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稱可解決再保險行業痛點

一直以來,再保險行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引發道德風險;二是交易信息化水平低引發操作風險。這兩大問題嚴重影響了再保險交易雙方信心、抬高了再保險交易成本、阻礙了再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

6月29日,中再集團、漢諾威再、通用再、眾安保險、眾安科技、英特爾公司等共同發佈國內首份《再保險區塊鏈(RIC)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在發佈會上,基於《白皮書》研究和探索方向,上述行業頭部企業還聯合倡議發起建設再保險區塊鏈公司間交易平臺,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共同建設再保險平臺,提高交易效率,加速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再保險領域的應用,從而解決行業痛點:有效消除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有助於拆開再保險交易的黑盒;大幅提高再保險交易的信息化水平,推進流程智能化進程。

行業痛點與保險區塊鏈平臺

此外,傳統保險行業還存在保單複雜、信息嚴重不對稱等弊端。分析人士指出,根本原因是,傳統公司的金字塔組織結構,總部保險精算、設計產品,一層層下發到最前端的保險代理人,發生事故後,需要取證,保險公司層層審核。當客戶遇到意外需要理賠時,客戶和保險公司之間存在利益上的矛盾。

據瞭解,作為國內唯一的國有再保險集團,中再集團近年致力於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解決再保險業務痛點。早在今年3月,由上海保監局牽頭,中再集團聯合眾安科技等合作伙伴打造國內首個區塊鏈再保險實驗平臺,結合再保險業務特點設計業務流程、交互方式和交易規則,選取頗具特色的底層技術,驗證了通過區塊鏈技術處理再保險交易的可行性和優勢。實驗表明,該平臺不但能夠實現磋商簽約、分保、賬單交換、理賠處理等交易環節,而且可以整合成統一的多鏈交易生態系統,大幅度提高交易處理的準確性和效率。

在該實驗平臺基礎上,共享對再保險區塊鏈的研究與應用,併發布上述《白皮書》,指出,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獨立性、安全性和匿名性等特徵,能夠有效解決現有再保險業務流程中存在的兩大問題:第一,有效消除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有助於拆開再保險交易的黑盒;第二,大幅提高再保險交易的信息化水平,推進流程智能化進程。

打通業務全流程與重塑交易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明確了再保險區塊鏈技術的設計思路和應用場景:以“一區、雙塊、多鏈、全程”為核心,打通再保險業務全流程,低成本實現再保險數據的共享和交換,應用於財產險合約再保險、財產險臨分再保險、人身險合約再保險、人身險臨分再保險和轉分保等業務場景。

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約、點對點傳輸、分佈式賬本等特點,再保險區塊鏈平臺將重塑再保險交易流程,實現再保險行業日常業務交易:第一,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再保險各機構間點對點交易;第二,採用智能合約實現再保險保單的自動對賬、清算、結算;第三,利用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數據可信、交易可追溯的特性,提升再保險交易的可信安全,實現降本增效,加強系統交易監管審計。

眾安科技CEO陳瑋指出,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能夠廣泛連接包括再保公司、直保公司以及來自其他跨行業實體在內的不同節點,有效解決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的信任問題,有益於降低公司間再保險交易成本,從而進一步提升效率,促進並加速再保險市場發展。

在發佈會的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無論是區塊鏈還是再保險行業,再保險區塊鏈公司間交易平臺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推動區塊鏈這一前沿科技的應用落地,促進國內區塊鏈技術的整體進步;另一方面,平臺將基於區塊鏈實現業務可連接、數據可交換和技術價值可轉移,進一步提升業務價值,共享技術創新帶來的紅利。中再集團、漢諾威再、通用再、眾安科技希望和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再保險區塊鏈公司間交易平臺,推動保險業創新升級,實現保險、再保險和監管方的多方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