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回鄉同居養老,破解中國養老難題

抱團回鄉同居養老,破解中國養老難題

其實,這種“抱團養老模式”並非國外才有。在風景秀麗的武漢市新洲區道觀河風景區漢子山村,就有30多位市民退休以後來此租賃閒置的民宅養老,他們是怎麼實現的呢?

抱團回鄉同居養老,破解中國養老難題

01

走,結伴下鄉養老去

小橋流水,白牆黛瓦,綠蔭環繞。這五位武鋼退休工人匠心之作的 “市民之家”,宛若世外桃源。

“幾十年如一日,每天機械的上下班,雖然衣食不愁,卻難得有幾天見到藍天白雲。多年前來過道觀河漢子山村,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新鮮,田園風光美不勝收,是令人嚮往的宜居地。”今年64歲的諶鄂湘笑容滿面,精氣神十足,這個生在城市長在城市的老人說,兒時看到小夥伴去鄉下親戚家串門,他總會羨慕不已。退休後能在鄉村生活,一直是他的夢想。2013年,諶鄂湘一退休,就與4位嚮往鄉村生活的退休同事,從漢子山村的農戶手中租下幾棟農房,開始了悠閒的“抱團養老”生活。

“到了這邊後,我的體重從168斤下降到120斤。原先因工作環境留下的肺部陰影、脂肪肝都沒有了。他們的身體也都比以前好多了。”諶鄂湘指著同伴謝春俊說。

抱團回鄉同居養老,破解中國養老難題

02

“市民之家”引來好多城裡人

諶鄂湘他們不光考慮自己住得舒服,過得愜意,還帶領漢子山村30多農戶,將閒置房和前庭後院適度打造,整個村灣煥然一新,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城裡人聞訊過來看房租房。

漢子山村支書吳杏平介紹,閒置房租借協議一般是十年一簽,每年房租在500-2000元之間。現如今,租借協議的簽訂已達到37戶。常住漢子山村的市民已有14戶。

“最近又有好幾戶城裡人來談租房的事。”吳杏平最近忙得不亦樂乎。她說,目前,村委會將對村裡的空閒農房進行進一步核查,村民自願出租的,進行登記。另一方面,村委會也徵詢城裡人的意願,改造風格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今年55歲的謝春俊,是個地地道道的武漢人,已經在村裡住了兩年多。今年年初,她把自己上了年紀的公公婆婆也接了過來,一家人一同享受著舒適的鄉村生活。

談到這一變遷,謝春俊感慨很多:流行“知青下鄉”時,我有好幾個同學都在農村鍛鍊過;按政策下放城裡人時,不少人被“下放”過,相對來說,這種或多或少有些被迫的下鄉生活,並不是他們情願的。90年代起,大批農民進城打工,他們背井離鄉,只因城裡能掙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生活。時空在轉換,心境不相同。看得見的鄉愁,望不完的綠水青山,讓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開始嚮往鄉村的生活。

一棟棟廢棄農房,搖身變成城裡人嚮往的去處,漢子山村,這個遠離城郊的小山村,成了一個可供市民舒適生活的市民之家。

抱團回鄉同居養老,破解中國養老難題

03

迴流為農村注入新活力

“城裡人的到來,為農村資源的開發利用,注入了新的活力,帶動了漢子山村的發展。”吳杏平說。

村民種植的油茶、板栗、柿子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只要有遊客到這裡來,居住在此的市民都會幫村民推銷,有的還動員親朋好友購買。這樣,既讓村民增加了經濟收入,又滿足了城市人對原生態農產品的需求。“鄉村的土地好,種出來的菜都帶著一股甜味,來過這裡的親戚朋友,對帶回去的菜戀戀不忘。”諶鄂湘說。

諶鄂湘他們住到鄉村,村民們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十分支持,如今,村民和他們經常互動,儼然已融為一體。

下鄉的城裡人知道城裡人的心思,向城裡人介紹鄉里土貨,自然十分對路。在“下鄉市民”們的努力之下,僅去年一年,村民農特產品的銷售收入超過5萬元。

不僅村灣變美,村民們的文化生活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在諶鄂湘他們的帶動下,村民們學會了廣場舞、上網購物……

“社會在進步,城鄉差距越來越小,年輕的村民嚮往城市生活,城裡人嚮往田園風光,如今,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市民下鄉,既盤活了農民的閒置資產,又緩解了農村的 ‘空心化’現象,加快了新農村建設進程。”吳杏平說。

抱團回鄉同居養老,破解中國養老難題

04

抱團養老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鮮的養老方式,在各地都出現了小規模的抱團養老的人群。

一、政策鼓勵

2017年4月11日,武漢出臺20項政策鼓勵“市民下鄉”創業,其中一條,就是興建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興建的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經驗收達標後,給予2萬元一次性建設補貼。

據武漢市農委調查數據顯示,武漢市農村房屋共有73萬套,其中長期空閒農房約11.6萬套,佔農房總數的15.9%。閒置的原因主要有農村人口進城務工經商創業後在城市買了住房,舉家遷入城市定居生活,農民長年外出務工經商,農村原有住房因而長期閒置等多種原因,造成農村房屋長期閒置。

在這種背景下,相信在鄉村裡,適合居住的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會慢慢興起的。

二、抱團養老適合哪些人

抱團養老的老人們,大多有相同經歷和背景,比如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孩子去外地或國外工作。又比如,都參加過“上山下鄉”的知青,擁有同樣的一段經歷。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兄弟姐妹、親戚;

2、原本在同一個單位而且是比較要好的老同事;

3、之前在同一個地方生活的老鄰居;

4、年輕時學校裡的同學或者退休後老年大學裡的夥伴等。

現在農村生活、空氣越來越好,城市老人借住農村房屋,再帶上自己的老年朋友一起休閒、養老,就演變成了一種抱團養老的形式。

三、優點和缺點

抱團養老的優點是,老人們互幫互助,享受鄉村清新的空氣,用適當的勞作來調整身心,縱使子女不在身旁,也能老有所樂。

但另外,抱團養老具備的較高門檻,同樣不可忽視。比如老人們首先生活上能夠完全自理,身體比較健康,其次還是要具備抱團養老的物質基礎,不至於有任何生活壓力,有急需的時候要送醫,也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準備。對於高齡老人來說,可能就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了,比如自身的健康狀況,家裡子女的情況,有沒有人照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