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的中国火炮为何那么差?

文|陈卿美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教训。鸦片战争的失败,也同样输在各种“落后”上,落后的体制、落后的观念、落后的技术、落后的武器。各种“落后”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关于武器,中国同样是器不如人,且与英国差距巨大。作为堂堂的天朝上国,武器为何如此差呢?

鸦片战争时的中国火炮为何那么差?

清军作战图

先看一段史料记载,《筹海初集》中记录了这样一个事。1835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了加强虎门的防御,新铸造了60门大炮。试放时出现了尴尬一幕,当场炸裂10门。仔细检查发现,炮体内部竟然有很多碎铁渣,炮膛内高低不平,还有很多马蜂窝孔眼,甚至有个空洞,大到可以装四碗水。

60门新大炮,炸裂10门。可以想见,被炸死的还有清军士兵。这就是当时中国火炮的发展水平。铸造工艺落后、质量低劣。火炮质量差,导致射程、射击精度、炮弹、火药装填、点火等多方面都很糟糕。用这样的大炮与英军打仗,怎能不败。

作为热兵器的一种,火炮的铸造涉及冶金、铸造、机械加工与蒸汽动力等多项技术的使用。在这些方面,当时的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后,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各企业完全是按照自由经济发展,科技转换生产力的水平相当高。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的铸造火炮工艺水平飞速上升。相反,晚清的中国,当英国打过来的时候,连英国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工业革命的概念了。

中国的火器生产实行国家严控制度,新技术很难转换成生产力。同时,中国拒绝与现代文明融合,一些世界先进的工艺也无法引进来。落后的铸造工艺体现在火炮的各个方面,比如炮管,为了防止炸裂,清军采用加厚炮管或是大管套小管的方法。如此一来,导致大炮过于笨重,移动非常不便。林则徐曾在广东铸造了十几门的巨型大炮,每门炮都在5000-8000斤重的“傻大粗”。相反,英军的火炮方便灵巧,拖拽、移动都比较容易。

再以炮管和炮弹为例,为了做到射程远与精度高,必须要求炮膛内壁与炮弹表面都非常光滑,且缝隙越小越好。光滑可以减少炮膛与炮弹的摩擦力,缝隙小可以让火药的助推力达到最大效果。但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多技术都无法解决,如炮弹作为一个圆球,总有“范线”,也就是铸造时,两个半球形的模具在扣合时,无法做到严丝合缝。结果造出的炮弹总有一条线环绕,更不光滑。炮膛内壁,不仅无法做到光滑,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砂眼、蜂窝。这样粗劣的炮弹装填到粗劣的炮膛内,摩擦力巨大,射程根本没法保证,甚至还会出现炮弹卡壳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军不得不将炮弹的直径缩小,明显小于炮膛的直径。如此一来,又有了新问题。由于炮弹与炮膛的缝隙过大,火药在助推时会产生漏气的现象,导致火药的威力大减。射击的速度、精度都提不上去。相反,英军的炮膛与炮弹都非常光滑,二者直径的吻合度相当高,缝隙可以达到炮膛内径的3%-5%的精度,几乎就是无缝状态。

中国的火炮质量差,首先在材质上就吃了亏。英国的火炮材质一般采用灰口铁,脆性低、耐热、吸震性强、导热率高。中国火炮用的是白口铁,各方面都明显差于灰口铁。很简单例子,由于导热率低,中国的火炮发射后,冷却时间慢,重新装填炮弹的间隔时间被拉长,发射的频率就远低于英国火炮。打起仗来,经常是英军发射了十发炮弹,清军才刚发射五六发。中国火炮吸震性差,导致在发射炮弹时,震动大。如果是在炮架上的火炮,震动大还会降低平稳度。由于发射会产生后坐力,炮架通常会向前移动,震动大就会导致炮架移动距离过大,增加复位难度。

之所以差距如此大,主要是加工精度的问题。中国的工业水平还停留在手工业时代,加工炮膛需要旋铣技术,手工操作,使用马力都不行,力度太小,很难做到精加工。而英国的钻孔机利用蒸汽技术给铁炮钻膛,效率大大提高,且工艺精细,炮膛异常光滑。

再说火炮的点火就更滑稽了。发射前点火,清军点火士兵要用一根长长的点火杆去引燃火绳。周围的清军怕炮管炸裂,还要用盾牌进行掩护。这幅情景简直荒唐可笑。而英军的火炮,大都采用燧石击发、雷汞撞针击发等点火方式,点火方法简单、时间快、效率高。

据《鸦片战争档案史料》记载,1842年,浙江巡抚刘歆奏报:“我兵与该夷各用大炮轰击,我炮不能及远,间或击中夷船,亦不能摧折破碎,于彼并无大伤。夷炮力远势猛,所到之处,人则伤毙,物则破败。”

事实上,英军方面也有同样的记载。《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记载了一位英国将领的回忆“清军9磅弹炮队蒸汽船造不成伤害,差不多每颗炮弹对装载32磅弹炮复仇神号与装载68磅弹炮的皇后号船体,仅造成一些白点。”

若说中国人没有向外国人学习铸造火炮技术也不公平。鸦片战争前,广东等沿海地区,曾试图引进世界先进的铸造技术进行仿制,但发现难度很大。不说别的,中国人光在感情上就接受不了。中国人怎么用夷人的技术呢?师夷长技?中国人怎么能拜夷人为老师呢?

即使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人也不愿意承认洋人的月亮比中国圆。虽然有各种心理纠结、矛盾在交织,但在嘴上打死也不承认。美国学者阿诺斯说的很到位,他说:“统治中国的士大夫除少数人外,仍极其厌恶和蔑视西方的一切。虽然失败的打击迫使他们采取某些措施,效仿西方的武器和技术,但在实际中,他们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