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家告诉你(三)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心理学中著名的

瓦拉赫效应。

孩子的智力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如果给予耐心和信心,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再“笨”的孩子都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却很少为家长甚至教师所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孩子培养方面重要的瓦拉赫效应。

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家告诉你(三)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曾经被认为,笨到不可能成才。

瓦拉赫的父母非常注重小瓦拉赫的培养和教育,一开始他们想让小瓦拉赫走文学创作的路。于是送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的学习。小瓦拉赫学的非常刻苦,也非常认真。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后,老师无奈的叫来了家长:“孩子非常用功,但是可惜吃不了文学这碗饭”。

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家告诉你(三)

后来小瓦拉赫改学绘画,然而又因为全班倒数第一的成绩而遭到打击。

小瓦拉赫被大部分人认为是一个不可塑造成才的“笨拙”的学生。教他的大部分老师都以为这个孩子会一生平平。就连瓦拉赫的父母都要认为自己的孩子的智力水平确实是比较低,几乎产生了放弃将他培养成才的想法。

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家告诉你(三)

然而,事情因为一名化学老师而出现了巨大转机。

化学老师发现,小瓦拉赫具有做事一丝不苟的重要特点,而这正是一个好的化学家应当具备的重要要求之一。于是,化学老师建议瓦拉赫和他的父母,让小瓦拉赫尝试学习化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瓦拉赫而这一学,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了诺贝尔奖的最高领奖台。这让所有曾经认为他是没有希望塑造成才的老师们深受震撼。

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家告诉你(三)

从一个被很多人认为“笨”的瓦拉赫 ,却走向了科学的最高殿堂。瓦拉赫的事迹告诉我们,智力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而各个维度的发展存在不均衡。而有些孩子的不均衡性可能表现的更强。而一旦找到了优势并持之以恒的培养锻炼,同样具有很高的成功可能性。

从这以后,人们都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师长应该给孩子更多耐心,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特长

作为师长,不应鲁莽的给孩子打上不好的标签。应该给予孩子更多耐心和信心,帮助发现和培养特长。孩子的先天的智力发展和智力不同维度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作为家长或老师,如果能够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那么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功。而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因为孩子的某些方面表现不佳就很快给孩子打上“笨”“没希望”的标签,那么恐怕再聪明的孩子的才华也只能白白遗失掉了。

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家告诉你(三)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我们从瓦拉赫的故事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而这件事本身也成为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论的最好的论据之一。遇到一个瓦拉赫化学老师一样的伯乐是瓦拉赫的幸事,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着千千万万个瓦拉赫一样的孩子,却缺少瓦拉赫化学老师一样的伯乐。

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够知道“瓦拉赫效应” ,能够成为“ 瓦拉赫的化学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