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长息肉有什么症状?

孟典1

息肉,无处不在啊,看到很多人都在长,比如鼻子里,嗓子声带中、肠子里、胃里等,只要是黏膜表面,皮下组织都会长。它是人体组织长出的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腺瘤等,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一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肠道息肉较多见。病因到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机械性刺激、炎性刺激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我家大姑就在鼻子里长了息肉,就出现喘气困难,一开始还以为是哮喘,而且对气味的刺激非常敏感,就会上不来气,后来检查才知道是最很笨的原因是鼻子里长了息肉,导致呼吸问题,后来就进行了切除。



那肠子里长了息肉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一般肠子里长了息肉,起初阶段都非常隐匿,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才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有的还会出现大便有浓,或者出现黏液的血便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有便意,但是解不出来,便秘、或是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一般见于这些症状,会被误诊为痔疮或是痢疾等,所以一定要做肠镜和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


李爱琴营养师

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做肠镜每天都在跟息肉打交道的消化内镜医生来说回答这问题还是很简单的。

先说答案:临床上几乎90%的胃肠道息肉都是在常规体检时候发现的。换句话说临床上如果息肉不是长的很大的话绝大部分息肉是没有症状的,大部分是体检肠镜发现。

可以通俗的这么认为,长在肠道里面的小息肉就跟长在我们背上皮肤表面的痣一样,如果没去照镜子你是不会发现的。同样道理如果没去做肠镜你也不会发现的。

当然非常巨大的息肉有时候会跟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产生摩擦是会有出血、肚子痛等症状的,而且一般会持续的摩擦,缓慢的出现排黑便血便或者大便检查有隐血实验阳性等表现。这个需要息肉长的非常大才有此症状。要不然大部分是体检才能够发现。

当然这些息肉如果不切除,过两年是有可能突变成癌细胞的,所以还是建议40岁以后的人常规体检一下胃肠镜,如有发现小息肉就定期复查,如果发现如下图这种大息肉就及时切除预防肠癌的发生,也体现大医治未病的理论。

欢迎留言讨论。


消化内科叶医生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肠息肉患者,大多并没有特异性症状,仅是体检时发现,可见肠息肉大多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但是随着息肉大小、类型的不同,在症状和结局上也有所不同,今天赵医生就为大家列举一下,肠息肉可能有哪些症状。

  1. 肠梗阻:如果息肉过大,会导致肠道一定程度上梗阻,肠道内的大便不能顺利排出,病人会有便秘、腹胀的症状。能导致梗阻症状,息肉直径一般会大于2cm,此时一定需要切除息肉,解除梗阻预防癌变。

  2. 便中带血:肠息肉在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因为供血不足,表面会糜烂、坏死甚至出血,因此在大便中我们会发现有肉眼可见血液或者大便化验潜血阳性。

  3. 癌变:其实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肠道息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止息肉癌变,对于直径大于2cm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程度较高,一旦出现癌变,患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便血、腹痛等结肠癌症状。

对于结肠息肉,最好的办法就是内镜下切除,相对外科手术来说,痛苦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息肉切除后就一劳永逸了,很多人切除后还会再长,需要定期复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Dr赵 2018-06-14)


Dr赵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肠息肉是指肠道粘膜的凸起性病变,是一个统称,肠息肉有很多种类型,分别是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等。

肠息肉的症状

小的肠息肉,一般都没有任何的症状,很多人都没有早期发现,较大的息肉会出现黑便,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直肠息肉还可以从肛门脱出,可见一个肉球从肛门脱出。

肠息肉的危害

肠息肉最大的危害就是会恶变,据统计,80%左右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只有少部分息肉能够恶变,也就是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

从小的息肉发展为结肠癌,大概需要5至10年的时间,这期间只需要把息肉切除,就可以防止息肉恶变。

如何早期发现肠息肉

根据最新的指南,成年人应该从45岁以后开始接受肠镜检查,如果第一次肠镜没有发现问题,建议5至10年后再次复查肠镜。

如果既往有肠息肉,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有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这些疾病的患者,肠镜检查的时间要提前。

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普外科曾医生

肠息肉一般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偶然发现。当息肉较大可引起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表现。如位于直肠的长蒂息肉在排便时可见肿物自肛门脱出。部分息肉可引起大便带血,粘液血便。有些息肉可有息肉综合征如口唇、颊粘膜、口周皮肤、手脚掌面有黑褐色色素斑者。


一般肠息肉是体检发现的,如肠息肉活检为腺瘤,是癌前病变,需定期随访。


穆赫兰道123

肠息肉,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形态学诊断,反应不出疾病的病因,所以说,要问肠息肉有什么临床表现,这个答案基本是无解的,因为有约半数的肠息肉患者,并无特殊临床症候群,所以想靠症状识别肠息肉,很难;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诊断手段。


肠息肉,从病理学可分:腺瘤性、炎性、错构瘤性及化生性等类型,成人常见的多为腺瘤性和炎性息肉。本病常无特殊表现,常因出现并发症才被觉察,比如肠道刺激征(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继发感染而出现黏液脓血便、便血等。炎性息肉的患者,则主要为原发性疾病的表现(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肠息肉,可单发(仅一个)、多发(两个及以上),如果>100个则称为肠息肉病。

肠息肉可肠镜下切除,尤其是直径>2厘米的腺瘤性息肉,必要时可行部分肠段切除,以防癌变。



张医生在线

关键字

1.肠息肉可能无症状

很多人体检查肠镜的时候发现的。症状很多是隐藏着的,所以很多人觉察不到;或者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出现了恶变,然后有便血、腹泻等症状。

2.肠息肉最大的风险是恶变

本来多出了点东西,只要是良性的也无所谓,就和轮胎上粘了一块口香糖似的,不会有多大影响,可是如果轮胎上扎了一个钉子,那就很危险了,随时可能爆胎的。肠息肉恶变为癌症,身体上心理上都会受很大影响。

3.诊断

4.体检很重要,哪些人需要查肠镜

40岁以上; 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 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有黏液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等。

肠息肉也不可怕,切掉,随访,定期复查也就可以了


爱跑步的小医生

有很多老年人长肠息肉的几率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器官退化松弛甚至长息肉,不过男性长的比较多。主要生长部位在结肠和直肠。肠息肉小的话没任何症状,如果比较大的话会有排便困难或者有粘液血便。



肠息肉主要是肠子表面的粘膜异常增生而导致的。它没有严格的病理意义。临床分为炎症性肠息肉和腺瘤性肠息肉两种。





所以说肠息肉如果不做肠镜或者拍X线片是很难发现的,除非脱出肛门的可以察觉之外。所以大家还是定期做肠镜复查比较好。

喜欢点关注!


僵小医

小的可能无任何症状,大的可能会有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甚至血便等症状。最好50岁以上常规查粪便ob(潜血)检查,阳性者,建议行肠镜检查。不过50岁以下,如果有持续大便性状改变或者有血便的,其实个人也建议建议检查肠镜,前不久做了一个37岁的男患者,排鲜血便半年余,一直以为自己是痔疮,后来行肠镜,乙直交界中分化。

息肉其实是一种统称,一般可以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就是所谓的管状腺瘤为多,是癌前病变的一种,曾经镜下切过一些,病理结果粘膜内癌的,真有悬崖边上被拉住了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