产生了痰液,可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咽下去,到肠胃里面去。除了有点恶心以外,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很简单的事实是,一个健康的人,他的呼吸道再怎么的,和肠胃病比起来,要干净多了。即便痰液当中有那么一点点病菌,一旦到了胃子里面,酸酸的胃液把这些病菌包裹起来,杀灭它们,小菜一碟。把痰咽到肚子里,这样的经历在我的身上当然有过;而且真的什么妨碍都没有发生过。甚至于我还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就是痰多的那段时间,如果把一口痰咽到肚子里,接下来,痰液就会少下来,少许多!

  观点2:痰是呼吸道粘液过滤吸入气体微尘过程中,时而从呼吸道咳入口腔的粘稠混合物。当人处于尘土飞扬的环境中,痰呈现土色,烟民的痰基本呈现黑色,感冒患者的痰多呈现黄色,居住于环境清新的人痰呈现白色,肺部等病变的痰可能呈现血丝。某些痰甚至具有传染性。痰要尽可能排出体外。偶尔吞咽也不会出现大问题,虽然胃酸能妥善处理,但食道总觉得不舒畅。个体间痰量差异很大,个人应对排痰有所准备,讲文明,不伤大雅。

  观点3:里面都是病菌,细菌,病毒,你猜有关系没有,不要以为咸咸的,胃酸可以消化,特别是感冒啥的身体弱的时候,吞一口痰可以再让你病三天(病期延长的意思)。


清君独家精品


工作生活中,总有话到嘴边,不得不咽下去的时候;也有痰到嘴边,没处吐的时候。那么问题来了……

一口浓痰吞下去,要紧吗?

其实,痰最主要的成分是脓性分泌物,也就是白细胞的「尸体」,虽然痰里细菌或病毒的含量也不少,但并非主要成分。

而且,鼻腔、口腔和呼吸道的环境和胃肠道大不相同,痰液中的细菌到了胃肠道也没法愉快地生存。绝大多数会被胃酸无情地杀灭。

因此,如果你能接受而且不觉得恶心,吞呗。

除了有些时候是时机不对的问题,还有人可能是咳不出来。

吐不出来痰,怎么办?

从我有限的生活经历来看,不会吐痰的人中,孩子和女士占多数。

其实不会吐痰也有三种情况:

  • 一是不会把痰咳到离咽部稍远的地方,因此吐不出来;

  • 二是痰梗在喉,但即使是咳得面红耳赤痰也难以出来;

  • 三是从来都没有咳痰的动作,或痰在气道内咳不出来。

1. 不会「痰咳」怎么办?

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可以经过练习学会吐痰。

感觉到咽部有异物后,深吸一口气,使劲咳嗽一声,让痰液顺着强气流上升到口腔,然后再试着感觉痰的位置,练习吐出来。

早期不熟练的时候,还可以尝试身体前倾,或者由家长或旁人拍背辅助咳痰。

2. 痰咳不出来怎么办?

第二种情况多数是由于痰液粘稠所致,通常需要服用一些可以让痰液变稀的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痰药」。

对不肯服药的小孩,家长还可以尝试让孩子多喝水,使痰液得以稀释。

3. 没有咳痰的动作怎么办?

对于第三种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存在喉部神经麻痹或者呼吸肌有问题了。

如果明知道自己有呼吸道感染,却从来没有感觉有痰在喉,或者没有力气咳出来,建议咨询呼吸科医生。

会吐痰也是一种技能。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做痰液检验,如果不会,可就要傻眼了。


会吐痰,也不要随地吐

咳嗽时,建议用纸巾遮掩口鼻,再把痰液吐到纸巾里包起来扔掉。

一方面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另一方面也避免痰液喷溅到身体其他部分后引起交叉感染。

但是在包起来之前,你最好看一眼痰液是什么样子的。

就像我们之前谈过的大小二便一样,回头看它们一眼,可以简单了解下身体状况。

如果咳痰量比平时明显增多,发现痰中带血、痰液颜色异常或者有异物,就提示你需要去看医生了。

但肺结核患者就不一样了。

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中含有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有很顽强的活力,即使吞到胃里也未必能全数被杀灭,这样很容易造成胃肠结核。

肺结核患者必须把痰吐出来集中处理,千万不能咽下去。

最常推荐的方法是,把痰统集中到一个密闭瓶子里,每天用 75% 的酒精浸泡半小时,统一倒掉。


西贝西西贝

  感冒最难受的不是整天鼻涕连连,而是一咳嗽就有满满的淤痰欲涌而出,在大街上呢,在公交车上呢,该怎么办?吐出来,怕恶心周围人;咽下去,啊啊啊啊,恶心自己。

  痰是个什么东西,能“吃”吗?

  痰,是呼吸管道粘膜分泌的粘液,用于排除身体的各种异物,其中包括大量的细菌。痰跟唾液不同,唾液是身体正常分泌液,可随时咽下,而一旦感觉喉咙有异物,是身体本能性地排除脏东西,如果咽下去相当于把各种脏东西、病毒又吃回人体了!

  虽说胃的酸性能导致大部分病菌失去活性,但部分并不能被消灭。从而导致上呼吸道的细菌流动到肠道,引起肠道炎症,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建议:有痰要吐出来,最好拿纸巾包好,以防蒸发后,感染其他人。

  从痰的颜色知晓病情

  1.白痰,轻微的风寒感冒

  一般都是刚开始感冒的患者有白色的痰,说明患者只是轻微受凉或单一的病毒感染,不过痰中依然携带大量的病毒,建议不要随地吐痰。

  2.黄痰或黄绿痰,重呼吸道感染

  中医讲,黄痰或黄绿痰证明体内有热,应该清热解毒。西医角度,患者体内有化脓性炎症,感染了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3.红痰,有出血症状

  4.粉色痰,警惕肺水肿

  肺水肿的典型症状中有粉红色痰且带有气泡,这种异样颜色的痰一定要多加注意。

  5.红褐色果冻痰,肺炎

  肺炎球菌感染导致的肺炎,会出现咖啡色或红褐色的浓稠痰,通常伴随胸痛或发烧。

  痰咳不出,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痰是一种很粘稠的东西,很多时候不易咳出,卡在喉咙里比较难受,此时这些小妙招你可以试试。

  1.蒸汽法

  把嘴鼻靠近热水,让其蒸汽稀释粘稠的痰,方便咳出,而且这方法对于鼻塞也特别管用,是个经济又实用的小妙招。

  2.喝水法

  喝水有利于缓解炎症,且能帮助病毒。细菌从尿液中排除,要是感冒多喝水,能加速恢复的速度。

  3.盐水漱口

  盐水也能缓解炎症症状,打通喉咙通道,要是痰卡在喉咙实在难受时,不妨一试。


诚邻社区

痰,呼吸道生成的废物,能吐,当然尽量把它吐出来,并且要吐在一个合适的地方。要知道随地吐痰,不仅仅是一个很不卫生的习惯,而且很不文明,一直为人诟病。如果有一天,喉管里产生了痰液,可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咽下去,到肠胃里面去。除了有点恶心以外,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很简单的事实是,一个健康的人,他的呼吸道再怎么的,和肠胃病比起来,要干净多了。即便痰液当中有那么一点点病菌,一旦到了胃子里面,酸酸的胃液把这些病菌包裹起来,杀灭它们,小菜一碟。把痰咽到肚子里,这样的经历在我的身上当然有过;而且真的什么妨碍都没有发生过。甚至于我还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就是痰多的那段时间,如果把一口痰咽到肚子里,接下来,痰液就会少下来,少许多!


AK20161

叩齿吞津是中国古人的

养生方法

,古代的八段锦里面就有叩齿吞津的练法,认真练习叩齿吞津不仅能有效地减轻饥饿感,还能收到美容和

养生的功效



减肥12招里面的“吞津”全称就是叩齿吞津,它是由叩齿和吞津两部组成的,我们在正式练习的时候应该先练叩齿后练吞津。但有日常生活里,不一定都把它练齐了,只要饥感一袭来,就可以用吞津这一招来化解,因此对减肥的网友来说,叩齿是辅助的,吞津才是关键。

我建议有早上运动习惯的网友,在运动前先练一下叩齿吞津,叩齿能

坚固牙齿

,吞津能滋养内脏。叩齿,首先叩左臼齿,然后叩门齿,最后叩右臼齿,各叩36下。然后是搅舌,舌头由上门齿中央开始向左绕36周,再反方向右绕36周。接着是鼓漱,口里有了不少津液,就反复鼓动36下。最后是吞津,把唾液分三口咽下去。这样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一练,既是早上运动的预备功,也为这一天的

减肥生活

作了铺垫:我练吞津了,今天就少吃点。

平时练习不一定非要把全部内容都练齐了,如果只练吞津,可以在唾液上下点功夫,怎么下功夫?一是唾液要多一点,唾液少了作用也就差一些,要增多唾液平时应注意舌抵上腭,有了唾液别往外吐。二是鼓漱的时间长一些,经过鼓漱的唾液与没有鼓漱的唾液是有区别的,鼓漱时间长的唾液泡沫会变少,这样的唾液对养生更有意义。三是下咽时先用鼻子吸一口气,然后咕嘟一下吞下去,一咽的时候意识也跟着往小腹内一放,就好像唾液一下子咽到小腹似的,这样认真操作小腹会出现胀饱的感觉。

另外,吞津以后最好揉一下腹部,每咽一口唾液就屏住呼吸,双手重叠在腹部顺时针转3下,然后自然呼吸,再咽第2口。一般咽上3到5口,饥饿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如果有人在路上忽然感到肚子饿,这时候就没必要做太多的辅助东西,只需动一下舌头,鼻子吸一口气,把唾液咽下去就行了,咽一口不解决问题就多咽几口,直到把馋劲压下去为止。


练吞津,可以按部就班地练,也可以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目的就是要减低饥饿感,压制暴饮暴食的毛病,逐步养成每顿只吃八分饱的习惯。如果每天都能认真地练习和运用吞津招数,我们就有了一件对付“腐败”的有力武器,减肥的路子就会走得更加顺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