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就是想活着,有什么罪?

很久没有看电影了,连最期待的侏罗纪2也懒得看,却被朋友圈疯狂安利的《我不是药神》,勾起了想去一看究竟的欲望。听说口碑炸裂,评分高达9.7分。

影片是根据2015年轰动一时的“陆勇事件”改编的,讲述了一个关于“药”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一个生活失败的神油店小店主,机缘巧合下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得到了巨额利润的他,生活也开始剧烈的变化,在与这些病人的接触日渐深入了解后,从为谋生计开始演变为救人性命,一场人心与利益与法律博弈的故事。

电影聚焦的是社会底层那些患有慢粒白血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困境。节奏还是比较快,社会现实题材的刺痛感,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窘境制造出来的黑色幽默,信息量大到爆,完全停不下来的感觉。

我不是药神:就是想活着,有什么罪?

关于贫穷

这部电影很写实。一开始展现的就是程勇的各种不顺意,生意惨淡,生活难以为继,妻子跟他离婚,儿子不能留身边,父亲性命垂危急需手术。这也是程勇冒着走私犯罪的风险也要去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最初原因。

这世界只有一种病,穷病。这句话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像一把尖刀扎得我们生疼。

因为穷,程勇冒着犯罪风险走私违禁药,赚钱给父亲筹手术费;因为穷,买不起4万的正版特效药,所以需要低价仿制药;因为穷,吃不起,药病情恶化,最终选择了自杀。

最让人绝望的,也不是无药可医,而是,救命药有是有了,却买不起。没有钱,真的无能为力,穷是最最难解的病。

我想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取观众的泪点,是因为影片中的每个主要角色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因为,他们都是生活在你周围的活生生的人。我国每天1.2万人患癌,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每个经历过医患不公的家庭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角色。

我不是药神:就是想活着,有什么罪?

关于死亡

电影写了两处死亡,一次是吕受益的死,一次是黄毛彭浩。也是铺垫电影高潮,让人泪奔的情节。

吕受益是电影里面求生欲望最强的,最先求印度仿制药的是他,最先死的也是他。最令人心痛的是,他不想死是因为儿子,自杀也是因为儿子。最后他看向儿子的眼神里,是对生的虔诚和无可奈何的绝望。

电影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幕,是黄毛少年彭浩的死。程勇发疯般怒吼:“他才二十岁,只是想要活命而已,他犯了什么罪?”

记得电影里,面对警察的搜捕,一位老奶奶说:谁家还没有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连一个六十岁的老人都渴望活着,更何况那些正值青春年华就要和疾病斗争的少年呢?

生老病死自是人生常态,但求生的欲望却是与生俱来。

我不是药神:就是想活着,有什么罪?

关于法律

与瑞士药效相同的印度格列卫,怎么就成了“假药”,禁止销售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按假药处理。

所以,未经批准的印度格列卫,变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假药”。

也许,电影中警察局长的一句话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法大于情的事情,我们见得还少吗?”一句话道尽了执法者的职责与无奈。

所以结局,大家都能猜到,还是被抓了。从人性的角度,他是一个英雄,但是从法律的角度,他是一个违法者。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事件中没有绝对的对错,但结果不可避免。

最后想要劝诫大家,在我们拥有健康身体时,一定不要去透支。大家一定要健康的过完此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正如电影主题曲所演唱的:活着的勇气,活着的希望,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平凡。

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