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破获特大线上招聘诈骗案!团伙20名嫌疑人被起诉!

现在各种求职平台上的信息铺天盖地,

让人眼花缭乱。

有多少小伙伴当初心潮澎湃地找工作,

结果好多打着面试招聘的幌子,

其实就是培训机构

哎,一把辛酸泪

还好集贫穷于一身,

只是浪费了几份简历,

but有的小伙伴就遇到了伤神又伤财的事

满心欢喜地去面试应聘一份工作,

结果刚签完合同就被劝辞?

这个诡异的中介究竟在搞什么鬼?

冒充公司名义,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知名网站发布虚假招聘广告,利用招工实施诈骗。年月日,

原以为是普通的劳务纠纷,但随着同类案件的多次出现,背后藏着的真相被揭开。

小刘是一名刚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在智联招聘网上投过简历,想要找份软件测试的实习工作。

昆山

一起面试的人大约有二三十人,在做完简单的笔试后,面试轮到小刘已经到了中午。 一名唐姓科长负责面试小刘,但令小刘感到奇怪的是,面试问的问题与工作似乎没有任何关系。

就在小刘泛着疑惑时,工作人员已经把她引到了ATM机旁,让她取出元作为押金,而稀里糊涂的小刘在还没有看清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就被催促签了字、交了钱。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完全处在快节奏中。

但随后剧情立马出现了反转。又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把小刘带去测试的路上,“好心”提醒她这是家管理公司,不是直招,属于代招,小刘被骗了。违约后果要赔偿两个月工资。

这下小刘懵了,难怪公司没有任何招牌。一想当时自己写的工资是元,两倍岂不是要元,顿时慌了神。

看到小刘慌张的表情,这名工作人员假意为她着想,主动去帮她找负责人,一阵商量后决定小刘不用付违约金,但押金要作为对公司的赔偿,并在合同背面写上不要这份工作的理由。

看似逃过一劫,可回去后越想越不对的小刘决定还是报了警。

经过排查,像小刘这样的被害人有六十多名,涉及全国多地,有的是特意从外地赶来面试的,专业知识丰富。

而这个犯罪团伙为吸引求职者,多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窝点,流窜作案,影响恶劣。

这个诈骗组织,到底是怎么个操作法?

骗子的“伎俩”揭秘:

据了解,这个诈骗组织内部分工明确,每个犯罪嫌疑人扮演不同角色,已然形成招聘业务的一条龙流转。犯罪嫌疑人首先冒用公司名义开设账户,并在智联、前程无忧等网站上发虚假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面试。继而假装面试成功聘用对方,并在求职者没有看清合同条款的情况下催促求职者签订劳务中介合同。

要求求职者缴纳—元不等的费用

据被害人许先生回忆:“当时提出报警就有人来警告,说之前两个面试的不懂事报警被揍得很惨。”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后许先生没有报警回了家。

但事实上,如果求职者选择报警,只要警察过去处理,这家劳务公司专门负责警情处理的犯罪嫌疑人都会主动退还被害人押金。

检察官提醒:

求职小贴士

、提防黑中介骗取中介费

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一般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著位置。

、拒交各种押金、保证金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坚决不押任何证件。

、远离传销,误入当止

了解传销特征。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情绪激昂。如果识别出传销,应立即停止打工,及时报警。

、不要轻信到外地上岗

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

、签订书面合同、协议要慎重

看清条款,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

另外,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发现被骗并遭到恐吓后,一定要主动报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