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的城市建设始于宋代。由于城区历史悠久,在历代建设和演变过程中留下了不少有趣的街道名称,但是即使是很多“老肇庆”,也未必会知道这些街道名称的来历。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大致上,肇庆街道名称的由来

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文化景观街名

史实性街名

姓氏人物街名

方位性街名

自然景观性街名

寓托某些思想观念的街名

根据传说或者其他命名的街名等

......

其中,

肇庆以建筑设施命名的街道比较多,

例如:

塔脚路、古塔路、二塔路,

都是以明代修建的崇禧塔、元魁塔的俗称命名;

四方井巷、三眼井巷,

则以古井名称命名;

阅江路则以毗邻阅江楼命名;

三圣宫巷则以附近

供奉天、地、人三王的三圣宫命名;

与此相同的还有古崧路、近圣里、朝圣路、庙前社、迎恩巷、明直路、天宁路、牛皮路、坛前路、府前路、打铁巷、披云楼脚(街)、清泰里、天后街、米仓巷、八贤里、城基脚(巷)等......

下面,我们列举一下几条

比较常听说,但大家

又可能讲不出名字来源的街道,

快来测测你是否是个“老肇庆”!

得名于江边迎恩亭的“迎恩巷”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迎恩亭临江而建,是人们乘凉和欣赏江景的好去处,后来从亭子边通往江滨二马路的那条路,就被命名为“迎恩路”了。

迎恩巷呈南北向,南起江滨三路,北至江滨二马路,原名迎恩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改名为江滨二马路二巷,1981年市政府颁布标准地名时,改称“迎恩巷”。

因为巷口打铁铺命名的“打铁巷”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打铁巷位于人民路往西转入府前路几十米的南边,从巷口进去,小巷长度只有三四十米,小巷有个旧名叫做“县前街”。

据说明末清初的时候,小巷住过一位黄铁匠,专门打造各种农具和家常日用铁器,后来大家争相效仿,逐渐成行成市形成了打铁一条巷。历史上曾经被改为“红旗二路11巷”,到八十年代又改回“打铁巷”。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打铁巷的巷口还有打铁铺,但随着机械化大生产和工业产品的普及,这个行业逐渐没落,“打铁巷”也空留一个名字了。

得名于明直庙的“明直街”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老一辈习惯把“明直街”叫作“明直里”,它南起正东路,北止水师营,之所以以“明直”命名,跟这里曾经建有一座庙有关。

明直里在宋代称为“升俊坊”,其西面的横巷是姚家巷、何家巷,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8),知州朱显之令人在升俊坊修建了一座庙,而庙名“明直”则是由梁氏兄弟四人所起的。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地图)

清代宣统年间的《高要县志》上有记载:“明直庙在城东升俊坊,庆历年建,县人姓梁兄弟四人以明直称,元代庙毁于火,今为民居。”

起名于牛皮栏的牛皮路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晾晒牛皮

直到五六十年代,牛皮路都还是肇庆城区的主要马路之一,1961年江门专区改为肇庆专区时,原来的肇庆镇升级为县级肇庆市(现在改为端州区),市委、市人委的机关驻地就在当时的牛皮路。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牛皮路起名于当年的牛皮栏,民国初年官府禁止在塔脚一带开设牛皮店铺,将牛皮作坊和商贩全部赶往牛皮栏,这里就逐渐形成了生产牛皮的“栏、摊、档”。据说,晾晒牛皮的晒场一直延伸到宝月台塘边上。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地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牛皮作坊慢慢退出了牛皮路。现在的牛皮路已经变成宝月路的南面入口,临街两边都是经营各种商品的小店铺。

天宁寺没有了 “天宁路”扬名了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天宁北路

天宁路是端州城区的主干大道,路名的由来,跟天宁北路原来“天宁百货商场”所在曾有一座天宁寺有关。这座寺原来叫安乐寺,始建于宋代淳化年间(990-994),据民国《高要县志》记载,民国28年(1939),它被高要县官产处拆毁。

魅力肇庆:城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有段古”,一些肇庆老街坊也未必清楚!

△天宁南路

天宁北路始建于1923年,1926年建成,路名就因天宁寺取名天宁路;天宁南路原名“水街”,到1924年才改为天宁南路。

以往天宁路只有寥寥几家商店,直到九十年代“灯光夜市”的产生,晚上才有了人气。经过九十年代后期的天宁北路扩建美化工程,天宁北路才逐渐成为肇庆市城区的中心主干道,逐步呈现出风景旅游城市的轮廓。

这些街道名称,是肇庆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从侧面反映出

肇庆的历史演变和自然特征,

细究其中一些街道名称的由来,

也是相当有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