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少時的夢想,你不曾關心!

可能在大家眼裡,媽媽是一個嘮嘮叨叨家長裡短的大媽,爸爸是一個不苟言笑故作深沉的大叔。“夢想”這個詞似乎和他們並沒有什麼關係。

一、

父母年少時的夢想,你不曾關心!

【照的不錯,不過構圖有些問題,下次要多多注意。】

遲疑了片刻,終於還是選擇撥通電話。

老爸接起電話的時候有明顯的驚訝,等我說明了用意,老爸哈哈大笑,對我說:

“你老爸我年輕的時候可是想當一個攝影師的。”

“攝影師?你是說像陳冠希老師那樣?”

“去去去,小姑娘家家沒正經,你老爸我可是很有攝影天分的。

你爺爺奶奶一共養了7個孩子,我排行老四,你說要是用現在的話說,我是不是就是四爺哈哈哈。那個時候,家裡很窮,我是村裡唯一一個上大學的人,雖然就是個大專,但是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你爺爺奶奶開心的不得了,說咱家終於出了一個文化人。上了大學之後,偶然的機會,在舊書攤上看到了《大眾攝影》,窮小子第一次見到了非洲大草原是什麼樣的。

從那之後,我就開始有個念頭:我想有自己的相機,我想自己親自把那些風景拍下來。可是相機太貴了,我省吃儉用,出去找活賺錢,最後買了個二手貨,快門都不怎麼好用,但我還是開心的不得了,天天抱著它睡覺,就怕別人給偷了去。

那時候,我走到哪都要帶著我的寶貝相機,不會拍照就自己攢錢買雜誌,研究人家拍出來的照片。就因為買這些雜誌還有膠捲,我一兩年都沒咋嘗過肉味,我的那些同學啊,都覺得我腦子有問題,可我還是每天都樂呵呵的。

後來,身邊的風景拍膩了,就琢磨著攢錢去遠的地方拍。結果好不容易攢了錢,想著去拍拍天安門吧,在半路上就被人連相機帶錢都偷了去。再後來,畢業工作了,成家了,這事也就耽擱下了,你說老爸我算不算是壯志未酬啊。”

老爸講這些的時候,語氣輕鬆平常,但是我知道,那偶爾的停頓無聲,細聽,有一絲酸澀。

二、

父母年少時的夢想,你不曾關心!

“你知道你們爸媽年輕時的夢想麼?”

火鍋告訴我:她媽媽的夢想是當一名護士,因為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南丁格爾的畫像讓她媽媽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大安告訴我:他爸爸的夢想就是當飛行員,因為小時候他爸爸爬樹一個不慎掉了下來,雖然在家養了一個多月的傷,可是那種“飛翔”的感覺卻讓人難以忘記。

小V告訴我:她媽媽的夢想很“普通”,想去讀書,因為她媽媽在初中的時候就因為家裡窮於是選擇輟學打工養家餬口,供養弟弟妹妹上學。

……

然而,所有人中,無論是火鍋的媽媽,還是大安的爸爸,還是小V的媽媽,他們終究都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火鍋的媽媽現在在家旁邊的居委會工作,每天都要面對各種投訴和糾紛;

大安的爸爸現在是一家企業的領導,每天下班都要在酒桌上觥籌交錯;

小V的媽媽現在經營著自己的小飯店,每天都是灶頭桌前忙的團團轉;

在爸媽那個年代,因為各種形形色色的原因,他們都沒有選擇去成就自己的夢想,而是為了生活,或者說,是為了生存而讓步。

而在他們擁有了父母這個身份之後,所有的“夢想”都變得無足輕重,他們想要的是踏踏實實的“規劃”,他們想做的是給自己的兒女提供安定的生活。

夢想這個詞,離他們越來越遠。

或許他們曾經在夜深人靜之時,暗自下定決心:等孩子大了,生活富足了,一定要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然而,一切都隨著他們一天天老去而不再被提起。

我忽然想起,在老房子的角落,有好幾捆用報紙小心包好的雜誌,即使落滿了灰塵,老爸也不允許把它們賣掉;

在家裡衣櫃的暗格中,放的不是貴重物品,而是老媽年輕時的摘抄本,紙張泛黃卻保存得很好,滿滿一本都是陳年英雄牌墨水的味道;

或許,正是因為父母這些未竟的夢想,所以他們才會有這樣一份執念: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實現自己夢想,不讓自己當初的遺憾在孩子身上發生。

或許,現在我們在路上遇到了那些大嗓門惹人煩的大媽們,或是鬍子拉碴又好為人師的大叔們,他們也曾有意氣風發的模樣,他們也有摘星奪月的壯志。

只是,夢想終究為了柴米油鹽讓步。

三、

父母年少時的夢想,你不曾關心!

後來,我又問了老爸,要不要重拾夢想,去趟非洲大草原拍照?

老爸一臉痛心的說:

“去什麼大草原,你現在連個男朋友都沒有,等你成家了,安定了,我再去繼續我的長征路。”

“好啊好啊,你們就等著我掙錢送你倆去非洲大草原吧。”

“我們不花你的錢,你啊一個人在外面不要太節省,該吃吃,不要委屈自己,吃能吃多少錢呢;不要想著減肥,現在這樣不胖,不許晚上不吃飯;平常週末不要總待在家裡,多和朋友出去走走;記得鍛鍊身體,不要生病,不然扎針吃藥多難受 …… 其實,我們現在也沒啥夢想,就想著你好好的,你過得好比啥夢想都重要。”

電話這邊的我,早已泣不成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