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茶二代」賈晶超:文旅融合,傳承千年茶香

奮鬥者的新時代 我奮鬥我幸福

採茶、製茶、品茶……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宜興的85後“茶二代”賈晶超在陽羨貢茶院首次推出“茶文化之旅”主題線路,來自全國各地的兩千多名遊客,在飄香千年的陽羨茶香中,品讀歷史的味道。

85後“茶二代”賈晶超:文旅融合,傳承千年茶香

宜興,古稱陽羨。陽羨貢茶院,是由一家建於1958年的國營老茶廠改建而成的茶文化綜合體。遊客來這裡,可以到茶園“採青”,親自體驗“一芽一葉”的採茶辛勞。“採青”之後,便是“殺青”。站在炒茶的鍋前,來自上海的遊客洪鑫然按照炒茶師傅的指點,親手炒起了茶葉。搓、揉、捏……一系列標準手法下來,茶香四處飄蕩。

陽羨貢茶院的窗外,抬眼望處便是唐貢山——唐代宜興出產貢茶的地方。當年,正是“茶聖”陸羽的舉薦,陽羨茶才被定為貢品。歷史,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這樣的一趟茶文化之旅,不僅讓遊客們感嘆“有文化底蘊,更有歷史厚度”,也讓賈晶超欣慰:“祖輩手藝的傳承,終於闖出了一條新路。”

作為貢茶院的“掌門人”,賈晶超從小是看著祖祖輩輩種茶、採茶、製茶長大的。從新加坡留學歸來後,他繼承了父輩的“衣缽”。可喝過洋墨水的他,在經營中和家人發生了程度不小的“理念碰撞”。“在老一輩人看來,只要種茶、賣茶就行了,但我覺得,老手藝更需要新傳承——陽羨茶有這麼悠久的歷史,不能僅僅停留在賣茶的階段,要學會說故事,讓文化浸潤其中,這樣才能讓陽羨茶香飄得更遠。”

85後“茶二代”賈晶超:文旅融合,傳承千年茶香

一次去日本的考察經歷,讓賈晶超感慨頗多,“全息投影技術的運用,工匠精神的執著,我一下子就被日本的茶道文化吸引了。當時我就感覺,中國的茶文化,有太多可以說、可以做的地方。”回國後,賈晶超試圖做一番變革,將文化與旅遊深度結合,讓遊客更好地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千年歷史。

為了讓家裡人接受,賈晶超一步一個腳印——熟悉茶地管理、茶葉製作等生產經營環節,開發立體茶地管理模式,加快茶葉新品改良,間隔種植茶樹和觀賞性植物,這一切,既為文旅融合打下了紮實基礎,也讓小賈獲得了老一輩人的信任。自此,“陽羨茶”這塊老牌子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賈晶超結合當地鄉村旅遊平臺,正式打出“陽羨貢茶院”的招牌,展示陽羨茶的文化歷史,主推茶葉製作與遊客的互動性,打造一個讓人們能親身參與體驗的茶文化之旅。

古琴、香道、漢服……站在根據原製茶車間改造的茶文化體驗館裡,賈晶超說,“如何讓遊客在文化體驗中觸摸歷史,如何更好地述說茶葉故事,這都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他還和宜興當地的文化社團聯手,不定期在這裡上演雅集,“作為一名新時代茶農,我要把這份茶香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