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布二季度「新時代好少年」名單 14名青少年入選

小小年紀,深藏十八般武藝;涉世未深,卻早早扛起生活重擔……他們是湖南“新時代好少年”,他們品學兼優、孝順懂事、熱心公益。7月3日,2018年二季度湖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名單發佈,楊雨盟、肖錦承、楊涵予、易皓瀾等14名青少年被推選為2018年二季度湖南“新時代好少年”。

14歲的岳陽“感恩女孩”楊雨盟患有先天耳聾,在愛心人士幫助下回歸有聲世界後,熱心公益,將更多愛心傳遞;16歲的婁底男孩劉嘉銘勇鬥扒手,身上多處受傷仍說“不後悔”;11歲的常德非遺小傳承人譚笑執著於傳播傳統文化,主演的《馬馬嘟嘟騎》已作為常德絲絃的經典節目,活躍在各類文藝演出中;14歲的張家界女孩甄宸至善至孝,陪媽媽待產,為剛出生不久的妹妹洗澡、換尿布,推輪椅上的爺爺散步,還與成績靠後的同學分享學習經驗……本次入選的14名新時代好少年經湖南省各級各地廣泛發動,自下而上層層推薦,通過學生評議、老師推薦、集中評選產生。他們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為廣大未成年人樹立了學習榜樣。

今年1月,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聯合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湖南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等5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今後將每個季度發佈一次“新時代好少年”,通過同齡人的榜樣示範,激勵引導廣大少年兒童見賢思齊、崇德向善,“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相關鏈接:

湖南省“新時代好少年”(2018年第2季度)名單

楊雨盟 女 14歲

岳陽市第十中學

肖錦承 男 11歲

長沙市開福區洪西小學

他熱心公益,2015年參加“小報童”社會實踐,將賣報紙所得的錢全部主動捐助給了貧困山區。 2017年7月,長沙遭遇特大洪災,他牽頭組織小夥伴組成抗洪慰問小分隊,拿出零花錢和壓歲錢,購買物品送給在一線抗洪的大人們,被相關部門和媒體稱為“城市文明的最佳註腳”。

楊涵予 男 12歲

株洲市 蘆淞區何家坳小學

他曾獲得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的好成績;先後參加了湖南省衛生廳《關愛艾滋,拒絕歧視》公益短片、湖南衛視《中華文明之美》、株洲文體廣新局系列劇《童說古今——遊子吟》等公益演出。

易皓瀾 女 13歲

湘潭市益智中學

志願服務是她的成長方式,益智中學在湖南省志願者服務網註冊的第一個學生志願服務組織——“益智中學123班志願服務團隊”是她註冊的;“湘潭環境保護協會”,她是當時在冊年齡最小的會員,之後又加入“湘潭蓮城志願者協會”, 2018年5月,作為志願達人,她獲評了湘潭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綠色小衛士”。

譚美慧 女 11歲

衡陽市衡東縣吳集鎮慄木完小

命運不幸,但她在逆境中養成了自立自強、意志堅強的品格。清晨,她先把父親一天的飯菜準備好,放到父親床前,把父親的藥、水都安頓好以後,自己再匆匆趕到學校上課。回家後,先幫父親翻身、按摩、洗刷,再抓緊時間複習功課。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她都會主動承擔。學習上,她刻苦勤奮,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親,回報老師辛勤的培育。

陳奕燦 女 11歲

邵陽市資江學校

作為學生幹部,她處處以身作則,起少先隊員模範帶頭作用;她助人為樂,班上同學有困難,她儘自己所能幫助;在隆回六都寨西山牛尾村看望歐陽小吉、歐陽瑩瑩小朋友時,贈送了自己的壓歲錢和一些學習用品。

甄宸 女 14歲

張家界永定區國光實驗學校

她是個懂事的孩子。爸爸被派駐到單位的扶貧村工作,每天工作繁忙不能回家,甄宸就陪媽媽待產,為剛出生不久的妹妹洗澡、換尿布,幫助媽媽減輕勞累。爺爺因為生病癱瘓,孝順的甄宸每個週末都會和家人一起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爺爺散步,逗他開心。學校裡,她勤奮刻苦,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每天都帶領、組織全班同學晨讀和聽寫,並與成績靠後的同學分享學習經驗。

肖亦珍 女 11歲

益陽市人民路小學

她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與媽媽共同生活的她,從小格外懂事。每天都主動幫媽媽做很多家務,煮飯、洗菜、收拾衣服、整理房間,輔導弟弟的功課……媽媽生病了,發高燒,臥床好幾天,她每天一放學回家就急忙跑到床邊像大人般噓寒問暖,端水喂藥。

譚笑 女 11歲

常德市北正街小學

她喜歡國學,喜歡常德絲絃,在學習常德絲絃的路上勤學苦練。她主演的《馬馬嘟嘟騎》已作為常德絲絃的經典節目活躍在各類文藝演出中,並在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長期推廣展播。

劉嘉銘 男 16歲

婁底市第四中學

2018年3月16日,劉嘉銘乘坐公交車去學校時,發現車上有男子伸手行竊,於是大聲制止,並與扒手扭打起來,當扒手想要跳窗逃走時,劉嘉銘死死拖住他不放,最終在司機和乘客的幫助下,將扒手送到派出所。在與扒手爭鬥的過程中,劉嘉銘身上多處受傷,他說:“我是一個男子漢,遇到這種事情,我必須這麼做!我不後悔。”

田禕婧 女 8歲

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學

她熱心公益,參與了“溫暖冬天,愛心捐贈”活動、學校少先隊與留守兒童聯誼會;參加了北湖區志願者協會主辦的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基層“志願者分隊廣泛講”活動。

謝麗紅 女 14歲

永州市零陵區郵亭圩中學

生活的擔子沉重不堪,在需要被照顧的年紀,她開始學著照顧與她相依為命的奶奶的生活起居,在家裡,她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洗衣服、洗碗、整理房間、掃地等,學著處理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學著堅強、學著勇敢,別人都稱她為“小大人”。

鄭明進 男 16歲

懷化市第五中學

長輩取名“明進”寓意“明白事理,銳意進取”。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他堅定接過了家庭的生活重擔。為了使病床上的父親安心治病,他一邊做家務,一邊上學,做到了家庭學習兩不誤。他堅持每天六點起床,晨讀英語,晚上忙完瑣事再做功課,上床時,通常已夜闌人靜。

雷建毫 男 15歲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第二中學

8歲時,由於一場家庭變故,他承擔起家庭的負荷,一邊上學,一邊服待爺爺的飲食起居,給雙目失明的爺爺餵飯送水、洗臉洗腳、冒雨拿藥。在校,他勤奮學習,堅持不懈,只為不辜負爺爺對他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