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帮扶在凉山」夹江27名“战将”挺进深度贫困主战场

日前,省委作出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县迅速落实,新增派27名同志组建派驻美姑县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这些来自公安、农业、教育、交通、卫生等部门的精兵强将,将奔赴美姑县7个乡镇25个村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为2020年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凉山州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27日,接到单位即将选派我前往凉山州美姑县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的消息;第二天,参加市委召开的驻村工作队队员选派动员大会;紧接着,立刻收拾行装出发前往美姑县……短短几天时间,我不仅体会到了“战鼓催征,军令如山”,更体会到了省委、省政府坚决打赢凉山州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能投身到这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中,我心中满是期待。但更多的,是忐忑,担心自己是否能承担起这份重托,无法预料自己会遇到多少困难……

6月29日一大早,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子和一双儿女,与夹江县选派的其他26名队员一起,踏上了开往美姑县的大巴车。一路上,大家欣赏着独特的彝区风景,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让我们不禁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憧憬。大巴车一路向前,直到下午2点,我们才到达雷波县城,吃过简单的午饭后继续向目的地前行。

进入美姑境内,车窗外的风景逐渐被陡峭的山峰和掉落路边的巨石取代。与刚上车时的谈笑风生不同,队员们逐渐安静下来,我想,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在激动与新鲜感过后,心中更多的是迷茫和焦虑吧!看着那些高耸在云间的村落,我想,哪里会是我即将奋战两年的“战场”呢?又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美姑县城。

工作紧密而又有序地开展,6月30日早上,在美姑县驻村工作队队员见面会上,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当地的乡镇干部,从他们期待的眼神中,我感到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会后,按照工作分配,我们27名队员跟随乡镇党委书记奔赴今后各自的“战场”。

驶过不断盘旋升高的乡道,趟过两条湍急曲折的河流,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海拔2100米的竹库乡政府。这里没有街道、没有任何商业设施,没有集市,仅有一个彝族同胞开的小卖部。乡政府是一个四合院,附近有民房、有小学、有卫生室。乡镇和村上的领导向我们介绍了整个乡镇的情况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情况。竹库乡幅员49.17平方公里,辖6个村3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0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31户2692人,未脱贫的还有435户2230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很快就到了晚餐时间,这里吃饭没有碗筷,坨坨肉要用手抓着啃,只有一个长柄汤勺用来盛饭舀汤。晚餐后开始安排住宿,队员们有的安排到村上,有的住进了学校,还有的临时住在会议室。经过短暂的收拾整理后,一个个朴素简易的寝室就改造完成了。

竹库的夜晚宁静安详,躺在临时搭建的床上,我辗转难眠,这里的环境比“传说”的更加恶劣,条件比预期的更加艰苦,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比想象的还难啃下,未来两年的工作生活一定还会遇到更多无法预见的困难和问题,但这不正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理由吗?“一步跨千年”的凉山彝区,千百年来都处于深度贫困的彝区群众,需要我们以坚强的信心和干劲,以时不待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打赢这场攻坚战。这时,我突然想起习总书记的那句话——“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干,既然时代赋予了我们方向与梦想,那就要不顾一路风雨,只管日夜兼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