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序言

美军认为步兵班(主要指轻型合成部队步兵班,非重型、中型合成部队步兵单位)是未来夺取战斗胜利的根基,现有步兵班编制已经不能充分发挥新装备与新技术优势(无人机、电子战等),不能较好适应现代城市作战环境,不具备独立遂行分布式战斗能力,因此,需要对现有9人制步兵班编制进行调整。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美军各类新装备(如无人机)新技术已经装备步兵班一级

自1946年代以来美陆军步兵班一直采用9人制,随着科技与战争型态持续变化,以及各类新式武器不断装备部队后,旧的编制不能很好的发挥步兵班作战优势。因此,美军认为有必要将步兵班编制扩充至12人,以增加小部队战斗战场存活率,有效应对未来作战需求。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9人制步兵班

AR─Automatic rifleman自动步枪兵;

GRN─Grenadier枪榴弹兵;

RFLM─Rifl eman步枪兵;

SPC─Specialist技术下士;

SSG─Staff sergeant上士;

TL─Team leader组长;

PFC─Private first class上等兵;

SGT─Sergeant中士;

SL─Squad leader班长;

M4-Series M4突击步枪

M203枪榴弹发射筒;

M249班用机枪。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配备自动步枪的12人制步兵班

我尊重传统,除非它阻碍我们夺取胜利。美国陆军编制结构,从现役到预备役,都可能出现重大变革,官兵要以开放态度面对这一变革。——美国陆军参谋长马克.麦雷上将

1946年乔治亚州本宁堡步兵会议召开后,美陆军依据研究成果,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采用的12人制步兵班调整为9人制步兵班。该编制虽在其后陆续有些微调,但至今美陆军步兵班仍维持9人编制(1名班长,下辖2个由组长领导的4人组)。罗伯特.布朗上将认为步兵班在过去基本没变,编制大体保持相同,他写道“即使美军在阿富汗与伊拉克作战期间使用了先进的新式单兵装备与技术,但步兵班作战方式仍与越战、朝战时期无异”。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改革家约翰.科特曾明确地指出“在当前世界快速变革的背景下,上一个世纪所建构的基本体系、架构文化,根本无法适应今天的局面”。他主张军事专业人员和学者需要检讨旧有的步兵班结构,以保持其适用性。

01

分析工具

本文利用霍华德爵士(Sir Michael Howard)提出的战争的作战、科技、后勤和社会四个维度作为分析兵力转型评估工具。

■作战:从作战这一维度进行规划和变革,考察编制调整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后勤:从后勤角度分析,有利于确认并凸显后勤(补给、维护、医疗保障等)变革的关键考虑因素。

■社会:关注组织结构与社会、文化及环境(如人口过剩和巨型都市等)间的相互关系,例如“需要大规模征兵的传统战争对军事组织造成了那些影响?”等问题。

■科技:先进科技可形成对敌作战优势,同时还能与冲突区的当地居民建立互动关系,有利于美军的战略布局和后勤活动。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年12月26日,陆军第501空降步兵团第2营第1连所属官兵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的“迈万德区10号作战行动”中发射81mm迫击炮照明弹,为马尔贾附近区域遭夜间伏击的阿富汗部队提供照明。

02

作战维度中的步兵班

1946年举办的步兵会议,目的是从步兵角度研究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验,解决组织、训练及装备编配等存在的问题,同时激发创新,总结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该次会议参加人员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区官兵。与会者分为两个委员会:A委员会重点关注装备部分,B委员会重点关注编制问题(由加文少将担任召集人)。最后,由两个委员会进行投票,将兵力转型提案呈送步兵学校校长丹尼尔少将。

此外,依据作战人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战经验,步兵会议与会人员认为具备建制火力和战术行动能力的最小单位是步兵排。新的班级编制支持者(占B委员会中的大多数)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步兵班在每次的攻击行动中,几乎从不采取任何战术运动”。甚至有人宣称“我们能获胜,是因为步兵排”,并进一步表示“战场上战斗、火力支援和战术运动都是排的工作”。因此,与会人员认为不论是以射击阵地支援排建制内其他班级单位的接敌运动,或在单独接敌时由其他班级单位提供火力支援,班级单位只有在排级架构下才能进行火力支援和战术运动。许多与会人员(尤其是B委员会)均不相信以步兵班的层级,可以在战场上独自进行射击和实施战术运动(亦即一个射击组以火力支持另一个射击组运动)。因此,美陆军推论没有必要保留具强大射击战术运动能力的12人制步兵班。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战人员战术信息网”可大幅提高指挥员指挥控制能力

■1946年以来的问题与未来考虑:自1946年以来的实战经验来看,认定9人制步兵班编制的理由已经越来越经不住推敲。指挥控制方面,当今步兵人员配备的现代化个人通信装备,已可让班长直接指控控制各组组长,甚至在必要情况条件下可直接指挥班内任何人员。在科技、人员素质和日渐成熟的任务式指挥理论等辅助下,班长可以调度的人数已不止8人。此外,诸如“作战人员战术信息网“(WarfighterInformationNetwork-Tactical,WIN-T)等项目也让指挥员调度部队的能力,远远超越过去手势、声音方式及视线等简易指挥手段范围之外。

虽然在1946年步兵会议时,班级火力与战术运用被视为根本不可能,但今天却已经成为步兵战术行动不可分割的一环,且能与美军匹敌的对手也在目标打击能力方面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现有9人制步兵班编制进行调整,扩编步兵班编制,以让步兵班成为未来战场战术行动的最小主力单位。

从作战角度考虑,当年编设9人制步兵班的最初基础主张、事实和假定事项,均已过时且不再合理可行。换言之,1946年步兵会议促成旧有步兵班结构发展背后的考虑事项,多数都已被战争、军事事务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变化所推翻。此种情况成为全面评估班级编制结构及推动后续改革的动力之源。

03

后勤维度中的步兵班

从步兵班转型观点来看,重点是人员编配、武器装备配备和持续作战能力。

■旧有班级编制的设计基础:有关班级单位转型方面,人员编配与武器装备配备是1946年步兵会议时所探讨的最重要的后勤方面的问题。就人员编配方面,战时人力补充似乎是当年支持成立9人制步兵班建议的主要的后勤方面考虑因素。步兵班后勤的持续作战能力(补给、维护等)似乎并未成为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加上当年步兵军官都认为步兵排才是小部队作战核心单位,因此忽略了步兵班的持续作战能力。

当时与会人员认为征召的新兵在编制较小的班级单位比较容易学习掌握战斗技能,因此,都倾向支持9人制步兵班编制。同时,会议参加人员大部分还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些经过征召入伍的士官领导12人大编制步兵班所遭遇的困难条件所影响。与会人员认为9人制可让步兵班结构简化,便于大规模动员征召的新兵快速学会如何在战争中以新编制遂行战斗任务。布莱德利上将在该次研讨会中支持9人制班级编制建议的所持理由就是他曾经亲身经历过,那些征召来的士官难以在高损耗率战场上胜任步兵班班长角色。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美国陆军步兵班虚拟现实训练系统

■1946年以来的问题与未来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已动摇了当初设计9人制步兵班时的理论基础。为将大规模动员征召的新兵融入部队而将步兵班编制局限于9人已不再是合理的主张。此外,由于实兵训练一般需要大量资源(如弹药与油料需求),无法经常实施,所以美陆军现已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训练,这种方式可以让部队重复在一个逼真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训练效果远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部队的训练效果,能有效解决新兵训练问题。

步兵班的补给方面,虽然未在1946年步兵会议中进行讨论,却可能因为未来战场上部队分散部署,造成陆军后勤基础设施负担日益沉重,可能影响到班级单位。例如,潜在对手在传感器、目标捕获及远距离精准火力方面的进步,很可能导致美军在未来战场上增大兵力分散配置范围。

04

社会维度中的步兵班

大规模征兵是美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美陆军由于“公民军人“(citizen-soldier)政策得以快速扩编,虽然这些新征召的士兵在作战经验方面远不如现役士兵,但却非常热衷投入训练和战斗。

■1946年以来的问题与未来考虑:由于信息时代,美陆军的学习能力远远超过二战时期,能够更有效的在大规模动员情况下训练新召入伍的士兵。此外,游戏、多媒体等信息科技使得美国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战斗知识(游戏、虚拟现实、真人CS等),相比二战期间,今天的年轻人学习能力更强,这也是重新考虑9人制步兵班的理由之一。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公民军人“(citizen-soldier)政策快速扩编军队

■人口因素:此外,人类社会的演变,尤其是巨型都市的增加,也使当年9人制编制显得不合时宜。放眼未来,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超级城市,意味着未来战争非常可能在极端拥挤且狭窄的城镇环境中进行。美陆军研究显示“巨型都市极有可能将成为美军介入任何未来危机中的战略要域“。这主要是因为诸如”人口、城镇化与资源趋势所造成的巨型都市增加情况几乎不可能减缓或逆转“。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944年10月亚琛城镇作战环境大大削弱了步兵班的战斗力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巨型都市将提高城镇作战的难度

美陆军参谋长马克·米莱上将也认同此观点,他指出“几乎可以确定,未来战争绝大部分会在城市进行,而这对于军队将造成重大影响”。城镇环境的演变将增加人员、装备和弹药在未来战斗行动中的消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10月德国亚琛发生的会战,让人可一窥未来在巨型都市中城镇战斗对步兵班有何影响。麦克纳斯曾撰文指出,虽然美陆军医疗人员在亚琛的英勇表现,但在亚琛会战中,编制较大的12人制步兵班无疑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组织存活率(在人员战损的情况下维持战斗效能的能力),这是在高耗损性城镇战斗中对抗强悍常规敌军的一项优点。如同亚琛及其他在密集城镇地形作战,未来在巨型都市迎战实力匹敌者时,步兵班的伤亡人数可能会比在伊拉克城镇中打击叛乱分子更高,因此,必须有较大编制才能在人力消耗情况下仍保持有效作战能力。组织存活率在此一方面将显示出其特殊重要性,将在未来极大缓解美陆军兵员补充系统的压力。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美陆军参谋长马克·米莱上将指出“几乎可以确定,未来战争绝大部分会在城市进行,而这对于军队将造成重大影响”

05

科技维度中的步兵班

科技必然是未来步兵班编制结构和作战运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商业领域,科技进步与自动化降低了人力需求。但步兵班的情况刚好相反,科技与自动化反而增加了在现代战场上的工作量,因为这9名成员除了原有的战斗职能外,还要处理与操作更多装备。

■旧有班级编制的设计基础:当年步兵会议参与者支持9人制步兵班的建议是基于当时的科技发展。例如,某些人认为未来装备性能更佳、重量更轻的自动步枪和机枪可降低12人制步兵班多3个人提供火力的必要性。换言之,参与人员认为使用更好的武器系统会让9人制步兵班的火力等同使用较旧式武器的12人制步兵班,因此接受编制人数较少步兵班的建议。例如,布莱德利指出“有了更好的武器后,最佳作法是不要在一个组内编太多步枪兵”。与1946年的预期一致,后来班级单位编制武器性能确实提升了,火力也增加了。但由于潜在敌人普遍也有类似进步,因此这些提升已不能成为继续维持人数较低9人制步兵班的合理理由。

■1946年以来的问题与未来考虑:自1946年以来,虽然军事科技帮助步兵班火力提升至今天的水平,而且毫无疑问,未来步兵班的火力还将得到持续强化,但这已不再是维持步兵班现有编制人数,甚至减少人数的充分理由。事实上,未来可能装备步兵班的新兴军事科技,如武装无人机及其他机器人等,反而可以成为在现有步兵班人数增编一个步枪组的充分理由。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年4月12日,俄克拉何马州夕尔堡机动与火力集成演练时,一架配备“联合战术自主空中补给系统”的无人机投放一包小型补给品。

06

调整理由

不论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未来战争的预期来看,都需要美国陆军重新思考与改革步兵班编制。从作战角度分析,由于现今步兵班可指挥控制的人数更多,陆军应该扩大其编制,以提升与实力相当对手进行高损耗战斗时避免遭敌全歼,提升生存能力。

从后勤角度分析,为降低敌军目标攻击效果在未来战场遂行分布式战斗时,需要创新后勤补给方式,运用无人机等新兴科技来执行补给与后勤任务,在尽量不增加各战区后勤基础设施负荷的情况下,满足对偏远位置的步兵班进行再补给的需求,同时使敌军目标打击作为变得更加复杂。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陆军已经从2017年4月开始进行“联合战术自主空中补给系统”(Joint Tactical Autonomous Air Resupply Systems)的多种原型无人机实验。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未来步兵班将装备无人机器人执行分布式战斗任务

从科技角度分析,步兵班增编一个组可充分发挥无人机、网络和电子战能力。结合当下蓬勃发展的任务式指挥概念,扩编步兵班并运用上述科技,将利于步兵班在未来战场上从上级单位(排和连级单位)脱离,做好独立遂行分散战斗的准备。未来,在面对实力相当的国际性冲突中,美陆军高层所设想的战场情况,是小部队(最有可能是步兵班)需遂行分散战斗,使敌军目标攻击与火力运用复杂化,同时保持在必要时集中战斗力的能力。陆军参谋长马克·米莱表示,未来战场将会大量运用各种传感器,同时可以预见,未来步兵班在分散脱离母体单位(排和连)遂行分布式战斗时,所需要的最重要建制能力就是侦察能力。在传感器广泛分布的未来战场上,通过先进侦察手段率先定位敌人所在位置,并快速发扬火力予以摧毁,将成为最优先事项。

因此,陆军应考虑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2人制步兵班编制并加以改良,提升步兵班在高损耗性战斗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使步兵班有更充分资源适应整合新质力量后(无人机、网络和电子战)增加的工作量,使其具备在未来战场上脱离母体单位遂行分散战斗的能力。就概念上来说,新增一个3人编制的网络/侦察组,编配受过无人飞行系统与机器人系统训练的步枪兵,将有效增加步兵班建制内无人武装侦察、网络和电子战能力。这种调整将增加步兵班在战场上分散战斗时的生存能力,并使其有能力遂行“多领域战斗”(包含地面、空中电磁和网络领域)。此外,分布式作战时,这种调整能有效整合快速演变中的军事机器人学和无人机科技,使步兵班具备运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执行补给任务等战斗任务的能力。

「他山之石」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来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外军分队作战研究 黄 勇

刊期 | 20181419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