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哪些名臣?

文化你我他

清朝的名臣,也就是出名的臣子。我認為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三個時期。

前期:多爾袞 洪承疇 範文臣 鰲拜 吳三桂 明珠 張延玉

中期:隆科多。 年羹堯。 鄂爾泰 劉墉。 紀曉嵐。 和珅

晚期:林則徐 曾國藩 僧格林沁 李鴻章 張之洞 左宗堂 奕訴 翁同龢 榮祿 袁世凱

可能是因為晚清是大變局,所以後期名臣多一些吧!

在每一個時期我選擇一個講述嘛!

多爾袞

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1620年努爾哈赤廢除大貝勒代善太子名位,多爾袞,皇太極等被分和碩額真,以8歲的年紀開始有資格參與國事,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其母親殉葬,15歲的多爾袞成為孤兒。1628年,17歲開始,多爾袞跟隨皇太極打蒙古大勝,1629年,跟隨皇太極突破明軍防線。1631年皇太極設立六部,多爾袞奉命管理吏部,1635年多爾袞招附蒙古林丹汗部,得元朝傳國玉璽,隨後獻給皇太極,大家請皇太極登皇帝位。1636年皇太極登皇帝位,24歲多爾袞率眾貝勒朝拜皇太極,多爾袞受封和碩睿親王,同年底隨皇太極攻打朝鮮大勝,1642年參與松錦之戰,明朝大敗,祖大壽,洪承疇被俘。1643年皇太極病逝,多爾袞擁立福臨為帝改國號順治,1644年率領清軍進入北京,同時開始對農民起義軍和南明進行打擊,1650年突然逝世。可以說,多爾袞是滿清入關第一大功臣,但是他好大喜功,並極度縱慾,這或許就是他壯年逝世的原因。

年羹堯

年羹堯:1700年中進士,1709年任四川巡撫,此時的年羹堯還不到30歲,他上表康熙皇帝,表示"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圖報”到任四川后,年羹堯很快熟悉了四川,並在四川帶頭不收禮,並革除了四川的一些弊政四川政治局勢好轉,康熙讚揚他,對他給予厚望,並希望他始終如一做一個好官。同時他在四川還展示出了他的軍事才華,在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戰爭中,為保障清軍的後勤供給,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水平,1721年青海地方叛亂,年羹堯利用當地吐蕃矛盾和正面戰場雙重打擊下迅速取得勝利,雍正元年青海再次叛亂,雍正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平叛,雍正二年青海徹底平定,雍正在北京召見年羹堯,年羹堯權勢達到巔峰,既然到巔峰了,就該降一降了。雍正三年,天空出現祥瑞,大臣們上表賀奏,年羹堯也上表,卻因為上賀詞時一個錯字,被雍正以年羹堯辦事粗心,自持有功,顯露不敬為由,將年羹堯的親信們陝西四川兩省官員大量撤換,隨後免去陝川總督職位,交出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雍正四年賜獄中自裁。年羹堯身為人臣,卻做了許多出格的事情,在平級官員中用諭,顯示上下級關係,同時對於他推薦的官員吏部和兵部優先錄取,稱"年選",同時貪汙受賄,被查抄出百萬兩之多,而雍正是清朝打擊腐敗最厲害的皇帝,怎麼可能放過他。所以,位高功成就因該懂得收斂,功成身退,《清史稿》評論:“隆、年二人憑藉權勢,無復顧忌,罔作威福,即於覆滅,古聖所誡。”



左宗棠

左宗棠:出生書香門第,從鄉試一路走來很順利,但是進京考試卻三次不中,一晃9年時光,左公放棄了科舉,1850年左公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林則徐被從新疆放回來與左公相約船上,在船上他們聊的很開心,林則徐贈左公他繪製的新疆地域圖,而左公平定新疆時也帶了它,以至於後來只要和左公聊起林則徐,左公眉飛色舞就像變了一個人。1852年太平軍圍攻長沙,左公經人保薦進入保衛清朝的行列,左公因此步入官場,經過與太平軍數次交鋒,1863年左公已經升任閩浙總督,1866年開始平定捻軍起義,將捻軍平定,1875年力壓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出兵新疆,一年新疆平定,160萬平方公里土地,左公以他60歲高齡進入新疆,為了從俄國人手裡收復伊犁,他抬著棺材以表示願意死戰的決心,新疆收復後,他的好友浙江巡撫楊昌浚寫了一首詩《恭誦左公西行甘棠》: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1885年(光緒十一年),左宗棠在福州抗法前線病故,享年七十三歲。他在臨終口授遺折時先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又說:“而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平生,不能瞑目!”此乃大忠之臣,國家,民族之棟樑。

謝謝!


歷史上的孤狼

開國有:洪承疇、范文程、吳三桂。治世有于成龍、張廷玉。末世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仔細講下這些名臣:

1、開國名臣

范文程:明朝的秀才,在1618年努爾哈赤攻破撫順後,入了清朝。在之後的歲月裡,參與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成為清朝重要的開國功臣、在康熙五年病死,康熙皇帝親筆書寫“元輔高風”四個字。

洪承疇:大明朝的進士,陝西總督,五省總督,薊遼總督,在松錦會戰失敗後,投降大清。之後為大清出謀劃策,瓦解大明的聯朝戰略,制定入中原戰略,穩定江南,進軍西南。立下不是功勳。康熙四年病逝。

吳三桂:關寧名將,寧遠總兵官。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在1644年的歷史節點,各種原因之下選擇大清,使大清贏得山海關之戰。之後馬不停滴,平李自成,進剿西南,立下不世之功。在康熙12年冬天起兵反清。康熙16年在衡陽病逝。

2、治世名臣

于成龍:康熙欽定的天下第一清官

張廷玉:整治鬆弛的吏治,完善軍機制度。先後編纂《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等。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他爸爸張英也是大學士

3、末世名臣

曾國藩:湘軍的建立者,平定太平天國的首席功臣。為再造大清立下不世之功。

李鴻章:平太平、平捻、辦理洋務、編練海軍,兢兢業業幾十年,做“裱糊匠”。

左宗棠:收復西北數省,足有開拓之功。

總結

這些人都是漢人,在不同的時間都為多民族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大一統)


一枚明粉

林則徐和關天培在鴉片戰爭前的禁菸活動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也講一個比較容易忽略的人物——鄧廷楨。

新航路開闢後,原先只能通過陸路貿易的東西各國開始通過海上進行進一步的大規模貿易,一直秉持海外貿易的英國通過新航路的開闢迅速在全球建立了商業貿易路線。在新航路開闢前中國就以絲綢、茶葉、瓷器聞名於歐洲,因此在打通東方航路後,英國便迫不及待的與中國進行貿易,但由於清朝的鎖國政策,以及自產自足的小農經濟,因此英國原先想通過與中國的貿易從而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的目的不但沒有達到,反而造成了鉅額的貿易逆差以及大量的白銀外流。長期的貿易逆差顯示讓大英帝國是無法接受的,因此1773年,英國確立了以鴉片打開中國市場的政策,並由東印度公司全權負責。

民眾在吸食鴉片

經過數十年的對華鴉片輸出,很快英國由逆差轉為順差,長期的白銀外流對經濟發展造成的潛在威脅,清廷無疑也注意到了,且由於國民長期吸食鴉片,不光造成體質下降,更有甚者為籌集鴉片款違紀亂法,直至家破人亡。因此,清廷內部開始出現禁菸聲音,並開始在廣東地區實現禁菸。鄧廷楨(1776年—1846年),字嶰筠,江蘇南京人。官至安徽巡撫、兩廣總督。時清廷出現禁菸之策時,其為兩廣總督,在得到上諭及自己親眼目睹鴉片對社會帶來的危害後,由原先對鴉片的“弛禁”轉為嚴禁,由於禁菸的嚴厲,很快損害的英國的利益,隨後,英國在華的鴉片頭子義律組織走私鴉片,並組織部分英艦船及英軍在廣東沿海地區借巡查之名威脅清朝。鄧廷楨隨即著手整頓海防,並同水師提督關天培“五分晝夜,加勁巡查”,以防英寇侵擾。道光十八年(1838年),隨著鴉片危害被清廷所重視,道光皇帝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鴉片最為氾濫及傳播交易的源頭廣州,在聞林則徐赴廣州禁菸後,鄧廷楨隨即上書道光帝“共失血誠,俾袪大患”請求協助林則徐禁菸。二人在廣州累計查獲鴉片兩百三十七萬斤鴉片,並在虎門當眾銷燬,此次銷煙一舉彰顯了清廷禁菸的決心。

鄧廷楨

虎門銷煙後的同時,鄧、林二人也認識到了東南沿海地區的海防鬆弛,積極的對廣州沿海的防務進行整頓,1840年,鄧廷楨調任閩浙總督,由於福建、浙江地區無論是在武器還是軍事基礎設施都因年久失修十分落後,鄧廷楨立即著手購買洋炮四十門,在海灘築以海防大炮,並且為保護漁商船以及巡查海面以防鴉片的走私,招募水勇組建海上巡查船。至六月,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進逼廈門,以戰艦為先鋒,要求通商,被鄧廷楨組建的“長列炮臺”予以重創,敗走。

虎門銷煙

除鄧廷楨、林則徐二人經手的地區防務整頓,其餘沿海地區的防務皆因年久失修無法抵禦英國的堅船利炮。至八月,英國艦隊已進至天津地區,在英國的艦炮恐嚇下,清廷不得已下令停戰議和,且為儘快與英國達成和解,清廷隨後對力主禁菸的鄧廷楨問責,至九月,將其革職查辦,以“廢弛營務”致虎門失守之罪,將其發配至新疆伊犁。

[1]吳義雄.鄧廷楨與廣東禁菸問題[J].近代史研究,2008(05):37-55+2-3.

[2]朱新鏞.鄧廷楨與1836年—1838年的廣東禁菸[J].開放時代,1995(04):48-50.

[3]李春麗.鄧廷楨與禁菸運動[J].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01):97-101.

回答者:趙培文,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季我努學社

一 清朝初期:

范文程,清朝初期漢族文臣第一,亦被稱為滿清第一謀臣。曾事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聖祖康熙。後金時期征討明朝、離間明朝官員、團結安撫蒙古、攻打朝鮮一系列國家大政方針都有其參與決策。特別是清初草創時期,諸多影響清朝後世發展的典章制度均出自其手。頗受太宗文皇帝皇太極賞識。其對於清朝一統中原,定鼎北京立下汗馬功勞!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范文程辭世,康熙皇帝親題“元輔高風”四字,以示最高褒獎。



二 清朝中期:

張廷玉,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出身。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時歷任禮部、戶部、吏部尚書,內閣首輔、軍機處首席大臣。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清史記載“凡軍國大事,奉旨商度,編寫文史”。一直是康熙皇帝玄燁,雍正皇帝胤禛的肱骨大臣、左膀右臂。深受兩帝信賴。終其康熙皇帝一生,無論是夏天避暑熱河、秋天狩獵木蘭、或是南下江南、又或是北巡蒙古諸部,都離不開張廷玉的左右侍奉。張廷玉為清朝初期從穩定到清朝中葉帝國強盛做出了巨大貢獻。其死後追諡尊號“文和”,是整個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


三 清朝晚期

清朝從嘉慶年間開始一步步由強盛走向衰落。此時西方世界正經歷巨大社會變革,而此時的晚清也開始進入多事之秋。這期間出現了諸位影響清朝歷史走向的能臣、名吏。他們窮其一生,恪守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竭盡全力想延續帝國的統治。

1 林則徐,道光年間,英國為改變對華貿易逆差,竟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造成老百姓吸食鴉片成癮,白銀大量外流。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指出若放任鴉片氾濫,不出幾年,“幾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充晌之銀”最終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督辦“虎門銷煙”。林則徐銷煙運動,有利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他那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永遠成為愛國人士的座右銘。


2 曾國藩,晚清進入風雨飄搖階段。面對外國列強瓜分,國內太平天國起義,出身湖南農家的曾國藩力挽狂瀾,成為清末中興柱國之臣。可以想像若無曾國藩的謀略征戰,清廷差點先於洋人之前敗於太平天國!某種意義上說,曾國藩延續了清朝統治。為此慈禧太后對其信任有加,在其死後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諡號“文正”。曾國藩一生也完美詮釋了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處世標準,其所著文獻如《曾國藩家書》仍影響當代中國。堪稱“千古第一完人”。


3 左宗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這是清末名臣左宗棠23歲結婚時自寫的一副對聯。清末,外憂內患。19世紀下半葉,盤踞在中亞一帶浩罕國人阿古柏以宗教為幌子佔領了新疆大部分,俄國也以討伐阿古柏之名佔領了新疆伊犁,左宗棠決心武力收復新疆,當時清廷陷入了“邊防和海防爭論”。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主張暫緩新疆事務,主要全力經營海軍建設,左宗棠據理力爭,提出“邊防”的重要性,最終慈禧太后批准了左宗棠的建議,任命左宗棠為統領大臣收復新疆,左宗棠不負眾望,在1876年4月,65歲的他抬著自己的棺材入疆,最終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所有領土。成為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縱觀整個晚清除了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之外還有諸如李鴻章、張之洞等名臣能吏,他們為清朝的統治也做了最後的努力…


小司馬說

1.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開啟洋務運動,以自己的力量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堪稱中興名臣。

2.李鴻章:輔助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創辦洋務,派遣留學生,組建北洋艦隊,開啟中國近代化的歷程。號稱,東方俾斯麥,大清唯一可以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3.左宗棠:組建福建水師,創辦福州船政局,出兵新疆,收復伊犁,維護國家主權。

4.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洋務運動的後期領袖。

5.僧格林沁:晚清八旗的最後支柱,主戰派的代表,他一死,清朝再無正規軍可用。

6.彭玉麟:晚清第一清官,北洋水師的實際創始人,李鴻章只是接手而已。

7.李衛:雍正時期的反腐英雄,唯一得到善終的四大寵臣。

8.恭親王:洋務運動的中央代表,若是能繼承道光大統,可以改變大清歷史。

9.郭嵩燾:近代外交第一人,主張學習西方議會制,搞政治改革。

10.林則徐:人民父母官,虎門銷煙的大英雄。任兩廣總督時,英國艦隊不敢犯境。

11.鄂爾泰:雍正王朝名臣,主張“改土歸流”,加強大清對西南的控制。

12.索尼:順治皇帝臨終時任命的首席輔政大臣,鰲拜的最大對手。

13.多爾袞:順治的輔政大臣,揮師入關,統一中原。

14.范文程:力主漢化政策,強化皇權,否則滿清休想入關。


Bentley471


晚清第一名臣——李鴻章

少年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

李鴻章是賣國賊嗎?我想、一定程度是的,畢竟近代的屈辱條約,大多數都是他籤的字。但這難道不是因為國中已無人嗎?


年少投身曾國藩,可以說是找了個好老師;

1861年解太平軍上海之圍,開始在清政府嶄露頭角;

1865年,洋務運動,將垂垂老矣的清政府又維持了整整50年;

1871年,簽下《中日修好條約》的他,不知道這是他屈辱後半生的開始;

1894年,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老人的心幾乎想隨之而去,但更大的折磨接踵而至;

1895年,73歲的他走進了日本馬關的春帆樓,無論怎麼求情,伊藤博文寸步不讓。四天之後,回到賓館之前他遇刺,流著血叫道“此血可以報國矣!”

回到談判桌,裹著白紗布的他幾乎是就是在買菜一樣一步步討價“再減2000萬兩吧,就作為老夫回國的旅費吧!



1895年4月17日,帶著“生不再踏上日本國土”的誓言,老人帶著一身的疲憊和顆恥辱的砂彈啟程回國,卻在國內得到的是罵聲一片。

1896年,巴黎萬國運動會,黃龍旗升起時,沒有伴奏,只有其他洋人得意的笑聲;李鴻章拄著柺杖走到旗下,一人獨自唱了一曲家鄉曲《茉莉花》。

1901年,他人生的最後一年、也是他簽下《親醜條約》的那一年,這一年,他78歲。天下最難寫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後的路還長,這賣國條約,還是讓老臣來籤吧。78歲的李鴻章對60歲的慶王如是說道。幾個月後,他便駕鶴西去。


某喜歡李鴻章的自評“予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遭遇不為不幸。

這不是他的不幸,而是當時的不幸。時代不幸,無論做什麼,自己只會是一個替罪羊!




一點昊然氣

清朝名臣眾多,但要挑出來一些典型,真得衡量和對比,有一個相對合理的標準,下一番功夫。清朝自1644入關建政,我們就從這一年開始算起。

一般來說,名臣具備以下幾種要素:開疆拓土、治世襄贊、亂世救國、總理一方、中興之力等,不一而足。而傳統對於治世名臣的要求,至少是科甲正途,九品十八級大致位列上三等。治世出能臣,亂世出權臣,而都屬於名臣範圍內。

但是由於清代的特殊性,一些旗人的功名通過捐納等方式獲得,加上高層所謂“騎射為本”,對滿人此條件就不能太苛刻了。他們雖然沒有功名,也對朝廷作出了很大貢獻。另外,開國諸臣中許多也沒有功名,這是特殊情況。


清朝前期,在文臣武將的任用方面,實行滿漢雙軌的方針,而且滿人在國家政權中保持絕對控制力,漢臣大多隻有虛銜,並無實權。到了道光之後,漢族大臣開始崛起,滿漢格局發生了質變。滿漢名臣的變動,也是清代國力與旗人蛻化的側面反映。順治到康熙年間有:多爾袞、范文程、洪承疇、班布爾善、索尼、明珠、索額圖、鰲拜、納蘭明珠、張廷玉、周培公、施琅、姚啟聖、劉墉、曹寅,于成龍、李光地等。

雍正到嘉慶年間有:怡親王胤祥、隆科多、鄂爾泰、田文鏡、李衛、年羹堯、嶽鍾琪、劉統勳、阿桂、傅恆、福康安、和珅、紀曉嵐等。

道光之後有:僧格林沁、奕昕、林則徐、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彭玉麟、胡林翼、陳廷敬、榮祿、翁同龢、袁世凱等人。

走馬觀花,列舉以上。當然,有些名臣的聲望屬於後世建構而在當時地位不彰的,名實不符的,比如紀曉嵐、林則徐等人。


歷史傳訊社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因此遺留下來的史籍多如牛毛,名臣名人更如是燦若星河,數不勝數。說到清朝名臣,我們首先要把個人的好惡放在一邊,以下這些人之所以被稱為名臣,是因為他們在清朝的不同歷史時期為國家做出過卓越的貢獻。那麼清朝有哪些名臣呢?太多了,簡單來說,排在第一名的當屬禁菸英雄林則徐,虎門硝煙,從此向世界昭示了中華民族不屈服於外族壓力的決心。第二名當給清初的攝政王多爾袞,滿清從關外入主關內,正是靠著

多爾袞的雄才大略,大清才入主中原,定鼎天下。

第三名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國藩,神一樣存在,為後世無數人津津樂道,特別是作為漢臣,能夠在滿人佔據優勢的清廷中如魚得水,曾國藩的“厚黑學”可謂是獨步天下。第四名是號稱“劉羅鍋”的劉墉,背雖駝,卻是能夠負江山而前行的人。第五名是晚清名臣李鴻章,世人皆罵李鴻章為賣國賊,可是誰又能知道在日本馬關,為了少賠幾百萬白銀,李鴻章低聲下氣,只為保住大清最後的顏面。此外大清名臣還有許多,像

左宗棠、鄧世昌、年羹堯、榮祿、鰲拜和袁世凱等人,無論後世如何評價他們的功過是非,歷史都不可能重來,他們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大清輝煌卻又有些苦澀的歷史上。


動如脫韁兔

我個人想到了清朝的開國功臣、被康熙給冤死的鰲拜。



其實吧,歷史上鰲拜這個人一直都是罪大惡極之人,說他要奪權自立為王,除了有一個榮譽“第一勇士”這個稱號外,其他全部都是負面的,後來也全部被康熙立罪了。



在當時,鰲拜這個被康熙認為罪惡滔天的人,他在在被捕之後沒有直接殺掉,反而在後面還有人為他平反,被康熙親自追封為爵位,雍正更是追封他為國公。

這一點,至少說明,鰲拜不是罪大惡極,他是被害的。被康熙!

鰲拜前半生跟著皇太極一起南征北戰、又和多爾袞一起平定內亂,被封為“大清第一勇士”,是四大輔臣之一,康熙年代又鎮壓了很多次大型的起義。



鰲拜真的算得上是三代元勳了,是非常有作為的一個輔政大臣。

那康熙為什麼要設計害他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鰲拜的武功太高了,在朝廷的勢力也有點大,康熙覺得影響到了他的統治,就找藉口定罪。這也是皇窒裡經常用的手段。



康熙八年時,他被康熙設計抓捕並給定了三十六條罪狀。不過即使這樣,康熙還是沒有直接殺掉他,而是讓他處於關押狀態,最後被活活氣死。

鰲拜的地位是康熙的父皇、上一輩給的,卻被康熙給不明不白的就害死了,還留的一身的臭名。

鰲拜是功臣,不是反臣!

一個來自四線城市,非985、211學校的偽文藝青年。20歲、大一,敢想敢做更敢拼!


有書之後

清朝的電視劇很多,裡面提到了很多有名的大臣。順治年間有多爾袞啊,開國功臣啊,話說孝莊秘史裡小馬哥的多爾袞帥氣又深情啊。鰲拜滿洲第一勇士,前半生軍功赫赫,後半生結黨營私、挑戰皇權被康熙拿下了。康熙年間有張廷玉,歷仕三朝,編修《明史》。姚啟聖壯大了水師,對收復臺灣做了很大貢獻。雍正時期,不得不說年羹堯了,平定西藏,平息青海,戰功卓越,可惜後來居功自傲了,被賜死。李衛、田文鏡都是公正廉明,深受百姓愛戴的。乾隆時期有紀曉嵐,編修《四庫全書》,和珅乾隆寵信他,劉墉清正廉潔,還是個書法家。嘉慶往後清朝就走下坡路了,晚清有好幾位林則徐,虎門銷煙,嚴禁菸片,民族英雄。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還有李鴻章,洋務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代表清政府簽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名臣的功與過都有歷史侷限性,不能輕下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