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样的人能叫“秀才”?

m回眸Lei倾cHeNg

“秀才”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汉朝,本义是指“非常优秀、可以做官的人才”。汉朝地方官定期推举各类人才,包括秀才、孝廉(既孝顺又廉洁,品德高尚的人)、明经(通晓经书的人)、明法(通晓法令的人)、博士(博学通达的人)等等。

到了唐朝,秀才与进士并列,是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获得的学位,而且是最高等学位。唐朝人考进士,一次可能有几百人上榜;可是考秀才,上榜者最多不可能超过十名。换句话说,唐朝的秀才比进士更难考,唐朝秀才的地位比进士还要高。不过在唐朝中后期,“秀才”科被取消,所有考中进士的人,都可能被尊称为“秀才”。

到了宋朝,秀才的标准变得更宽了,只要参加过进士考试,无论有没有考中,都可以叫做秀才。比如说当年陆游考中了举人,也参加过进士考试,所以宋孝宗会喊他“秀才”。

明朝以后,秀才的标准降到最低。一般来说,只要通过了最低等级的科举考试,就拥有了秀才的称号。甚至无需参加科举考试,一个人只要略有文化,就有被称为秀才的可能。

在明清两朝,秀才虽然是最低等级的学位,既比不上举人,更比不上进士,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威望仍然比一般老百姓要强得多。一个人中了秀才,可以不负担劳役,可以减免赋税,可以出入县衙,可以左右判决,几十个秀才联起手来,甚至可以驱逐一个县官。

如果到了明朝或者清朝,怎样才能考中秀才呢?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步,报名参加老家县官主持的童试(又叫“县试”),这场考试要考三场,取中者还要复试,复试通过就成为童生,要拜县官为老师。

第二步,再参加知府衙门主持的府试,通过后可以参加院试。

第三步,院试由朝廷委派的学政主持,只要你通过了院试,就成了秀才。

秀才是学位,最低等级的学位,拿到这个学位的人,理论上都要在官学中继续读书(实际上做不到),而且还要参加官学的考试。每三个月考一次,称为“季考”;每年又考一次,称为“科试”。只要你还没有考中举人,那么就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科试,假如连续三年的科试成绩都很好,可以获得“廪生”、“贡生”等资格,其中廪生每年有生活补贴,贡生则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熬过十年二十年以后,有可能被选派到某县当训导。假如科试成绩很差,一直垫底,则会被取消进士的资格,还要从头再考。

古装情景剧《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是一个秀才,剧中的他每天都在店里当账房先生,从来不参加三个月一次的“季考”和一年一次的“科试”,如果放到明清两朝,早就被取消秀才资格了。


开周说宋

秀才大体分为两种。

一是汉代被举荐者。

州长官向中央举荐的人才,最初称秀才。本意是,才之秀者。

东汉时期避讳刘秀,改称茂才。

秀才被州长官举荐到中央,地位是超越当地郡国主官举荐的孝廉的,初任官也更重,不过秀才得到首都参加中央政权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录用。

二是科举名称。

唐代曾经设置秀才科。与明经,进士同是科举门类,后废。

所以,唐宋时期,统称应举者为秀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改革,秀才成为功名,凡通过县府院三级考试者为生员,统称秀才。

秀才有国家政权统一规定的经济待遇,也是科举入门的基础,可入县学府学读书,还能参加乡试考举人。民间称秀才为相公。秀才见县官不跪,口称学生,涉及一般案件不受刑。也具备担任私塾教师的资格,也可給官员做幕僚,或者被富裕之家聘请去做掌柜。

明清时期,每两年约产生25000名秀才,以60年计也只75万,实际全国大约只60万人。所以具备秀才身份,在本乡绝对是头面人物,至少可以与县令对话了。


张勇達州

我们知道,汉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两朝更有秀才,那么,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有多高,在今天相当于什么学历呢?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3608222435141299523,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eba0001844dbfb03c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