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佛与道: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红楼梦》故事的缘起,是一僧一道携石头入世;而在结局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上,也笼罩着佛道的影子。《寄生草》余韵悠悠,栊翠庵茶香犹在,《红楼梦》的世界充满了佛道色彩。

红楼佛与道: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红楼佛与道: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主讲:詹颂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会员

《红楼梦》中共有多少佛道出家者?

统计结果相当惊人:420位

其中有30余名,或是重要角色,或对情节发展与人物塑造有所影响。这是红楼众生中独特而有特殊意义的一群人。

他们中有已得道的度化者,超越了时空的束缚。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一块石头入红尘,便有了《石头记》。更多的时候,他们在红尘中度人。

红楼佛与道: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甄士隐本有宿慧,又经历家中巨变,便在《好了歌》中悟彻。

甄家的小荣枯,可视为贾府大荣枯之引子。

柳湘莲自悔不及,似梦非梦之中偶闻玄机,便一冷入空门。

眼见美好生命因自己凋谢,余生惟有斩断尘缘,才可赎一二罪孽。

而宝玉的出家更像是自得解悟。繁华丰厚之中,屡有“无常”与他觌面。

而敏感的天性使他时有所悟,一场斗气一支曲子就种下庄禅思想的种子。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有人生在尘世,却渴望出家以归净土。

心冷口冷心狠意狠,惜春一切的狠心只为杜绝肮脏的宁府。

将那三春看破,西方宝树唤婆娑。

有人自幼出家,却只为祛病保命。

旁人看她“僧不僧,俗不俗”,实际她身为闺阁,心居槛外。

妙玉,更像是一位特立独行名士风流的才媛。

有人命运被捏在他人手中,曾是优伶,今归水月。有人在庵堂中操纵命运,借出家人身份谋利作恶。

门子把出家当作职业,耐不得清凉便蓄发谋生。

贾敬从未出家,实际上却过着出家道士的生活。

曹雪芹为何创造了如此丰富的佛道人物?

这些人表达了什么?这些人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红楼佛与道: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口中四句,是一部红楼之总纲。茫茫渺渺之号已是虚幻,他们对红尘的认识更是悲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好了歌》与《好了歌注》,正是人生真谛的形象化描述。功名利禄皆是虚无,古今痴人,谁不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即是“了”,“了”便是“好”。

第一回中又有一位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色空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曹雪芹在色空之间又加入情。

人类所感的世间万物使人产生情的系恋,人又把感情倾注向万物。然而,倾注了人类感情的万物也虚幻不实。这是作者体悟生命的过程。

情是解脱的最大羁绊,也是解悟的关键。

红楼佛与道: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曹雪芹写佛道众生相,或寓褒贬,或有劝诫。

葫芦僧心怀机诈献计贾雨村,却落得个远远充发的下场。

葫芦便是糊涂,一处谐音自有深意。

贾敬烧胀而殁,道士却称其“虔心得道,已出苦海”。

作者措辞激烈,正是警示世人。

事实上,曹雪芹对佛道人物的创造皆有本而来

贯穿全书的一僧一道,真像是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幻像是癞头跣脚、跛足蓬头。

佛道两教经典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早有这种佛道人物随境变化形象的描写。

《五灯会元》中的布袋和尚、南宋的道济和尚,都验证了皮囊幻相的理论。

铁拐李肉身毁损,太上老君劝曰“得道之人,不可拘泥于外象”。

《西游记》中观音隐遁真形,与《红楼梦》中描写类似。

而一僧一道度化世人的组合也在文学作品中早有出现。

曹雪芹生活的时代禅风浓厚。

顺康雍乾四帝与禅宗均有密切关系,雍正自号圆明居士。

曹雪芹的友人敦敏、敦诚皆与僧人往来。

其诗文中多记载与寺僧茶话事,佛门茶文化在栊翠庵品茶一回中亦有体现。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精研佛理,曹雪芹本人也十分了解佛教。

当时道教也同样兴盛。

雍正力主“三教合一”、“三教同源”,这实则是封建国家上层建筑中钦定的意识形态。

雍正好道,多次访求道士、炼丹服食,最终死于丹药中毒。

佛道融合,《红楼梦》中的道,是道家而非道教。

贾敬服食丹药而死,死状可怖。

王一贴卖药为生,却道“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

道教外丹派所谓的长生不老,不过是虚幻的追求。

曹雪芹写宝玉对庄禅思想的共鸣,才是他眼中的道。

宝玉续庄子,以为诱惑来自外部,铲除干净方能解脱烦恼。

去除可欲,使心不乱。但不从自身着力,终究不能解脱。

一曲《寄生草》让宝玉领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才是人生的本质。

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烦恼都是自招的。

从自心求解脱,宝玉之悟又进一层。

宝玉人生的第一次领悟来自《庄子》和禅宗,这两者有一致之处。

道家的“吾丧我”,就是要去除假我,而求真心、真我的存在。

禅宗则令人认识自性本来清净,只是常被染污。

曹雪芹主张佛道融合,但以佛为主。

一僧一道的搭档以佛为主,道人只是陪衬。

空空道人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是佛家思想力量的证明。

书中所阐述的人生真谛、生命体悟与全书主旨,更是都用佛家语。

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正是作者对佛家思想的认同。


​詹颂老师推荐书目:

• 《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97

• 张中行:《禅外说禅》,中华书局,2006

•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

•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文字整理:文中子

文中所阐述专家观点,不代表红迷会官方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