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衡山路—复兴路(简称“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是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认定和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作为上海保护规模最大的地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其中徐汇区域4.3平方公里,有950幢优秀历史建筑,1774幢保留历史建筑,2259幢一般历史建筑,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上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区。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穿过徐家汇公园,浓密的法国梧桐下掩映着一条条雅致的风情小路和一栋栋满载传奇的名人旧居,它们共同筑起了繁华世界里的涤尘之所。这样的气质和气度赢来了“永不拓宽”的宣言和“保护建筑”的头衔,也赢得了世人的美誉和向往。沪上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中,徐汇占了近半数,总面积7.66平方公里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徐汇拥有“半壁江山”,这些马路贯穿着整个风貌区,流淌着跨越世纪浮沉的老洋房,时光流走,依旧鲜活。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建业里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歌在这里拍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品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大上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建业里总巷地处上海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位于建国西路和岳阳路交界处。建造于1930年至1938年的建业里是典型的后期石库门里弄,整个里弄由东弄、中弄、西弄组成,前后共20排砖木结构楼房,清水红砖、马头风火墙、半圆拱券门洞、狭窄的小巷天井和自然采光的老虎窗形成其鲜明的老上海建筑特色。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如今,建业里承袭了上海的海派文化与传统历史建筑风格,延续原有的居住功能,引入了致力于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并提供最纯真独特的客户体验的嘉佩乐酒店,打造集石库门文化体验、居住与商业于一体的独特邻里文化综合体。项目由55栋高级联体式别墅酒店、40套服务式公寓以及约5000平米的沿街商业——The Gallery三部分组成,是精选客户的生活方式体验目的地。全新的建业里延续了最初的“外铺内里”布局,将成为融合海派庭院与法式风情的上海住宅传统的陈列橱。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1930年

亦是民国19年,原法商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在上海法租界投资修建了建业里。这里曾经居住了封建王室的遗老、伦理不容的富家女,洋行职员、买办等等那个年代在租界避难、求生的华人。直到搬进建业里,租客张太太才知道自己的房东原来是李鸿章的侄女。

2003年

建业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第一件,负责倒马桶的那个苏州老太死了。

建业里很多房子没有上下水,只能靠人工倒马桶。在那老太突然去世那天,很多人才发现自己还残留着旧生活的最后一点痕迹——他们还是无法接受自己倒马桶。从他们小时候当少爷、小姐时,父母就告诉,这是最低贱的事。这个苏州老太一死,再也雇不到这样的人了。

第二件,苏州老太死了不久后的2003年8月,徐房集团作为“建业里”的产权单位,依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与1000多租赁户解除租赁关系,建业里“保护项目”正式启动开始拆迁。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秋天的夜晚只是窝在窗边打发时光就很好

2017年

嘉佩乐建业里酒店正式开业,在寸土寸金的衡山路-复兴路风貌区,55间客房,40套酒店式公寓,立刻占据了上海最顶级奢华酒店之一的名号。闭门14年的建业里重见天日。

永平里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每个转角都有风景,每幢建筑形态都有所不同,道路庭院、立面装饰、绿化景观等元素将不同建筑串联起来,与错落有致的内部通道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营造一个静谧、悠闲的内部街区。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永平里老房翻新,一条弄堂连接了衡山路和永嘉路两条道路,形成了“衡山路—永平里—永嘉路”金三角区域,衡山路191号、199号主打特色餐饮,永嘉路690、692、698号是一片办公商业文化区,饮酒谈天、办公休闲、约会劈情操,这里都是不错选择。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杜梦堂(Galerie DUMONTEIL)由皮耶·杜梦堂(Pierre DUMONTEIL)夫妇于1982年在巴黎成立,艺廊以现当代艺术为核心,近年来亦向设计领域拓展。杜梦堂以其独到的品位与视野,并因其呈现欧洲上世纪二战期间的艺术品而享有盛誉。如今,杜梦堂在巴黎、纽约和上海均设有同名空间。

国际礼拜堂 Community Church

圣乐鸣奏中的基督教堂

衡山路53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国际礼拜堂(协和礼拜堂Community Church),建于1925年,西侧三层副楼建于1936年,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建成于1925年,由在沪美国侨民及其他外国侨民集资建造,初名协和礼拜堂。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国际礼拜堂占地733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可容纳700余人。堂高16米,为近代哥特式砖木结构的建筑,呈英国民间乡村建筑风格。堂体平面呈L型,屋顶呈交叉形木屋架,内为3廊型巴雪利卡式,侧廊2层。大堂正中为祭台,两侧为二层廊式楼厅。1931年建造了3层侧楼小礼堂,底层为牧师办公室,三楼是小礼堂。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目前该堂每个星期日上午分两次举行礼拜(7:30与10:00),每逢宗教节日和每月第三周的星期日举行盛大的音乐活动。1983年以来,接待了大批海外人士,其中有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主教等。

永嘉新村 Yongjia Housing Estate

公寓式里弄

永嘉路580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永嘉新村位于永嘉路580弄,在乌鲁木齐南路和衡山路之间。占地36955.18平方米,有居民400户,1400人。建于1947年,因建在永嘉路而得名。

原系交通银行职工宿舍,总平面布置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3层公寓式楼房12幢,西部为2层楼房35幢,均为砖木结构。每幢公寓由3个单元联接,单元平面为蝴蝶形,门厅和楼梯设在单元的中部,每户有二室户4套。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1958年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现已成为徐汇区居民点之一,不再纯属银行职工宿舍,两种住宅为四开间拼接单元和六开间拼接单元,户型有二室户和三室户。房屋建筑整齐,甬道较宽。房前屋后甬道两旁种植树木花卉,环境幽静。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永嘉路630号

Yongjia Road No.630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永嘉路630号是一幢建于1925年折衷主义风格的西式花园住宅,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建筑为两层砖混结构,红瓦坡屋顶,外立面为干粘豆石墙面,面向花园的主立面设有变形的古典柱石、券形装饰和大面积落地窗,栏杆装饰丰富。底层起居室大面积窗洞及入口门洞均采用英国哥特式建筑的平尖券。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二楼卧室阳台后的门窗洞则采用帕拉第奥式构图,粗壮的短柱又带有新罗马风,白色的门窗套与墙面的材质色彩形成强烈对比。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歌曾在这里拍《大上海》,这才是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