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易患大腸癌?

一滴淚丶忘卻一切

腸癌是指發生於腸道的癌病類疾病,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胃和食管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分,高危人群是我們要進行腸癌預防篩查和監測的一個重要任務。

大腸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 有腸癌病史

以前得過腸癌,或者說以前有結腸癌腺瘤病史,有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病史。

2. 炎症性疾病

第二個有炎症性疾病人群,比如說潰瘍性結腸炎,超過八年以上有膽道疾病,膽囊切除時,以前有盆腔的一個放療病史,有慢性闌尾炎反覆發作的病人易發大腸癌。

有以下症狀,兩項以上者,比如說有黏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那麼都屬於一些腸癌的一個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定期篩查重要性

對於高危人群的話,我們需要重點進行腸癌的一個監測和篩查預防,第一包括家族病史的一個調查。第二個要做大便的隱血的實驗,肛門的指檢以及腸鏡的一些檢查。


篩查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我們通過篩查,我們能夠降低它的發病率,比如說腸癌處於炎症性的疾病階段,還是發生腺瘤的時,趁沒有發生癌變及時做處理。

第二個,我們能夠更多地發現早期的腸癌,那麼早期腸癌治癒率是很高的,這樣子的話就能降低結直腸癌的一個死亡率。

如果是屬於高危人群,建議40歲開始接受腸鏡的篩查,那麼平均3-5年接受一次腸鏡的檢查。如果是非高危人群,建議50歲開始接受腸鏡的篩查,以後一切指標正常,那麼每到五年左右進行一次腸鏡的檢查就可以。


海上名醫

大腸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肥胖、大腸腺瘤等關係密切。這幾類人容易患大腸癌:①有大腸癌家族史者;②有大腸息肉家族史者;③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症狀人群;④大腸癌術後人群;⑤有慢性潰瘍型結腸炎患者;⑥有血吸蟲性直腸肉芽腫的患者;⑦膽囊切除術後的人群。 這七類人需經常觀察自己大便習慣、大便形態、大便有無血便,過了中年即使無症狀也應定期行腸鏡的檢查,我們建議1-2年做腸鏡檢查一次,可發現癌前病變——大腸腺瘤和早期癌。此外,大家公認的是:大腸癌與不良生活習慣一切相關,常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類食品的人群,患結直腸癌的概率明顯增高。喜吃肉,少粗糧,少運動,絕對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因此說,合理膳食多運動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低下,食不飽腹,半年吃不上一頓肉,那時候結直腸癌患者真的很少,所以幾乎可以肯定結直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病,近年來發現大腸癌患者年輕化,雖然年輕人比例不高,但是已明確和飲食結構(尤其是久坐辦公室,常吃高能量洋快餐,運動少)有關係。前陣子,有一位29歲的西門子員工查出直腸癌晚期,這傢伙身高不到170Cm,體重達200多斤,平時無肉不歡,喜歡吃燒烤,喝啤酒,因便血來看門診,經全面檢查最終確定直腸癌晚期。去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把加工肉、紅肉列為致癌物,明確指出每天攝入過量肉會增加腸癌風險。纖維素是腸道的保護劑,食物纖維可增加腸蠕動,吃的太精細,不吃水果、常喝果汁都會減纖維素攝入,對身體極為不利。預防腸癌從口做起,從合理運動做起!



腫瘤何大夫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係密切。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

究竟什麼原因會導致大腸癌呢?研究表明,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症、大腸腺瘤、遺傳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蟲病、盆腔放射、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吸菸等有關,而飲食因素、環境因素更為重要。分析其原因,第一,是脂肪飲食增加、纖維素飲食減少所致。我國近年來城市中大腸癌發病率增加,也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常食高脂肪、高蛋白以及低纖維類食品的人群,患腸癌的概率要明顯高於食用這些食品較少的人群,這是因為動物脂肪代謝的產物、低纖維素的飲食以及細菌分解的產物都能夠直接導致腸蠕動功能的減緩,並且糞便長期停留在結腸會使吸收毒物質的機會大大增加,尤其是誘發腸道疾病的發生。第二,環境和大腸癌的關係很密切。環境因素主要有:①土壤中缺硒;②血吸蟲病的影響,血吸蟲病高發區同樣是大腸癌的高發區;③吸菸易引起大腸癌。第三,就是遺傳因素。約10%的大腸癌與遺傳因素有關,所以,對於確診為家族性結腸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及散發性遺傳性大腸癌的患者的後代,要密切追蹤隨訪。同時,也不能忽視大腸的一些稱為息肉的良性腫瘤。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也有較大的機會患上大腸癌。


醫語破天機

中國結直腸癌(大腸癌)診療指南(2017年版)列舉了哪些人需要進行結直腸癌的篩查,換句話說,哪些人容易發生結直腸癌。


1、一般人群結直腸癌篩查:50-74歲的個體,直接結腸鏡檢查,結腸鏡檢查如果未發現腸道腫瘤,那就每隔5-10年行結腸鏡檢查1次;如果發現了腸道腫瘤,那就根據腫瘤大小和病理類型在1-3年後行結腸鏡複查;後續如果沒有再發現腫瘤復發,可延長至3-5年複查。沒必要年年都做結腸鏡,做一次滋味不好受,心疼菊花啊。


2、高危人群結直腸癌的篩查:哪些人群是高危人群呢?(1)有結直腸腺瘤病史、結直腸癌家族史和炎性腸病者為高危人群。這些高危人群則需要每年都做結直腸癌的篩查,定期行結腸鏡檢查,間隔不應大於5年。


好了,詳細說說那幾個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吧。


結直腸癌腺瘤?這個也是需要做結腸鏡才能明確的,這不算是惡性腫瘤,僅僅是一個腺瘤,但可能是癌前病變,所以一旦發現,那就需要每年都複查。另外就是結直腸癌家族史,意思是說,如果家裡面有長輩或者同輩有結直腸癌這個病,那麼我們自己也要警惕,因為我們比普通人有更高的可能性患病,畢竟腫瘤的發病跟環境、免疫、基因都有點關係,不能託大。最後,炎性腸病是一種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表現為慢性腹瀉、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做結腸鏡會有異常發現的,這些病人要警惕,因為屬於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


最後,誰都應該建立健康生活的觀念,對於飲食和鍛鍊都要注意,飲食上儘量營養均衡,少吃辛辣、滾燙等食物,要經常留意自己的大便,比如是否有便血了,是否便秘了,是否有痔瘡了.......有時候你以為是簡單的痔瘡,到頭來可能是直腸癌,很多老年人的直腸癌之所以拖到了晚期,就是一直當痔瘡來處理。其實兩者還是有明顯不同的,比如痔瘡的便血,鮮血淋漓,血液覆蓋在大便上面,而結腸癌出血往往是大便和血液混在一起不能區分的。當然,這個鑑別是很粗糙的,最要緊的是有篩查的意識,及早讓醫生給你把把關,做個肛門指檢,或者直接做個結腸鏡,一目瞭然。


我是熊貓。


熊貓醫館

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歐美地區最為常見。但是近年來,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嚴重威脅了我們的健康。


本答案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哪些人容易得大腸癌

第二部分:如何預防大腸癌

第三部分:大腸癌有哪些症狀可以有助於我們早期發現



哪些人容易得大腸癌

1. 飲食以高脂肪、高肉類食物為主者容易患大腸癌;而多吃素菜有助於預防結腸癌

過多攝入肉類食物、進食動物油可以促進膽汁分泌,膽汁在腸道菌群作用下生成脫氧膽酸等次級膽汁酸,對結腸隱窩上皮細胞有毒害作用。

正常情況下,機體能夠清除由於次級膽汁酸帶來的危害,免疫系統可以將病變的細胞清除。但是如果大量進食肉食、脂肪,那麼我的免疫系統就可能力不從心了。

2. 喜食燒烤、醃製、油炸、煙燻食物者更容易患大腸癌

燒烤、煙燻食物中多含雜環胺類物質,醃製食物中多含亞硝胺類物質,這些都是致癌物。

3. C型行為模式的人易患大腸癌

研究發現長期抑鬱、精神壓抑,與周圍人人際關係緊張是癌症的易感原因。因此長期精神緊張、不善於自我調節的人也更容易患大腸癌

4. 患有腸道慢性疾病者。

根據臨床觀察,患有10年以上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者,患腸道癌症的風險增高。

5. 遺傳原因

遺傳因素至少在20%以上的大腸癌中起重要作用。瑞典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母親患有結腸癌,其子女在50歲前患結腸直腸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美國的研究也發現,如果一級親屬中有大腸癌患者,那麼患病風險比常人增高了1.7倍。

天津市進行大腸癌篩查,張大爺家一家人中有四人查出患有大腸癌。因此如果自己的親屬查出患有大腸癌,自己也應該提高警惕。

6. 久坐、缺乏運動者容易得大腸癌

去年已經有一篇科學界的熱門文章出現,證明運動可以有效減少癌症的發生風險。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對我們身體健康十分有益。每天應該抽出一定時間進行運動

如何預防大腸癌

1、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減少肉類的攝入。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普遍吃用肉食過多,可以適當減少肉食食用,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的比例。

2、加強運動,每天保證適當的鍛鍊

3、保持心情樂觀開朗,多於人溝通

4、少吃燒烤、油炸、煙燻類食物

5、45歲(或50歲,目前意見不統一)以上的人群應該常規行直腸癌的檢查。 因為早期發現直腸癌,可以大大提高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



有哪些症狀可以提示患者早期發現大腸癌呢?

1、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之前排便規律,現在排便次數突然增加或者減少了。大便形狀不規則。

2、長期便秘,一次無法拉乾淨大便

3、長期便血

4、肛門疼痛


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會回關,如果你關注了我,我還沒有關注你,那是因為今日關注人數達到了上限,第二天我也會及時回關。

我們是一群專業醫生為大家帶來的靠譜醫學知識,文章寫得可能沒有那些傳媒號吸睛,內容可能沒有他們那麼勁爆,我們也不喜歡去趕熱點。但是傳播的都是靠譜的醫學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汪祥輝等,大腸癌高發區居民結腸癌危險因素研究.《中華腫瘤雜誌》 , 2001 , 23 (6) :480-482

2.RA Kerber,et al.Risk of colon cancer associated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cancer or colorectal polyps: The Diet, Activity, and Reproduction in Colon Cancer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Journal,1998,78 (2) :157-60

3.陳坤等,大腸癌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 , 2002 , 31 (4) :254-258


人體探索者

大腸主要指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還有盲腸,闌尾,肛管,但出現病變部位主要集中在結直腸。大腸癌是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每年約有120萬新增病例,死亡人數超過60萬。



平常講課中我會提醒大家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排便後即便嫌棄也要回頭看一眼,觀察便便是否有異常情況,比方大便習慣突然改變,原來正常的香蕉條,變成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或者出現黏液血便,或者大便變細變扁,總之便便突然跟平時不一樣了,這是身體給你的預警,一定要引起重視才行。

腸鏡是檢查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做腸鏡,肛門鏡的檢測,不僅能檢查出早期腸癌,還可以分辨腸息肉的性質,大小,通過腸鏡可以直接對高危息肉同步無痛切除,降低癌變的幾率。即便通過腸鏡發現早期大腸癌,其治癒率可達90%左右,所以可以考慮將腸鏡列為體檢項目之一,腸鏡檢查正常者,3年左右複查;有息肉者需3~6個月複查或者擇機切除;多發腸息肉,可在腸鏡檢查時同步摘除。



那麼哪些人群需要額外注意,是大腸癌的易感人群呢?

(2)有腸息肉或潰瘍性結腸炎的人群。95%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雖然時間漫長,可能要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但危險因素一直存在,建議40歲以上男性定期腸鏡檢測,高危息肉及時切除。

(3)無酒不歡,無肉不香的人群。酒精已被明確列為一級致癌物,與多種癌症發生相關,其中就包括大腸癌;愛吃肉也是大腸癌的又一潛在危險因素,有研究證明經常吃紅肉會增加大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經常吃加工肉類會增加大腸癌與胃癌的發病風險。正所謂‘紅肉有風險,加工肉需謹慎’。

(4)久坐不動人群。大量的研究顯示:每天久坐不動時間越長,死亡風險越大,久坐不動也會增加大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推薦大家看看TED的科普短片《久坐的危害居然這麼大》,相信看完你立馬就會站起來,動起來,生命在於運動一點不假。

(5)肥胖人群。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就列出肥胖與22種癌症相關,其中包括食管癌,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如果你的BMI超過28,就屬於肥胖人群,。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不只增加癌症發病風險,還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誘發因素,所以保持健康體重是防癌的必要措施。

(王芳,主管護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健康管理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以前患上大腸癌的人群多是中老年人,是一種呈現老齡化的狀態,而現如今這已經開始低齡化不在是中老年人的專利,開始有更多低於30歲的年輕人患上這種癌症。而大腸癌現在患病的整體人群比重越來越大,那麼,究竟什麼人易患大腸癌?

1、有惡性腫瘤家族史、接觸放射性物質和有毒化學物質的人,生活不規律、吸菸、酗酒,大吃大喝,暴飲暴食,過食甘肥,吃得過燙的,接觸汙染空氣的人,慢性炎症沒有治好的人,情緒不好的人容易得癌症。

2、大腸癌高發區的成人,如我國的大城市及東南沿海一帶;大腸腺瘤患者,有多發性家族性腺瘤病的家族成員;以前患過大腸癌的患者;血吸蟲病患者;大腸癌患者的家庭成員;癌症家庭綜合徵的成員。

3、喜食肉、不吃粗糧的人,腸道喜歡粗纖維食物和水分,很多人容易患便秘,就因為他們的飲水量和吃的水果等粗纖維較少,腸道水分變少,因此大便就容易乾燥。

近年來發現患腸癌的年齡有所提前,雖然年輕人比例不高,但是已明確和飲食結構有關係。動物脂肪代謝的產物、低纖維素的飲食以及細菌分解的產物都能夠直接導致腸蠕動功能的減緩,並且糞便長期停留在結腸會使吸收毒物質的機會大大增加,尤其是誘發腸道疾病的發生。

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生活習慣規律,平日裡營養要均衡,減少吃高熱量、油炸食物,同時也要積極鍛鍊身體。

專長:腫瘤內科化療,主要擅長淋巴瘤、乳腺癌、肺癌、腸癌、頭頸腫瘤的化療。


醫聯媒體

以下幾種高危人群易患大腸癌:

1.喜歡吃高油脂高蛋白食物的人群 因為長期過量食用高脂肪、高蛋白質食物,會增加胃腸功能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同時高油脂高蛋白飲食必然會導致纖維素的攝入不足,從而引發排便困難,不利於身體有毒物質的排洩。

2.長期排便困難甚至便血的人群 大便帶血是大腸癌的癌前信號,長期排便困難導致大便乾結,有毒物質累計於腸道中無法排洩,更加容易誘發大腸癌。

3.長期精神緊張的人群 長期的精神高度緊張,進一步誘發情緒低落、抑鬱、煩躁等會誘發身體內分泌的紊亂、代謝降低,導致有毒物質無法排洩,同時自身抵抗力下降會可能會讓腫瘤細胞乘虛而入。

4.有相關腸道基礎疾病的人群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人群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要比普通人高。

5.有家族性大腸癌病史的40歲以上人群 直系親屬中有大腸癌的家族病史的人群患大腸癌的風險會增高,可能與基因具有相關性。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臨床數據顯示,40歲以上是大腸癌的高發人群。所以建議此類人群應該定期規律性進行體檢,包括腸鏡檢查等。


KK健康

的確如問題中所說,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在近些年的發病率逐步攀升,尤其是結腸癌,僅在上世紀末的20年裡,結腸癌的發病男性就增加了104%,女性增加了99%。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腸癌高發,又有什麼可以預防的措施呢?

1、年齡因素

一般來講,大腸癌的高發年齡在40-50之間,男性多於女性,所以人到中年時應該注意防範大腸癌的發生。

2、肥胖

肥胖和大腸癌的發生率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不只是大腸癌,多種癌症的發病都和肥胖有關,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尤其是腹型肥胖,和大腸腺瘤與大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

3、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

平時喜食肉食,尤其高脂肪類食物的長期、過多的攝入,相對較少食用蔬菜、果蔬、雜糧等食物的人群,患大腸癌的風險明顯增高。

4、慢性腸炎及腸息肉的人群

5、精神心理因素

長期壓抑、抑鬱,精神緊張,自我調節困難的人群,也是大腸癌發病的一個因素。其實情緒致病不光是大腸癌,在多種癌症的發病原因裡,都有情緒不良的這一誘因。

6、其他原因

有研究認為糖尿病人患大腸癌的風險要高於非糖尿病人;另外長期的吸菸、飲酒等也是大腸癌的發病一個不利因素。

綜上,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雖然有著不可預防的先天因素,但這部分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還是和平時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及性格因素等有關,所以,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身心愉快,注意健康體檢,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夠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深藍醫生

直腸是從肛門邊緣起 向上15公分的大腸 這一段大腸叫直腸 直腸得癌就叫直腸癌 它也是非常非常常見的一個大腸癌的 因為在大腸癌裡頭直腸癌最容易得病 它是佔有60%以上

同樣它也是高發於中老年人這樣的情況 但是對於中國的直腸癌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個是男性比較多 另外年輕化比較多 同時它的病理分型以潰瘍型的腫瘤比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